看了《選擇理論》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沒有一生一世的美好愛情?

2020-09-07 有書薰衣草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長輩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女人婚後的生活過得好不好,過什麼樣的生活,都跟當初的選擇是分不開的。

嫁給什麼樣的人就過什麼樣的生活。如果你嫁了一個超現實主義者,你想要的浪漫生活就會遠離你。如果你嫁了一個大男子主義比較強的男人,那麼他就會負起養你的責任,絕不推卸。男人做什麼工作,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如果不合適,那麼一生的職業生涯都不會有大的進展,所以選擇非常重要。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呢?為什麼那麼多人還是嫁錯郎湊合過一生或者離婚呢?為什麼那麼多人一生都碌碌無為只是位小職員呢?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好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只是得過且過的混著日子。這本書中說,人在選擇面前要受到以下5個因素的影響:

1、生存

2、愛和歸屬

3、權力

4、自由

5、樂趣

這五個因素也是人們的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正是這五個需求在推動著人們的選擇行為。人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要明白哪一方面對自己最有利。



就拿愛情和婚姻來說,千百年來,這是文學作品中不變的主題,就是因為它充滿了矛盾和無法完美的原因。愛情無論有性或者無性,為什麼不能從一而終,為什麼不能持久?而友誼反而會維持一生。其真正的原因就是在愛情中,我們都將對方歸納為對自己很重要的人,你很在乎對方的一言一行所帶給你的感覺和生理反應。

我們都知道愛情是排他性的,是自私的,所以老幻想著控制對方,將對方想像成自己獨有的一個人。如果雙方都有很強烈的控制對方的欲望,那麼矛盾必然會被激化,愛情也就因為滿足不了自己想要的需求而終止。

友誼卻不一樣,我們維持了一生的友誼裡,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控制對方,對方愛幹什麼是他的自由,我們沒有權力幹涉。也就不會有矛盾。友誼自然就能長存。

戀愛失敗的痛苦在人類痛苦中可能是居首位的。只有真正愛過的人才能體會那種刻骨銘心的痛感。而這樣的痛苦就會引發起對對方的仇恨,或者種種的過激行為。「你讓我痛苦,我讓你改變。」

錢鍾書的《圍城》裡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的確是這樣,進入婚姻之後,夫妻雙方的需求發生了變化,總有一方比較強勢,想要控制對方,如果一方示弱,甘願被控制,那麼婚姻也許會存續下去。



如果雙方都很強勢的權力,婚姻中就會出現各種不可調解的矛盾,離婚就成了另一種選擇。還有就是對自由的需求發生了改變,進入婚姻之後雙方再沒有了那種初戀時的你儂我儂的綿綿情意,再不願違心的遷就對方,總希望很自主的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情,而又被另一方限制著,於是就想逃避。

所以在婚姻裡有時候並不是一方不愛另一方了,只是一方的需求側重點發生了改變,從愛和歸屬轉移到了自由、樂趣方面。是對現有的一種生活狀態的不滿。然後幻想著離開一方,他(她)就會擁有另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而離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會牽扯到人際關係、生存、孩子的撫養權、財產等等因素。然後雙方就在離與不離之間權衡著、矛盾著。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夫妻,天天吵著鬧著離婚,卻一直沒有離。因為都在考慮有利於自己的因素,最後發現還是不離更有利一點。

最後偃旗息鼓重新回歸家庭生活。雖然不夠幸福,也可以勉強過一生,因為雙方發現改變不了對方,就只好改變自己,只有改變了自己你才會發現原本一地雞毛的生活,原來也可以過得很有情趣。這也是一種個人自由的選擇。



本書所涉及的理論不光是婚姻,我只是側重於這點所寫,還涉及到教育中孩子心中的優質世界,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暗示心理。包括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應用多個方面。

這是一本研究人思維和行為的心理學的書。從人的基本需求、優質世界、整體行為三個方面系統的分析並闡述了人們複雜的心理活動和感受下所做出的選擇。所以平常你所做出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你不自知而已。

對本書觀點很認同的句子:

對自由有高度需求的人在任何長期的親密關係中都會感到痛苦。

我們只能通過滿足自己優質世界中的畫面來滿足這些需求,在所知的一切事物中,我們選擇放進自己優質世界中的是最重要的。

從出生到死亡,我們所能做的只有行為。所有行為都是整體行為,由四個不可分割的成分組成:行動、思想、感受和生理狀況。

什麼是優質世界,就是你真正在乎的人和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總為做過的選擇而後悔?看完「前景理論」就懂了
    為什麼會對做出的選擇而後?諾貝爾經濟學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前景理論」,為我們很好的解釋了這個問題。什麼是「前景理論」?測試二:門票的價格問題1:假設你非常想去看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的門票價格為200元,但是很可惜,正規渠道都沒有票了,現在黃牛那裡有高價票,你最多願意花多少錢去買?
  • 三個著名的愛情理論教你學會如何「愛」
    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同時也會為愛情而傷神。我們都想好好愛,但是,從小到大的課堂上,從來沒有一節課是教我們如何「愛」,沒有一個專門的老師教我們怎麼面對「愛」,也沒有具體的科學知識教我們如何理解愛情。那麼,下面我們一同學習下有關愛情三個著名的理論,讓我們從專家總結出的經驗裡一同學習如何「愛」。
  • 一生一世的愛戀
    只要愛過,也是完整的,也是一生一世,這句話很平常,但對有的人很重要,所以特意把它放在最開端。懷念那一份美好的過去,你是否有一個那樣的跟屁蟲跟著你,但空白的像白紙一般,也許電影《一生一世》的故事是真實的,所以在人們的眼裡那個永遠的小男孩,那個安安的小女孩是那麼的美啊
  • 愛情三角理論:愛情有七種類型,你是哪一種?
    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不相愛的愛情都不算愛情,對嗎?我回答:愛情的形式有很多,相愛只是其中最完美的一種。這並不是空口無憑,有一個「愛情三角理論」,我一直都想介紹給大家。這個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的。他認為,愛情由三個元素組成,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激情,是人類原始的衝動,它並不一定是性衝動,而是包括一切超過了理智控制的行為。
  • 年過七十,終於明白
    有些道理,是要到一定年紀才會明白的。年過七十,終於明白一些道理,稍加歸納,輯錄於後。年過七十,終於明白,真理是簡單的。 年過七十,終於明白,愛情是永恆的。不奢求改變你,只努力改變我。經常祈願,下一輩子,還做夫妻。這就是最好的愛情。
  • 心理學:好的愛情,離不開愛情三角理論
    可沒有誰明確規定過,男女就應該這樣各司其職,但很多事實都證明,這樣的相處模式,確實更適合當下的生活,更適合經營兩個人的感情。關於愛情,有人說隨緣就夠了,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可事實上,好的愛情是自己經營出來的,好的愛情離不開愛情三角理論。那麼,什麼叫做「愛情三角理論」呢?事實上,這個理論可以簡化為一個公式:親密+激情+承諾=完美愛情。
  • 心理學:好的愛情,離不開愛情三角理論
    關於愛情,有人說隨緣就夠了,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可事實上,好的愛情是自己經營出來的,好的愛情離不開愛情三角理論。那麼,什麼叫做「愛情三角理論」呢?事實上,這個理論可以簡化為一個公式:親密+激情+承諾=完美愛情。
  • 「哪有什麼一生一世,不過是彼此將就罷了」
    也許轟轟烈烈的愛情,包括一生一世的愛情都是只在電視劇裡面存在吧,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很難擁有一段特別美好的愛情,即使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但是也抵不過歲月的消磨。但是心裏面又特別的傷感,覺得美好的愛情總是如此短暫,曾經羨煞旁人的閨蜜,如今也和自己的另一半而走上了將就的道路,原來一生一世的愛情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如此的渺茫,覺得追求一份美好的愛情是多麼的不容易。
  • 重讀《喜寶》原著,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喜寶擁有很多錢,卻不快樂
    最後,喜寶終於擁有了許多許多的錢,卻也失去了生活的樂趣。起初,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喜寶要選擇一個老頭子作為自己的情人。是的,勖存姿很有錢,可是他的兒子也很有錢,並且也很愛她。喜寶還一直強調如果她不選擇做情婦這條路,她的一生都將只是在一個公司裡做一個小小的職員。可是,那又怎樣呢?不是照樣可以生活得很好,也會很快樂。
  • 用愛情三角理論來解釋美好的愛情是什麼模樣的?
    我們常說的愛情三角理論來解釋:親密+承諾+激情。一個好的愛情,只有完美符合這三個要素,才能算一段健康的感情,任何要素的短缺,都可能導致你們之間的愛情失去活力。那麼,對應在長期關係之中,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一段完美的關係呢?
  • 《一生一世》:完全感覺不到愛情 觀眾集體出戲
    《一生一世》:完全感覺不到愛情 觀眾集體出戲 時間:2014.09.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之東 分享到:
  • 古老的情人節,見證過的愛情,會一生一世在一起!
    城市的街道很堅硬,被烘烤了一整天,熱氣往上冒,我的腳,似乎都邁不動了,就像大地有了吸鐵石一樣,讓我緊緊定在那裡。其實是我不知道往哪裡走了。一個人,一座城,城市很大,但沒有一寸土地屬於我,我只是一個過客,迷茫的過客。而你,就在我最迷茫的時候,輕輕問了一句「您要去哪?」我抬頭看你一眼,帥氣的臉,調皮的眼神。不能用「驚豔了時光」這樣的詞語來形容你的出現,因為沒有那份心情。
  • 基督徒,當在耶穌基督裡尋找美好的愛情
    正因為年輕人這種態度,以至於很多人喜歡流連於談戀愛的美好感覺中而不願意進入婚姻,因為這樣不用付出相應的代價,只要享受生活就好。所以越來越多未婚同居現象的產生,因為這樣的責任是最小的。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唯有進入婚姻,才能明白什麼是真愛,也唯有進入婚姻某些行動才是「合法」的。我一直在思想,為什麼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為什麼七八十年代的離婚率那麼低。
  • 《一生一世》:愛過就是一生一世!
    作為一部具有時尚元素的愛情長跑劇,《一生一世》也比較有現實意義,在理念上與現在的速食愛情也很吻合。就觀劇的心態來看,觀眾從進入影院開始,就在期待著結局的美好,然而,就如主角的詮釋,一切只是命,影片的結局不符合觀眾的期待。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只有5.2,觀眾爭議較多。
  • 愛情心理學:那些揭秘愛情本質的心理學理論
    為什麼我們看到喜歡的人會心心跳加速,為什麼戀愛中的人總是甜蜜的,為什麼單相思是最痛苦的,為什麼初戀是美好的,為什麼分手是痛苦的,為什麼會有七年之癢,愛情中有很多為什麼,愛情的種種都是解讀愛情的關鍵,如何把握愛情就是我們要做的。愛情是抓不住摸不著,但是愛情的行為與心理可以去描寫、可以解釋、可以研究。愛情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是一個重要課題,許多心理學家曾投身其中,例如斯滕伯格。
  • 當初我選擇嫁給了愛情,離婚後終於明白,現實的女人過得更好
    前言:女人在年輕的時候相信愛情,認為愛情一旦摻雜了利益,就變得不純粹,就體現不出愛情最純真美好的樣子。所以,她們往往不計較男人的付出,帶著美好的期待步入婚姻。可是,生活是現實的,愛情並不能飲水飽。脫離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只會過得一地雞毛。
  • 用心理學識別男女關係真相,用理論武裝自己,就能覓到美好愛情
    豆瓣評分一.肯對你承諾的愛人1.親代投資理論你有沒有發現,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通常女人比男人挑剔。哺乳動物也一樣,「雌性挑剔,雄性競爭」,這就是江湖規矩。他在哈佛求學的時候,有一陣子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和動物都是男追女,而不是女追男?他這一思考,不得了,就形成了「親代投資理論」。這個理論就是說:在兩性繁殖事業中,誰投資多,誰就挑剔,成了守株待兔的被追逐者;投資少的,就成了熱情洋溢的追逐者。雄性動物,包括男人們,除了在交配時特別賣力外,其他時候,能不出力就不出力,能少出力就少出力,最好是能溜之大吉。
  • 有一種深情叫做,愛你一生一世
    那些正處於愛情中的人會說到:「我希望是一輩子,甚至下輩子」。確實,每個人都是如此,愛上一個人的時候,都會希望這份愛會持續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從而忘記了愛情是需要去付出的,還需要自己不斷地努力,去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這份愛。
  • 看了《小歡喜》後,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女生都想嫁給方圓了
    要說最近的爆款劇,一定非《小歡喜》莫屬了,打開手機網頁、公眾號等,鋪天蓋地的信息都和《小歡喜》有關,其中我發現最多的便是:很多的女孩子都嚷著要嫁給方圓。於是我帶著求知的心態,一口氣追了30多集,終於找到了答案。
  • 2019情人節:愛情長長久久,愛一心一意,情一生一世
    愛情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怦然心動;愛情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愛是永恆;愛情之所以溫暖,是因為彼此依偎;愛情之所以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