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如果不是你,餘生沒意義

2021-02-21 喬喃喃

文|喬喃喃

喃喃自語: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你還相信愛情嗎?

你覺得《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荒唐嗎?

 

「自私、狗血、毀三觀……」不少人看完這個年度最催淚電影,應該會有這樣的評價。

 

同居卻不戀愛;相愛卻不在一起;睡覺卻沒有發生關係;和別人結婚卻為了他殉情……

 

是,這樣的劇情怎麼看都不符合邏輯。

 

但你必須承認,它符合愛情。

 

宋媛媛和張哲凱同病相憐,他們都是被孤獨強行包圍了的人。

 

16歲那年,宋媛媛的家人車禍去世,留下她自己;張哲凱爸爸白血病去世,而他因為查出遺傳性白血病,被媽媽拋棄。

 

兩個孤獨的個體,大概對彼此都有致命的吸引力,他們一相見,便鍾情。

 

他們同居10年,一起學習、一起工作、一起過生日、一起看電影、一起吃泡麵、一起睡覺……把戀人該做的事情,都做了一遍。

 

除了相愛。

宋媛媛問張哲凱:「什麼是好男人?」

張哲凱回答:「好男人就是有工作,有點錢,愛家,身體健康。」

 

因為,張哲凱能做到以上任何一點,但偏偏很多人都能做到的「身體健康」,他從一開始便做不到。

生命進入倒計時,為了宋媛媛,張哲凱竭盡所能,包括為她找一個好男人。

 

他去求另一個女人:「求求你分手吧,因為我愛的人,愛上了你的未婚夫。」

自私嗎?

自私極了,可他快死了,他的時間只夠顧及最心愛的人。

 

他祈求醫生隱瞞病情:「她只有一個人,不能讓她再承受別離」

無私嗎?

看上去大方極了,「可你也是一個人啊。」

他陪她試婚紗,他送她出嫁,他把她親手託付給另一個男人。

偉大嗎?

可為什麼你一轉身,就淚流滿面了啊。

 

但其實,我們都小看了愛情!

 

 

看上去成功被騙的宋媛媛,其實什麼都知道。

 

她崩潰、她大哭……可她最想,讓張哲凱放心。


她陪著他演戲。

  

她和別人談戀愛,為了滿足他的心願;

她讓他陪自己試婚紗,但回到試衣間卻拿著他倆的合照哭成淚人;

她手捧鮮花、身穿白紗挽著他的手臂緩緩走向另一個男人,只是為了和他能同時出現在婚禮現場。

 


她那麼努力地,那麼努力地幫他欺騙自己。


因為張哲凱最大的心願,就是宋媛媛能嫁個好男人啊!

 

他為了愛,將她拱手讓人;

她為了愛,寧嫁不愛之人。

 

他們在對方看不見的地方嚎啕大哭,卻在彼此的身邊強顏歡笑。

 

最後,生命沒有奇蹟,張哲凱因為白血病去世;可,愛情足夠圓滿,宋媛媛陪著他一起離開了。

宋媛媛曾對張哲凱說:

 

「我喜歡下輩子,不喜歡永遠,因為兩個人其中一個不在了,就不是永遠了。但是下輩子不一樣,聽起來就像是個約定。」

 

她做到了,她知道「人一旦習慣了孤獨,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所以她選擇陪著他,生死都陪著。


一個明明深愛卻拼盡全力退場,一個為了愛連死都願意全力以赴!


真狗血!

真TM像極了愛情!

有個女孩也曾問過心愛的男孩子:

「永遠到底有多遠啊?」

 

男孩抱她更緊了一些,溫柔地呢喃:

「比你生命多一天。」

 

是,只敢比你生命多一天,因為,如果不是你,餘生沒意義。

 

張愛玲說: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肯定會有人覺得可笑:

這年頭竟然還有人,為了愛情去死?

 

是啊,你看那人像不像一條狗,TA竟然相信愛情。哈哈哈哈。

可那些在電影院裡哭到不能自已的人,都傻嗎?

 

他們是真的傻到不知道,影片裡的愛情,「癌症、車禍、殉情」是標配戲碼嗎?

不,他們知道,他們落淚,是因為自己也曾愛到骨子裡。

 

一個哭到不得不戴墨鏡才敢面對鏡頭的女孩說,無論《前任3》、《後來的我們》還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自己看電影的時候總會想起那個男孩:「我喜歡他,他喜歡別人。」

這麼多年了,我第一次見到有人因為一部電影,哭到暈厥,最後被救護車拉走……

 

聽聞愛情,十人九悲。聽聞後來,你還是始終一人。

原來,我們拼命證明的是,愛情遺憾的方式,從來都不止一種。

 

我沒有在等誰,但也沒有再喜歡誰。

 

A-Lin在《有一種悲傷》中唱道:

 

有一種悲傷,是笑著與你分開。思念卻背對背張望,剩下倔強,剩下合照一張。

 

愛情或多或少都會有遺憾吧,但最大的遺憾,應該是遺憾沒能愛你多一點,沒能抱你緊一點,沒能親吻你多一遍,沒能多說一句「我愛你」。

 

我愛你啊,我愛你。

 

 

有人問: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什麼是愛了。


那你就會明白:那個叫周幽王的二百五,為什麼要烽火戲諸侯了。

 

「我多希望,那天我惹哭了你,你錯過了航班」

 

埃航墜毀,157人無一倖免,他們跟最愛的人,來不及告別,卻再無法相見了。

 

那個約好和男朋友去非洲看長頸鹿的女孩子,也上了那架飛機。於是,等在另一個機場的男孩,準備好了擁抱,卻等來了噩耗。

 

他千裡迢迢趕到事發現場,他尋遍飛機墜毀地,卻連跟女孩有關的半點遺物都沒找到。他崩潰大哭,他失魂落魄,可他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捧起一把飛墜毀地的黃土,帶走了。

有人見面,需要坐火車;有人見面,需要坐飛機;而以後,如果我想見你,只能做夢啊。

 

 

2016年臺灣地震,搜救人員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對情侶的屍體。

 

即便早已經僵硬,可那個男人依然保持著「雙手環抱女友拱起雙肩,拼命保護她的姿勢」……

 

「生同眠,死同穴」,我一直以為是誓言,原來是真的。

 

 

2018年,川航3U8633機艙副駕駛室一側的擋風玻璃突然破裂。飛機不得已從9000米的高空緊急迫降。

 

劇烈搖晃中,氧氣面罩一個個脫落,生死懸於一線,有人無助哭泣,有人拼命吶喊。

 

有位乘客下意識地抱緊了自己的女友:「別怕,有我在。」

 

「死亡面前,依然拼命擁你入懷的人,就嫁了吧。」


 

2013年4月20日,雅安蘆山縣人民醫院。

 

地震中受傷的妻子正在接受救治,丈夫跪地為其遮陽,無怨無悔,他的臂膀是最堅實的依靠。

 

風箏有風,海豚有海,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是這斷壁殘垣裡,最溫柔的序曲。


還記得因為保姆縱火,妻兒葬身火海的林爸爸嗎?

 

正義沒有缺席,縱火保姆被執死刑。

 

可已經去往天堂的妻兒,他再也見不到了啊。他只是出了一趟差,怎麼回來之後,就再也沒有家了呢。

 

他把妻兒紋在背上,往後餘生,永遠在一起。

 

林爸爸說「此生我們必別離,但我總是沒來由的相信,用愛連接著的人,還會迎來下一種形式的相遇。」

 

不思量,自難忘。無絕期,長相憶。我是第一次,第一次這麼希望一個男人可以喜新厭舊。

 

 

「你還記得TA嗎?」

「早忘了,哈哈」

「可我還沒說TA是誰。」

 

所以啊,嘴上說不想戀愛的人,心裡大概都裝著一個無法擁有的人吧。

 

 

抖音上採訪過一個男孩子:「你有過刻苦銘心的愛情嗎?」

 

「我跟我前女友談了5年,我給她租房子,每天都給她點外賣。其實,我會做飯,可我給她租的房子裡連廚房都沒有。

 

後來,因為我付不起一套48平米婚房的首付,我們分開了。

 

聽說她最近談戀愛了,那個男人有房有車有錢對她也好。」

 

「那你想對她說點什麼嗎?」

「我媳婦兒終於熬出頭了!」

 

《年少有為》裡唱: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懂得什麼是珍貴,那些美夢沒能給你,我一生有愧。

 

 

他和她分手兩年了。

 

兩年來,他每天習慣性地打開她的微博,看她一天的心情。

 

她高興了,他就跟著傻笑;

她悲傷了,他不自覺地也會難過;

 

可他只是靜靜地關注,不做一點評論,刻意地不留下一絲痕跡。

 

直到有一天,她微博上掛滿了婚紗照,上面還有一行小字:「我嫁人了,不等你了,也不更新了。」

 

婚禮那天,他開著車遠遠地跟在婚車後,足足7公裡。接到她的簡訊「別送了,我到了。」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來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夢中人。


海底月不可撈,心上人不可及;看客心傷不起,夢中人不可提。

 

為什麼我撞了南牆,也沒想回頭啊。

 

 

《前任三》裡相愛時候的孟雲和林佳,曾對彼此說過愛的誓言:

 

「孟雲,假如有一天你不愛我了怎麼辦?」

「那我就像至尊寶一樣,說100遍我愛你。」

「那如果是你不愛我了呢?」

「那我就不停地吃芒果,把自己吃死。」

所以,當孟雲穿成至尊寶,在喧鬧的廣場聲嘶力竭地吼「林佳我愛你」時,我以為他們是在挽留;直到看到對芒果過敏的林佳,瘋狂地把芒果往嘴裡塞。

 

我才明白:他們其實是在放手。

 

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最後,說散就散。

 

 

《後來的我們》裡,林見清和方小曉,他們愛過,也錯過了。

現實生活裡,劉若英和陳昇只能是「沒有句點,也已經很完美」的結局了。

 

2002年,臺北跨年演唱會上,劉若英當著所有粉絲的面問師父陳昇:「你能給我一個擁抱嗎?」陳昇愣了一瞬,卻只用手掌拍了拍她的頭。

 

2011年,那個追著問「敢不敢像我一樣為愛痴狂」的劉若英嫁給了不捨得她難過的鐘先生。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後來的我們,終於變成「愛了很久的朋友」;


後來的我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也終於明白:愛而不得,其實是人間常態。

 

 

《鐵達尼號》裡Jack對Rose說:

 

「你一定會脫險的,你要活下去,生很多孩子,看著他們長大。你會安享晚年,安息在溫暖的床上,而不是今晚在這裡,不是像這樣地死去。

 

答應我,不管遇到什麼事你都不會放棄。」

普吉島沉船事故裡,生死一瞬間,張皓峰用他最有力的臂膀把女友孟影推上了救生船。

 

「如果我們兩個只能有一個活,那我希望是你。」

如果,你還是覺得「有人為愛情去死」狗血,那真的是應了那句「愛情就像鬼一樣,聽得多,見得少」。

 

最好的愛情,不是「愛你就像愛生命」,而是你的命,就是我的命!

 

學生時代,愛一個人,你用一支0.5毫米的筆芯,就可以寫7086遍他的名字。

可長大後,你連愛都不敢愛了,你悻悻地說「不擁有,就不會失去了吧。」

 

可你知道嗎?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孤獨成癮,比孤獨更悲傷的,是「進一步沒資格,退一步捨不得」。

 

馬爾克斯1997年癌症之後寫了一封告別信:

 

如果明天永遠不來

你也許會遺憾今天沒來得及

微笑,擁抱,親吻

 

答應我:如果可以,就別留遺憾了吧,好好相愛。夢裡夢到的人,你就跑著去見吧。

 

因為下輩子啊,無論愛與不愛,是真的都不會再見了。

 

養的貓長大了茶樹也結了茶

羊羊的結局被灰太狼吃掉啦

喜的當初變成了結尾的冤家

還在遠方尋那朵不凋零的花

還有這首藏頭是送給你的話

 

我喜歡你啊!

 

PS:小情書,我都幫你寫好了,你確定不跟TA講「我喜歡你」嗎?一定要幸福。

- THE   END  -

*作者:喬喃喃,95後生人,獅子座,一個長得好看的寫字人,擅長講故事,說段子,耍流氓。她有一個微信公眾號也叫做:喬喃喃(qiaonannan23333)。

「 更  多  精  彩 文 章   點 擊 圖 片  查  看 」

夢裡夢到的人,就跑著去見吧!

相關焦點

  • 《比悲傷更悲傷》看完鼻酸:如果不是你,餘生沒意義
    1「 不 想 和 你 分 開 , 超 想 和 你 有 以 後 」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我今天特意去看了這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兩個同樣孤獨又溫柔的人,從16歲遇見,相識,往後十多年朝夕相處。他們相互喜歡,卻始終沒能跨過戀人的那條分界線,愛到最後只剩合照一張。散場的時候影院很多人都哭了,原來很多時候,我們都低估了愛情。原來真的有兩個人,喜歡對方到了極致,卻終究沒有在一起。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愛情的理想主義者
    「人一旦習慣了孤獨,那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兩個命運悲慘的年輕人,好不容易相依為命的生活。雖然相愛,但還是不能在一起。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是如此吧。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是我們明明彼此相愛,卻還要相互隱瞞。「我們都喜歡在冬天吃冰、喜歡雨,喜歡有著彼此的季節。」同居十年的兩人,每天都共同分享著雙方喜愛的事物。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看哭無數人:我最大的遺憾,與你有關.
    點上方綠喇叭聽晚安故事,聽下一個故事點這裡來源:夜讀(ID:yedu127)作者:哈姐最近去電影院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的淚點很高,卻不得不感慨,這部電影戳中了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愛情從來都只有兩種結局,要麼殊途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韓版
    而更神奇巧合的是,在一個初雪的天氣裡,首次見到恩媛的朱煥便對其一見鍾情,不可自拔。哲奎決定選擇朱煥為計劃的理想對象,在哲奎眼裡,他是最有可能帶給恩媛一生的幸福。所以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的願望。「如果讓你預先知道我的良苦用心的話。結果,你與他的愛情不是也順利萌芽了嗎?」哲奎故意製造了恩媛與朱煥碰面的機會,後者間的感情也在他掌控的分寸中慢慢加深。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讓你感到比悲傷更悲傷的到底是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讓你感到比悲傷更悲傷的到底是什麼 2018年,年底上映的翻拍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成為臺灣本土最賣座的電影。 幾個月之後的上上周,它作為2019年的第一部臺灣引進片在內地上映,將票房冠軍的勢頭一併延續過來。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韓版)
    前兩天陳意涵哭戲上熱搜,才知道這部電影也被翻拍了,新版的不做評價,只想說說,韓版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一切都是無聲的付出,然後默默的流淚,明明希望你看見我的愛,卻又欲言又止,因為我無法給你未來。一本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故事是用一種倒敘的手法,追憶往事更讓人回味,後來以三個主人公各自的角度,獨白內心世界。男主角患有癌症,晚期。女主角的家人因車禍離開了她,現在她和他相依為命。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有一種悲傷比悲傷更悲傷
    有一種悲傷是笑著與你分開思念卻背對背張望 剩下倔強,剩下合照。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講的是唱片製作人張哲凱和王牌作詞人宋媛媛相依為命,兩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為伴,他們是親人,是朋友,也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另一半。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我要的,不是別人,是你
    在去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部電影之前,我看了一些影評,因為牙醫的悲慘遭遇,所以心底還有一些牴觸,但架不住閨蜜的熱情推薦,還是去看了。本以為看完我會像身邊其他人一樣吐槽男女主三觀不正,沒想到在看完之後的24小時裡我還在腦海裡琢磨這份愛情。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臺詞文案
    關於一個電影的文案,如果你把文案寫好了,那就相當於是給電影做了一個很好的推廣,2019年3月14號白色情人節上映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號稱一定要帶足紙巾去看,否則會後悔不已,不知道大家去看了沒有?我那個時候去看了,可能是因為沒有經歷過那裡面的故事,所以我並沒有多麼悲傷,但是坐我後排的一個小姐姐,哭的特別特別傷心,那是我看電影以來第一次看見有人哭的那麼傷心,直到電影放完,我們出了影院門,看那位小姐姐還在拿紙巾擦眼淚,我當時就在想,這位小姐姐一定是經歷過一段很不捨得感情。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你被騙了多少眼淚
    周五的時候,閒來無事,無意間發現了這部由陳意涵、劉以豪主演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名字簡直拗口到不行,比悲傷還悲傷,那劇情的發展豈不是很慘?車禍?失憶?癌症?又或者是父母雙亡?那真的是悲傷,這個劇情設置,充分呼應了電影「悲傷」這個字眼。再繼續瀏覽的時候,發現2009年韓國就拍過這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同名電影,由權相宇和李寶英主演,再看一下電影簡介,簡直想自挖雙眼,除了主演的名字不一樣,其他如出一轍,連改都懶得改了。可能劇情會有不同之處吧,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去補了一下韓國版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線賞析
    兩個從小失去家人,相依為命的都市青年男女K和Cream,在忙碌又冷漠的現實生活裡,用愛和陪伴相互溫暖,彼此相愛,彼此成全,卻也彼此「傷害」……說起來,臺灣地區最會拍的電影,一類是文藝片,一類就是純愛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就屬於後者。
  • 那些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更悲傷的評論
    相信很多都看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那麼你們有沒有看到那些比悲傷更悲傷的評論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了一些。不確定自己有多少時間把你忘了 ,也不敢保證我就真的能把你忘了, 我只能像現在這樣, 安安靜靜悄無聲息 ,其實最難過的不是把所有掛在嘴邊, 而是瞞在心裡慢慢消化 ,大概是我太喜歡你了, 所以才會明知道自己的渴望, 卻依然對它裝聾作啞
  • 《有一種悲傷》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19年3月上映的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上映一周多便斬獲6億票房,主題曲《有一種悲傷》也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這首歌由導演林孝謙親自填詞,作曲則是有「金曲製造機」之稱的張簡君偉,張晁毓編曲,A-Lin演唱,單曲於2018年10月12日發行。
  • 短暫的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聽說要看這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電影,需要帶上紙巾。小柒就常想,這些電影是否真的那麼扎心,還是我們變的「矯情」脆弱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電影剛看完,雖然不會因為電影感動得流淚,還是小小的感到一些感傷。忍不住吐糟下為什麼好多故事的開頭都是一個小酒吧或小酒館。這個電影走的是純「悲劇」的路線,故事的開頭兩位主角就因為事故和疾病,餘下自己一人生活。電影清楚的寫出媛媛是最先知道對方,媛媛的主動才讓兩個個體開始交集,整個情節描述成了一見鍾情。興致、喜好、境遇讓他們很快同調並開始了「同居」生活,但誰也沒有越雷池半步。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觀後感
    哈哈哈哈哈我真的笑死(但這點很重要)一開始的時候是用一首歌帶起這個故事,還是可以好好堅強活下去 有些朋友會覺得女主有點綠茶,利用了別人的感情,男二的愛情不多不少都有她的原因而結束,所有人都為了女主可以好好的,而她選擇在結婚之後,才清楚明白自己想要終究是一個男主,留給男二的只有一句冰涼又無力的「對不起」便離開,雖然她選擇忠於本心,但始終是辜負別人的一片情深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會和感受,你又不是她,哪來這麼多的感同身受呢?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有一種相愛而不能愛的悲傷
    (主題曲《有一種悲傷》很好聽)《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是跟一個東北爺們在車上看的,他說每次看這部電影都會流淚,這次看完他的眼淚真的流到嘴邊了;但是我不會承認我也眼眶溼潤了的,因為兩個大老爺們在公共場所看電影看到一起流眼淚的畫面,實在是無法入眼帘。
  • 這是一個「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 院線推薦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應該是《地久天長》
    雜食電影前幾天下班後我看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基本座無空席,好多小女生帶著自己的男友去看了這部電影,看電影的時候我曾產生過無數次想要趕緊離開影廳的衝動,因為我怕自己被這部電影傳染上矯情的這個毛病!當然不是說這部電影差是因為三觀不正,而是那為了煽情而煽情的橋段,為了悲傷而悲傷的劇情,實在是無法讓我為之動情。好了吐槽完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那麼就開始今天的主題吧。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不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而是《地久天長》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大有來頭了,電影是由王小帥導演指導的,不太關心電影的朋友們可能對王小帥這個名字比較陌生。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明明深愛,卻只能錯過
    文藝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刷屏朋友圈。這部2018年臺灣地區最賣座的電影,看哭林俊傑,提名金馬獎,頻頻登陸抖音微博熱搜榜。每一個場景,每一句臺詞,傷感又浪漫,讓人刻骨銘心。四月,電影依舊在熱映中。相信愛情的人都能在故事裡找到那個為愛情奮不顧身,年輕的倔強的自己。
  •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離開我之後的你,過得開心嗎
    「我不喜歡永遠,因為兩個人,其中一個人不在了,就不是永遠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這就是今天胖胖要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在人生的路上,這一份超出親情,友情的感情——愛情,摸不著,看不見,更說不明白,真愛到底是該說出口?還是深埋心裡?共苦還是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