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楊麗萍徒弟水月結婚這個新聞,可能我們根本不認識誰是水月;而對於舞蹈方面不了解的同學們,可能楊麗萍是誰也是一臉懵逼,進入正題之前,讓我們先來普及下今天要說的人物及背景。
楊麗萍劇照
1979年的時候,楊麗萍因為跳《孔雀公主》而一舉成名,她成為了國內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舞蹈家。後來楊麗萍的獨舞《雀之靈》更是震撼了無數人,後來不僅登上了亞運會舞臺,更是走遍了世界各國獲得不少讚譽。2003年楊麗萍辦了退休後開始在雲南及全國各地採風,「楊麗萍出任藝術總監和總編導並領銜主演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雲南映象》在昆明成功舉辦。」
楊麗萍一生致力於挖掘原生態的舞蹈,配合奇幻的舞檯燈光效果,總能給觀眾帶來震撼的感受。而在楊麗萍退休後,一直帶領著一隻團隊,而今天的女主角水月,則是楊麗萍的愛徒之一。
水月結婚,社媒上發文昭告天下
6月1日凌晨,水月在社媒上發文:「6月1日,我們在一起771天的日子,從你向我求婚 到我向你求婚 再到年頭的婚禮,一切都像夢一樣 那樣的美好。我們是幸運的 是幸福的,感恩今天突然收到了這麼多的祝福 和送給我們祝福的大家,幸福不在終點 幸福就是此生此路,我們會勇敢的堅定的幸福下去」
婚禮現場,雙方父親到場祝福
婚禮現場,水月和愛人都穿著潔白的婚紗,雙方的父親也都有到場給女兒送上祝福。這是一場不一樣的婚禮,因為水月姑娘結婚的對象竟不是男人,而是和她一樣性別的女性,正是這種不一樣,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雙方父親也都沒有淚眼汪汪,而是充滿了對女兒的祝福。現場觀看婚禮的人說:「真心希望你們能如此一直幸福下去,你們真的很酷,但是爸爸更酷。」
據消息稱,水月的「結婚對象」是一位佤族姑娘,消息傳出後評論中絕大部分都是祝福,不少網友感嘆的說道:「這是一場被祝福的唯美婚禮。」當然也有少數人對這場婚姻並不看好。
同性婚姻,從備受爭議到不受反對
眾所周知,同性婚姻關係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一開始這樣的行為是遭受歧視的,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多元化需求的增長,在許多發達國家,這種現象開始變成普遍現象;早在1990年的時候,香港地區最先受到國外同性戀思維的影響,特別是在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整蠱專家》等裡面的有諸多鏡頭隱射了當時受到這種前衛思想的香港社會狀態。
之後更有不少這樣同性題材的電影描述關於同性之間的愛情故事,最出名的國產電影就有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李安的《斷背山》、王家衛的《春光乍洩》;可見同性關係由原來的反對爭議,到搬上了電影屏幕,意味著這樣的性取向得到越來越多人的不反對。
同性婚姻在我們國家暫不合法
婚姻多是一男一女遵照社會風俗或法律所建立的關係,並用做鼓勵生育的社會或法律工具。傳統家庭則是以傳統婚姻為基礎的社會單位。反對同性婚姻的人士認為同性婚姻會衝擊傳統婚姻,因為同性婚姻與同性家庭改變了婚姻與家庭的傳統定義。
同性婚姻是對傳統婚姻模式的一種變革,體現了婚姻的多元化,滿足了同性戀人士的結婚需求。截至2020年5月28日,同性婚姻與民事結合在全球五大洲得到合法化,全球範圍內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或地區達到37個。
而在我們國家,同性婚姻暫時未獲得法律許可。
跨越性別的愛情,我們該不該祝福
對於水月姑娘的這種跨越性別的愛情,我們該不該送去祝福呢?這的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要回到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剖析一下,什麼是同性戀。
據相關人員研究表明,同性戀是一種基因缺陷導致的性取向問題,這種取向並不是一種病,所以無法治理和矯正;無法通過後天的幹預來改變這一取向;因為性取向問題不是一種選擇,所以很多時候當事人基本上是無法選擇的。
他們只是遵循他們內心的喜好來選擇配偶,排除社會的倫理與傳統,居於他們個人的這種現狀去分析,可能我們沒有權利去指責或者批判他們的這種先天的生理需求。所以很多通情達理的人,雖然說不認可這樣的行為,但也不反對這樣的現象出現在社會上。
畢竟,這是先天決定的。
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