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以前大家都過窮苦日子的時候,出現很多清高人士可以理解,畢竟,就算他們不讓自己「視金錢如糞土」,也賺不到什麼錢,與其隨波逐流,不如做個清高人士。
但現如今時代變了,不再是大家都過窮苦日子的時代,這種環境下還讓自己做清高人士,說什麼視金錢如糞土,就太可笑了。
人活著不僅要與時俱進,而且應該尊重現實。如今的現實,誰也不能否認錢的重要性,除了那種錢多得沒處花的人可以宣稱自己不愛錢,其他人都不行,因為現實的環境決定了你愛錢的程度。
當然了,即便錢很重要,拜金依然不可取,因為拜金已經超出了愛錢的合理程度,是一種極端的狀態:把自己的一切都圍著錢轉,甚至為了得到錢而不惜犧牲一切,這種狀態是有問題的。
真正拜金的人很好識別,單純從他們的言行當中就可以看出來。可悲的是,有些人連這些最基本的判斷能力都不具備。從來不動腦子去判斷,總是對別人妄下結論,隨隨便便給別人貼上拜金的標籤。
這樣的人,往往是想拜金卻拜不了,想清高又不敢清高,在胡亂給別人貼標籤的過程中,通常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下面這個女人之所以在第一次去男友家見公婆之後放棄婚姻,就是因為她的婆家人給她貼上了「拜金女」的標籤,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我的前男友及其父母,讓我認識到這樣一個可悲的現實:有些家庭恍若是活在上個世紀,感覺他們跟現代人的思想格格不入。
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有幾個可以拍著胸脯說自己不愛錢?有幾個不想賺多一點錢?有幾個在結婚時不談錢?反正我沒見過,我自己也不是不愛錢的人。
我愛錢,不等於我拜金,我對金錢的追求永遠會停留在正軌上,我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我會爭取屬於自己的財產,不會去算計任何人。
可是,有些人卻無視這個事實,總認為別人只要張口談錢就是拜金,我前男友的母親就是這種人。
我跟他是奔著結婚戀愛的,都已經走到了互見雙方父母的程度,我談錢有錯嗎?誰說第一次去男友家見父母不能談錢?不談錢怎麼確定彩禮?不談錢房子怎麼辦?
我並沒有說一定要他們家如何如何,我談錢是為了跟他們溝通,是為了達成一個合理的結果,可他母親倒好,直接認定我是拜金女,跟她兒子說:「兒子,別娶,她是個拜金女!女人第一次去男方家見父母,如果張口閉口只談錢,你最好別娶,不,不是最好別娶,是一定不能娶!」
我以前只是覺得他身上有一點媽寶男傾向,不過這一次,他徹底露出了媽寶男的真面目,接到他母親的命令之後,直接跟我提出分手,我問他原因的時候,他把他母親發給他的簡訊給我看了,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番話。
我被婆婆發的簡訊氣笑了,反問他:「我拜金?我只看重錢?你們不拜金,你們不愛錢嗎?既然你們不愛錢,為什麼不願意給我錢?你們自己把錢看得比命都重要,卻反咬一口說我拜金,真是可笑!」
我之後的感情順利,讓我更加堅定認為我不是拜金女,我對錢的追求合情合理。而我的前男友則沒那麼好運了,因為他總是任由他母親給女人貼上拜金女的標籤,每帶回家一個都會被他母親給拆散,以至於一直到現在還單著,如果他和他母親一直不做出改變的話,他這輩子都很難娶到媳婦。』
敢說自己不愛錢的人只有兩種:要麼是窮得叮噹響的人,沒錢可愛,所以敢說自己不愛錢;要麼是富得流油的人,沒有了錢的概念,所以敢說自己不愛錢。
除了這兩種人之外,說自己不愛錢的人都很虛偽,越是標榜自己不愛錢,越是愛錢如命。
比如上面那個女人的前男友及其母親,他們就很虛偽,嫌棄別人愛錢如命,隨便給別人貼上拜金的標籤,把自己擺在一個清高的位置,搞得好像自己不愛錢似的。
但就像那個女人怒懟前男友時說的一樣:既然你不愛錢,為什麼又對錢的事斤斤計較?如果是因為對方獅子大開口提出了過分要求,你計較還說得過去;可如果對方只是提一些合理要求,你卻惱羞成怒說對方拜金,像鐵公雞一樣一毛不拔,到底誰才是愛錢如命?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拜金?
所以,如果你也是個對金錢有合理追求的人,放心大膽去追求就好,不要理會別人胡說八道。你合理追求錢,卻被人說成拜金,你可以百分百肯定那些詆毀你的人是虛偽之人,不管你跟他是什麼關係,果斷斷絕關係就好。如果是上面那個女人經歷的婚姻之事,果斷放棄婚姻就好,不要嫁給虛偽的人,不然你婚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是個視金錢如糞土的清高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