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忍與大謀

2020-08-30 育兒讀書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這兩句話很明白清楚,就是說個人的修養。巧言的內涵,也可以說包括了吹牛,喜歡說大話,亂恭維,說空話。巧言是很好聽的,使人聽得進去,聽的人中了毒、上了圈套還不知道,這種巧言是最會攪亂正規的道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有兩個意義,一個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點,如果一點小事不能容忍,脾氣一來,壞了大事。許多大事失敗,常常都由於小地方搞壞的。一個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勁,狠得下來,有決斷,有時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決斷,堅忍下來,才能成事,否則不當機立斷,以後就會很麻煩,姑息養奸,也是小不忍。這個「忍」可以作這兩面的解釋。

這兩句話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一個思想言論,如果認為是小小的事情,無所謂,濫慈悲,濫仁愛,往往誤了大事。我們看孔子自己的作為就知道,他在魯國當司寇的時候,雖只幹了三個月,但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殺少正卯,就是因為他言偽而辯,可以亂正。現在有一派反孔子的人說,孔子殺少正卯是為了自私,因為少正卯思想、學問比他好,學生比他多,他吃醋了,把少正卯殺掉。這些論調,初聽似乎很有趣,事實上少正卯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孔子的學生也常常跑去聽他講,當時被他誘惑去了的也很多,所以指孔子為了報復而殺少正卯。當年五四運動打孔家店,和現在批孔的這些歪文章、歪理論都寫得很好。這一點我們要注意的,天下寫歪文章的人,筆鋒都很厲害,很吸引人,有煽動性;而正派的文章,不易吸引人,好東西寫成文章不吸引人;但那些歪才對於正派的東西卻寫不出來,這也是怪事情。寫煽動性文章的,都是少正卯這一類的人,這類人不一定站得起來,可是他的文章會鼓動社會風氣,乃至影響整個社會。所以人的講話、文章,如本身沒有道德基本修養,便成為巧言亂德。對於這種事,孔子認為一定要處理,否則成為姑息養奸,也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我們對「小不忍,則亂大謀」作了這兩種解釋,姑且可以這樣分開來運用:處事的時候,「忍」字可做「決斷」用;對人的時候,「忍」應該做「忍耐」、「包容」的意思來用。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這是從毀譽的問題講下來,一直講到這裡,孔子又說,大家都討厭這個人,不要隨便相信,必須自己加以考察判斷;大家都公認為好,都愛好他,也不要受蒙蔽,一定要自己再觀察他。如果我們以這兩句話,來印證個人的經歷,對於小的事情,每人都很多,只說大的經驗,過去很多年以前,當時我們所接觸的知識分子,多數有問題,最低限度也是思想有偏差的。為什麼會如此?那些學者、文人,學問都很高,但也最容易受情感的蒙蔽,容易情感衝動,於是在觀察方面、判斷方面,往往會錯誤。當年看到的那些思想有問題的知識分子,就犯了這個毛病,不肯深入觀察。有些人加給其他人的罪名,是「眾惡之」的,我們一聽,知道這種話是不對的,可是沒有辦法分辨。這兩句話,擴充起來,可以引證很多歷史的事實。

現在我們退回來講個人修養方面,做一個領導人,對於自己的幹部,不要完全受別人的影響,自己要觀察得清楚,如王莽,當時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沒有篡位以前,上下左右,沒有一個人不說他好,後來哪曉得一變而成這樣壞。讀這一則歷史,就是很好的證明。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這是上面這幾段中的主幹思想:人的問題。一切人事、一切歷史,都是人的問題。人才能夠弘揚道。所謂道,就是真理,這是一個抽象的名詞,呆板的,它不能弘揚人,需要人培養真理。這就是重點。所以孔子始終講的是人文的文化。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這是孔子對於過錯的看法。一個人有過錯不要緊,只要能改,能改過就好了。如果有過錯而不肯改,這就是大過,真正的過錯了。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提供自己的經驗,他說他自己曾經為了研究一個問題,因而整天不吃飯,整夜不睡覺,專門自己用思考去研究,結果發現沒有用,不如去求知。因為需要知識配合思想,所以要多讀書,多思想。

上論也提到過,思而不學也不對,學而不思也不對。一個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讀書、多求學。自己以為自己是天才,聰明了不起,如果多讀書以後,自己就會變得非常謙虛了。常常我們自以為是一個大發現,多讀了書以後,才知道古人早就講過了、知道了,原來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們所知道的還更多得多。譬如唯物思想,中國文化裡早就有過,不過沒有這麼多,只一點點原則,經過研究,知道是不能成立的。還有西方很多東西,我們以前都有過,可是都沒有加以發揮。現在年輕人搞思想,都想創作,可是就創造不了,所以知識與思想要配合起來。學問思想配合好了以後,接著孔子就說:


相關焦點

  • 「小不忍則亂大謀」只說對一半,另一半「庫存」得更深不可測
    千百年來,「小不忍則亂大謀」是中國人常掛嘴邊的為人處世座右銘,也是多數中國人一輩子始終奉行的處世哲學。然而,反觀歷史與現實,無數一生恪守「小忍」的人也並未成就其「大謀」,更多的人是忍了一輩子也沒有成就任何的所謂「大謀」,甚至很多時候恰恰相反,那些從來不忍不讓、爭名奪利的人反而表面上成就了其「大謀」。原因何在?是古人的教導有問題,還是我們自己有問題?這是很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
  • 做人忍屎忍尿都要忍!點解?
    我們常見的,都是能忍則忍,若忍不了便離開!堅持不離開、不反抗,是因為有特定需求或目的!沒有不公平,便不存在忍什麼是忍?就是覺得不舒服卻一時無法緩解,這個過程只能忍。當忍到一定程度實在受不了,便會想方設法擺脫這個困局。為什麼要忍?遇到不公平對待時不作出譴責和反抗,避免帶來更大的損失。所以,便要忍!有目的,才會忍老闆跟高層,高高在上權力大,作為小員工哪怕遇到被欺壓也難以反抗,為了保著飯碗維持生計,只好忍氣吞聲。
  • 婚姻就是忍、忍、忍。男女的構造絕對不同。誰以為是一樣的,那就最蠢不過。接受了,忍起來,就輕鬆得多。比方說,女人在出街之前,妝一定化完又化,衣服換過又換。性急的男人,不知死了多少細胞!好了,一切準備妥當,以為終於可以起程,但女人忘記這個、忘記那個,又要回頭去拿。任何約會,非弄到遲到不可。這是天性。像蠍子一樣,捨命救之,最後還是要被它蟄。
  • 「忍」有三種含義「小不忍則亂大謀」只提到了一點
    忍有主動的忍,也有被動的忍,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實際上它都是在壓抑自己,是與自己的本能意志相違背的,「忍」的背後其實是一種不能被滿足的需求,又是一種有期待的動機。在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裡,歷來都提倡忍的哲學。孔子就說過「人能忍、能忍就是能。」另外還說過「是能忍,孰不能忍?」其實都是在提倡遇事忍耐的思想。
  • 忍一時,風平浪靜...
    生活中,沒有誰是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的,總會有一些不如意,或者心想而事不成的時候,一些人,不懂得忍,他們往往會因為一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讓自己氣急敗壞
  • 「忍」;字的學問
    夢雪 「忍」 字寫起來雖然簡單,但其所蘊含的能力,卻是無窮無盡的。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會與這個簡單的漢字有關聯。 比如;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也與 「忍」 字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要想家庭和睦 ,就要學會忍讓,就要包容對方的一些缺點與不足。 寬容對待,對方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性,家庭才能和諧美滿。
  • 忍,是人生的最高修養
    忍耐也是一種自我的修練和提升,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更真實的自己,但是,婚姻裡的忍耐,並不等同於忍氣吞聲,委曲求全,你可以忍耐對方無關緊要的小毛病,不去因為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誤而糾纏不休,但是,依然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否則就是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 「忍」與「懦弱」有何區別?
    識時務者為俊傑是忍還是反抗?要靠具體情形就是所謂的時勢。關於忍是有道理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小不忍則亂大謀;君子不立圍牆之下;好漢不吃眼前虧等。這些都是「隱忍」的智慧,那什麼時候該忍什麼時候不該忍呢?威脅生命的時候嗎?並不是,捨身取義者何懼生死!。國家危亡的時候嗎?
  • 厚黑學: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五忍」,越能忍,就越了不起
    厚黑學:為人處世,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以下「五忍」,越能忍,就越了不起,錯不了!眼前虧要不要忍?但是,厚黑學認為,做不吃眼前虧的好漢容易,只要你有一種匹夫之勇,很多時候就夠了,與此相比,做「忍」得眼前虧的好漢則很難,但卻也是為人處世的正道。為人處世,需要的不是匹夫式的好漢,很多時候,恰恰需要你控制情緒,甘於吃眼前虧,以此化解紛爭和矛盾,避免招致禍端。而且,眼前虧很多時候只是一種小虧,忍小虧往往能得大便宜。
  • 忍出來的愛情,忍出來的家庭,凡事都要學會多忍
    人都知道凡事都要學會忍,可就是忍不住呢?我認為,忍不住的人完全屬於沒有考慮對方的想法,也沒有去理解別人的意思,造成的結果就是忍不住。所以還是得學會忍,忍不住兩夫妻沒有了正常語言,直接傷害到家庭,夫妻,愛情的關係!人家就等著你翻臉,等著你吵,等著你忍不住,好讓他有機可乘,大家說對吧!
  • 出軌的婚姻,女人會為孩子忍一時,但不會忍一輩子,屢教不改就棄
    女人可以為孩子忍一時,但不會忍一輩子。張女士知道老公出軌時,我是選擇原諒的,孩子還小,他們不能沒有爸爸,不能沒有家。小女兒10歲,是離不開我的,我已經想好,離婚了,我要帶走兩個孩子。這麼多年,丈夫已經習慣我的忍讓,他也以為我會忍讓一輩子。我從沒有一點離婚的苗頭,對他在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他以為我這是在包容,他早就認定我不敢離婚。其實,女人可以為孩子忍一時,但不一定會忍一輩子,不離開,只是時機未成熟,一旦時機成熟,女人會頭也不回的離開。
  • 同樣是「表白」,忍了聊天表情,忍了數學公式,最後的語言太秀了!
    上學時候談戀愛,對於當下社會來講是正常不過的現象,面對自己心儀的人總忍不住想表白,相對簡單直接的,最近比較火的是「表白密碼」,稱得上是00後最愛,忍了聊天表情,忍了數學公式,最後的語言太秀了!情侶之間聊天,最喜歡發的應該就是各種小表情,這樣能將自己心情直接表達給對方,增加一種親密感。
  • 鬼滅之刃CP互換性別,蛇柱秒變小嬌妻,蝴蝶忍展現真性情
    當兩人互換性別,甘露寺變成了霸道暖男,小芭內搖身一變,成了甘露寺懷裡的呆萌小嬌妻。兩人同框的畫面,別提有多甜了。比起原作,現在的兩人看起來更加般配。在漫畫之中,小芭內屬於瘦弱的男生,和甘露寺相比,還要差幾釐米。每次都會給人一種女強男弱的感覺。
  • 什麼是「忍」的最高境界?佛曾經是怎樣修忍的?
    什麼是「忍」的最高境界?「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佛告訴須菩提:「如來在諸多佛經中說,忍辱波羅蜜,並非實有的忍辱波羅蜜。」上面是《金剛經》中的一句話。如果看過《白蓮花論》,會知道佛在因地修道的過程中,歷經了無數次修安忍的苦行,但以勝義智慧來觀察,沒有能安忍的人,也沒有所安忍的對境,更沒有安忍的方法。當然,在眾生的迷亂顯現前,佛陀將身上的肉割下來,布施給眾生,可以說是一種安忍,在名言中可以承認。但在勝義中卻沒有安忍,這是最殊勝的安忍之法。作為一個學菩薩行的人,應當通達三輪體空的本義,只有通達了空性,才能忍受一切痛苦。
  • 對於「忍」的思考
    中國自古就有「忍為上,和為貴」的傳統格言。——和為貴,這自然沒有異議!但一味以忍求和似乎並不盡然。我有一個現成的例子:王某和張某是近鄰,王某仗著自己人高馬大經常欺負身體相對弱小而又忠厚老實的張某。因為實力懸殊,張某選擇了忍忍退讓,多年下來便形成了習慣。——同樣也形成了王某時不時有事無事挑釁欺負一下張某的習慣。
  • 你只知道「忍」,可你了解「忍」也分為六層嗎
    你若忍得住呢,世態應當會好些。這個「忍」,不是想想就可以的,需要用「力」才做得到的,即「力忍」。這是忍的第一層。這樣想來,還有什麼不能忍的呢?這就是忍的第四層階:「觀忍」。對於無端被打這事,你不以為惱,反以為喜。
  • 忍是一種生活態度
    有人說,「人要麼不忍,既然已經忍了,就要一忍到底。」其實人生在世豈能不忍?!不忍就不會風平浪靜,不忍就不能撥雲見日,不忍就不能終得圓滿。忍的其實是屈辱、煎熬和寂寞。都說「忍」字頭上一把刀,這刀何等鋒利!但我們忍的不是失去生命的恐懼,而是屈辱、煎熬和寂寞。韓信曾忍胯下之辱,助劉邦一統天下後,返回家鄉寬恕使自己受辱的無賴,一笑泯恩仇。
  • 失戀博物館:忍了驗孕棒,忍了喜糖,看到照片:男孩太傻了
    失戀博物館:忍了驗孕棒,忍了喜糖,看到照片:男孩太傻了!不得不說在我看到的所有東西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張照片了,見了一個照片至少用了幾千張的小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