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每月寄2000生活費回家,母親連肉都捨不得買:錢給你哥了

2020-11-16 靜靜喝糖水


一、前言:

這個世界重男輕女的父母還是很多的,在他們的眼裡,女兒即使過得再好也是要嫁出去的,而兒子再差也會給他們養老,為他們傳宗接代。因此,父母把女兒對他們的孝心都給了兒子。

殊不知,父母這是在把兒子往好吃懶做上養,慢慢地就會把兒子養廢,一旦遇上不爭氣的兒子,父母再好的扶持也是白費心機。李婷的父母也是如此。


二、李婷:每月給母親寄2000生活費,而母親卻連肉都捨不得買

李婷出生於農村,她在很小的時候就告訴自己:一定要拼命讀書,要不然就要一輩子都困在這個大山裡了!於是她每天早起晚睡不斷地拼命讀書,終於考上了有名的985學校。

靠著貸款和勤工助學,李婷順利地畢業了。出來工作後,她的條件比老家的很多人都好,賺的錢也比他們多。在父母的眼裡,李婷能夠有現在的成就,都靠他們把女兒一步一步供出來的。


所以他們要求李婷每個月都要給家裡寄2000塊錢的生活費,而李婷也同意了,她想著自己不在父母的身邊,希望可以寄錢給他們,讓他們吃好點。

這一給就是2年過去了,李婷一直以為父母在老家靠著這點生活費,可以過得很不錯的。然而,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的。

國慶期間,李婷提前一周回家了,就在她回家時家裡並沒有人,於是她在鄰居的指引下找到了母親。


當時的母親就在市場上和一堆老婦人在聊天,有人打趣母親說:你女兒都讀書出來賺錢了,你為什麼還不捨得買肉吃?母親慢吞吞地說:她自己夠用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錢給我們老兩口,我們還是得靠兒子!

李婷的心在那一瞬間是又酸又澀,她每個月打回家的錢感情是白打了,而且一個月2000塊難不成還不能讓老兩口吃上肉嗎,現在母親卻連肉不捨得買?

李婷沒有叫母親,而是直接掉頭往來時的路回家了,這一路上她想了不少,也大概清楚母親不捨得吃肉的原因。在母親回家後,李婷發現母親果然沒有買肉。


李婷把自己在市場上聽到的話和看到的事都說了出來,問母親:我每個月寄回家的2000塊生活費,為什麼你們連肉都捨不得買?

一開始母親還想著像以前一樣混過去,在李婷多次的逼問之下才訕訕地說:你寄回來的錢全部都拿去給你哥哥了。

李婷簡直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她千叮囑萬囑咐過父母不要試圖去補貼哥哥的生活,就是因為父母什麼事情都幫著哥哥處理好,有什麼好的都留給哥哥,才把哥哥給養廢的。


現在哥哥都已經快30歲了,還在家裡無所事事,家裡給錢開了小賣部又不好好做,天天都顧著打遊戲,哥哥長成今天這個樣子,父母又何曾無辜?

現在李婷寄回家裡的錢都被拿去補貼哥哥,她也成為了縱容哥哥的「劊子手」之一。本應該承擔起家裡一切的男人,卻被父母養廢了,現在還要拉著女兒一起來承擔這個後果。

對於父母,李婷的心是很複雜的,恨其不幸又怒其不爭,痛恨父母補貼哥哥,但又看不得辛苦養大自己的父母吃苦。

在回去上班時,李婷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決地跟父母說她以後每個月都只會寄1000塊錢回家,父母的營養品和生活用品她會在網上買好,然後寄回家給父母用。


李婷在經歷這樣的事情之後才明白:對於有些偏心的父母,不要盲目地給錢,想孝順就直接買東西回去給他們。錢可以給但要保證父母是用在自己的身上,因為這錢就是孝順父母而不是孝順別人的。

三、結語: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父母把女兒的孝順當成理所當然,把兒子的不工作當成不懂事。然而,父母這樣的做法是在把女兒推離這個家,把兒子慢慢地「養廢」。

在孩子長大以後,父母可以補貼孩子,但這個補貼的前提是孩子懂得感恩,而且這些補貼都要儘量地公平,而不是對兒子和女兒顧此失彼。

相關焦點

  • 工作3年每月寄回家1200,回家看到院子垃圾,我決定一分不給
    工作3年,每月寄回家1200,回家看到一院子垃圾,我決定一分不給一直以來,我知道我爸媽偏心我哥,可無奈我哥不爭氣,沒上幾年書,在外工地上打工,22歲就結婚了,現在兩個孩子都幾歲了。我從大四就開始實習了,那時候實習工資雖然不高,我花費也低,那一年過年我存了差不多一萬塊錢,給家裡人買了禮物還有年貨,他們都很高興。我當時就打算畢業之後,哪怕自己過得再辛苦,也要給我爸媽定期打錢,回報他們。畢業後我找了一份工作,每月我省一些能剩兩千塊,每月工資發了後,我就給我媽寄1200,覺得特別有成就感。
  • 深圳女子辛苦打工,每月寄2000回家,父母想拿著錢給弟弟買房
    父母雙方都是農民。小林還有一個弟弟,由於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爸媽對弟弟的特別偏愛,對自己的態度相對普通。在父母眼中,男孩是供養老人,女兒是供養他人。自幼小林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會得到讚揚。因為在他們的心中,無論小林做什麼,她都不如她弟說幾句話。小林對這樣的生活和家庭感到厭倦。大學畢業後,小林獨自去了深圳打工,因為她的父母說她將來不會管她了。並告訴小林,將來的嫁妝將取決於她自己的努力。
  • 58歲再婚阿姨哭訴:每月有5000生活費,卻連肉都吃不起。
    可僅僅一年,她就後悔了,逢人便說:打死都不再婚了,我每個月有5000元生活費,卻連頓肉都吃不起。俗話說:「少是夫妻老是伴」,人到晚年兒女皆已成家,孩子們各有各的生活。再難像小時候那樣,陪在你的身邊,這讓那些單身老人們,晚年生活過的未免太過孤單。所以,很多單身老人會在晚年,選擇找一個老伴兒互相照應生活。
  • 60歲再婚阿姨哭訴:每月給5000生活費,卻連肉都吃不起
    可是一年後,她卻哭著說:打死都不再婚了,我每個月有5000元生活費,卻連頓肉都吃不起。她沒告訴女兒,女兒知道了也只是徒增擔心罷了,自己拿著藥回去了。 後來劉大爺幫忙掛號送王阿姨回家,因為行動不便,劉大爺隔三差五的買點水果託人給她送去。
  • 前女友去世我每月給她母親寄2000,婚禮上她母親來看我,讓我淚目
    記得第一次跟著前女友回家見她母親的時候,前女友的母親對我就是滿臉的笑容,前女友家條件算起來比我家還要好,前女友的母親是小學老師,工資雖然不是很高,但是畢竟是一份正經的工作,總比我父母給別人做苦工要強一點。雖然我家條件不如前女友家,但是前女友的母親也不嫌棄我,前女友的母親說,前女友的爸爸去世的早,她就想讓前女友幸福就好。
  • 閨女,鄰居女兒給他2000生活費,鄰居還給女兒陪嫁了房車呢
    導讀:閨女,鄰居女兒給他2000生活費,鄰居還給女兒陪嫁了房車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閨女,鄰居女兒給他2000生活費,鄰居還給女兒陪嫁了房車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0歲再婚阿姨哭訴:每月有6000生活費,卻連肉都吃不起
    程阿姨就是如此,可是再婚之後她就後悔了,經常跟人哭訴,自己每個月6000塊的生活費,卻連想吃頓肉都難。我又不圖老劉什麼財產,就是想找個老伴共度餘生,而且我自己有退休金,女兒還每個月打給我一些生活費,總共加起來每個月也有6000左右,就算不用老劉的錢,我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反正大家都一把年紀了,形式那些都不重要了,領不領證我都無所謂。就這樣,我住到了老劉家裡,算是和他再婚了,只不過沒有領證而已。一開始的時候,我和老劉過得還挺幸福的。可是沒過多久,再婚就成為了我的噩夢。
  • 60歲母親哭訴:退休五年,工資4500元,連買肉的錢都沒有
    可下面這位母親,退休金要比普通人的工資多,為什麼晚年還這麼悽慘呢?小時候,我怕孩子自卑,別人家孩子有的,他也有,他要什麼我都給他。後來,兒子上大學了,學人家穿名牌衣服名牌鞋,每個月生活費就要4000元,我雖然覺得有點多,可還是給了。
  • 媳婦打工不回家,8年後我才知她另嫁他人,她說:每月給你寄錢了
    初中沒有畢業,我就輟學回家,17歲我前往廣東打工。因為沒有特長,一直都從事著又苦又累的活兒,換了不少工作。後來,在老鄉的幫助下,我進了一家服裝承攬加工公司,當了一名縫紉工。在這家公司,我認識了小慧,一名來自甘肅的農村女孩。三年之後,家裡拿出10萬元的彩禮錢,借了3萬多塊錢的外債,把小慧娶回家門。婚後,為了照顧懷孕的小慧,我留在老家的城市打工。
  • 女兒常年不回家,每月往家寄一千,4年後,發現拿錢的不是母親
    在她臨走之際,她跟自己的母親還有自己的弟弟說:「那請您放心,我這一次並不是單純的去上學,我還可以在上學期間做兼職賺錢,邊學習邊賺錢,相信我每個月還能夠往家裡邊寄一些錢回去,這些錢可以用來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
  • 母親和兒子打電話說想吃香蕉,兒子覺得奇怪,悄悄回家,隔天與妻子離婚
    王強在工地上做木工,一天有幾百塊錢的工資,他在外面省吃儉用,每月底都把工資寄回家給老婆,家裡有年邁的母親和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他們比自己更需要錢。母親今年近70歲了,一輩子都沒有過上好日子,王強是個孝子,他竭盡全力地想給母親提供好生活,每次給妻子打電話的時候,王強都會叮囑她,每隔三兩天買點肉、水果給老人吃,再給點零花錢,不要節約,妻子也都答應了下來。某一個周六兒子女兒都從學校回家了,王強往家裡打電話,他和兩個孩子聊了幾句後又讓母親過來接電話。
  • 61歲老人的心酸,兒子啃老,每月收入3000塊買不起肉吃
    養兒防老是祖祖輩輩常掛在嘴邊的話,可如今的老人都是自己養自己,自己吃住,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子女能管好自己的小家庭,父母就已經很開心了。父母那一輩,生活條件不好,自己捨不得吃穿,偶爾買點肉,又全留給了孩子,他們給子女的愛,是自己的所有。好不容易盼著孩子都長大,自己肩上的擔子能輕點,但是遇上那種啃老的子女,老人的晚年生活會怎樣?我們來聽聽這位老人怎麼說。
  • 一位母親的哭訴:每個月6500退休金,卻連肉都捨不得吃
    還有另一種說法,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當然這都只是一種詼諧的搞笑的說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一般來說家裡有兩個女兒,那麼父母就會得到更好的照料。畢竟家裡有兩個小棉襖,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求得的福分。然而,杜女士家裡也是有兩個女兒,她過得卻並不幸福。她每個月有6500塊錢的退休金,然而卻連口肉都捨不得吃。
  • 《都挺好》:那些扶哥魔、扶弟魔的女孩,最後過得怎麼樣
    蘇明玉需要1000元的強化班培訓費用,父母不給,卻給二哥蘇明成2000元的旅遊贊助。蘇明玉是學校裡的高考尖子生,考清華的苗子,母親自作主張讓她考免費師範生,早日參加工作,補貼家裡。蘇明玉讀大學期間回家要生活費,發現父母又一次賣掉一間房子,給二哥買了婚房,這個家連她的容身之地都沒有了。
  • 丈夫每月給妻子2000元生活費,夫妻間只剩下錢,太過悲哀
    可是,再美的愛情在柴米油鹽面前,都是那麼的不值一提。一切噩夢就此開始。妻子沒有經濟收入,丈夫的工資又不給她管,每個月丈夫給她2000元,是她和孩子的生活費,剛開始2年,妻子手上還有點私房錢,也就不覺得艱難。可是2年後,她的手上再沒有閒錢,一切都指望丈夫給了,2000元錢,除了孩子吃奶粉,母子倆的其他花銷全在裡面,怎麼可能夠花,這哪裡是妻子,分明是保姆。
  • 每月給母親寄500元,兒子滿月母親給2萬紅包,家裡卻炸開了鍋
    每月給母親寄500元,兒子滿月母親給2萬紅包,家裡卻炸開了鍋小編有話說:謝謝這麼優秀的你來看文章,有什麼想對小編說的儘管來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們的動力,歡迎大家踴躍發表評論,歡迎吐槽,讓我在評論區看到高逼格的你,小編在評論區等你哦。
  • 新生嫌每月2000元生活費少:父母最大的悲哀,是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她希望母親能夠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她說,高中的時候她特別大方,給我報補習班什麼的不管4000還是6000眼睛都不眨,現在一個月就給2000,每次我月底空了就要去吃食堂;我學費加上住宿費一年3萬,生活費一月4500也不多啊;女孩子本來花費就多啊,比如要買化妝品和新衣服之類的,男生的話可能夠了。我們同宿舍的人都挺有錢的,用的也都是好的。
  • 每月7000退休金,為何還問女兒要生活費?女兒:想斷絕關係
    後來才知道那天她母親來跟她要生活費呢,鄭梅不給,並把她母親轟出去了。老太太坐在小區樓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數落女兒不孝,說自己辛辛苦苦養了個白眼狼。罵了兩個多小時,可能是罵累了,這才回去。那時的鄭梅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非常自卑,沒結交什麼異性,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面對母親的威脅先就沒了主意。她把省吃儉用存的10萬塊錢轉給了母親,母親收到錢的時候說:「放心,這錢以後是給你做嫁妝的,我和你爸不會花一分。」
  • 「女兒,讓女婿再寄點生活費來」「已離婚,您別再坑女兒了」
    「女兒,讓女婿再寄點生活費來」「已離婚,您別再坑女兒了」這個世上,有人依靠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但是不要把這種幸運當做理所當然,正所謂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在把別人當做依靠的那時候開始,就註定了以後肯定會有一段悲慘的經歷。
  • 丈夫每月寄一萬,回家見坐月子妻子吃鹹菜喝冷水:我不知道你打錢
    曼曼和趙剛平時和趙剛母親一起生活,他們每個月的工資不多,足夠日常開銷,但最近曼曼懷孕生了個女兒,家裡多了個孩子,開銷就大了很多,為了賺更多的錢,能夠改善家裡的生活,趙剛確定辭職去一線城市打工,他經朋友介紹找了一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