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跟一些主播講得比較多的是「圈子」這個問題。
可能很多主播還是不明白,圈子在自己的直播生涯裡能起到什麼作用?大哥不是長久的,主播之間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一個圈子,就是一個社會,你要多出去走動,懂得去構建起屬於自己的直播圈,因為你結交的主播肯定類型也會很多。如果說抖音是一個大平臺,什麼類型的主播都有,因此遊客愛到處看,那麼你構建的圈子就應該是一個「小抖音」,讓你的圈子裡什麼類型的主播都有,然後讓遊客通過你一個直播間,能去看到很多類型的主播,是不是他們就不需要到處亂串了?而你的任務,就是如何去有趣的運營好這個圈子給大家看。
我最近越來越覺得,直播就是「遊客看主播怎麼做事」,當然,類似於唱歌跳舞彈琴也是在做事,只是這些事難免久了就會枯燥,而這世上,往往只有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活動才是變化莫測,才是不定數的。也就是說「直播其實是一場連續劇」。那麼你作為主角,你要如何去演好這部連續劇呢?去讓遊客能在你這裡看個夠呢?
為什麼類似於YY/快手你總能看到一大堆這個主播跟那個主播之間的關係如何如何的新聞,而八卦寫手熱衷寫這些,不就是因為粉絲愛看嗎?也正是因為這個道理,所有粉絲更喜歡看的其實是某一個主播的「社會活動」。如果你的直播就是自己演自己,每天的內容都是一個樣,誰看了都會膩,因為人家對你的直播內容已經相當了解了,沒有任何未知性,便不再對你接下來的直播產生好奇心,自然就不用來了。
去好好仔細想下,為什麼YY的大主播總愛在直播裡提及其他主播,以及他們主播之間最近有哪些聯繫,又為什麼他們多多少少要有幾個敵人存在,不就是為了有話題嗎?誰真的願意吃飽了沒事幹去得罪人?!這些都是抓住了粉絲每天的好奇心,他們想去知道你這個主播周圍的圈子都有什麼新鮮事。
其實粉絲這東西是很神奇的,成千上萬個直播間,為什麼他就偏偏在你這,而不是在別人那?又豈會因為你多一場次PK就被對方吸走?是不是。如果真被吸走,你是不是該看看人家主播比你強在哪。
當然,你自己一定要謹慎交友,都說女人的第六感是很準的,那這個主播值不值得你一直交下去,你心裡還是有一點數了。你們總會羨慕「哎呀大主播就是好,大主播與大主播之間都在互動,沒人跟我這小主播玩」,錯。首先大主播很多,其次不愛PK的大主播也很多(人家有實力不去互動,但你不行),而且很多主播還是跨公會地去認識,相互之間沒有什麼成見。
大主播之間的人脈圈,也是自己去構建起來的。如果你承認我前面那句「直播就是遊客看主播怎麼做事」是對的話,那麼你自然也可以去構建自己的人脈圈,可能你的圈子裡的主播都不是什麼大主播,都沒有名聲,但你們卻可以相互玩出很多花樣,而這些花樣能帶給遊客快樂,遊客自然也不會因為你們都是小主播所以有成見,就像我上面說的,千萬個直播間,這群粉絲為什麼偏偏呆在你這?那既然呆在這了,你有沒有去好好利用?
主動去構建圈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鍛鍊自己的互動能力。構建圈子,跟你平時隨機連屏PK是不同的。平時你可能P完一個是一個,過了這個進別的村,沒有任何維護意識。而當你是去建立起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東西的時候,你會顯得用心很多。包括語言能力也能從這裡面去提升,你有自己熟悉的朋友,你才會更加敢於說話,而且不怕說錯話,這樣就比你自己等著公屏別人去打字要來的直接。
構建圈子的同時,永遠不要擔心自己的遊客會被對方吸走。是你的終究是你的,就算你不去構建人脈,遊客就不會自己跑去其他直播間了嗎?我經常看到公會一些主播的大哥,在小主沒開播的時候,會跑去她的朋友那邊刷一兩百,但大禮物卻永遠留給自己的小主,這種就是非常好的良性發展。兩個主播之間的粉絲彼此相信任,相互之間會走動,才更加不會造成直播間永遠沒人。
就像公會的主播群也是一個道理。一個群就是一個小社會,群裡主播等級高低,類型性格,以及所掌握的直播技巧各不相同。因為這些不同,所以碰到一起才會更容易擦出有趣的火花。
如果一個主播夠聰明,自然會懂得如何去運作。老主播不能因為對方是新主播什麼都不懂所以不跟她玩,小主播也不能因為害怕大主播能力比自己高而不敢接近。你們在維護自己的圈子時,在日常PK的過程中,要做的永遠是如何去通過大家彼此之間不同的直播類型,去通過對方達到讓自己的直播間變得有趣,你們每次互動,都要去找到對方的優點和弱點是哪些,對方的優點可以彌補你直播內容的不足,而弱點則可以讓你看起來比對方更有優勢。這是一個互利的過程,只要你操作得當,內容有趣,何嘗怕粉絲會離開?
直播就是一場演繹,演的是你自己這個人做的一些事。播的是你這個人,遊客看的也是你這個人。圈子就是你在直播平臺上的一張社會網,你如何通過直播,去表現出你在這個社會網上的各種活動,也是粉絲們想看到的。每一場PK,是一個豐富直播內容的方式,也是向自己粉絲介紹你這個圈子的方式,更是展示自己如何去表現社會活動的事。
再次記住我這句話:直播就是「遊客看主播怎麼做事」。
利用圈子,永遠不是勾心鬥角,而是更好地在粉絲面前展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