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與淡然

2020-09-14 某種意義

當今社會有這樣的一類人——熱衷抬槓。被網友稱為「槓精」。有禮之人,口若懸河,得理不饒人;無理一方,能言善辯,總得爭他三分。一來二往,看似觀點迸發,金句頻出;可仔細揣摩,又有多少意見經得起推敲,值得回味呢?說到底在網上呈口舌之快,是為了博人眼球,尋求認同感和存在感,可捫心自問,通過打壓別人得來的「存在感」,真的有含金量嗎?事實上有的只是憤怒而非尊重。有網友傳授應對之道,歸根結底是淡然應對,以柔克「槓」,珍惜每一次表達權利吧,別為一時「痛快」讓交流變得無奈。

槓精,游離於邏輯之外的詭辯家。
博馬舍曾言:「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同時倘若批評無邏輯,這樣的批評也是無意義的邏輯,是語言的內核,可槓精卻常游離邏輯之外,以詭辯打壓對方,他們或斷章取義,無中生有,或極端誇大,以偏概全,甚至非此即彼,完全規避原來表達的真實意圖。這種自我意識過剩的議論,僅僅是個人情緒的宣洩。畢竟,能將交流帶入深處,讓世界公正真實的,是自由評論的邏輯說理,而絕非抬槓。

言論自由應與價值共識相輔相成
人是社會的產物,每個人都渴望與外界交流。可「槓精」用對抗性語言發表意見,往往不是為了辨明是非,而是為了博取眼球,以尋求認同感和存在感。究其原因,或許是大眾長久的受身份資歷的限制,言論被禁錮,而如今隨著公眾的網絡話語空間更加開放,個人言語迅速解放。於是催生出許多脫韁野馬。「槓精」個個把自己當作天理,弄得天下處處是自負的「聖賢」。而我們深知言論自由應始終與價值共識相輔相成,若利潤變成匕首,那只會扼殺語言的魅力。

淡然以對,辯而不怒。
因為人們的眼界學識性格各不相同,觀點相左也是必然。眾聲喧譁總勝不過萬馬齊鳴,我個體的聲音應被尊重、諒解。我們不妨用佛繫心態淡然面對「槓精」,警惕亂貼「槓精」標籤。但對關乎國計民生的社會性話題,對學術真偽的探究,絕不能只停留在浮光掠影的階段,還是要去碰撞交流,若意見分歧,可爭而不難,辨而不動,以柔克剛,讓語言回歸交流工具的本質,而不是情緒宣洩的出口。

相關焦點

  • 「槓精」到底在槓什麼?| 防槓精自救手冊
    就像她說的那樣,槓精並不會真的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槓精的極端性情緒、強烈的恨意會讓他具有超強的戰鬥力,而這種戰鬥的力量,是溫和的人很難匹敵的。槓精的世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但是每一個槓精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受過傷的靈魂:也許他們就是曾經被各種虐待的,所以他們更願意相信他人是惡者。
  • 「槓精」到底在槓什麼?|防槓精自救手冊
    就像她說的那樣,槓精並不會真的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槓精的極端性情緒、強烈的恨意會讓他具有超強的戰鬥力,而這種戰鬥的力量,是溫和的人很難匹敵的。槓精是怎樣產生的槓精的世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但是每一個槓精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受過傷的靈魂:
  • 槓精這麼槓,到底是個什麼心理?
    槓精:寫成這樣還要寫,真不嫌丟人!我:那你寫給我看看!槓精:我不行所以我不上,你上你就得行啊!我:那每個自願上考場的人都得考好成績咯!槓精:md,最煩裝b的人。槓精就是一群不講邏輯的人,喜歡沒事兒找事,為槓而槓,故意唱反調,故意刷存在感更擅用攻擊性的語言,常常帶有挑釁的傾向。
  • 槓精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見到這種人,你往左他就往右,你說對他就說錯,他們喜歡與別人作對,共情能力差,語言常常帶有攻擊性,這就是我們生活中俗稱的槓精,心理學上叫對抗性人格。槓精常用的邏輯有:1、斷章取義,捉住你說話當中的某個詞就開始開槓,完全不顧及原話的意思2、無中生有,把別人沒有提到的意思認為不贊同3、極端誇大,刻意誇大你原話中的形容詞4、以偏概全,把個例當成普遍現象來
  • 「不要和我槓,槓就是你對」生活中,請遠離槓精
    此外,一些槓精還擅於利用自己的身份,用一種似是而非的言論去迷惑眾人。一個演員,全情投入,槓精說他們用力過度。演員表現輕柔一點,他說演員沒演技,不入戲。演員沒進入狀態,這下可不得了,可能很快整個行業都知道這個演員很糟糕。這就是槓精,怎麼說都是他們有理,即使這些道理根本經不起推敲,可是他們卻早已經登上了槓精國王寶座,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槓精視角藐視芸芸眾生。
  • 【社會心理學】槓精是怎麼來的?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槓精,尤其是網絡上,像微博啊、豆瓣啊、貼吧啊,都是槓精的重度聚集地。很多人都應該感覺跟槓精聊天真的很窒息。在社會心理學中對於從眾心理的研究中,個人因素對從眾心理的影響,我們可以找到槓精是怎麼產生的。
  • 珍惜生命,遠離槓精,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槓精,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寫到這些,老王立馬想到現在最流行的一個詞,他們的名字叫「槓精」。到底什麼是槓精?槓精和正常的質疑者有什麼區別所謂槓精,就是只喜歡抬槓的人,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會反駁你,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而是為了反駁而反駁。這些人一般表現為邏輯不在線、大腦不在信號服務區,目的是為了反駁別人來刷自己的存在感,以及通過打壓別人來獲得優越感和快感。
  • 遇到槓精時該如何應對
    遇到槓精時該如何應對?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樣的經歷,不論在現實還是在網上,不好好說話的越來越多了,陰陽怪氣的越來越多了,各種冷嘲熱諷,抬槓的越來越多了......那麼,如何制服這些槓精呢?這可能是我們對待槓精最真實的心理活動。
  • 「槓精」,是我認為最低情商的表現
    01「槓精病」槓精是指生活中喜歡挑人刺,擅長捕捉子虛烏有的觀點和人抬槓的一類型人。起初在社交網絡上,還沒槓精這個詞,但自從某某某戲精慘遭封殺之後,槓精們開始著力於求錘得錘。社交平臺上每個人受教育的程度參差不齊,而為了博人眼球,某些人會用出「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來表示自己的無奈。
  • 比生孩子更後悔的,是嫁給槓精
    03 男人總說希望被女人尊重,但槓精起來,卻從來不知道尊重女人。前兩天,閨蜜跟我說,跟他老公吵到不可開交,原因是她買了1000多的護膚品。她老公罵她浪費。閨蜜一個月快10000的薪水,1000多元的護膚品也實在算不了什麼。老公在櫃檯前,嚷嚷著:花那麼多錢護膚,你看皺紋怎麼還有?眼紋怎麼還存在。
  • 沒事做槓精,越活越年輕!
    1槓精就好比過去老相聲裡練噴口: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馬牙棗對羊角蔥,雷隱隱對霧蒙蒙……我們老家,管槓精叫做槓子頭。我身邊這樣的人,前僕後繼,層出不窮。單位組織旅遊,讓報選題。去萬裡長城,他說人多;去天涯海角,他說太熱;去江南水鄉,他說潮溼;去烏魯木齊,他說偏僻。
  • 愛找別人瑕疵的人是「槓精」嗎?
    網際網路上對喜歡找瑕疵、提意見的人取了個外號叫「槓精」,也有人說得高深一點,叫執念。那麼指出我的讀音錯誤,我認為不是有執念,而是認真。因為漢字的讀音,是有標準的。防止我們自己在有空有閒的時候成為網上別人說的「槓精」。01、情商低,以掃興刷存在感你想吃零食,他和你談添加劑;你在喝牛奶,他和你聊三聚氰胺;你說這個政策好,他跟你說貪官。他們擁有著一開口就能夠讓你掃興的超能力。
  • 這就是我對槓精的態度,遠離才配擁有幸福
    槓精就喜歡抓住其中一個點,發洩其情緒,進行人身攻擊;槓精還喜歡抱團,一個槓精帶來一群槓精,很輕易就形成網絡爆力集團; 有一次,我回應兩句,哦,my god! 從這件事中,我得到的教訓是,遠離槓精,利用好平臺評論管理,維護好正向價值觀的閱讀氛圍,才能對其他讀者負責。
  • 怎麼才能徹底打敗一個槓精?
    畢竟槓精在成為一名優秀槓精的過程中,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對自己反覆洗腦,把槓形成本能的。
  • 碰到槓精老公,女人會有多委屈?
    「你覺得,有個槓精老公是怎麼一種體驗?」 比如,當妻子在聚會上說別的男人有能力,而這時老公又槓的時候,如果妻子能這樣想一下:「他是不是心裡不舒服了,可能他也需要我的鼓勵和肯定吧?」而男人如果這樣想:「她這樣說,是不是想讓我更上進些呢?」
  • 電影評論圈的21種「槓精」,你遇到過哪種?最厭惡哪種?
    大家天天刷微博、發朋友圈,最最討厭的一類人,無非就是「網絡槓精」。「槓精」雖然是近來的熱詞,其實早在BBS年代就已有之,只不過現在的網絡環境格外適合他們茁壯成長罷了。一來二去,評論區就成了槓精的樂土。槓精:「有本事你去拍啊。」
  • 當職場「PUA」遇到槓精,結局會怎樣?
    那麼今天,小個子專門來跟大家聊職場中的PUA其實,提起PUA的時候,我腦子裡最先想到的是之前工作中遇到的槓精,一個80後的摩羯女,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大姐風範,雷厲風行、俠肝義膽等之類。不過生活就是如此讓人始料不及。
  • 面對槓精,我只想說:你的針還是太細啦
    我一直秉承著平和的心態去分享,但奈何總是遇見「槓精」呢。>然而促使我寫下今天這篇文章的原因是這樣的一個槓精回復有這樣的時間,你為什麼不去學習武裝一下自己,在下次和我開槓的時候,拿出一些有理有據的觀點,而不是段段錯字,靠吹牛來抬高自己呢。如果這些你都不願意做,那麼還可以把我的每一篇問答都看一遍吧。但是請千萬不要再「槓精式」的留言了,氣的我胸部長結節了,你那小手揉的開嗎?歡迎關注我,情感作者。不再回復槓精式留言。
  • 這梗多數用來針對槓精
    這梗多數用來針對槓精時間:2020-03-24 16:5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管好你自己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多數用來針對槓精 釋義:字面意思,就是網上衝浪說別人的時候先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或者換同樣的場景是不是自己也會做出同樣的事。
  • 人到中年的大智慧:別和我槓,槓就是你對
    你跟槓精講事實和邏輯,但槓精卻跟你講情緒,大多數爭執吵的都不是事實而是情緒,這情緒一上來,什麼邏輯都甘拜下風。第二個:人身攻擊定律。跟槓精辯論一個事情,最後幾乎都會發展成為人身攻擊戰。最好的辦法就是如「反褲衩陣地」所說:你別和我槓,槓就是你對。我現在就是這樣。槓精:「xxx……」我:「嗯,你說得對。」槓精:「xxx……」我:「嗯,你說得對。」槓精:「xxx……」我:「嗯,你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