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富貴貧賤,還是地位高低,每個人都有5個底線。
社會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認為,人與人交往的本質是獲得需求。這意味著,你是奔著獲得某種需求去跟別人交往。無論這種需求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是有價的還是無價的,都意味著你抱著有求於人的心態,去跟別人交往。所以,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還得讓別人舒服。畢竟你是為了獲得某種需求,所以沒必要非要怒氣衝衝的懟別人。
情商的含義可能沒有我們理解的那麼狹隘,心理學家巴昂認為情緒勝任力(我們通常所講的情商),包含了五大方面,18個因素。其中人際關係只是情商18要素中的一種,但是卻最容易暴露情商的一種因素。所以情商高的人,通常都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並且會妥善處理涉及每個人的5個底線。
底線1:自尊
每個人都具有自尊心,這是一種接受自我,理解自我的能力。一些直接否定個人存在的行為,無疑都將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例如:「你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不管是誰,聽了這句話之後都會非常的傷自尊。情商高的人,絕不會做出直接否定其個人存在的行為。他們往往對事不對人,問題出在哪個方面,只對問題本身進行批評,絕不會上升到個人存在的問題。
底線2:挫折經歷
每個人都有過受傷的經歷,對個體而言要麼全然接納,但是大部分人不願提及受傷經歷。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不要總是停留在過去的刻板印象裡,每個人都在成長,每個人都會逐漸走向成熟。如果你總是揭朋友的短,那麼朋友就會漸漸地遠離你。因為每個人都要走向成熟,總是被迫回憶起過去的經歷,就會難以獲得成長。這也是為什麼,人們長大後之前的老同學、老朋友逐漸疏遠了。
底線3:信念
信念是一個人內心篤定的東西,它不一定需要理論支持,也不需要現在就理解它,只是完全的信任這個信念,並且按照這個信念生活。例如:一個人總是秉持善良的信念,哪怕他總是被欺騙,總是受傷,但是依然不改善良的信念。你可憐他,希望改變他的信念,這是不對的。信念對一個人來說,是生活的全部目的,情商高的人絕不非議別人的信念。
底線4:家庭
談到家庭每個人都有一肚子話想說,但是將要開口時,又咽了回去。無論一個人與家人關係如何,在家庭中受到多少痛苦,都不要非議別人的家人。正所謂疏不間親,情商高的人絕不會說別人家人壞話。哪怕這個人跟父母有多少仇,他自己可以這樣說,但是如果這些話是從一個外人之口說出來的,那麼他內心就會說不出的滋味。應該鼓勵對方,讓對方接納家人;鼓勵對方更加自信的面對生活,自信的與人交往。
底線5:夢想
夢想是一個人的發展根本,是個體對於自我實現的一種看法。如果你否定了別人的夢想,無異於給別人的未來關上了一道門。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應該保持一種開放性,更好的迎接未來的無數可能性。這就意味著,無論別人的夢想多麼荒誕,都不要阻止他們。因為他們始終要成為自己,而不是別人的影子。每個人只有在走向自我的過程中,才能夠看到希望、勇氣、魄力和仁愛。
明白了人與人交往需要注意的底線,我們再來回到最初的話題,人與人交往的本質。人與人交往的本質是獲得需求,無論你需要獲得愛、歸屬感、認同感、優越感、安全感還是合作、利益、機會、財富、名聲等等,都意味著你需要跟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至少不應該變成仇人。明白了你是有求於人時,你才真正能夠尊重別人的5個底線。同時,這也是你的5個底線,只有守住自己的底線,才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有些不願意社交的朋友,你需要明白這一點:你的需求只有同他人建立聯繫時,才能夠得到滿足。所以不怕你多麼貪心,就怕你陷入一種低需求的生活。不結婚、不戀愛、不社交、不談夢想、不說追求,將自己限制在狹小的空間,過著低需求生活。只有想辦法走出來,從社交中找到快樂,你才會真正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人格,發現屬於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總而言之,人與人交往需要尊重別人的底線。在尊重別人的底線前提下,怎麼交往都沒有錯。大膽的邁入社交圈中,建立自己的人際脈絡,轟轟烈烈的實現自己的夢想。
作者:九霄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