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已成世界性難題,看看國外學校怎麼處理

2021-01-16 環球網

國際在線專稿: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二小學一位家長近日在網上發文稱孩子遭同學「霸凌」,並質疑校方處理不當,引發公眾廣泛關注。截至目前,事件仍未定性。輿論中有的直接稱其為「校園欺凌事件」或「校園霸凌事件」;而校方稱其為「學生受傷害事件」。事實上,校園欺凌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是不少國家中小學教育中的頑疾。各國相關部門為了治理校園暴力也在不斷探索,出臺了各種措施。

近年來,我國校園欺凌事件屢屢發生。根據今年發布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6)》,近年來校園欺凌發生的地域範圍廣泛,覆蓋了絕大多數省份,且頻次密集。而據教育部統計,今年5月至8月,接到上報的校園欺凌事件達68起。

校園欺凌事件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時有發生。在美國,校園欺凌情況嚴重。調查顯示,大約1/4的學齡孩子為長期受害者,大約30%的孩子牽涉欺凌事件,不是加害者就是受害者。

韓國保健和社會研究院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在韓國9歲到17歲的兒童裡,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過遭受校園暴力的經歷,每五人中有一人曾實施過校園暴力。

日本政府去年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普遍,在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中,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形式包括集體孤立、無視、說人壞話等。

澳大利亞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公立學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園欺凌現象就有60多起。

校園欺凌原因多種多樣

有專家表示,在中國,社會戾氣、成人施暴行為在網絡上的傳播、「獨生子女」式的社會結構、過分溺愛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評價的學校教育等都是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的原因。

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相關調查發現,最常被欺凌的人是那些「與眾不同」的人,比如同性戀、第一代移民、不合群、肥胖、有色人種、有身體缺陷、單親家庭等等,甚至連戴眼鏡也能成為被欺凌的原因。

同時許多研究也證明,欺凌加害者多遭受過家庭暴力,當看到父母暴力對待家人或者朋友時,孩子們也會得出「暴力=權力」的錯誤認識,從而從暴力壓制他人中獲得控制權甚至快感。因此,當欺凌一而再再而三得到「獎勵」的時候,比如加害者因為欺負弱者而變成學校裡廣為人知的「強者」,或者搶到錢和逃避懲罰,加害者將會變本加厲。

學業的壓力、成績的競爭也對青少年的心理產生影響。有專家指出,近年來韓國社會競爭激烈,學歷文憑、個人能力至上成為衡量成功的主流標準,孩子從小就被以重考試、重成績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所累,容易造成孩子有暴力傾向等心理問題。這些加害者多數並非品質惡劣,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患有精神疾病,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者無法對其他人的痛苦產生同情,因此,欺凌他人是釋放自身憤怒的一個途徑。

各國應對校園暴力各顯神通

為了加強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中國國務院於今年4月28日印發了《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行為進行專項治理。

今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多項措施,要求積極有效預防學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那麼國外在應對和處理校園欺凌事件方面採取過哪些措施呢?

美國:反欺凌法嚴懲施暴行為

美國從2000年以來開始立法嚴厲懲處校園欺凌行為,目前,全美約有45個州頒布了《反欺凌法》。這些法律要求學校職員見到欺凌行為時必須立即報告和幹預,調查並懲罰加害者,通知家長,並需要提供心理諮詢援助,預防欺凌升級到槍擊。

今年2月,涉嫌凌虐和綁架同學的三名中國留學生翟雲瑤、楊雨涵和章鑫磊和檢方達成認罪減刑協議,三人分別獲刑13年、10年和6年,服刑期滿之後將被驅逐出美國。

美國還設有專門的反校園欺凌網站和各類預防欺凌、研究欺凌的機構,很多公益組織和專家也參與其中。除此之外,美國近年來也向部分州的學校派駐警察,警察除了維護學校秩序外,還負責督學工作。

澳大利亞當地的校園霸凌現象也比較嚴重。2003年,澳大利亞相關政府部門根據常見的校園欺凌、暴力、騷擾等問題,制定了《國家安全學校框架》(NSSF)。這是澳大利亞及全世界第一份國家級別的安全學校建設指導政策。它不僅以法律為前提,更強調政府、學校以及社會團體和民眾的參與和全方位的合作,提供評估標準以及提供關鍵措施和實施策略,幫助解決安全學校建設遇到的實踐操作問題,框架分別從學生群體、教師群體、學校管理層、校本政策、校園文化、校本課程等9個方面制定了安全校園建設的核心標準。

澳大利亞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組織和網站,如「反欺凌網絡組織」和「澳大利亞無欺凌計劃」,以幫助學校了解欺凌現象,為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教師培訓的指導大綱。

韓國政府分別於2012年、2013年和2014年連續出臺了預防和治理校園暴力對策方案,並開通了舉報校園暴力的24小時電話117熱線,將學校周圍二百米內設為警察負責區,並加強學校周圍安全巡邏。

韓國政府和民眾認為,加強人性教育才能從源頭上「疏」解引發暴力的誘因。2014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通過了《人性教育振興法》,正式以法律形式規定人性教育成為韓國幼兒園及中小學的必修課,韓國也成為世界上首個推行義務人性教育的國家。

韓國還引入由芬蘭土爾庫大學開發研究的創新型校園暴力預防項目,包括心理諮詢、藝術治療、角色扮演等。這一項目原定於明年面向韓國小初高普及。

英國對校園欺凌的治理是從法律、社會、教育三方面入手。

在國家政策上,英國制定了專門針對校園欺凌的政策法規。在社會層面,英國則創造出有助於有效治理校園欺凌的社會環境。從2005年起,英國在每年的11月都會舉行「反欺凌周」活動,集中開展各種宣傳活動。

在教育者層面,英國強調教育工作者在關注青少年學生成長上的法律責任,近年來,英國教育當局高度重視老師在服務管理學生行為上的地位和作用,撥付專項經費用於老師的培訓,幫助老師掌握識別校園欺凌和進行早期幹預和行為矯正的方法。

學校不僅關注學生的校內行為,也關注他們校外的表現,對學生的校外行為表現進行管理,如果學生家長發現老師在校園欺凌方面處理不當,就可以向校長乃至地方教育當局申訴,以追究教師和學校管理疏漏的責任。

德國特別重視從根源上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幼兒園和小學一開始就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國兒童接受人生啟蒙的第一課。從愛護小動物開始,通常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這種以親自動手餵養小動物為載體的「善良教育」,已經成為德國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同情和幫助弱小者。對於身邊需要幫助的人,都要盡力幫助,培養他們做人的基本公德。

在挪威,政府鼓勵學校對包括網絡欺凌在內的校園欺凌問題採取全校範圍的幹預措施,學校建立了全校範圍的反欺凌政策,例如對學生行為進行限制,組建教師職業發展小組,與學生開展有關同輩關係與行為的班會活動,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長提供心理諮詢等。

為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挪威國會於2002年通過了一個宣言,號召國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長和教師團體加入儘快根除校園欺凌現象的行動中。

日本: 設立第三方機構對霸凌行為進行調查

日本校園霸凌現象出現早、問題多。為了應對頻繁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日本國會在2013年通過了《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

日本文部科學省要求學校教職員工接受相關培訓,還將應對校園霸凌的表現納入教師的評估系統。

日本不少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都設立了「校園欺凌問題對策委員會」等第三方機構。當學校中發生因校園霸凌問題而出現自殺等嚴重事態時,該機構具有自行調查的權力,對校園霸凌事件進行調查,防止學校或教育部門犧牲學生的利益。(寧曉)

相關焦點

  • 你遭受過校園霸凌嗎?
    你們有遭遇過校園霸凌嗎?校園霸凌是當今社會中,比較嚴重的一個問題,去年的兩部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就是以這個為題材的。我知道弟弟那麼小,就遭受校園霸凌的時候是震驚的、不可思議的、也是很憤怒的。
  • 杜絕校園霸凌應這麼做
    而更令人心寒的是,4名男生的施暴時間長達十分鐘,期間竟無圍觀人出面制止,也沒看到學校保安趕來阻攔。最後,12歲的受害女生全身多處軟組織受傷。如果說皮外傷還好治癒,但留給受害女生的心理創傷恐會影響她一生,也是她一生的噩夢!事發後,雲南祿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成立相關工作小組進行調查處置。官方也通報了後續的處理結果。
  • 校園霸凌,受害者、施加者、旁觀者,沒有人能全身而退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校園霸凌。其實大人世界也會有這種事情,很多人會說:「哎呀我就是開個玩笑,你怎麼這麼開不起玩笑。」事實上,判斷一個事情是不是玩笑,要看被開玩笑的人介不介意,如果他開心那是玩笑,如果他不開心那就是侮辱。
  • 馬上評丨學生被逼撿糞:校園霸凌不能總等網絡鬧大才重視
    學校已經安排專業教師對受欺凌學生進行安撫和心理疏導。從官方釋放的有限信息看,霸凌事實應該確定無疑,只是那些中學生為什麼如此殘忍侮辱自己的同學,仍是不解之謎。有消息,是說受辱學生由於患小兒麻痺被人歧視。如果所說屬實,那學校方面的責任就不容推卸。這樣身體特殊的孩子,本應是學校和老師重點關照的對象。
  • 當初霸凌校園的學生現在都怎麼樣了?
    校園霸凌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大多數人眼裡校園是個積極向上的地方,人們在那裡學習知識,和同學友好相處,而如今,有些校園成為一部分人的噩夢。平時她看《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的時候還對反派恨得牙痒痒,可是卻從未反省過自己和她們是同類。她把過去欺凌別人事跡當笑談,從那以後我和這位室友再也沒有來往。
  • 河北一女生遭兩人輪流扇耳光,疑似校園霸凌,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近期網絡上不斷有爆料學生遭遇被打事件,至此廣大家長發出疑問,孩子的安全誰來保障,一時間將孩子安全問題引發成熱點話題,而且引發了政府以及其他單位的高度,有社會人士有參與到其中,認為保護孩子的安全是每個成年人的責任,也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我們應該從每一處著手,保護他們健康成長。
  • 校園霸凌:憑什麼霸凌者仍幸福美滿?
    數據表明,一個人童年時他的父母沒有家暴、離婚,他在學校沒被孤立,霸凌。在一個開心快樂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那麼,他步入社會之後,所做的事情都將事半功倍!而與之相反,在童年時,經歷家庭暴力,校園霸凌的孩子對他們來說,他們已經記不得童年那些事,只知道自己童年某些不好的部分,而其中一些不好的部分已經隨著他霸凌別人而抹去。在上一家公司認識了一個同事,很要好。有一次他看到一篇關於校園霸凌的文章,就哭了!你能想像一個1米7多的漢子,看著文章看著看著就崩潰大哭麼。
  • 4名男生圍毆12歲少女,校園霸凌再上熱搜,家有兒女父母該怎麼做?
    與此同時,學校也相應地給予了處分,不過,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網友們紛紛表示對學校以及當地政府的處理辦法很不贊同。「現在的未成年人犯錯後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實在是太少了,僅僅是道歉或者是記過處分就能夠彌補女生所受到的傷害嗎?道歉或者是記過處分,就能夠讓男生們意識到他們做過的錯事究竟有多麼錯嗎?」「犯錯成本如此之低,很難想像這就能夠起到教育的效果。
  • 正視婚姻霸凌與二度傷害
    這句話,請不要隨意說出口「為什麼不離婚」這句話,應是人們得知婚姻霸凌事件時,對受害者最常見的直覺反應 ── 但在此話說出口前請務必想想:如果這麼「顯而易見」就能解決問題,當事人怎麼可能沒有考慮過?現代社會儘管多數人已脫離舊思維,不太會對離婚的男女有異樣眼光,但仍有不少當事人會害怕「單親媽媽」的標籤、尤其是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影響。
  • 雲南12歲女孩遭4名男生腳踹圍毆、掐脖,後續處理結果是什麼?
    官方發布通告稱:女孩正在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而打人者及其家長均已道歉,並接受處分、批評和教育。後續處理結果:1.縣委縣政府工作組人員對被打女生及家屬進行了探望、安撫和心理疏導;2.打人的4名男生及其家人已經向被打女生及家人道歉;3.學校已對打人的4名男生給予了處分,並進行嚴厲批評教育;4.公安機關對4名男生的監護人進行了批評教育,打人的4名男生均已到案接受調查;5.縣紀委監委已啟動相關程序對相關單位及相關人員進行調查;縣委政法委牽頭組織相關單位正積極開展全縣校園安全專項整治。
  • 幼兒園也有「校園霸凌」?這3種小朋友,容易在學校被「欺負」
    進入了校園,就相當於孩子步入了另一個小社會,不在父母的「眼皮子底下」生活,他們就要學會和單獨別的小朋友相處,打交道。 沒有哪些人是完美的,尤其是小孩子,他們更加不懂得情緒上的偽裝,對於喜歡和討厭的人或事,態度都很直白。
  • 河南快遞小哥一朝成名,解開世界性數學難題後,生活改變了嗎?
    我很喜歡美國演員Matt Damon主演的一部電影《心靈捕手》,影片講述了一個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年輕清潔工因為意外的解答了數學難題而從此改變人生的故事。和影片相同的事例則實實在在的發生在了現實生活中,這位名叫餘建春的快遞員因為破解了一道困擾百年的世界性數學難題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獲得了眾多專家和數學家的高度讚揚。一.
  • 小學女生遭男同學霸凌韌帶撕裂,對方跆拳道7段,專欺負乖巧女生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樂園,學校老師有監護的義務。但是因為學生的秉性不同,有些學生性格比較霸道,容易欺負同學,因此出現了很多校園霸凌事件。2021年1月6日,廣東東莞的李女士爆料,自己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女兒遭到了同班男生的欺負,導致韌帶撕裂,如今只能靠輪椅代步。
  • 學校說只是「過火嬉戲」?
    對此,有網友在評論區憤怒表示,「校園欺凌零容忍,拉曬佢地」。(把他們統統抓起來),還有網友留言稱,已報警,並已將事件以電郵傳送至「教育署」,促有關當局徹查事件。報導稱,視頻是涉事學校校友在返校探望老師和同學時,經過教室見此情況後拍攝。該校友形容,同類事件在該校不時發生。但老師只是「睜隻眼閉隻眼」。
  • 學校裡的男生女生有衝突,為什麼經常是女生欺負男生?
    學校裡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我們通常會默認是同性之間的,但其實異性之間的孩子也是有接觸的,那如果是男生和女生之間發生衝突,是否會發生男生憑藉體力去欺負女生的情況呢?而關於惡性的霸凌事件中為什麼極少有男孩子欺負女孩子的,那則應該首先考慮到男生關於校園霸凌的目的。
  • 臉書真情遺言,請正視婚姻霸凌,與刻板印象造成的二度傷害
    :如果這麼「顯而易見」就能解決問題,當事人怎麼可能沒有考慮過?這句話,請不要隨意說出口為什麼不離婚這句話,應是人們得知婚姻霸凌事件時,對受害者最常見的直覺反應 ── 但在此話說出口前請務必想想:如果這麼顯而易見就能解決問題,當事人怎麼可能沒有考慮過?
  • 河北師範墜亡事件,校園中的「霸凌輿論」,成了用生命澄清真相
    文/俠客談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校園欺凌已經成為了司空見慣的情況,面對解決方法,總是恃強凌弱。科技的發展已經在時代中越來越受大家的矚目和關注了,但是對於所有人來說,現在生活中的科技,雖然帶來的便利,也同樣有不小的弊端。
  • 聊天的世界性難題就,是話多好,還是話少好
    聊天裡的世界性難題就是話多好,還是話少好!天天都有兄弟在微信公眾號後臺給我留言!今天就說說這個難題曾經我對怎麼追女生也是一無所知的人,直到我看了情聖六哥全集這本書後才知道了原來追女生是一件多麼簡單的事情,這本書裡文章裡有很多追女生的乾貨,想要看的兄弟可以去網上找情聖六哥全集就可以看到這本書。
  • 四年級女生遭男同學霸凌受傷,只能坐輪椅,母親:對方跆拳道7段
    校園霸凌一直是青少年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威脅,校園本應該是大家學習知識共同進步的地方,可有一些壞的種子卻會破壞這樣的環境。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之後,有關部門除了應該保護好被傷害的人之外,更應該將這樣一顆壞種子及時的轉壞為好,不應該等出現悲劇的時候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