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評價一位大美女的人像作品時,清平這樣寫道:(她)生動地展現了女性美的溫柔、端莊、鮮活、性感,等等,尤其是她的表情,非但在面部,更在肢體之表達。那或婉轉千媚、誘惑天成,或骨弱豐肌、性感玲瓏,或活色生香、真率美好,都是她所表現並善於表現的。為她拍照的,都是堪稱一流的攝影師,攝影師們在與其共同的創作過程中,把女性美的美感與質感方面,都把握的很到位,那怕是一稍微勾帶的露點畫面,也都顯現出女性美的韻味來,這種度的把握,使得她的寫真,都美而不俗。透過這些作品,清平贊她為「天生尤物」。
二
中華文化,確博大精深。僅形容美麗之女性,其詞彙繁勝。而每一詞藻,有著不一樣的語境或情感的心理的取向。尤物一詞,是形容和讚美美女的,這一點勿庸質疑。 古往今來,稱某某女人為尤物,是有明確指向的,即容貌豔麗的女子、特別漂亮的女人。
三
當然,在有的語境下,尤物也指「珍貴的物品」。尤的意思是異,就是「突出」的意思。「尤其」一詞,即取突出,特別之意,今天我們常用。「尤,異也。」《小爾雅》:「尤,怪也。」《左傳》註:「尤,甚也。」《管子》註:「尤,殊絕也。」尤物表面的意思雖可解讀為特別之物,殊勝之物。但,在中國文化中,則多指特別美的女人 。特別之美,方為「尤物」。
四
雖尤物的本意,是指姝好之女性,然,通常來說,清平並不使用「尤物」一詞,來形容女性,贊道女人的美。這是因為,尤物一詞現今變得挺愛昧。甚至,在有的男士那兒,尤物往往被其誤讀為「玩物」。
五
「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義,則必有禍。」這十六個字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八年》中,是關於尤物的最早記載。晉國大夫叔向要娶申公巫臣和夏姬所生的女兒,叔向的老娘為了勸阻他說了這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的話,叔向當時是被嚇著了,但後來還是娶了他母親眼裡的「尤物」。 美,人之所傾,這是人性。
六
但是,人性總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美可以給人帶來幸福,也可以遭致禍亂。錯不在於美,不在於尤物,而在於人心。人心,我們看不到它的形貌,但美與醜,智與蠢則是能夠顯現的。二千五百多年前,晉國大夫叔向的老娘說的話,是有道理的 。尤物,足以移人,讓人心旌搖蕩,必以德義鎮之,方可成全。實際上,人們在面對金錢、權力、財寶之類的「尤物」上,又何曾不是如此?德不配位,掌權者必貪,有錢者必腐,擁美者必亂。古往今來,這樣的事總是在不斷發生,一部人類的悲喜劇,劇本和劇情相同,演出的時空、出場的人物相異罷了。
七
這裡,我們再看「尤物」吧,那些特別漂亮的女性,足以移人的女子,青春著,貌美著,個性張揚著,她們是人類這個物種與女人這一偉大性別的驕傲。她們驕傲著,步態婀娜而高雅。眉挑眸語,性靈鮮活。周身飽滿著神韻,仿佛上天的寵兒。焉用回眸一笑,足令回頭率攀升。如此,尤物教人向而往之,又讓人畏而懼之。人性自古以來,均有正反兩個方面,聖與魔同根,對於大美女,人既有敬的一方,也有毀的欲望,或是恐懼的心理。尤物不是妖精,卻是一個圓圓方方的照妖之鏡,此古來屢試而不爽。
八
尤物妲己,照妖於商,帝辛昏暗而國亡。尤物褒氏,照妖於周,幽王死於驪山之下。尤物之過也?否。掌天下之大權者,心智迷亂,乃禍國之主,非幹尤物之美。前者為鏡鑑,後來乃妖孽而已。男人沒有歷史之擔當,反汙美人為禍國之妖,汗青之上記錄的,是何嘴臉。
九
少時讀「紅樓」,書中有一段,寶玉說尤氏姐妹「真真一對尤物,他又姓尤」,那時不知尤物之為何物。現在明白了,「紅樓二尤」中體現出來的「尤物」的意思了。 曹雪芹筆下的二尤姐妹,一個性溫柔而可愛,一個性辣烈而可敬。兩個足可移人的美人兒,卻都是悲劇人物。人生悲劇有兩種,一是社會歷史性的,一是個人性質的。紅樓二尤的命運,應該是歷史所註定的。因此,我們呼喚人的與人性的解放。
十
回到」尤物「本來的意義上來,則希望當代的人們,不要輕易地遭踏一個美麗的詞彙。天生尤物,即特別漂亮的女人是會照亮人群的。她們的美,確是天底下最美麗的花朵,一綻而令世間鮮活美好。那些可人兒,是生命之驕傲,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色彩,也是詩一樣夢一般的慰籍。夢中情人,這個詞應該永遠在嚴格的意義上使用,否則,人群就沒有什麼乾乾淨淨的詞彙來形容美妙女子。
十一
我們已經把很多的詞彙給染汙得不成樣子,以至於美麗的小姐們不讓以「小姐"稱呼。「尤物」一詞,其實已經受到現今金錢與權力社會的雙重汙染。清除詞彙中的汙染,有賴於整個社會的風清氣正。我們希望,有天生之尤物,靈動地行走在街市上,顧盼於藝術沙龍中。我們也時不時以」特別美特別美「、」秀出於人眾「、」足以移人「這樣毫無一點貶抑的內涵,來使用尤物一詞。讓我們重新拾回古典精神,以之裝扮文學與生活中的尤物。
《大美女論》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