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養兒防老」,人這一輩子,前半輩子是為了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努力,也是為了能夠給後代造福而努力,到了後半輩子幾乎就是圍著孩子在打轉了,20幾歲30歲的年紀,就要開始為孩子操心,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
也說養孩子不就是為了老了的時候有人養,有人陪嗎?所以在20世紀之前,大家的觀念幾乎都是孩子越多,老了就越有保障,所以很多人會生好幾個孩子,但是養兒真的防老嗎?有多個孩子的人老了就真的有了保障,過得快樂嗎?
今天一葦老師就採訪到一位過來人,59歲的羅阿姨,看看到了老年究竟是錢更靠得住還是子女更靠得住!
59歲的羅阿姨今年還算健朗,羅阿姨有一個女兒三個兒子,女兒是老大,很早就嫁出去了,自己的小家庭也算是過得風生水起,因為隔得遠,也不是經常見面,一年到頭也就是外孫子寒暑假的時候會過來她這玩幾天,能見著兩面。
大兒子也是早早就成婚了,算是入贅的,有自己的一家人要養,大兒媳的身體也不是很好,生了孩子之後機會就不能幹活了,所以就在家做起了全職太太,在一線城市定居的大兒子壓力也還是蠻大的,幾乎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根本顧不上管自己。
二兒子雖然說離得不遠,但是脾氣倒是不太好,小時候也是個不愛讀書的主兒,早早輟學也不知道做什麼,就去了工地給人家打小工,這麼多年也沒攢下什麼錢,再加上娶了媳婦也不怎麼勤儉,所以幾乎沒什麼錢,生活過得緊巴巴的。
至於小兒子,30來歲了,倒是學歷高,人也很優秀,在北京定居了,找了個城裡人做女朋友,挑三揀四的,很是妖媚,當然也是比較嫌東嫌西的,羅阿姨見過一次,相互都不怎麼喜歡對方,但是兒子喜歡,她也不好說什麼。
前兩年,羅阿姨的老伴兒去世了,她也沒再找,就打算這樣過完一生,有孩子們倒也不錯,但是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去打擾的話真的合適嗎?雖然一直以來孩子們都叫羅阿姨去自己家住,但是真的去住了,豈不是給人家添麻煩嗎?
這不羅阿姨也到了退休的年紀,也自然就退了下來,但是獨自在家的羅阿姨再也沒有收到孩子們的邀請,其實她心裡是明白的,孩子們都不容易,還是很害怕她去了住著不走了,她是理解的,更何況自己也不想去了給孩子們添麻煩。
但是剛退下來沒多久,羅阿姨就因為胃不好被送進了醫院,女兒因為太忙又太遠,家裡又有孩子需要照顧,所以就沒有回來,兒子們一個個的都在身邊,但是幫不上任何忙,後來因為各種藉口又都走了,只要二兒子會偶爾來醫院拾掇拾掇。
平時買個飯都是護士幫忙,羅阿姨雖然心裡難受,但是也沒有打擾孩子們,畢竟都有自己的家,自己也不是不可以,幹啥非得麻煩他們呢?想請個保姆吧,又太貴,羅阿姨的退休金還不夠請保姆的錢呢,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照顧自己,也樂得清閒。
但是怎麼的也應該跟孩子們商量一下自己的養老問題,畢竟年紀大了,需要人陪伴,但是平時孝心滿滿的孩子們沒有一個願意接她過去,甚至提出讓她自己用退休金去養老院生活,這不免讓羅阿姨覺得心寒。
若不是手裡還有點退休金,這個晚年生活,可能就完全過不下去了的,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夠照顧自己,自己又何必去麻煩人家呢?畢竟老了就是個麻煩吧。
情感總結:
人到了晚年,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幾乎都是靠不住的,畢竟對方也有自己的一家人,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難處,其實是很現實的一件事情,兒子女兒長大了,離開了自己,能靠的,只有錢,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啊!
有很多父母為了孩子簡直能做到無微不至,不管孩子怎麼樣,要多少錢,只要自己有,都是會給孩子的,最後自己沒有了,又需要錢了,再去問孩子要,又覺得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讓孩子們也為難,自己也抹不開面子。
在孩子們的眼中,總覺得父母是有錢的,根本不需要自己,其實那是因為不到萬不得已,父母都絕對不會想要給孩子們添麻煩,直到自己是真的過不下去了,才會張口,其實到了晚年,父母最需要的不過是孩子們的關心和陪伴。
誰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希望大家不要涼了父母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