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前火箭少女Yamy公開了一段經紀公司的會議錄音,迅速登頂微博熱搜第一。
錄音裡,她的老闆徐明朝當著員工的面說 Yamy 「很醜,不時尚,沒有價值,唱歌難聽,只是一個伴舞而已……」
聽完整段後,Yamy 的反應是這樣的:「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信,徹底崩潰了。」
Yamy 的遭遇,讓廣大網友感到「不寒而慄」,同時也帶火了一個話題:職場PUA。
職場PUA,是從愛情PUA上延伸出來的說法。它多發生在上司和下屬之間,同樣是通過一系列精神控制方法,來讓下屬喪失自我,最終對上司唯命是從。
根據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63.65%的受訪者經歷過職場PUA,競爭激烈、工作強度大的商業服務行業和金融更是以超七成的高比例成為職場PUA的重災區。
可以說,在當今社會,職場PUA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那麼職場PUA的套路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一了解。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職場PUA的三個通用套路。
「你太差了,什麼都做不好。」這是最普遍的職場PUA套路。
這個套路的核心關鍵在於,不斷對下屬的工作能力進行否定,以此來摧毀對方的信心,讓其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成為被領導肆意操控的工具人。
比如有一位網友說,領導在對自己的工作成果進行評價時,總是冷嘲熱諷。每周一的例會上總要點名辱罵她:「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真是個廢物,真想不通當初是怎麼把你招進來的。」
這樣汙言穢語式的職場霸凌,她每周都要經歷兩三次。
以至於她每次看到領導都戰戰兢兢,生怕又被他指摘什麼。領導交代的工作,她不敢有絲毫怨言。即便後來她把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也不會得到領導的讚賞,而是繼續被打壓,讓她覺得自己「有用」了。
或許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上司的批評教育,但正常的教誨和職場PUA的區別在於:
前者非常具體,哪裡做得不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接下來該如何改進,都是非常明確的。並且在和領導的談話中,你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採取行動。
但職場PUA非常模糊。
它的批評教育、嘲諷辱罵,都是以情緒作主導的,並沒有具體行動上的指引。領導對你的語言暴力都只是在宣洩情緒,而並非解決問題。如果我們去反問領導一些具體的細節,要麼被輕描淡寫地搪塞過去,要麼招來更為致命的狂風暴雨。
這導致的後果,是聽者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無法自拔,他們會反省是不是真的是自己的問題,才讓老闆一直這麼不滿意。他們的信念會一點點被摧毀,他們的思想會一點點被腐蝕。
很多人在之前的公司裡,都是表現很好的職場精英,他們自信昂揚、英姿颯爽。可到了新的環境,經歷了職場PUA後,他們變得自卑脆弱,敏感多疑,有的甚至發展成抑鬱症。
長期處於這種精神壓迫下,沒有人能正常工作,更別說做出什麼業績了。
這是第二個常見的職場PUA套路——通過不斷地畫餅充飢給對方灌輸希望,從而達到操縱和控制對方的目的。
我有一個朋友,曾經就有過類似的情況。
他畢業後進了一家廣告公司,老闆告訴他公司業務比較多,有時候可能會加一會兒班。他當時覺得自己剛步入社會,沒有什麼經驗,晚下班一會兒也沒事。
可他沒想到,老闆說的「有時候」其實是「每天」,「加一會兒」實際上至少是五個小時,他每天晚上都十一點以後才離開辦公室,第二天還是要正常上班。
有一段時間,他被工作搞得壓力很大,有了換工作的念頭。可能是老闆聽到了什麼風聲,開始安撫他,告訴他現在公司正是盈利的階段,自己很看好他,相信他留在這裡肯定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並且承諾再過三個月,到年底就給他漲工資,還會獎勵他一部分的獎金。
他聽到後,心動了,於是更加勤勉努力地工作。可到了年底,老闆承諾的不僅沒兌現,自己的社保和公積金還被停繳了。
作為一個局外人,聽到他的經歷,我都感到十分氣憤。
他因為老闆的「大餅」,不僅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都沒得到,而且還浪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找工作,增加了自己的沉沒成本。
不得不說,這位老闆真的很擅長給員工製造虛無的希望,用實現價值和成就夢想這些高大上的title突破員工的心理防線,從而讓員工對自己產生認同感。
這種方法「作用」在剛工作的職場新人身上時,「效果」最好。
「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過錯卻是下屬的責任。」這句話道出了職場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本不是自己的過錯,卻經常被領導強行拉去背鍋。他會不斷地告訴你這是因為你的疏忽出了事故,這是你的責任,沒有理由,沒有藉口,不準解釋,不準辯駁。
就像電視裡的場景一樣,這樣的上司在用到你的時候和顏悅色,但一旦遇到危機,需要有人站出來替他充當炮灰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也是你。
有人說,這就是職場生存法則。但事實上,職場中沒有這種「委屈自己替別人挨罵」的職場規則,這是PUA。
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次,為了提高某個產品的銷售額,A聽了上次的建議花了十幾萬請了一個網紅來進行直播帶貨,但效果並不理想,產品沒賣不出多少,還倒賠了十幾萬。於是,在月度復盤的時候,上司把責任全部推到了A身上,還當著公司的領導層大罵他是豬,聽從建議前不動腦子,公司的損失全部從他的年度獎金扣除。
在這種高壓下,A精神恍惚,當天回家的時候差點出車禍。這件事明明不是A的責任,但他的領導卻顛倒是非,強行甩鍋,再加上當眾羞辱,踐踏了他的尊嚴,導致他情緒徹底崩潰。
採用該手段的人,往往有意忽略和掩蓋事實依據,轉而用情緒化的語言和動作來不斷進攻受害者的心理防線,與此同時利用自己的絕對權力來強行扭曲事實,逼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
對於心理素質不強的人而言,這招特別特別有效。
以上就是職場PUA的3個常用套路。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職場PUA呢?這裡對企業和個人各有3點建議:
1.首先,企業在入職培訓時需要對管理者進行教育,讓他們知道濫用職權的危害。這種危害既包括對企業的危害,也包括對管理者個人的危害。這樣,很多老闆會出於考慮自己的個人利益而放棄職場虐待行為。
2.其次,企業可以建立匿名反饋渠道,鼓勵員工舉報在職場中受虐待的經歷。人力資源部門可以根據相關反饋對涉事領導進行警告,以此來表明公司對職場PUA零容忍的態度。這類警告可以減少施虐現象。
3.最後,企業要認識到員工之間相互尊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企業的價值觀會影響員工的行為,如果員工感到自己是被公司平等看待的,不存在袒護誰打壓誰,他們會更有信心面對施虐者和保護被虐待的人。
1.堅定信念
「上司並不是評判你能力和價值的唯一標準。"記住這句話,可以避開80%的職場PUA。
領導、老闆、上司,他們只是你工作的一個引導角色,他們沒有權力否定你的人生。
所以即使他對你否定、嘲諷、謾罵甚至羞辱,這只能代表他們人品不好,並不能說明你一文不值。
2.果斷行動:打開自己的信息通路
什麼意思呢?
它是說,有的領導在實施職場PUA時,會有意閉塞你可能會聽到消息的其他渠道。
或許是來自同事的交談,或許是來自客戶的評價,他都不會讓你聽到,你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認知完全來自於他一家之言。
中國有句古話,叫「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當你發現有人關閉你的信息通路時,那你一定要小心警惕,勇敢採取行動,打開消息通路。
比如和同事保持密切聯繫,和朋友聊自己的工作經歷,多看一些職場類或人際交往類的書籍,這都能幫助看清你的上司是在幫助你還是控制你。
當外面的聲音越來越多,你對自己的處境就會越來越清晰,從而判斷出對方是在教導你還是PUA你。
3.培養勇氣:不要害怕辭職
當你發現對方越來越過分,行為觸及你底線的時候,你就無須再忍讓了。你的大度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並不能讓他反省和愧疚。
這個時候,擺在我們面前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辭職。辭職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可怕,它只是你拒絕職場不公平待遇的最後選項。
我們不需要害怕領導,你需要向他學習的只有技能和經驗。我們也不需要擔心自己找不到工作,這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需要的只是斷舍離的勇氣。
人生很長,一份工作在我們生命的長河裡無足輕重,我們可以換另一份工作,但不能輕易把自己的人生交到別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