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墨
《我的前半生》賀涵完完全全是《戀愛先生》程皓(靳東)的升級版,能力通天、心思縝密、巧言善辯三詞集聚一身塑造出完美無缺的賀涵。若與賀涵為伍,榮耀一身、黃袍加身這樣形容並不為過,唐晶的脫胎換骨,陳俊生擺脫中年危機更上一層樓,全都離不開賀涵的幫助提攜。
人無完人賀涵也有人性自私的陰暗面,精明的賀涵從不做賠本的買賣,所有的幫助建立在目標一致的基礎上,否則就是至對方與死地,賀涵從比安提辭職來到對手公司辰星,若不是唐晶恐怕比安提面臨損兵折將的兇險,當然唐晶也好不到哪裡去,賀涵的見異思遷至唐晶與不顧是極端中的自私,跟這樣的人結婚看似完美人生,實際上是無盡的悲哀。
唐晶:「我要約會了,是誰不要緊,重要的是我要嘗試著接受他人,擺脫賀涵,開啟沒有賀涵的日子」,一個女人只有久病亂投醫才會有此無助的感受,一個女人只有愛一個男人到骨子裡又無可奈何才會說出如此悲哀的言語。
賀涵:「你的十年,也是我的十年」,輕描淡寫一句話堵住唐晶無話可說,如果賀涵真有自己說的那樣愛唐晶,不至於讓唐晶受盡愛的折磨,閨蜜之間的一刀兩斷,說到底賀涵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
既然愛上羅子君那就毫不猶豫踢走唐晶,並且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讓唐晶無從反駁,只有虛偽的人才能做出此等事情,迫切希望唐晶在我的前半生2遇到心動的男神。
在賀涵的字典裡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而是我好你好大家好,自己的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這樣冷血有心計的人適合理財而不適合結婚,因為婚姻是有溫度的,是需要呵護和關愛而不是理智,所以嫁人不要找賀涵,否則一定是唐晶的下場,除非你是羅子君。
羅子君不按常理出牌,不合規矩打破賀涵的緊箍咒,羅子君思考問題和做事方式常常讓人意想不到,是個挺有個性的女人,獨特的個性深深吸引著賀涵,意想不到喚醒賀涵徵服的欲望,至於賀涵的這種徵服欲望能持續多久,完全要看羅子君的行為,羅子君若是這樣幹吊著,恐怕會成為賀涵心裡一輩子的卻。
對於賀涵這樣的男人來說,「得不到永遠是最好的,最好的就是近在咫尺卻無法擁有」,所以羅子君的逃避或許能折磨賀涵一輩子,除非《我的前半生》2羅子君被賀涵徵服,這樣一來選擇權重新回到賀涵手裡,不過、憑羅子君的聰明才智賀涵必定要下一番功夫,說來說去唯有羅子君這樣的女人才能徵服賀涵這樣的男人,反過來講如果你不是羅子君就不要招惹賀涵這樣的男人,否則唐晶就是最好的下場。
網友留言:「二婚就嫁商場老金,衣食無憂、懂得生活!」
對此我並不完全認同,如果看透一生、虛度光陰找個這樣的人未嘗不可,但是若有理想和追求,商場老金不是好的選擇,甚至是個糟糕的選擇。
老金幫助羅子君修修水龍頭、換換水管、給孩子帶一些零食、家裡做一些好吃、打掃一下衛生、接送羅子君上下班……所有的獻殷勤不過是建立在追求羅子君的前提條件,說白了這是老金戀愛的伎倆,和其他人戀愛送朵花、吃頓大餐沒什麼不同,老金試圖用務實的方式打動羅子君,達到自己的目的。
老金對羅子君的一番話說明這一點,「我們和你的那些朋友(唐晶、賀涵)不是一條道上的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們要看清自己的處境」,老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自己達不到唐晶、賀涵的高度,擔心羅子君因此瞧不起自己,所以通過客觀存在的現實打擊羅子君的上進心,和這樣的人結婚只有一種結果,「委曲求全,安全友善卻並不幸福。」
揭開老實人的陰暗面,看出老金多麼的老謀深算,1.主動申請把羅子君調到自己的部門為自己謀福利、2.從來不在羅子君家吃飯,讓羅子君時時刻刻感覺虧欠自己;3.有心無意發動單位的同事幫助自己替天行道。所以綜合考慮老金並不是理想的結婚對象。
網友留言:陳俊生其實是挺負責任的男人,只是被凌玲一時鬼迷心竅
說句心裡話,最初我以為羅子君會和陳俊生復婚,因為陳俊生是一位挺有擔當和責任心的人,陳俊生與凌玲的你情我願更像是工作壓力所致的一種解壓方式,不會長久。
陳俊生心思縝密、大度、體貼,瞻前顧後,是每一位成熟男人的重要標誌,這一點賀涵不具備,嫁給這樣的男人沒什麼不好,當初的羅子君就是最好的例子,幸福的簡直讓人嫉妒。
但是相比陳俊生我倒是認為老卓(卓漸清)是最好的結婚人選,老卓思維冷靜、堅守原則、知足常樂,不圖大富大貴但求問心無愧。
老卓和洛洛有情有義卻因為道德倫理不得不克制內心的感情,老卓為了打消洛洛的念頭,主動離開經營多年的日本料理店,其情節令人之動容,這樣的男人是實實在在的真男人,這樣的男人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人,跟著這樣看似古板的人,女人日子過得會像花朵一樣燦爛。
結語:賀涵很優秀,不是誰都能駕馭,與其辛苦自己一輩子追隨,不如一輩子被人追隨瀟灑自在,婚姻不是找工作,卻可以像工作一樣選擇,人生短暫不能總拿自己當試驗品,每一次離職前要深思熟慮,但是也不能因此委曲求全而成全他人,結束不幸不失為明智的選擇,前提是做好自己,否則一段悲哀的結束預示著另一段悲哀的交替。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因為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于謙《老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