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桐在鎮上工作,今年29歲,在一家小公司裡當一個小職員,月薪3000元。五一的時候,父母又給她安排了幾場相親,她是一個星期回一次家的,所以也不知道父母這麼突然的安排。
她很生氣,不僅僅是因為沒有問過她的意見就私自給她做決定,還能因為這樣的安排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小桐盡力掩下情緒說:「我都說了,我現在單著很好,又能養活自己。」
小桐媽媽反問:「你看看你,3000塊錢一個月,現在不嫁人,以後誰養你?」
萬人相親大會現場
這樣的對話已經不止出現一次了,而每次都是無疾而終。父母的觀點永遠都是:月薪3000,應該結婚,嫁個好人家;而小桐的觀點永遠都是:沒有結婚的念頭,即使月薪3000,選擇單身也沒錯。
3000元的工資,扣除房租和日常的花銷,能剩下來的並不太多,這幾年下來,小桐也就存了5萬多一點,但她還是很享受單身的生活。
那麼,月薪3000,選擇單身,到底有沒有錯呢?
對於這個問題來說,其實並沒有誰對誰錯之分,怎麼活都是自己的選擇。
我是選擇單身的那一群人,快樂的單身。
快樂的單身是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既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也能把父母照顧好,身邊還有幾個朋友。
相對於單身來說,結婚帶來的經濟壓力會更大一點。
結婚,依舊是這個社會的主流。但如果我們是作為一個月薪3000元,還沒有一點積蓄的人,草率地結婚了,婚後的艱辛此時不言而喻了,再加上如果兩人之間還有孩子的話,負擔會更大。
記得曾經有一個男性朋友告訴我,「我覺得月薪至少要3萬才能談戀愛。」
基於這個標準,所以,他至今單身。
他的這句話固然有點誇大的成分,但不難看出來,很多人在選擇婚姻,又或者是選擇戀愛的時候,都會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問題。
在結婚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會多了一種責任和擔當,而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則是一種對婚姻負責的行為。
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父母不應該成為我們實現經濟自由的負擔。
「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不能被拋棄的,再去回想父母含辛茹苦地將我們養大,你會發現,等我們長大後懂得反哺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與結婚比較,選擇單身的時候,你的經濟支出當中父母通常會佔據更多的一部分。
有的人可能會嘲諷兩句,等你老了,你只剩一個人,看你到時候怎麼辦?
在《中國老年學雜誌》曾經刊登過的一篇文章——《老年人孤獨感的研究進展》中,裡面將孤獨感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情感孤獨,主要是因為失去親密關係的人後生成的,比如說,離婚、喪偶、失去最親密的朋友等。另一種是社交孤獨,主要與對廣泛的社交網絡的質量和功能有關,比如說,社交圈的大小,密切聯繫的子女的多少等。
而孤獨感與社交隔離是不一樣的,孤獨感是一種消極的情緒,而社交隔離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社交隔離或者很少與人交往的人並不一定會更孤獨。
老年時期產生孤獨感是必然的,但它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所以,未必說單身的人在老年時期一定會更加孤獨。
其實,更加需要擔心的一個問題是,當你到了退休的年齡後,你的養老保險金是否能負擔得起你的生活。
因為退休之後,你選擇了一個人居住,必然需要考慮到年紀增長帶來的問題,比如說支付某些老年人服務項目等等,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花銷的。
所以,在年輕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多去積攢財富,畢竟居安思危是防患於未然的最好的選擇。
當然,世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對於單身與否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選擇,我們也沒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指責他人。
只要能夠好好對自己的決定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就好。
本文由A阿亞的世界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