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心說
我的心事,說給你聽,點擊右上角「關注」,開啟一段暖心之旅。
納蘭性德有詩云: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初見」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個詞彙,兩個人能否成為夫妻,也往往在初見時,就已經註定了。
在古典小說《紅樓中》,就為我們描繪了賈寶玉與林黛玉初見時的場景,賈寶玉說,這個妹妹,我曾是見過的,今日只作久別重逢,亦未為不可。
而林黛玉初見賈寶玉時,心裡也感覺到非常的熟悉,好像舊相識,兩人的千古戀情,便由初見時開始。
看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雖然賈林二人最終沒有成為夫妻,但是,在他們的內心之中,卻始終都將彼此當作是唯一,想必,這是與他們初見時的好感所分不開的。
我沒有遇見過一見鍾情,但卻始終相信這世上有一見鍾情,就像張愛玲散文《愛》中的那一對男女,穿過了時間的無涯,彼此對望,輕輕的問一句:噢,你也在這裡?
對於有些人來說,初見,就決定了一生。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首因效應」:它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往往會在他們今後的交往過程中,產生重大的影響。
在愛情之中,也是一樣,兩個人能否成為情侶,往往在初見時,就已經決定了。
有一個女孩,追了一個男生三年,男生對女孩說:你很好,只是我見到你時,沒有那種愛情的感覺。
女孩不甘心,仍然傻傻地守候著男孩,直到一次男生失戀,女孩「趁虛而入」,兩人才成為了情侶。
不過,兩人只交往了一個月,女孩就主動地提出了分手,女孩說,我想要找一個眼睛裡面全是我的男生,可是,當我和男孩在一起的時候,他心裡想的都是別人,這讓我無法接受,或許,他第一眼見到我的時候,對我沒有感覺,以後就都不會有了吧。
與男生分手的半年後,女孩又喜歡上了另一個男孩,那個男孩見到女孩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了女孩,而女孩也喜歡男孩,兩人幸福地走在了一起,恩愛到如今。
女孩後來說,我現在才明白愛情的感覺,真正的愛情,是不用追的,他喜歡你,自然會懂得珍惜你,這其實,在初次相見時,就已經註定了。
的確,第一印象在愛情之中很重要,初見就彼此喜歡的兩個人,或許才會是真摯的沒有任何功利性的感情,這樣的愛情,往往才更真切,也更持久。
上大學時,身邊的一個女生被另一個男同學追了很久,但她卻始終不為他所動,男同學給她買的禮物,她一概不收,男同學為他做的事,她也始終不領情。
就在那個男同學追了她兩年之後,她卻忽然和一個隔壁班的男生談起了戀愛,那個男同學感覺到很委屈,便向我訴苦:我追了她那麼久,付出了那麼多,她怎麼竟忍心離我而去,愛上別人?
我向女生轉達了男同學的委屈,那個女生則淡淡的說,從我第一次見到他起,我對他就始終沒有感覺,我一直拒絕他,也是不想他陷得太深,我同情他,但是,愛情不是同情,我不能違心地和一個我不喜歡的人在一起,那會是一種痛苦。
是啊,在愛情之中,如果一個人對你的第一印象不好,那麼,他就很難會對你產生愛情了,「歡喜冤家」在很多時候,只能出現在電視劇中,現實是,不喜歡你的人,你再追也沒有用,難為了別人,也委屈了自己。
兩個人是否能夠成為情侶,其實,在初見時早已註定,真正的愛情,是不用追的,而對方,亦不會捨得讓你苦苦追求,因為他也喜歡你,他就會很自然地陪在你身邊。
而初見時對你沒有好感的人,即使你抓心撓肺,拋下自尊,也始終都無法令他感動,因為,初次見面時,他就已經知道對你無感,所以,你再真摯的付出,在他看來,都是無理取鬧,不會感動。
所以說,在愛情之中,我們應該放下「苦戀」的執著,只需要時刻做好自己,等待那個初見時即彼此心動的人,這才是明智之舉。
李宗盛在歌曲《晚婚》中唱到:我從未想過獨身,卻又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靈魂……
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告訴我們,兩個人能否成為情侶,往往在初見時就已經註定,我想,所謂契合的靈魂,就是要有林黛玉和賈寶玉初見時的熟悉感,還要有能令彼此心動的感覺。
真正遇到那個人時,既不用主動追求,他就會很自然地來到你身邊,因為你們有著與眾不同的默契。
兩個人能否成為情侶,初見時就早已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