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七夕,今夕又是。
作為中國版的情人節,七夕既掏空了男人的錢包,又掏空了男人的身體,可這樣一個節日,卻仍有無數男女翹首以盼。
01
肉慾的狂歡
七夕,既是情人的節日,更是商家的慶典。
這一天,西餐、玫瑰和開房,早已成為白領的「七夕鐵人三項」。
如果那件白領襯衫下面還系了一條名貴領帶,那「鐵人三項」還得再加上一件價值不菲的禮物,比如一個大牌包包、一件昂貴時裝,或一張不設密碼的信用卡……
「鐵人三項」,一不小心就變成了「4G套餐」,消費升級,莫過如此。
消費升級,就意味著多花錢,系領帶的男人當然心疼自己的錢,但如果沒有情人,這錢放在銀行卡上又有什麼意思,它又不會陪自己吃西餐、去開房,要它又有什麼用?
在大部分中國人看來,男人辛苦掙錢,就是為了給女人大把花錢。這個道理,女人們說得更直白,「男人賺錢養家,女人貌美如花」。
貌美如花的女人當然讓男人心動,自然會心甘情願地將信用卡送上來。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歷史上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也能數出好幾個。英雄和帝王都過不了女人這一關,系了一條破領帶的白領,又豈能闖過這道娘子關?
精明的商家正是看準了中國男人的這種心理,所以才在七夕這天推出一系列花樣繁多的「鐵人三項」和「4G套餐」,哪怕定價再貴,不由得男人不埋單。
於是,七夕這個原本傳統的節日在鋪天蓋地的商業宣傳下,活生生變成了吃貨節、鮮花節和開房節。
在這一天,鮮花告罄、酒店爆滿、餐廳人滿為患。與此同時,杜蕾斯成為必備品,在夜色的掩護下,無數人以愛的名義去購物、去吃飯、去開房、去尋歡……
這是一場交織著欲望與金錢,混雜著商業與浪漫的盛大節日。在這一天,狂歡的不只是情侶和情人,更有商家和賣家。
02
愛情的基礎
情人節常有,而情人不常有。在消費型社會,一切都可以明碼標價。
在女性資源化、工具化和寵物化的社會,男人滿足女人的物慾,女人滿足男人的肉慾。男人滿足女人買買買的需求,女人滿足男人愛愛愛的欲望。
於是,情人節就成了情人劫,劫後餘生的男人們要麼被掏空了身體,躺在酒店的大床上氣喘籲籲;要麼就被掏空了錢包,看著銀行發來的簡訊黯然神傷。
不是說好的愛情,怎麼突然就變得這麼赤裸裸,男人負責花錢、買單、選禮物,女人負責化妝、赴約、去開房,這樣的愛情還是愛情,還值得設立一個節日來紀念嗎?
說到底,中國的文化,鮮有愛情元素;中國的倫理,更沒有愛情的蹤影。
指導中國人生活的綱常倫理之中,夫妻原本最應該有愛情,可是卻變成君臣關係的「男女版」。
正所謂「君為臣綱,夫為妻綱」,妻子自稱「臣妾」,老公則成為「夫君」「官人」或「相公」。請問,這樣的兩性關係,還有愛情可言嗎?
我們去讀唐詩宋詞,去讀元曲小說,去讀四大名著,能從中找到真正的愛情故事嗎?就算是在膾炙人口的四大愛情傳奇中,也很難見到真正的愛情。
白娘子看上許仙,是為了報前世恩情;織女委身牛郎,是因為被對方偷走了衣服,至於哭長城的孟姜女和嫁給董永的七仙女,更是與愛情沾不上邊。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後世儒生炮製出來批判秦國暴政的案例;天仙配的傳說,則是儒生編造出來褒獎孝子的典範。
董永因為孝心感動天地,所以才娶了一個天仙老婆。可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孝心遠勝愛情,「百善孝為先」正是這種價值觀最直接的表露。
真正的愛情,是建立在平等關係、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之上。可惜,這三種價值觀,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統統沒有!
中華文化,父子如君臣,夫妻亦如君臣。作為妻子,必須順從、聽從和依從丈夫,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之下,女人連獨立人格都沒有,又哪來的愛情?
03
人慾的荒野
在西方文化中,備受推崇的是英雄救美。
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都先後拯救過自己的女朋友,而且那女朋友還一個比一個漂亮。
在中國,廣為流傳的是小姐救書生,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七仙女用法力為董永贖身,甚至是身為丫鬟的紅娘,都要為偷情的張生提供幫助。
在中國文化之下,女人要麼是拯救男人的「母親」,要麼是淪為玩物的「妓女」,沒有跟男性平起平坐的第三條路。
如果說白娘子和七仙女是男人的「母親」,那麼潘金蓮和潘巧雲則是全民的「玩物」。正因這種不對等的文化心理,所以才有如今物化女性的言論市場和經濟環境。
於是,一到愛情的節日,原本應該歌頌愛情的堅貞,結果卻成為性愛的狂歡——男人負責提供金錢,女人負責提供肉體。
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如果女人需要靠男人養活,那女人又怎麼可能從男人那裡得到愛情?
這也正是為什麼西方男女約會流行AA制,而中國女人卻盼著男人養她一輩子。
既然如此,那男人一旦有錢,出軌和變壞就成為理所當然,甚至理直氣壯,這也正是為什麼七夕節會在中國演變成「開房日」的根本原因。
七夕節,這個極具中國文化的傳統節日原本叫乞巧節,是仙女七姐的誕辰,人間女子在這天要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織布手藝。
此外,七夕這天,女子都會拿出自己的針線活,做出最漂亮的手工藝品,大家一起「乞巧」「鬥巧」。
如今,這樣的傳統早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吃喝玩樂,開房放縱,乞巧節成為情人節,情人節又淪為「開房日」。
正如情人節,原本是對忠貞愛情的歌頌和讚揚,如今卻變成對男性肉慾的放縱和對女性物慾的褒獎。總之,傳統消失了,愛情不見了,中國男女在人慾的荒野上縱情向前。
有人說,這是人性的解放;也有人說,這是道德的淪喪。讀者諸君,你說這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