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落淚!爸爸看到滬漂女兒租的小房間,邊擦眼淚邊轉帳

2021-03-04 新聞哥

有人說:「照片是自己的歷史書。」

於是又有人給歷史分起了類。

 


  

那哥的歷史書,只有證件照和畢業照……

 

哥一直覺著,別人拍的醜照,才是最真情實感的記錄。

近日,一位在上海打拼的姑娘,分享了父親猛男落淚的瞬間。

她爸爸來上海看望她,發現她租的房子比家裡小太多,覺得女兒受委屈了,哭得稀裡譁啦的。之後她爸爸一邊哭鼻子,一邊用手機給女兒轉帳。

姑娘說,她父親平常是嚴肅正直的律師,在自己面前卻是容易哭的「心軟怪」。

可憐天下父母心,實習僧小白的爸媽也是,上次來北京看她,一到房子裡當時就給她說打錢叫姑娘住酒店。

不過她這房既是單間,電器也齊全,很不錯了。畢業時只租了個地下室的哥默默流淚。

 

打工難,生活難,租房讓大家難上加難。

誰能想,即使攢夠了錢買房,也是層層套路。

10月27日,濟南一個「戴頭盔看房」的視頻出現在網上,配文「保護個人隱私」。

 

嚯,看個房都是一場諜影重重。

視頻發布者稱,這是為了防止被售樓處的人臉識別拍到。前段時間一樓盤推出了年底購房優惠,只要購房者第一次到訪就當場下單,可以少花30萬元。

據南都記者的調查,多家售樓處承認安裝了人臉識別,還有業內人士稱:「類似的系統每一個公司都有」。

 

用了頭盔就能免疫了嗎?現在已經出現了體態識別,根據動作就能判定個人信息,哥相信很快就會普及到各大售樓處。

畢竟侵犯隱私和非法收集個人信息對於很多企業來講是件划算的事,大不了罰三杯茅臺嘛,咱酒量好。

 

不得不說,中國人的隱私已經近乎透明了。

 

如此先進的技術,更應該用在正途上,比如說緝毒。

當然這種就不需要了。

 

PS:芫荽俗稱香菜

光吸香菜也不行,也得吸點麵條啊。

 

今天乾飯不狠,明天地位不穩。

這些村民想必深以為然。

11月22日,浙江寧波一農村的工作人員給河裡投放魚苗,誰成想他們前腳撒魚,周圍村民立刻抄網撈起,現場一邊放生一邊捕撈,魚還沒進水裡就被人撈走。

好傢夥,可以出數學題了,問村民什麼時候能撈完。

想起了我家樓下的健身房,他們在路中間發傳單,收廢品的大爺拿著麻袋在十幾米外等著。

 

但論路子野,還得看臺灣同胞。

以下是一名臺南小哥的23歲生日盛況,來,有請壽星登場!


他再也不恨了,也再也不愛了~

 

雖然躍躍欲試,但哥還是放棄了。

車上風大,小心頭髮。

(via.saberEX咖喱棒)

中國太大,三亞的人還在穿短袖四季如夏,東北早就大雪封山。

一個視頻告訴你,最近東北的司機有多絕望,絕望到沒有脾氣。

「現在……現在損失嚴重了。」 

你們在這玩冰壺呢?

 

都說現在東北冷,但一進屋就是熱氣逼人。

11月以來,遼寧盤錦四營村的村民用自來水洗手時總覺得洗不乾淨,懷疑自來水裡有什麼異物。

有村民好奇就用打火機一點,嚯,真燒起來了。

 

村民稱這個情況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找過自來水公司,他們說,管不了。」

事件曝光後,當地政府連夜組織調查組,進行水質監測工作。

確定這是水龍頭,不是液化氣罩?

你們用自來水的價買天然氣,賺大了!

 

(via.張藝翰)

最近天氣轉冷,之前張文宏醫生預測過,入冬之後疫情可能會出現反彈。

上海、天津和內蒙都出現了新增本土病例,所幸防控及時,沒有大規模傳播。

但哥覺得,這並不是拿去炫耀的資本。

近日,旅美社會學家李毅在深圳灣論壇發表演講,暴論頻出。

「中國因新冠死了4000多人,跟美國一比,差不多等於一個人沒死。也接近零感染。」 

「就這,你看,現在竟然還有人戴口罩!」 

在他眼裡,人命就是一個數字嗎?

 

【每日一籤】

【網友問網友】

 

自己賺的錢給自己買房,為什麼叫私心?

新聞來源

北京青年報【女兒在上海租住小房子爸爸看到後心疼到哭 網友:父愛如山讓人羨慕】

南方都市報【買房被人臉識別拍到將多花30萬?有人被迫戴頭盔看房】

北京晚報【村民在放生現場抄網撈魚,魚還沒進水裡就被撈走】

人民日報【官方回應家用自來水可點燃:成立聯合調查組,已關停問題轄區的自來水井】


相關焦點

  • 爸爸看到女兒租的小房子後哭鼻子,一邊擦淚,一邊轉帳
    其實大部分的中國爸爸都是這樣的吧,他們不善言辭,他們不會表達愛,可是他們的愛,從未缺席。小時候,爸爸是我們的大樹,是我們的依靠,只要爸爸在,我們就不會害怕。爸爸來上海看望她,發現她租的小房子,覺得女兒受委屈了,哭得稀裡譁啦。之後爸爸一邊哭著鼻子,一邊用手機給女兒轉帳。這位姑娘說,因為老家的房價低,住的房子都比較大,所以爸爸看到出租屋很小,就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她說,父親平常是嚴肅正直的律師,在自己面前卻是容易哭的"心軟怪"。
  • 王漫妮的話,扎到了無數北漂、滬漂人的心
    她為了生活和很多人合租在一個房間裡,住著上下鋪,每天在公司與宿舍之間奔波,八年的時間,她從合租變成了整租,讓她在這個城市有了一種歸屬感,可是,一點點的打擊,就足以讓她「回到解放前」。有時候我就在想,我們用人生最好的年華去北漂、滬漂、深漂...到底是為了什麼?
  • 95後滬漂故事後續:年輕人,我滬漂23年年薪千萬,40歲才敢結婚
    每一個在外漂著的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文章,上面寫滿了憧憬,驚喜,艱辛,汗水,眼淚等,就像網絡上經常能看到的一句話一樣,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不管在哪裡,記住自己都要好好的。什麼叫「進了吳淞,忘記祖宗」,這就是滬漂的真實寫照。上海,實際上真的是海納百川,外地人到上海,你們不要怕聽不懂上海話,因為,上海人已經不說上海話了!阜陽太富裕還是大城市人太窮?有時候感覺我和網上的人生活的不是一個國家。我公司招業務員三千基本招不到人,三千五有新人問,四千才能招到老手。我這還是在五線小城市,上次說起步三千被人噴了個底朝天。
  • 滬漂北漂的你,可曾如王漫妮那樣迷茫過?
    畢業後剛步入滬漂北漂行列,天天吃外賣,兩點一線的生活,除了公司就是出租房,朋友同為打工族的入門級滬漂,都因為住在郊區見面都很少,這樣的你,是否也如王漫妮一樣迷茫過。王漫妮從入門的滬漂,經歷了職場的嚮往,挫折,加上感情上的挫敗,回歸家鄉。經過心智的沉澱,逆襲翻盤。作為滬漂北漂的你,是否和她一樣,有這種改變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就去前行吧。
  • 養了24年的女兒坐著馬車出嫁,下樓瞬間,父親躲進小房間抹淚
    24歲的小雅今天出嫁了,是乘坐馬車出嫁的,婆家距離娘家其實只有一條馬路之隔,但在她被新郎牽著手下樓的時候,父親轉身躲進小房間裡抹淚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是上輩子的情人,真要離家的那一刻,「大白菜被豬拱的」滋味油然而生。
  • 95後滬漂現狀大揭秘:來滬三年,工資翻10倍,卻罹患兩種癌
    哪怕辛苦、疼痛、迷茫、孤獨,滬漂是他們這一生難忘的經歷。在這裡,她們連疲憊都是精緻的。他們在繁華泡沫中蕩滌,經歷,最終找到真正的自己。1、上海是一襲華美的袍,底下是破碎是蝨子口述人:夏洛特24歲,滬漂2年,本科畢業於武漢某高校城鄉規劃專業現就職於上海某城市設計院我是武漢人,2018年畢業來上海。
  • 滬漂十年記
    一、滬漂十年的感悟來上海已經十年了,想寫這個題目的時候都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而實際上這十年過得特別快。成熟標誌之一就是要清醒認識到沒有依託的關係、親情、愛情都是空中樓閣,不用風吹,早晚都會坍塌。而人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目標就是維繫這一切正向走勢,而一旦出現了某些衰弱或者持平,勢必有些東西將會失去。
  • 流著眼淚愛女兒的爸爸
    我是流眼淚的爸爸,我與老婆(阿勒泰哈薩克族)2000年相識相知!2009年結婚,育有一年幼的女兒!因為特殊原因迫不得已2013年3月離婚!但我深知老婆娘家家裡不容樂觀,年邁的嶽父嶽母身殘體弱,老婆也沒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想到老婆的辛苦付出,也為了年幼的女兒能夠健康成長,我在心裡暗自發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一定要讓他們脫離這種生活。為了我們的復婚我一年多達14趟往返烏魯木齊-阿勒泰兩地! 2015年春節,我孤苦伶仃來到阿勒泰市長途車站的如意小賓館!
  • 大學畢業來到上海,我的滬漂故事從10平米的合租屋開始
    屋內的燈火沒有一盞真正屬於我17年畢業,由於自己的專業問題,來到了上海開始了滬漂生活。這個燈火闌珊的城市充滿了機遇和挑戰。體力不支的我們看著遠處的一棟樓,還有幾盞燈火,可惜沒有一盞是真正屬於我們的,我們的生活是租來的。
  • 很多人知道「北漂」、「滬漂」、「深漂」卻不知道什麼叫「老漂」
    我們小區裡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每天回去,都能看到老人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散步,或者接送孩子上下學。每次去超市買菜,看到的也大多數都是有些歲數的老人。隨著年輕人在城市安家,越來越多的老人也隨著孩子的腳步來到這裡,可融入這座城市,成了他們最大的障礙。
  • 95後滬漂故事後續:有人說漂泊者都有艱辛和憧憬 年輕是用來試錯的
    新年伊始,騰訊新聞聯合YOUNG世界等推出95後滬漂現狀大揭秘:來滬三年,工資翻10倍,卻罹患兩種癌,文章引發大家的共鳴,產生了近萬條評論:「在四五線城市混的好的都是有人脈的,北大清華交大復旦畢業的有幾個是回到四五線城市的?不要把生活說的這麼不堪,有誰是生下來就躺在鈔票上?
  • 爸爸為女兒掉的三次眼淚
    把男朋友安頓好後,我出門去找爸爸。 樓道處有菸頭燃燒的火光一閃一閃,原來爸爸蹲在樓道處抽菸。 黑龍江的冬天室外冷得刺骨,但爸爸卻像絲毫也感覺不到冷。 「爸,你為什麼在外面呀?快回屋去!」我叫他。 他仰起頭看我,我忽然發現,他居然在流眼淚。
  • 有種偏心叫「孩子只愛媽媽」,網友被逗笑,奶爸卻「猛男落淚」
    放假回家第一時間就是找媽媽,看到爸爸會先打聲招呼,然後緊接著就是這樣一句話「爸,我媽呢?」,父親常常就會哭笑不得。這也告訴我們,偏心不是成年人的特權,小孩子也是會偏心的。孩子從小就是偏愛偏愛自己的媽媽的。每當問道孩子這樣一個問題,你是更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呢?孩子會毫不遲疑地回答你:媽媽!那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些寶寶如此的偏心呢?
  • 女兒給她爸爸的一封信
    無意間看到女兒給她爸爸發過的一封電子郵件,很感動。不改一個標點符號的摘錄如下:親愛的老爸:昨天晚上做了個恐怖的夢,早上不到七點就驚醒了。我夢到您非常非常生我的氣,不理我了……於是醒來後,我更有點不敢寫這封信了。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第一封寫給老爸的正式的信啊。
  • 2020年,我結束了滬漂,回了老家
    這一年,我結束了長達4年的滬漂之旅,算上大學,在這座城市呆了應該有8年了吧。午夜夢回,腦子裡走馬燈一般,看到了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一腔熱血,雄心壯志。今日小知識:
  • 退休後的辛酸史:我和老伴,一個成了「北漂」,一個成了「滬漂」
    所以為了緩解這個壓力,年輕人只能向父母求助,於是我們就看到很多老年人開啟了「漂泊」之路。梁姐夫妻兩人就是「漂泊」隊伍中的成員。開始兩人非常不適應北京的生活,再加上還要和兒媳磨合,梁姐也沒少掉眼淚。兩年後,二兒子家又添了孩子,梁姐老兩口非常高興。可是二兒媳休完產假,也要去上班,孩子也是面臨無人照顧的問題。梁姐左右為難,在北京,不能看著二兒子家孩子沒人管。去上海,又不能丟下大兒子家孩子。思前想後,梁姐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就是由老伴照顧老大家孩子,因為孩子大點了,照顧起來容易點。
  • 「離婚吧,女兒,睡醒後爸爸接你回家」,可憐天下父母心
    前段時間,「豪橫爸爸」火了。 自從女兒到大城市工作後,聚少離多。這位可憐的父親想念女兒,就悄悄找到女兒在上海的住處,一進屋覺得太小了、女兒受委屈了,一邊哭著鼻子,一邊給女兒轉帳。
  • 女兒說夜裡有人在她房間哭,父親偷裝監控,結果看到視頻後紅了眼
    方楠趁女兒上學偷偷去女兒房間裝監控,最近她10歲的女兒總說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人在她房間哭。一開始方楠覺得女兒應該是做了噩夢,但是女兒一個星期都這麼跟自己說,方楠覺得很奇怪。第二天,方楠去女兒房間看監控錄像。當他看到這幅畫時,他眼睛變紅了,原來是母親在凌晨進入女兒的房間。
  • 「超慫丈夫」害怕打針,躲到老婆懷裡哇哇大哭,網友:猛男落淚
    女兒看見爸爸的模樣,也沒覺得難為情,反而說,爸爸很可愛,而壯漢打針哭泣的事情,也是戳中了大眾的笑點。網友們調侃:「這大概就是猛男落淚吧。」「這男的娶了個好老婆啊。」「告訴我們不要以貌取人,壯漢也很脆弱。」「我老公也是這樣,四十幾歲的人了,每次打針直叫喚,我還要像哄孩子一樣哄他。」
  • 郭碧婷爸爸談女兒出嫁落淚,嫁女兒和娶媳婦兒心情不一樣!
    看到此消息,網友們很多祝福,直言他們從戀愛、求婚、到結婚像極了愛情最好的模樣!原本兇兇的向佐,都變得像個小奶狗了!愛情的力量真是偉大呀!有人直言,向太一直期盼著早點抱孫子,如今這個目標又近了一步。在這個喜事面前,大家都在恭喜向太一家,家裡又添了一個人,這時候的向太一定是露出爽快的笑聲的,可是誰會想到有一人,今天心裡是酸酸的,那個人就是郭碧婷爸爸。在《女兒的戀愛》郭爸中談及女兒郭碧婷出嫁,他調侃女兒勸向佐少喝點酒,而不是他這個老父親,他前一秒對向佐說「謝謝,幫我脫離苦海,以後沒什麼人管我了。」下一秒卻默默擦起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