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給管理、創業、甚至人生意義下定義。但「道」的表述實在有些擔心,因為它太大、太深奧、且每個人對「道」的認知都不同,所以,在這裡我以系統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假想整個宇宙都在一個計算機系統中:
「道」形成了一個系統,並且這個系統在不斷的向前自運行,系統中有明確的運行規則,萬事萬物都按照這個運行規則來發展,這個運行規則就是道的客觀規律。
進一步說明:
每個人生下來,系統會根據諸多因素初始化這個人的屬性值,這些屬性值構成了每個人剛出生的樣子,包括家庭的環境,身體的健康情況,性格特點等。
這些屬性值具有正負兩方面的特性,包括為,勤奮,偷懶;主動積極,消極被動;
責任心,差不多就行的態度;多總結,沒沉澱;溝通,逃避;樂觀,自卑;踏實,浮躁;嚴謹,馬虎;忍耐,暴躁;堅持,放棄;低調,張揚膨脹;包容,小氣;
利他,自私;擔當,逃避;分享,貪婪;反省,指責;格局大,胸懷小;真誠,虛假;簡單,複雜;敏銳,愚鈍;正心正念不作惡,胡作非為,感恩,見利忘義,
等等...
人出生下來,會有不同的初始的屬性值。
隨著在不同環境的成長,父母的培養,學校的教育,社會的歷練,思想認知,日常的行為,和不同的能力水平等,屬性值就會發生變化。
人具備的正向的屬性值越多,意味著他的付出、遭遇和成長越多,對應著這個人的成就會越大。如果一個人的正向值少,負向值很多,那這個人的成就一定會很小。
舉兩個例子:
比如一名普通員工,做事主動積極,踏實嚴謹,有責任心,對自己有反省,對工作有思考總結,善於溝通。這個員工的正向屬性值就會逐步的增高,員工的思想認知、能力水平會提高,正常就會被領導認可提升。
反之,員工做事情消極被動,浮躁馬虎,態度不端正差不多就像,遇問題逃避,不懂得反思,沒有思考總結。這個員工的負向屬性值會非常高,工作做不好被批評,能力沒提升被淘汰。
比如一個成功的老闆,通過自身的努力,目標明確,對自己也嚴格要求,正心正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取得成就後,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為人低調,感恩員工和合作夥伴,分享利益,提高自己的格局,增強自己的眼光,繼續的努力堅持,正向屬性值不斷的提高,這個老闆下一階段的成就會更高。
反之,取得成就後得意忘形,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對員工和合作夥伴不懂感恩,沒有分享,每天在外面貪圖享樂,正向屬性值急劇減少,負向屬性值快速增高,對應的就是公司會出現各種問題,如果不快速改善的話,隨著負向屬性值的增加就會每況日下。
每個人做了什麼,付出多少,正向值、負向值就會相應變化,就會有對等的結果。
越是落後,越要努力;越是有困難,越要堅持樂觀;越是成功,越低調和謙卑;越是受捧,越是自省和改過;越是富有就越簡樸;越位高,越要驚恐和自律;如此做,遵循道的客觀規律,就是人生路上的成功的常青樹!
結語:
發現這個規律在各宗教、古代現代,國內國外,都有類似的觀點的。比如,道德經的太上感應篇,稻盛和夫的正向的思維方式,國外人講的吸引力法則,國內都知道的因果關係等等。
大家用道的客觀規律,細細品味身邊人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沉澱,曾經混得好的為什麼現在沒落了,曾經不起眼的人為什麼如今很成功。再看看自己,今天的現狀結果,好的或不好的,原因是什麼?相信大家會很有體會。
人生的意義,確定了我們的追尋方向目標,
向著方向目標創造的過程,要遵循「道」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