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你只要搞好了婆媳關係,背後還有老公的愛,那麼你的婚姻就會很有保障,即使他中年之後有了外遇,你也不會是孤軍奮戰的。——趙格羽
婆媳問題一直人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之一。其實,姑嫂問題有時候也像婆媳問題一樣讓人不知所措。
昨天收到了一個問題,小鎮生活的親妹妹想帶著自己的媽媽去大城市的哥哥家坐月子,嫂子不同意,而且根本沒商量,這讓哥哥很為難,不知如何是好。(哥哥有一個孩子,是姥姥姥爺帶大的。他家住房條件好,有空房間,但是平日是與女方父母一起生活。)
我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憑什麼」?坐月子做到嫂子家,好笑。如果是我,我也不會同意。這位哥哥還因此為難,很想問一問:「你知道自己是跟誰過日子麼?」
這個事件裡,有兩個很關鍵的人物:
都是當媽的人,我能理解一個準媽媽想給孩子一個好的出生環境的心情,卻不能理解小姑子的這種做法。
兄妹倆人關係再好,畢竟也不是父女關係。哥哥已經是別人的丈夫,妹妹也是別人的妻子了。倆人都是成年人,各自都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像小時候一樣生活在一起而沒有顧慮。在娘家,父母伺候自己女兒坐月子還會遇到諸多不方便的情況,更何況是在哥哥嫂嫂家。
比如,一個女人剛生完孩子,完全處於虛弱狀態,不只需要別人照顧吃喝,還要給孩子餵奶,甚至是大小便都有可能不能自理。袒胸露乳、端屎端尿都可能是常態。若不是自己的女兒,哪個女人能接受家裡出現另外一個女人,還是這樣一個狀態。設想,這位哥哥也不能直面此情此景。
而是,坐月子的時候妹夫也應該陪在自己妻子身邊。那麼倆男、倆女、兩家人,同住一個屋簷下,怎麼住?先不說身處城市與村鎮的兩家人生活習慣不同,也不說兩家的孩子作息時間不同,單是心理健康角度來講,這麼住也不合理,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一個剛生孩子的產婦,本就需要丈夫的安慰與呵護,如果妹夫不來住,那麼誰來代替妹夫給與妹妹精神的寄託?如果是哥哥來安撫妹妹,那麼嫂子看到會作何感想?如果妹夫來,家裡多了一個男人,嫂子的生活又會如何變化?姑嫂關係又會如何發展?夫妻關係又該如何維護?
接妹妹來自己家坐月子,想想都知道媳婦不會同意,居然還去問了。可笑的是,問了之後還鬱悶,還糾結。
試問當初一個女人坐月子時,婆婆都沒有來照顧孫子,現在卻要帶著女兒住進兒子家裡照顧外孫,這讓一個兒媳婦看在眼裡作何感想?
除非你的妻子很懦弱,什麼都聽你的;又或者你的妻子與你的妹妹情同親姐妹,而且是她主動提出讓妹妹來自己家坐月子,否則任何一個聰明妻子都不會同意的。試問,誰想給自己的婚姻埋下矛盾的導火索?
其實,鬱悶個啥?糾結個啥?不就是伺候月子麼,一個好的月子中心就能搞定!只要你肯出錢。
如果妹妹想要的是一個好的環境,為了讓伺候月子的母親和剛出生的寶寶住的舒適,那麼一個好的月子中心,除了能提供一個好的住宿環境和飲食條件之外,還能給產婦和寶寶24小時的全天候照顧。另外一些月子中心還引進了相關設備,幫助寶媽更好更快地修復產後的身體狀態。不僅自己的妹妹和寶寶得到更專業的照顧,而且自己的母親也不必那麼辛苦,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妹妹是想與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相處一段時間,那麼只需要哥哥每天多去看看妹妹即可。哥哥自己也有孩子,應該也知道,女人坐月子的時候,大多數男人除了倒倒垃圾,看著點孩子別出意外,別的其實啥也幫不上。
如果兩者都不是,那么妹妹的目的是啥?
如果是想在嫂子面前爭寵,證明哥哥還是最疼她的,那麼這樣的妹妹能請進家門嗎?
又或者是因為平時哥嫂對母親關心不夠,想藉此機會為自己的母親在哥哥家爭取一席之地,那麼哥哥又該如何反思?
姑嫂關係有時候就和婆媳關係一樣。在家庭倫理題材的電視劇裡,各種婆媳矛盾、姑嫂矛盾,數不勝數。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與姑嫂關係的一個重要人物就是男主了。
那麼,一個和諧家庭的男主最優秀的品質就是「和稀泥」。家並不是講理的地方,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需要的更多的是理解與包容。有的時候真的是難得糊塗,有的時候也需要敞開心扉。在此,也給男主人公幾點建議:
我是 ,一個不愛說話還有社交恐懼的孩兒媽媽,願我的文章能走進你的心。歡迎關注,點讚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