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糾結,莫過於由於種種的原因,而不能和心愛的人走到一起。
正如古人說的那樣「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並不是每一份愛情都能修成正果,都能走入婚姻的殿堂,更多的時候是有緣無份。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愛情折磨人的地方多在於此。
不經意間聽到那首《女兒情》,曾經熟悉的旋律,如泣如訴的哀婉,瞬間打溼了內心。小時候看到這一集,不免覺得娶了女兒國國王是件好事,多少為唐僧感到一些惋惜。及至長大了,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才明白這是一場劫難,對女王,對唐僧,都是如此!
芙蓉帳邊,喜燭窗花,女兒國國王鳳冠霞帔,光豔照人,讓人心搖神曳,忘卻世間所有的繁華;
後花園中,風和日麗,春意盎然,共看池中鴛鴦戲水,眼波流轉處,說不盡的伉儷情深。
世間最美的愛情莫過於此!
只是,女兒國國王遇到的是唐僧,就註定了這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情。
在漫天風沙中,面對著文武百官,面對著女王那依依不捨的目光,我不知道當唐僧跨馬離去的那一刻,心中是否會有一份不舍和牽掛:「女王陛下,若我回來,定會娶你!」
駐立在斑駁的城牆門口,目視著那一襲遠去的袈裟,女王的眼中不由的有兩行清淚落下:「御弟哥哥,若你回來,娶我可好?」
只是,唐僧終究是到得西天,修成正果,再也不會回來了。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紅塵萬丈,榮華千般,為你盡付痴心一片。鴛鴦交頸終似夢,又怎奈相思淚滴成冢?
世間苦,最苦是相思。當唐僧遠去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兩人的今生無緣。
對女王來說:此情悠悠、此恨綿綿。
對唐僧來說:不負如來,負了陛下。
臺灣當代詩人鄭愁予的那首現代詩《錯誤》寫的非常好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世事總是這樣無奈:有些人,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我們總以為還會有再見的機會,卻誰知再也見不到了,唯有在夢中才能再次相逢。
自君別後多珍重,相逢唯有夢傾城。
相識不易,且行且珍惜!
想起古代那個心鐵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商人,外出經商的時候,將船停泊在岸邊販賣貨物,無意間高樓上有一女子在窗前,瞬間便被女子的美貌所吸引,而女子發覺後也報以微笑。
就是這一笑的風情在兩人心中埋下了愛情的種子。以後的日子裡,女子每天就站在窗前看著商人在船上忙碌,而商人也會有空就抬起頭來望著女子。時間長了,兩個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溫,只是為當時的環境所限制,兩人並沒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只能停留在每日的舟樓相望裡。
過了一段時間,商人的貨物賣完了,便不得不離去。而女子卻在商人離開後因終日相思過度而死。她的父親在焚化屍體的時候,發現女子的心沒有燒掉,而且像鐵一樣堅硬,怎樣都毀不掉。稍微打磨後,可以照見其中有一舟一樓相對而立,仿佛還有人影在裡面。女子的父親覺得奇怪,便收藏了起來。
後來那個商人耐不住對女子的思念,便放下生意過來尋找女子,誰知卻得到了女子的死訊,自是悲痛欲絕。在打聽女子的過程中,也聽說了其父藏有心鐵的事情,便出重金請求一看。當把心鐵拿在手中的時候,看著其中的舟樓。看著其中的人影,曾經的一幕幕湧上心頭,商人不禁流下了像血一樣的眼淚,當淚血滴在那塊鐵上的時候,那心鐵便瞬間化為灰燼。
雖然只是一見鍾情,雖然相處的時間不長,雖然只停留在兩兩相望裡,但那份情卻深深的種在了女子的心中,漸漸地化為了鐵。即使死去,這份愛情的不會磨滅,也只有心上人的眼淚才能將其融化。
月下吹笛,笛聲寒,吹徹千古相思明朝成飛雪;
臨風隕淚,紅淚落,染就一片痴心往事盡嗚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正因為感情的路上有著太多的波折,所以才需要我們用心的去走。離合悲歡愛恨情仇,都是一種經歷,一種成長,都可以讓我們從中懂得一些道理。
既然有些人終究是無緣,與其糾結痛苦,不如就此放棄。錯過了現在,你還有將來。
浮雲吹做雪,世味煮成茶。
人生,不過是紅塵中繾綣的夢影;
紅塵,不過是歲月裡流轉的浮萍。
總有一個人,在為你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