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單位。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小小的家庭裡面,有上司,有員工,還有坐享其成的人。
父母就是上司,中間的子女就是員工,幼小的孩子就是坐享其成的人。在這個單位裡,作為上司的父母要善於運用手中的權利,把自己和子女、以及子女之間的關係協調好,這樣才可以稱得上稱職的父母。
如果父母一味偏袒,或是因為個人喜好厚此薄彼,很有可能會讓家庭不安寧。這樣的父母,可以說是失敗的。
徐芬和閨蜜聊天,說起婆婆,徐芬一臉無奈。「哎,真是想不明白,婆婆怎麼就這樣偏心?她心裡只有女兒,根本就沒有我這個媳婦兒。可是這麼多年來我好吃好喝伺候著她,而她的女兒卻很少來看望。」
徐芬和楊少軍結婚已經15年了,婆婆也跟著她們過了15年。
對於婆婆,徐芬一直遵循著父母的教誨:「什麼吃的、穿的都不用給我們買,但是不能少了你婆婆的。」
父母的教誨徐芬記在心裡,體現在行動上。婆婆一年四季的衣服從裡到外她都記著,飲食上也儘量滿足她。但是在婆婆眼中,徐芬遠不如嫁在外地的小姑子。
小姑子因為是遠嫁,所以並不能經常回來看望。一年也就回來一兩次,每次呆上三五天。
每次小姑子回來,婆婆都顯得特別興奮。但凡小姑子帶了一點東西,婆婆都會無數次地在徐芬面前炫耀:「這個是我女兒給我買的」,「這個是我女兒帶過來的。」
對於婆婆的這種行為,徐芬只能報之一笑。她知道母女情深,尤其小姑子遠嫁,母女相見自然是感受頗深。
但是婆婆每次都這樣,徐芬心中未免有些不痛快。小姑子每年回來這麼一兩次,給你帶這些東西,你就無數次地誇耀。那我這麼多年給你買吃的、用的、喝的、穿的呢?怎麼沒見你提過一次?
去年冬天,婆婆右側腹部總是疼。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患上了膽結石,而且膽結石數量比較多。
根據婆婆的這種情況,醫生建議最好手術摘除膽囊。婆婆雖然害怕手術,但是為了身體,還是聽從了醫生的建議。
婆婆住院後,楊少軍電話告訴了妹妹母親的情況,並且安慰她說:「媽的身體你不用擔心,手術以後就沒事了。你離得遠不用來,我就告訴你,你知道媽的身體情況就行了。」
臨做手術前兩天,婆婆一再要楊少軍告訴女兒自己手術的事。楊少軍無奈地說:「媽,我已經告訴小妹了。她離得遠,有我們倆照顧你就行了,沒必要再告訴她了。」
「怎麼沒必要?她可是我女兒。」
「對。她是你女兒,我還是你兒子呢。再說咱做手術是醫生的建議,你也同意了的,為啥非得強調再跟小妹說一次呢?」
「我不是怕她不高興嗎?」
徐芬在一旁終於忍不住了,「媽,小妹有什麼不高興的?您在醫院住著,錢我們花著,您我們照顧著。什麼都不用小妹操心,她還有啥不高興的?」
「那不一樣,你又不是我女兒。」
「好,媽,給你手機。」徐芬向婆婆遞過去手機:「媽,你給小妹打電話,想說什麼就說吧。」
看著遞過來的手機婆婆愣了,稍後把手機推向了一邊:「算了,反正她也不來,不打了。」
徐芬向閨蜜訴苦:「無論怎麼做,我都比不上小姑子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我們天天守著她,還不如一個常年不來看望她的人。」
俗話說女兒是母親的貼心小棉襖,所以母女情深,是這個世界上永遠顛撲不破的真理。
但是自己的女兒是女兒,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別人的女兒出嫁成了自己的兒媳,自己不疼她。自己的女兒成了別人家的兒媳,又怎麼保證別人像女兒一樣疼她?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人心換人心才是人間正道。就像塗磊說的,婆婆要把兒媳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兒媳也會把婆婆當作自己的母親。
婆婆作為家裡的長輩,要理順好子女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姑嫂之間的關係和自己與兒媳之間的關係。
如果一味只想著女兒的好,並且刻意在兒媳面前炫耀。最後只會傷了兒媳的心,也會傷害到婆媳之間的關係。
做事的人,才有機會出錯。不做事的人,沒有做錯的機會;守在身邊的人,總會有讓你看到不稱心的地方;不守著你的人,她做的不稱心的地方你永遠不會看到。
所以,有些時候不是兒媳做的不好,只是她天天守著你;也並不是天下所有女兒都做的對,只是因為她沒有在你身邊。
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婆婆要懂得平衡姑嫂之間的關係,也要懂得善待自己的兒媳。
婆媳關係和諧,是家庭繁榮昌盛的第一步。能夠做到這一步,一家人才會其樂融融,團結和睦。
歡迎關注,了解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