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把關係搞砸

2020-09-22 0805yibo

01

我曾天真地以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這樣的:

現在想想,這種錯覺應該是青春期那會兒類似「只要你往前走一步,我會走完剩下的九十九步」的雞湯句子看多了,好像一切都會有個完美的終點。

還記得本科的時候,我和隔壁寢室的小童是我們那一圈人裡老家離得最遠的。

每次小長假,就會出現舍友全都回家,我和小童分別留守各自宿舍的情況。

大一那年跨年的時候,宿舍又只有我們兩個人,她去菜市場買了菜,我拿出了藏在柜子深處的電煮鍋,本南方人第一次在中部城市學會了包餃子。

雖然包出來的形狀歪七扭八,煮的時候還破了直接變成了一鍋類似疙瘩湯的不明物體。

但就著鍋裡的黑暗料理,我們聊了很久,那是我離家的第一年,不覺得孤單。

於是我們成為了飯友,也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朋友。

但又過了一段時間,小童開始表現得有些冷漠,平時習慣半掩的宿舍門關得緊閉,也不再來串門了。

我以為她心情不好,便每天給她帶飯送零食,時刻做好了聽她傾訴的準備。

直到我第三次試圖約她去校門口那家我們常去的大排檔時,她說覺得跟我相處很累。

我只能接受這個結束友情的信號,因為我甚至找不到據理力爭的那個理。

所以人際關係這回事其實是這樣的吧:

你往前走一步,我爬高上低翻山越嶺也未必能真心換真心。

02

以前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無非就是真心換真心,只要情投意合就夠了。假如關係破裂,那麼一定是有人當了壞人,做了不好的事。

但後來發現,絕大多數破裂的、不明不白就不再聯絡的感情裡,其實沒有壞人,而只是兩個人的節奏不一樣。

我有一個閨蜜因為尋愛無門走上了相親道路,運氣比較好的是,她的第一次相親就順利地進入了以戀愛為前提的曖昧階段。

每次她想找他聊天、送他禮物或是約他見面的時候,總是重複地在我們小群裡問:

「這樣會不會顯得我有點心急?」

「這樣進展是不是太快了點?」

直到群內的幾位軍師多次確認,這句話不快、不唐突、非常得體時,她也要猶豫一會兒才敢發給對方。

你看,同樣的一段關係,在兩個人心裡的進度條是不一樣的。

她覺得一切剛好的時候,對方可能覺得太快被嚇跑,也可能覺得太慢等得無聊。

每次看閨蜜糾結要不要找他聊天,找他說些啥時,我就覺得談戀愛好累哦,還是玩遊戲好。

養成遊戲裡,系統會給人物設置好感度,你喜歡哪個角色,你就創造偶遇機會、聊天、送禮物。

偶遇好感度+5,聊天好感度+7,送禮物好感度+20。

等好感度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的角色就能順利戀愛結婚走向人生巔峰。再不濟,還可以刪檔重練。

我常常會想,要是現實裡也能把好感度顯示在頭頂上就好了,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會簡單很多。

03

但人們為了這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好感度常常用力過猛:

比如在豆瓣能搜出《一開口就讓人喜歡你》《99種最討人喜歡的說話方式》《我怎樣討人喜歡》等類似標題的書籍若干本——絕大多數都是智商稅。

再比如,如今人人喊打的PUA學,最早其實是一群人為了能克服社恐拓展社交而進行系統化學習培訓。

當代人類真的太孤獨了。

我也不例外。

電視劇演的初高中小團體裡,總會有一個隨叫隨到的卑微老好人。

中學時期的我,經常扮演這樣的角色。

那時候學校側門有個小賣部,因為離教學樓遠,所以大家偶爾在大課間三三兩兩約著去買零食。

如果有人需要結伴去,我第一個響應;如果我的朋友們一起去,我也默默跟在後面,生怕錯過一次聊天談心的機會。

並在結帳後主動幫忙拎東西。

這麼操作下來,有沒有交到真心朋友對此我持懷疑態度,但我胖了好幾斤,因為我是買零食頻率最高的人。

——然後很快我就因為太胖而被小團體給排擠了。

所以仔細想想,我甚至還有點感謝小童。

感謝她在不想跟我做朋友的時候沒有排擠我孤立我,而是直接告訴我。

因為搞小團體拉幫結派,今天時代姐妹花明天就是仇人這種事在中學實在是太常見了。

還感謝她讓我變成了一個會包餃子的人。

04

我開始理解為什麼這年頭社恐越來越多了——明明大家看起來都還挺開朗的。

因為建立一段又一段不穩定的關係太困難了,搞砸一段關係又太過容易。

容易到它其實跟你的努力維繫、你是否背叛沒什麼關係。

我中學的時候盡力想融入的圈子在畢業後全都斷了聯繫,小童換了頭像和微信名後就消失在我的列表裡,讓我最開心也最傷心的那一位的模樣也在心裡漸漸模糊。

你當然會毫無緣由地不被喜歡,你身邊的人也當然會來了又走。100分朋友或100分情人很難遇見,但100分的心碎遍地都是。

後來我終於明白了,社交這件事,本質其實就是尋找同類——就是那些好感進度條和你一致的人。

我記得以前看過賈伯斯的演講,他說他喜歡和優秀的人相處,因為「和優秀的人相處,不用太在乎他們的自尊。」

我當時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完蛋了,看來我不是個優秀的人,因為我有很強的自尊心,和人相處總是小心翼翼。

我曾為這件事苦惱了很久,但後來我終於明白了,這世界上和我一樣小心翼翼活著的人還有很多,除了選擇去變成優秀的人,我們還可以選擇去和那些同樣小心翼翼的人相處。

不是只有優秀的人才配得到良好的社交關係的。

——既然再怎麼小心翼翼都無法避免搞砸這件事,那麼,我要以自己舒心的方式走進下一次相遇。

相關焦點

  • 我總是把關係搞砸。網友們評論:這說的不就是我嘛
    假如關係破裂,那麼一定是有人當了壞人,做了不好的事。 但後來發現,絕大多數破裂的、不明不白就不再聯絡的感情裡,其實沒有壞人,而只是兩個人的節奏不一樣。 我有一個閨蜜因為尋愛無門走上了相親道路,運氣比較好的是,她的第一次相親就順利地進入了以戀愛為前提的曖昧階段。
  • 你終於搞砸了自己的人生
    他們所在乎的不過是,你看,她終於搞砸自己的人生了。你看,她也不過如此。艾瑪沃特森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過:"人們都在等著我搞砸自己的人生。"因為,在常人的視線裡,艾瑪從小到大就像開了掛一樣存在著。《哈利·波特》帶給她光環的同時,也帶給了她比常人更多的壓力。
  • 你是如何把關係搞砸的?
    一種是歸屬需求,也就是「我可以和你建立關係,我不孤單」。 另一種是確認自己重要性的需求,也就是自己是否值得被愛。這兩種需求的強弱,和我們的童年經歷息息相關。從小就能得到足夠需求感的孩子,能夠確認自己是重要的,長大後這些需求就不會這麼強烈。而童年時期需求感得不到滿足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拼盡全力尋找這兩種需求的滿足。
  • 當你和你的伴侶搞砸了,讓對方感到失望和受傷,該怎麼辦?
    你搞砸了。 你真的搞砸了。 你給你的伴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讓對方感到失望和受傷。 內疚衝昏了你的頭腦,因為你的意識提醒你,你沒有遵守你的諾言或你的承諾時,罪惡感衝刷著你。或者你可能會有一種更輕率的態度,「這有什麼大不了的?算了吧!」如果有時你覺得自己更容易陷入困境,變得被動,捍衛自己,或者在搞砸時放棄或否認伴侶的觀點,那你並不孤單。
  • 把事搞砸了怎麼挽回?尤其是感情,懂得這個道理基本上都能解決
    不論你多聰明,又或者能力有多強,都會有把事情搞砸辦得很糟糕的時候,工作上,生活裡,尤其是感情中,都會有讓自己因為這些不在預期的突發狀況而焦頭爛額的時刻。但我們通常在面對挫敗和失誤的時候,應對態度方式則決定著未來關係發展和事情的解決,是否能夠成功。
  • 抱團養老——往往被這三種想法搞砸
    與其說「抱團養老」敗給了現實,不如說「抱團養老」輸給了「理想」,毀在了那些對這種模式,以及相互之間關係的理想化期待上。在中國,「抱團養老」,很容易被這三句話搞砸1、以後就是一家人了有些人把「抱團養老」當作是建立一個新的大家庭
  • 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見未來嶽父和丈母娘:做到這幾點妥妥地能搞砸
    所以,下面的幾個坑,千萬不要入了,儘量按照建議做法去做,否則,和女朋友的婚事,肯定妥妥地給搞砸了。01 穿著❎❎❎ 搞砸做法:髮型邋遢、不刮鬍子、穿個拖鞋、不洗臉,去普通農村家庭卻穿西裝西褲皮鞋;去有地位的家庭卻穿個休閒裝,甚至戴個棒球帽,戴著太陽鏡等生怕別人不知道什麼叫潮流一樣的打扮。
  • 我和女友結婚,拿出10萬彩禮卻不回禮,嶽父對我說的話,搞砸了我的婚禮
    我和女友是同學,談戀愛已經5年了,當初才認識女友的時候,她是我的同桌,我們從冤家變成了好友,漸漸的我發現喜歡上了她,那時的她也有很多追求者,因為她身材不僅好,還擁有一副漂亮的臉蛋,算得上校園裡數一數二的校花,最後在我的堅持下,終於才把女友追到了手。
  • 印度空軍也玩兒了一把精確打擊,但不幸地是他們搞砸了
    而隨著制導技術的發展,精確打擊彈藥的種類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現已成為各國空軍對地打擊的首選,號稱「南亞最強」的印度空軍自然也不甘落後,在一個多月前奇襲巴基斯坦的行動中,印度空軍也玩兒了一把精確打擊,但不幸地是他們搞砸了。
  • 「算了吧,被我搞砸的關係又不只這一段」
    走在大街上還是會想起你那愛笑的眼睛,會想起你對我的好,當初的分手是我提的,我想要離開你。我知道你愛我,還愛的那麼深,可就是因為這樣,我害怕,害怕不知道怎麼回應你,也怕會傷了你的心。我也想遇到一個喜歡我的人,可是別人喜歡我了,我又害怕。害怕我不完美,害怕我做的不是很好。不能讓你滿意。
  • 這麼搞關係,大概率是關係沒搞到,最後連面子也丟了
    到了自己有事需要求人時,一個微信過去:我是半年前在某某酒桌上的誰誰誰啊,你還記得我嗎?不記得了?當時還有李總、王總、張總啊。我就是那個穿白襯衫打花領帶的,坐在張總旁邊的那個。我有這麼個事想請您幫忙,不知道是否可以?啊?還是沒想起來啊?
  • 看看聊天記錄,你是如何搞砸一段關係的?
    「每逢家裡吃魚的時候,媽媽總是把魚頭夾在自己碗裡,把魚肉留給孩子。所以以後每次吃魚,家裡人都很默契把魚頭留給媽媽。誰想到,後來媽媽病重了,臨終前,她跟兒子說,其實我一點也不喜歡吃魚頭,我喜歡吃魚肉。孩子聽了就非常難受,一生都活在愧疚之中。」 同樣是愛,「犧牲」和「奉獻」感覺上就差很多。
  • 婚禮前已談崩,男方故意要搞砸
    而新娘也是在近日接受採訪的時候明確表示,事實根本不是網傳的那樣,自己根本就不是要騙彩禮最重要的是,男方當天來迎親,就是故意來要搞砸的,而且也不是來道歉的如果說買錯內衣就不結婚,很可能是男方的態度有問題,覺得女方要嫁過來了,就不能慣著她,或者是沒有重視這件事,隨便對待這件事。
  • 第一次會議被我搞砸了
    昨晚十一點我弟說他今天十點半拉個群開電話會,因為我家早就約好一起去購物,也擔心起不來,而且,為了不讓老公知情,我們還不能在家裡開會,就說提前一小時告訴他具體時間。果然沒能早起,另外安排好購物時間,就告訴老弟按原計劃進行,結果拉了群以後,我弟說馬上他有客人來談事,他介紹的那位朋友沒上線,完了我弟讓我們直接找他朋友聊,可是微信和電話都沒人接(畢竟我們和她才見過一次)。
  • 為啥直男都得被逼著,才能搞浪漫?
    大多數關係給我的感覺是:他明明知道我喜歡什麼,但是卻懶得給我。搞到手了,就沒必要再送禮了,反正七八年了你也不可能因為這點小事而分手,所以乾脆就不費那個心了。我就是這麼想的。浪漫非得用大把的錢和時間砸嗎?我看很多事就是「懶得做」搞砸的。
  • 新婚夜老公就要分房睡,我氣得砸家,大嫂笑著罵我傻,聽後我笑了
    新婚夜老公就要分房睡,我氣得砸家,大嫂笑著罵我傻,聽後我笑了我叫趙蕾蕾,今年25歲,剛剛舉辦了婚禮。本來就是我倒追的老公,他是一個很保守的男人,當時他覺得這女追男肯定女生會不好意思,所以他為了我的面子就答應了,我現在想想也是好笑。
  • 小姑子結婚婆婆陪嫁婚房,結婚那天老公把婚房砸了,我提離婚
    我真的特別的恨我婆婆,沒事兒老來搞事幹嘛?現在我跟老公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感情,見面都像仇人一樣了。我跟婆婆也講清了中間的情況,可是婆婆就是覺得我不肯幫忙,在我老公和小姑子之間不停的說我壞話,所以弄得我跟小姑子關係很緊張。
  • 因為恐懼未來,我搞砸了現在的生活
    萬一失敗了,不知道別人會怎麼看我——這些問題是否困擾著你、為此時常感到不安?事實上,這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它讓人們得以保持專注、處理危機。只是假如它太常出現,且嚴重影響到生活,那你可能就需要一些幫助。英國劍橋大學專攻焦慮研究的學者奧利維亞曾在TED演講中教我們如何判別焦慮症症狀,以及3個簡單的自我緩解方式。
  • 愛情其實很簡單,衝動告白搞砸一手好牌
    很多人對「告白」充滿遐想,但卻搞錯了告白的意義,把關係搞得更糟。告白可以是引領你脫單的關鍵,也可以是玩掉一手好牌的重大失誤,要避免這種窘境,得先了解常見的告白情況。告白是用來了斷的工具我遇過不少諮詢者哭訴告白失敗,原因未必是誤判關係,相反地,他們對於關係的判讀非常精確:女生對他根本零好感,告白有99%機率會自爆,但他們仍然選擇告白,關係果然爆炸,雙方變得尷尬或從此沒聯絡,為什麼呢?「不管了,我要做個了斷,逼自己放棄。」這是這群人的觀點,聽起來很合理,對吧?
  • 「我害怕長久的親密關係」
    其實我在想,我們剛在一起,我只是來住兩天,為什麼要為了讓我放衣服去買個衣架呢,那以後分手了,或者沒分手只是吵架了,他看到這個衣架一定會很後悔吧。 我害怕缽仔糕跟我說「以後」的事情,他想到的「以後」是衣架、是一起逛宜家像營銷號們描述的那樣、是承諾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