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母避有多重要?和兒子一起旅遊,母親堅持單獨住

2020-08-19 氧氣和你


01

自述人:董女士
自從當了母親之後,我的生活變得非常充實,和老公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我為了照顧好家庭和孩子,就辭去了工作。
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老公平時經常出差,陪伴他的時間比較少。

不過我們每年都會一起去旅遊一次,那時候我兒子也小,所以酒店都住同一個房間。

他上高中的時候,我們偶爾去旅遊,他爸爸也在,所以訂一間有兩張床的房間也可以。
不僅能省錢,一家三口人也可以一塊談心。不過等兒子上大學之後,我就感覺不一樣了,他放暑假的時候,偶爾回家住,他爸又剛好出差,他非要賴在我房間裡睡,不想一個人。

從小兒子就和我的關係很好,但他畢竟是大男孩了,怎麼可能再和我睡一起呢。我就讓他打地鋪,兒子有點不高興,但他也只能答應。

不僅僅只是他無法適應目前的改變,我其實也要學著接受他已經長大的事實。


02
等兒子畢業後,他非常孝順,拿到工資就想著帶我們去旅遊。他已經把酒店都訂好了,才通知了我和他爸。

可是他爸公司很忙,他得出差談合作,只能我一個人去。

我已經很久沒有和兒子一起旅遊了,就趕緊收拾行李,開心的期待這次的行程。可是等到了酒店之後,我才知道,兒子還是和以前一樣只訂了一個房間。

我當時就立馬要求再單獨開一間房,就在兒子隔壁。他覺得沒有必要,不讓我自己住。我們在一樓的接待處還爭吵了起來,兒子不能理解我為什麼非要單獨再開房間。

我就算耐心地解釋了,可他還是不想分開住。在他看來,不管自己多少歲,還是能和自己的母親親密無間。

但我作為母親,就要懂得引導孩子,該避開的時候就該避開。

他以後也會有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懂得和我保持距離,那他未來的妻子也會感到不舒服。更何況男女有別,就算是母子關係,兒子大了,就是大男孩,他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


03
如果那次的旅行,兒子的爸也去的情況下,住一間房我是可以接受的。不是單獨住,氛圍是不同的感覺。

董女士的做法其實值得所有的母親借鑑,雖然兒子是自己的孩子,可他畢竟是異性。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該再和母親有過度親密的舉動。

特別是旅遊的時候,在父親沒有陪同的情況下,分開住是最對的選擇。一開始兒子可能會不習慣,因為他和母親關係太好了,無法接受這種改變。

但時間久了,他就會形成新的意識,下次就能多注意了。這對他以後的感情生活會有更多的幫助,所以兒大母避是很重要的。

母親的三觀端正,可以更好地教導孩子,讓他可以帶著正確的價值觀去生活。往後的日子,他也能更有主見和分寸感,不會感情用事,而是做一個獨立又有責任心的男人。

相關焦點

  • 兒子長大了,做母親的要知道兒大母避的道理,不要親手毀了他
    我是董鑫,做了媽媽以後,我的生活變得很充實,跟丈夫的話題也多了起來。為照顧家人和孩子,我辭掉了工作。兒子是我一手帶大的,丈夫平時經常出差,陪他的時間比較少,我只好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但是我們每年都會一起旅行,那時兒子還很小,晚上都是三個人開一個單人間同住。
  • 為什麼「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別不信,很影響下一代婚姻幸福
    中國有句古話「兒大避母,女大避父」,意思就是兒子大了就得和母親保持一定距離,不能再過度依賴母親,而女兒大了之後,卻不必避開父親。俗話說,兒女是父母感情的潤滑劑,也是他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在眾多的感情關係中,只有父母對兒女的這種親情是最純粹的,他們可以忘卻自己的一切,無私的奉獻出來。如今,一些專家對於親子關係也提出了「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的說法,這其中是有什麼科學道理的呢!為什麼兒大要避母?
  • 「女大避父」有多重要?帶16歲女兒旅遊,女兒非要開2間房
    後來在我努力不懈的追求下,妻子同意跟我在一起,那26歲的時候跟妻子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結婚兩年以後,我們迎來了兒子的出生,兒子的到來給我們這個家庭帶來了太多的快樂,有了兒子以後,妻子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感覺妻子的眼中只有兒子沒有我,後來妻子還笑話我跟兒子吃醋。
  • 曹穎和10歲兒子親吻場面「溫馨」:女大避父,兒大不用避母?
    最近在某平臺的直播中,曹穎和丈夫王斑帶著兒子王梓涵一起閃亮登場,據說這是為了慶祝兒子10歲生日的一場直播。在直播中,他們三個人穿著喜慶的親子裝,看起來真的是男帥女靚,賞心悅目,一家子其樂融融的畫面也讓大家看得眼紅。
  • 為什麼說兒大避母,女大卻不用避父呢?原來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兒大避母,女大卻不用避父,別急著反對,這可是有科學依據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說法的原因,為了兒女的未來,可一定要記好啊。首先看分析一下男大避母,由於男女長大後所需承擔的責任不同,所以養兒子需要培養責任感和他的抗壓能力。
  • 董潔把親子照拍成婚紗照,網友怒批:兒大避母知不知道?
    有了孩子之後,父母的關注點自然而然會在孩子的身上,為了紀念孩子的成長,很多家庭都是每年帶孩子去拍一次寫真,是為了紀念孩子的成長,也是為了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不過拍親子照的人越來越多,也讓很多人覺得有些乏味,在這種情況下就開始比拼父母的腦洞了。
  • 老公老是說兒大避母,讓我不要跟兒子玩,也不讓他靠近我!
    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到底指的是什麼?我老公也不知道跟誰哪裡聽來的話,兒大避母,老是看到兒子在我旁邊或者跟我一起玩,他就挺著肚子板著臉吵吵,真的很煩,我太不喜歡他那樣子了!自從去年老公也不知道從哪裡聽到的什麼兒大避母,就不讓我和孩子一起玩,只要在一起玩,他就立馬斜視著眼睛挺著肚子,喊我離他遠點
  • 兄妹一起旅遊,親哥考慮我的安全只訂一間房,我堅決要單獨住
    哥哥比我大三歲,沒了媽的照顧,我每天都在哭鬧。我爸為了撫養我們,不得不到外地打工。就把我們兩個人都給了爺爺奶奶,我的童年裡要不是有哥哥的愛和陪伴,我也許就無法體會到那麼多的快樂了。 我每次一哭泣,爺爺奶奶不管怎麼哄我都停不下來,但我哥哥會準備好巧克力,和我睡在一起。他還會像媽媽一樣講故事給我聽,有他在我就安心了許多。
  • ,媳婦的一句話,道出兒大避母原因
    引言曾經看過一個電視劇,因為離異,母親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孩子從小吃喝拉撒睡都是母親一個人照顧,在兒子結婚之前,他都是跟自己母親一起睡的,可是在兒子結婚後,這位母親居然還要求跟兒子媳婦睡一張床。,這養的不是兒子,是「老公」!
  • 18歲女兒和父親旅遊,要求開2間房,女兒一句話引出女大避父
    對不少父親來說,女兒貼心懂事,更會心疼人,是上輩子的「小情人」,所以自然會多寵愛一些。我的一個朋友就是如此,他有一兒一女,他對兒子嚴厲,對女兒卻完全不一樣,溫柔得很。他說男孩調皮鬧騰,以後要成長為男子漢,得讓他學會獨立穩重;女兒就不同,女兒又乖巧又會說甜甜的話,招人疼,忍不住就會對她溫柔寵溺。
  • 媽媽和兒子之間的舉止,堪比戀人親密,這樣的行為真的合適嗎?
    雖說兒子喜歡母親,這無可厚非,但這樣的情感已經遠遠超出「親情」和「母愛」,兒子對母親的感情也超出了「孝順」,很明顯兒子沒有正確的兩性認識。這時候,作為媳婦的女性就很委屈了。兒大避母,女大避父中國人有一句俗語,叫做「兒大避母,女大避父」。
  • 兒子15歲仍與母親同房睡,老師的一番話讓母親後悔不已
    那天對門媳婦來我家玩兒,看到婆婆在家穿得很整齊,對門鄰居說:在兒子家住還穿這麼多?我在家經常光著膀子!講真,鄰居大姐的話還是讓我很吃驚的,就算她兒子還沒結婚,可已經有16歲了呀,在家光著膀子不妥呀。尤其是那種單親家庭,如果孩子大了不懂得避嫌,還真的是出現問題的情況比較多。
  • 活埋母親!58歲兒活埋79歲母,養兒還怎麼防老?
    她們的記憶力大不如從前,剛想起一件事,也許過一分鐘就會忘記;剛給你說了一句話,也許過一會又會同樣的話再給你說起。她們不像以前那樣有力氣了,可以給家裡做貢獻了。她們現在也許端著碗也是顫抖著,拿著一雙筷子艱難地往嘴裡塞著飯,不時會有飯菜灑落到身上、地上。
  • 婆婆從不單獨和媳婦一起,女婿從不單獨和嶽父母一起
    和一個老婆婆聊天,聊到她和媳婦的相處方式,感覺婆媳真的是天敵,沒矛盾也不願意在一起。老婆婆只有一個兒子,老公已經去世了,去年她兒子結婚,她把所有積蓄拿出來給他們買房付了首付,她則自己住老家。平時,老婆婆的開銷都是自己出,目前沒向他兒子要過錢,她自己有退休金,不多一千來塊,早上也去掃馬路,一個月也有一千多。
  • 「兒子是我生的,一起洗澡怎麼了」寶媽說完這話,丈夫提出了離婚
    文|秘籍君中國自古以來主張男女有別,這份講究不僅出現在親友之間,連直系血緣也不例外,其中就包括父女和母子關係。由於中國家庭大多是喪偶式育兒,父女關係少出現例外,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能實現女大避父,對比之下,兒大避母的實施就顯得不那麼徹底了。
  • 繼典故埋兒奉母之後,活埋母親的例子出現,古今孝道都怎麼了
    不過其中的有一些思想似乎不適合當今時代的需求。比如我們接下來講一講《二十四孝》中的「埋兒奉母」一節。《二十四孝》裡「埋兒奉母」或許可以這樣解讀「埋兒奉母」在這一節所講的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從前有一位叫郭巨的人,家裡生活不富裕,一日三餐難以果腹。
  • 女兒和父親住酒店,被服務員偷偷舉報,「女大避父」比你想得重要
    文|文兒中國的俗語裡有一句話,叫做「女大避父,兒大避母「,意思是說兒女長到一定年齡,要和異性父母保持距離。這既是暗指孩子大了,不要過於依賴父母,以免影響獨立性,也是說男女有別,兒女長大了,生理特徵發育明顯,異性父母要懂得避嫌。但是,生活中還是有很多父母無法和兒女保持合適的距離,平白惹出誤會和尷尬。
  • 男子27歲還跟母親同床,當女友面給媽搓背,「越界」親情多可怕
    女友還說小虎27歲了,還跟媽媽一起睡,並且還當著女友面給媽媽搓背,小霞覺得非常不適。但是小虎聽了卻覺得無可厚非,他覺得這是她跟母親關係好的表現,自己這是孝順母親,跟媽媽分開住就是不孝。「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異性兒女長大是不能跟父母太親近的,簡單來說就是「避嫌」。
  • 李玫瑾: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古語有云: 「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 於是,「窮養兒,富養女」的傳統,似乎深深地紮根在中國人養兒育女的觀念中。
  • 我和去旅遊就住一起,沒事
    我和我妹出去旅遊住一起……也沒啥……這玩意啊,不忌諱的不出事,越是忌諱的它越出事網友2:沒有姐妹,但有個女兒。在女兒面前我從沒光過膀子,天再熱在家裡也至少穿個背心。女兒我也親,因為自己孩子自己愛,但從沒親過嘴,只親臉蛋和額頭。2歲以後也沒給她洗過澡。雖說是骨肉至親,但年紀大了之後還是要注意男女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