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我就特別想就這個問題寫一點自己的看法。但是我這個人一向思想偏激,很難從一個客觀的態度去說一件的事情,擔心產生爭執所以一直沒動筆。我曾經也有一次做金融產品被騙的經歷,不過還好,本身我就是個多疑的人,其次也沒有投入太多。但是我深切的能感受到深陷於一件事物時候的沉浸感,和對於沉沒成本的執著,所以我不想去爭執對錯,今天就站在一個過來人和旁觀者的角度來說一下。
微商是電子商務的一個分支,本來指在微信等自媒體平臺開展電子商務的人,後來被一些從傳銷退下來的人曲解成一個專門的團體,以便其建立以「經銷商」人脈為核心的直銷體系。特點就是鼓勵囤貨,分層拉人和刷屏。甚至於有些刷屏也有相應的KPI指標。微商不是網絡傳銷,但是做得人多了,就幾乎等同於了網絡傳銷。
以前有個朋友,做了媽媽以後在家的空餘時間很多,說想要做微商。那時候說實話,微商還沒像現在這樣的臭名昭著,啼笑皆非。你能想像那時候,安利,權健,天獅正是鼎盛的時候,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就被各種莫名其妙的親戚朋友邀請「聽課」,不過我都沒去。
我對她說:「這世界沒這麼好的事,如果滿足三件事最好就不要碰,一是層級高過4層,二是根據囤貨量決定層級,三是鼓勵發展下線經銷商。三樣有一樣,可能是騙子,三樣全佔齊就正好滿足了國家對傳銷的定義。」
果然,首先要囤一定數量的貨,囤貨越多會員層級越高,貨多了賣不出去怎麼辦,發展親戚朋友一起加入這「偉大的事業」唄。經過好幾個品牌的詢問,我的那個朋友就果斷打消了做微商的想法。後來自己學平面設計,兼職給小品牌做外觀設計,似乎做得還不錯。
不過說起來,那時候的微商還保持著一分坦誠。不像現在能玩兒出先用少量貨讓你試賣,再找人用不同的微信回購,再吸引投資者大量囤貨,造成一種「火熱」假象這樣的騷操作。記得曾經賣房時候的一個房東,就被人用這種手法欺騙,家裡囤積整整一個房間的襪子。一雙襪子20塊,一盒好像是400。400感覺都夠我穿了扔穿一年了。好玩的是,她要求客戶成為她的經銷商,不然房子不賣,自第一次帶看客戶以後,就再也沒聯繫過了。
很多微商對自己的危害還不在於金錢上的,而是對人脈的毀害。有兩個原因導致人們對於微商深惡痛絕的屏蔽,一個是刷屏,一個是恐嚇,加起來就是刷著屏的恐嚇。給人一種自己不賺錢就會死,隨時被淘汰,沒錢就沒出息的「純物質論」錯覺,然後又不停的發雞湯打氣,以鼓勵自己去抓「品牌」的救命稻草。自己卻不知道水其實也就半米深。
熟悉心理學的人都知道,這其實就是一個心理摧毀再重建的過程,目的是建立堅實的對於品牌的盲從。原理就和最近臭名昭著的PUA的自信打擊手法一模一樣。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兩個微信,一個工作號,一個生活號。工作號基本全是以前買房的客戶和同事,朋友圈基本都是廣告圈,一度我對微商和朋友圈雞湯嗤之以鼻,基本上微商廣告見一個就屏蔽一個,為此得罪不少人。
在咪蒙最火的一段時間,一次交談中有人跟我說這樣一句話:「不要太過於批判別人的朋友圈,如果誰都能做咪蒙,誰TM還去看咪蒙。」沒想到後來,我成了一個「一條雞湯50塊」的寫手,成了朋友口中「做咪蒙」的那個人。
後來咪蒙因為三觀太歪掛了,新的「咪蒙們」又一個一個的起來。安利現在幾乎銷聲匿跡,留下了「安利一下XXX」這個梗,但是各種各樣的新品牌又爬上了朋友圈。我可以切身體會到周圍曾經風風火火的做直銷,做微商,想拉我加入「大家庭」一起幹「大事業」的人從身邊一個一個的人間蒸發。
仔細想想,用動漫裡的話來形容他們就是:「或許曾經他們也熱血過吧。」
生活是艱難的,什麼事情都不容易,直播平臺上的漂亮妹子們,每天都需要直播到深夜,不停的重複「謝謝哥哥的打賞」。在街上一個一個推銷信用卡貸款的西裝男。甚至於連我,每天都要想半天我第二天寫啥,公眾號的朋友們喜歡看啥,找素材,寫好修改,很多次還因為怕引戰刪了重寫。
每一個人的努力都是有意義的,有些是對於別人,有些是對於自己。
經過程序化思維,網際網路思維到現在第三代流量網絡思維,每個人都是流量體。用玄學一點的話來說就是,每個人都是能量體。你不能創造內容,必然就在消費內容。你不是在創造流量,就是在消費流量。自己身上的人脈,能力,精力無比的寶貴,宜積攢不宜亂用。竭澤而漁的做法不僅不會讓你走向成功,反而會使得自己眾叛親離。
人生有兩件事是絕對不能去幹的,一個叫做孤注一擲,一個叫做盲從迷信。我時常也自省自己,是不是對於一個說法,一個想法或者自己認為的所謂正確太過於執著迷信。就好像小時候會迷信曹操就是個大壞蛋,劉備就是一個大好人一樣。思辨的思維幫助我避過了很多的彎路。
我從一條條的朋友圈廣告,看到了生活的艱難,看到了一個群體的失落,看到了「唯物質論」對生活的傷害。人的心理,事業和家庭並不是只能用物質去建設。微商其實說實話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我很多朋友也在微信上賣一些自家的獼猴桃,蜂蜜,自己進的服裝,化妝品等。我也算是一個在朋友圈裡「賣文求賞」的落魄微商。不過,以賣貨為名,行傳銷之實的品牌一定要一雙慧眼去辨別,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強行扭曲他人三觀的刷屏一定要抵制,自力更生賣好貨推廣好東西的個人賣家要支持。
最後提醒一句,如果你在朋友圈賣的東西,是超過4層的經銷商直銷體制,就涉嫌網絡傳銷。不抓的東西不一定合法,合法的東西不一定就不是陷阱。
還有就是
不要大量囤貨!
不要大量囤貨!
不要大量囤貨!
另外給自己打個廣告,需要為自己的朋友圈寫產品廣告軟文可以公眾號私信我。大量接單,我不是最專業的,但是我有幾個專門在大公司做廣告文案的很牛皮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