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很多媒體和網友對杭州女子失蹤事件的評價,無非就是一點:不要嫁給不對的人。嫁不對人如同深陷泥坑,即使最終爬出了泥坑,在一段時間內也是滿身泥臭,從身邊兩個農村女性的例子來看,確實都是如此。
我們村雖然不大,但總體來說因為地處中原,每家的土地都很多,又少有旱澇災害,只要夫妻兩口子帶領著一家人正正經經地生活,日子是能過的。從我上小學開始,我們村的男人都是一起去北京、廣州等地方打工。村裡的婦女則是操持家務,種地收麥,農忙時節,相處不錯的幾家人就會聯合起來,建立互助組的形式一起忙活,當然現在這種情形就幾乎沒有了。
但是有一家從不和別人互助,因為這家男人不願意出去打工,認為離家遠、活太累、錢太少。不打工也可以,但這男人即使在農忙時節也偷奸耍滑,所有的重活都交給自己媳婦。稍有不如意,脾氣就上來了,不分場合按著媳婦就開打。媳婦挨打受不住,跑到鄰居家,他能攆到別人家繼續打,勸不住也拉不住,媳婦只有滿村子跑。我媽一直和這媳婦關係比較好,有時實在忍不住就勸她再走一家,她總是搖頭,已經有了三個孩子了,捨不得孩子只有忍著。
現在這媳婦都熬成婆婆了,卻仍無法擺脫這個男人。雖然孩子已經長大,在男人動手打人時直接武力制止,但是有一種事情是孩子沒有辦法管的。這個男人已經年老,但色心不老,女人不願意讓他近身,需要像防賊一樣防著他,上廁所要拿根棍子,即使夏天也不敢脫衣服洗澡。想要和他分開過,女人做好了飯,他就過來吃,晚上大門上了鎖,他能翻牆進來。無法想像的情形確實真實的發生著。
這個女性叫「二妮」,比我大四五歲,在我小時候經常帶著我玩,去田裡摘豆子、挖野菜也是她帶著我去,我挖的野菜少怕回家挨吵,也總是她把自己的分給我讓我回家交差。因為家裡姊妹多,母親又很早死去了,她就連小學都沒上。從七八歲開始就幫著家裡忙活,性格也是本分善良的,很少會因為一些瑣事和別人起紛爭,從她身上能看到一些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農村姑娘的影子。
這樣的一個姑娘,在結婚後被丈夫嫌棄無趣,只知道悶頭幹活,不會打扮,沒有風情。正常情況下,如果一個男人想離婚了,和女方父母說明情況,離婚時男方是需要給女方一些補償的。這個男人為了不給補償,就想出一個無恥的伎倆。他開始裝瘋賣傻,在大冬天拉屎撒尿在衣服上,本意是想讓二妮主動提出離婚,哪知道二妮仍是真心實意的對他,在他裝病期間到處打聽如何治好他的病,不嫌髒臭給他清洗。男人為了能離婚,最後向二妮說明真相,二妮知道後就一直覺得自己心口堵的慌,沒熬兩個月就死了。
因為兩人沒有孩子,二妮不能被埋到婆家的墳地裡,就在村裡的河邊草草下葬了。
一個一輩子脫不了身,一個三十歲左右就結束了一生,每次想起來都會頹廢很久,《乘風破浪的姐姐們》和《三十而已》中的那些女人就像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她們可以很輕鬆的擁有愛情也可以很輕鬆的放棄一種生活,但是對於農村女性來說,出路在哪裡呢?我能想到的也就以下幾點:
第一是上學,通過高考這條路走出來,通過學習增加自己的見識,增強自己的獨立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遇到更好的群體,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第二是努力掙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任何時候經濟狀況都是決定一個人的地位的,在家庭中也是如此,農村女性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減少對他人的依賴,這樣不至於在遇到男性出軌等問題時自己無法生存。
第三是建立「多愛自己,為自己而活」的心態。「強極則辱,情深不壽」,對任何事情的投入都不能太過,對一個人、一個家庭也是如此,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和家庭,把自己放在首位,即使有些付出得不到回報,也不會因此太過傷神、傷身。
很多女性在出嫁之後,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也成了外人,如同孤零零的生活在世間,只有自己愛自己,為自己而活才不枉來世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