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採蓮曲》:「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古往今來,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流傳著眾多的愛情故事,有的唯美,有的悲傷,也有的跌跌撞撞之後終於迎來美好的結局。在一個最好的年紀,我們的生活中自然離不開情情愛愛,有人不知情為何物,也有人為情粉身碎骨。
儘管在最熱烈之際,有人會為了愛情不惜拋下一切,但等到現實的衝擊到來,卻很少有人會為了愛情放棄所有。雖說兩個人的相處是從愛情開始,仍然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卻是少之又少。有不少人認為這不能被稱之為愛情,因為愛情是偉大的,它需要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一旦一方率先選擇繳械投降,或者臨陣逃脫,那麼這段感情都無法持續下去。
其實在如此快時代化的今天,愛情反而成為了可有可無的東西,並且不再充滿神秘和誘惑。談戀愛與分手似乎成為了分分鐘的事情,沒有人願意花費時間與精力,為這所謂的愛情而努力,最後的結果自然無法盡如人意。但其實,真正的愛情真的就是這樣嗎?我們為牛郎織女的不幸感到悲哀,也為他們每年鵲橋相會而感到欣喜,其實說到底,這不過是所有人內心的嚮往罷了。
真正的愛情,應該是能夠打破所有的禁錮,願意為了雙方而努力,也願意為了雙方而付出。中國大爺與非洲女孩的故事,就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愛情之間沒有任何的區別,只要出發點是為了愛情,最後一定能夠修成正果。這個故事是關於53歲中國大爺娶24歲的非洲女孩回家,聽起來就有些讓人匪夷所思,這樣的愛情故事,一定能夠圓滿結束嗎?其實,距離中國大爺非洲女孩的婚姻已經9年過去了,他們過得怎樣?
有些事情大概真的是命中注定,這位53歲的中國大爺名叫楊彥,是一位書畫家。楊彥自小就在繪畫方面有非常高的天賦,前半生也一直致力於自己的藝術創作,大有終身不娶之意。源於藝術家骨子裡的執拗,楊彥又向來都是要求非常高的人,他希望能夠找到與自己契合的靈魂伴侶,因此直到53歲,都沒有任何成家的想法。
原本以為楊彥會就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但就在這時,轉機出現了。楊彥去往非洲,希望通過在國外的遊覽參觀,給自己新的畫作帶來靈感。就在非洲參觀的過程當中,楊彥無意中結識了自己如今的妻子愛達,那時她還是非洲的一個大學生。對於楊彥而言,這一次的非洲之旅是非常寶貴的,因為見到愛達的第一眼,楊彥就感受到了心動的滋味。
一見鍾情原本就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楊彥在見到愛達的時候,就深刻的了解到了何為一見鍾情。原本就連楊彥自己都認為,後半生大概還是與從前一樣,一個人與繪畫作伴,但看到愛達之後,楊彥就堅定了自己要娶她的想法。在非洲的旅途當中,楊彥與愛達成為了好友,愛達也逐漸被楊彥所吸引,最後不惜遠離自己的故鄉只身前往中國。
對此我們不得不感慨與愛情的偉大,愛達雖然是個非洲女孩,但是對於愛情,她卻表現出了飛蛾撲火一般的態度。在明確了自己對於楊彥的愛意之後,愛達說服了自己的父母,最後跟隨楊彥離開了自己從小生活的非洲,遠赴重洋,成為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媳婦。這一對老少夫妻檔,最開始也遭受了大多數人的非議,畢竟在外人眼中,楊彥與愛達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年齡,同樣也包括了國家與民族。53歲中國大爺娶24歲的非洲女孩回家,9年過去,他們過得怎樣?
這樣的婚姻其實並沒有多少人對他們抱以期待,尤其是愛達來到中國之後,必須從頭開始學習中國的語言以及文化。這原本就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更何況愛達人生地不熟,僅僅依靠著楊彥,愛達也很難在中國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然而,愛情註定是偉大的,對於愛達而言,只要有楊彥的存在,她就感到欣喜無比。而楊彥也時時刻刻保持著對於愛達的尊重,無論何時何地,楊彥總是不忘提起自己的非洲媳婦,希望外界能夠對他們的婚姻有所認可,當然也是為了反駁他人的質疑。
從楊彥與愛達的故事當中,我們再一次看到了愛情的魅力,愛情真正的奧秘所在,大概是不論身份也不論地位,雙方之間最真誠的愛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