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19日,「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19/2020)頒獎典禮東莞松山湖舉行。頒獎典禮上,主辦方揭曉了「松山湖·《十月》年度中篇小說榜(2020)。邵麗《黃河故事》、蔣韻《我們的娜塔莎》、艾偉《敦煌》、葛亮《飛發》、鄭執《森中有林》5部作品上榜。本次活動由《十月》雜誌社、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東莞文學藝術院、松山湖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承辦。旨在評出並獎勵當年國內發表的中篇實力佳作。5部上榜作品經由12家國內重點原創文學期刊及文學選刊推薦,以高超的藝術造詣和鮮明的個性,共同呈現了2020年度中篇小說創作的豐富多彩和卓爾不凡。
獲獎作者邵麗
1、邵麗, 《黃河故事》,《人民文學》2020年第6期,原刊責編馬天牧
上榜理由:邵麗的《黃河故事》講述的是一段家族史,更是女性自立自強的命運史。「黃河母親」不尋常的命運、堅韌和偉岸,是小說的主旋。包括母親在內的女性黃河般地一往直前不可阻擋,一如九曲黃河水波濤翻滾摧枯拉朽。小說對女性獲取獨立地位的新解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講述方式在是與非之間,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講述的仿真性強化了小說的真實性。其敘述語調的生活化和平實性帶來了藝術技法的「陌生性」和風格化。是近年來中篇小說創作的翹楚之作。 (終評評委:孟繁華)
獲獎作者蔣韻(左)
2、蔣韻,《我們的娜塔莎》,《收穫》2020年第6期,原刊責編鐘紅明
上榜理由:蘇聯姑娘娜塔莎就像是蔣韻存在內心的一個童話人物,穿越歷史一路走來。蔣韻通過娜塔莎的悽美故事,將被層層鐵幕包裹起來的歷史還原成一個個情感複雜的血肉之軀,從錯謬的命運中追問愛的沉浮。娜塔莎激活了「蘇聯」這一曾經死去的詞語,在凝重的歷史感中傳遞了自我救贖的神聖情懷。(終評評委:賀紹俊)
獲獎作者艾偉(左)
3、艾偉,《敦煌》,《十月》2020年第2期,原刊責編谷禾
上榜理由:艾偉的《敦煌》,一如既往地探究中國人的罪感和恥感、欲望和道德的微妙關係。貌似庸常的故事,隱藏著對欲望的深度思考和對自我的艱難辨認;敘事的一次次曲折和逆轉,映照出的是人性的斑駁、複雜、多變。受難者的隱秘快感,施虐者的痛苦淪落,性與愛的若即若離,愛與恨在極點的交纏轉換,人類賴以獲得秩序感的安穩日常與賴以證明存在感的官能刺激的劇烈矛盾,給我們帶來的是極致而精微、荒誕又逼真、失重且深沉的閱讀體驗。而《敦煌》結尾處小項收到匿名簡訊時,小說敘事陡然脫軌,驚懼之餘亦開出了一個玄異的空間,這仿佛又喻示著艾偉在寫作上實現了一次自我突破。 (終評評委:謝有順)
獲獎作者葛亮
4、葛亮,《飛發》,《十月》2020年第5期,原刊責編季亞婭
上榜理由:在抽絲剝繭又平淡如水的敘述中,《飛發》將一個看不見波瀾的市井行業故事安排成了一個閃耀著輝煌光彩的人生大戲。翟師傅與莊師傅的行業之爭,翟氏父子之間的理念衝突,以及時代輪轉的盛衰之勢,從人性到倫理,從性格到命運,一幕一幕拉開,秩序井然,不動聲色卻又始終扣人心弦。與此同時,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悵然,被人性的溫暖徹底照亮。葛亮在這部小說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和敘事節奏控制力,與小說的整體格調氛圍之間,構成了相當完美的呼應唱和。(終評評委:陳福民)
獲獎作者鄭執(左)
5、鄭執,《森中有林》,《芒種》2020年第10期,原刊責編張啟智
上榜理由:「森中有林」這一標題以拆字遊戲的智慧暗喻了小說是在進行一場拆解生活的敘事,故事盤根錯節,人物相互糾結,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在貌似宿命的故事裡,作者不動聲色地審視人性的複雜與多面。鄭執以平常心和敏銳眼去處置現實百態,從而創造出一種波瀾不驚卻又耐人尋味的敘述,還包含著難以割捨的東北情感,將東北故事講出了新意。(終評評委:賀紹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