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神仙愛情?癱瘓35年的妻子,為丈夫寫了一封長信卻沒有告訴他

2020-09-06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皓

這是一封妻子為丈夫寫的6頁長信。她用嚴重變形的手指,每天要寫幾個小時,持續一個星期才寫好。

信的主人翁是漢口73歲的張鳳琴婆婆。雖然癱瘓了35年,但在老公的精心照料下,她活得有滋有味有尊嚴。老公不離不棄,35年如一日地照顧付出,讓她打心底裡感動:「對丈夫的感激之情今生無法報答,唯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您傾訴。」

35年如一日照顧癱妻

張鳳琴家住漢口二七花園。9月4日,記者按照張鳳琴所說的門牌號找到她家,這個兩室一廳的小家,雖然顯得有些簡陋,但卻收拾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

張鳳琴的老伴黃行洲,今年75歲。得知記者來訪,感到有些意外。張鳳琴說,她沒有將寫信的事告訴老伴,「表揚自家人,他有些難為情。」

42年前,張鳳琴就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如今全身的關節變形,雙側股骨頭壞死,癱瘓在床長達35年,生活無法自理,擦洗換衣,全靠老伴黃行洲照顧。

因為正常的坐便器用不了,每天早上7點多鐘起床,黃行洲都會將張婆婆抱上自製的坐便器:椅子上挖出了一個大洞,椅子下放上痰盂。

張鳳琴上廁所,通常需要一個多小時。期間,黃行洲端來水盆為她洗漱。上完廁所後,黃行洲在床邊墊上毛巾和衛生紙,再將張鳳琴抱上床側躺下,然後用衛生紙和溼毛巾為她擦洗乾淨。

每天一日三餐,為了保證足夠的營養,黃行洲總是變著花樣調節飲食,家裡牛奶、麥片、點心等從不缺少,只要是張鳳琴喜歡吃的東西,黃行洲都會毫不吝嗇地買回來。

張鳳琴說,每天飯菜端上桌後,都是等她先吃,老伴再吃。魚頭魚尾都是老伴的,魚身是她的,她不會吐刺,老伴就把刺挑出來再讓她吃。她牙口不好,消化能力差,老伴就將肉剁成末和雞蛋一起炒給她吃,新鮮蔬菜也是切成碎米狀炒。

特別是夜裡,張鳳琴一般都是要上三四次廁所。寒冷的冬天,不管睡得多香,黃行洲都要起來,將老伴抱上「椅子廁所」,每隔兩個小時就要醒一次,基本上睡不了一個完整的覺。

為了妻子轉業回到湖北

張鳳琴是遼寧通化市人,她的病從1977年就開始了,當年她在通化市教育局任團委書記,全身大小關節出現紅腫疼痛,四處求醫無果,只能靠輸液服用激素藥物止痛。次年,她的全身關節開始變形,被確診為類風溼性關節炎。

因為長期打針服用激素類藥物,張鳳琴的身體開始發胖,到1985年病情最嚴重的時候,體重一度高達180斤。「當時,躺在床上無法翻身,痛得生不如死。」張鳳琴回憶,那時已癱瘓行動不便,她曾想過輕生,但兒子還小,丈夫經常開導她,「我又沒有嫌棄你,有你在,兒子就有媽,這個家就在,你要堅強一點!」

當年,老家在湖北仙桃的黃行洲,是通化市某炮兵部隊的處級幹部,他照顧癱妻的感人事跡,被當地的廣播電臺報導後,曾有一名郵政局34歲的未婚女子,主動打電話表示願意一起照顧張鳳琴,還有一名新華書店的女工作人員也主動示好,黃行洲均婉言謝絕。

1990年,張鳳琴和黃行洲16歲的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西安的一所軍校。平時兒子還能幫襯著照顧母親,這下失去小幫手的黃行洲,每天既要坐一個小時的車到山溝裡的隊部上班,又要照顧癱瘓的妻子,十分不便,當時40多歲正值事業巔峰的他,只好放棄在部隊繼續晉升的機會,轉業回到了沙市財政會計學校,將妻子安頓在學校宿舍,以便隨身照料。直到2002年,兩老才隨兒子來到了如今居住的漢口二七花園。

街坊鄰居盛讚和諧家庭

在二七花園的老年人活動室,記者問起黃行洲,五六名爹爹婆婆異口同聲的誇讚他不愧是部隊的轉業幹部,為人正派,數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為妻子煎藥、理髮,街坊鄰裡都看在眼裡,十分敬佩。

該小區居民65歲的連臘娥說,黃行洲不僅對老伴好,對街坊鄰居也都挺好。今年疫情期間,大家生活物資緊俏,黃行洲的兒子送來土豆、蘿蔔、青菜等,黃行洲好幾次都拿出來接濟鄰居,她都吃過一次黃爹爹的辣椒。小區的婆婆們,都誇張鳳琴找了個好老公,是個「最有福的婆婆。」有的家裡老伴吵架了,都會說:「你看人家黃爹爹家多和諧。」

「我2003年住進這個小區時,黃行洲和老伴也是剛來這個小區不久,因為黃行洲的人緣好,有次張鳳琴病了,我們還專程去他家看望過。」小區82歲的任婆婆說,黃行洲將老伴打扮得漂漂亮亮,經常帶出去玩,不僅對老伴好,部隊出來的為人也很正派,還經常為小區的公共事務操心。

張鳳琴說,鄰居們的評價,也是她最真實的內心感受。為了讓她精神愉悅,老伴帶她戶外活動是常態,他們經常坐地鐵去武漢三鎮看風景,包括陽邏、江夏等郊區。家裡有三個交通工具,一個是手推方便輪椅,可以在家裡和乘坐地鐵上用;一個帶便桶的輪椅,方便出遊時使用;還有一個電動三輪車,方便騎行到漢口江灘等景點遊玩。

「武漢基本上都玩遍了。」張鳳琴記得,武漢楊泗港大橋通車後,老伴沿著幾百米長的工字形陡坡匝道,硬是艱難地將她推上了橋面,從南到北走了一遍。如今,武漢幾乎所有的名勝景點都有他們的身影,所有熱鬧的地方,都留下過他們的足跡。

每次出門前,黃行洲都會為張鳳琴穿上漂亮的衣服,背上包包,戴上帽子和太陽鏡,許多遊客看到張鳳琴坐在輪椅上,穿戴時尚,談笑風生,不信她是個癱瘓了幾十年的病人。

慶幸當年沒有選錯對象

「在部隊是處長,到地方是領導幹部,無論在哪裡,我家老黃都能潔身自好!」張鳳琴拿出黃行洲獲得的沙市市勞動模範證書、黨風建設先進個人證書和一張1993年的沙市日報,上面有黃行洲先進事跡的報導。

1990年,黃行洲轉業當沙市市財會學校副校長,分管財務、招生和分配工作。分配上,他想方設法為困難學生落實好單位;管財務他要求少花錢多辦事,自己到武漢出差辦完事本可住上一晚,卻連夜趕回;為避免招生中的說情送禮,他在自家門上貼上告示:凡因招生分配事宜來訪者,請一律到辦公室聯繫。儘管如此,還是有人趁他不在擠進家裡,放下現金和貴重物品,事後他都會查清退回,實在查不清就上交學校處理。

張鳳琴說,從結婚到現在,黃行洲不抽菸不渴酒,不打牌,沒去過歌舞廳和茶館,下班後準時回家照顧她,退休後下午三四點就不再出門。每天圍著她轉個不停。因為每天最少十多次的「公主抱」,腹部用力過多,黃行洲得了小腸疝氣,2012年做了手術。2016年,因為頸椎壓迫神經導致頭暈,他又做了頸椎手術。

「會不會覺得煩和累呢?」面對這樣的問題,黃行洲笑著回答,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張鳳琴的父母去世得早,靠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十分孝順老人,又很勤儉持家,對他充滿了信任。這樣的一個好老婆,這輩子跟了他,就得對她負責,何況他是個軍人,一個共產黨員,一個男人。

至今,張鳳琴都還清楚地記得,1973年3月23日,她第一次見到黃行洲忠厚老實的樣子,話不多,愛笑,穿一雙布鞋,鞋子破得腳趾頭都快露出來了。

當年,28歲的仙桃小夥黃行洲,在遼寧通化市的山區部隊做宣傳幹事。時年26歲的張鳳琴,是通化市教育局團委書記,經熟人介紹,兩人處起了對象。

有同事勸張鳳琴說,東北這麼多人高馬大的帥小夥,你身高165,幹嘛找個167釐米的南方小夥?

那時,張鳳琴看中的,正是黃行洲在部隊裡的表現,政治上和人品都很可靠,值得託付終生。

「我沒看錯人,只是覺得太虧欠老黃了……」張鳳琴說,像她這樣的重度類風溼病人,好多沒幾年就走了,她能多活幾十年,都是老公悉心照料的結果,「上帝為我關上了一扇門,又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我只能下輩子報答丈夫的恩情。」

相關焦點

  • 這是什麼神仙愛情?癱瘓35年的妻子,寫了一封6頁長信謝老伴
    她用嚴重變形的手指,每天要寫幾個小時,持續一個星期才寫好。寫信的人是漢口73歲的張鳳琴婆婆。雖然癱瘓了35年,但在老公的精心照料下,她活得有滋有味有尊嚴。老公不離不棄,35年如一日地照顧付出,讓她打心底裡感動:「對丈夫的感激之情今生無法報答,唯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傾訴。」
  • 下輩子還想遇見你:一封遲到35年的情書,寫滿文盲男對妻子的愛
    世界仰天ニュース》收到觀眾投稿的一份感人愛情故事,主角是對老夫婦,這位爺爺當初愛上奶奶時,隱瞞自己是文盲的事情,但奶奶知道後,卻告訴他:「我們一起加油。」,聽完他們的半生經歷,許多人都忍不住落下淚。此時,皎子才知道他隱藏許久的秘密,不過妻子並不嫌棄他,反而告訴他:「我們一起加油吧。」
  • 妻子新婚後癱瘓,丈夫悉心照顧43年,曹振英和王世所的神仙愛情
    奈何命運弄人,二人邁入婚姻的第二年,曹振英就因病癱瘓在床。面對天崩地裂的打擊,王世所卻給了曹振英平淡而堅定的承諾:「我只要你活著就行,我認了!「這一認,就是43年。已是遲暮之年的曹振英還記得當時王世所每隔幾封信就會寫:「無論何時何地什麼情況,我都會對你好,不變心。」每每想到這,曹振英臉上的紅暈和四十多年前如出一轍,縱使外表已經被歲月包裹,靈魂一直相信著愛情。
  • 悉心照顧癱瘓妻子35載,譜寫人間真愛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嚮往。35年來,蘇州太倉城廂鎮萬豐村村民王耀宏,悉心照顧癱瘓妻子周培珍,不離不棄,用實際行動譜寫人間真愛,撐起了一個完整的家。35年前,妻子周培珍得了一場大病,患上了一種名叫脊髓外膜膿腫的疾病,手術後,她高位截癱,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面對這一切,王耀宏的心都碎了,妻子需要護理,家裡還有年幼的女兒和體弱多病的父母需要照顧。那一年,王耀宏32歲,重擔壓在了他的肩膀上,他也曾經感到迷茫和無助。
  • 4歲辦婚禮,新娘消失16年,他尋找妻子遭35萬人圍觀:神仙愛情!
    會期待和他一起牽手走過上學的每一條小路。會想要和他四目對視迎接青春期第一次愛情的萌芽。會渴望和他共同進退在高中課堂裡為未來努力。然後,在大學裡和他光明正大的決定攜手一生。在還不知道愛情是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在一起了,這是件多美好的事情啊。但穿越時空顯然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情。
  • 好夫王世所:妻子產女後癱瘓,他為陪伴妻子推拿按摩43年見真情
    他帶著妻子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曹振英是神經損傷。這種病醫治困難,治療周期長,很容易引起四肢癱瘓等運動障礙或知覺障礙,為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從醫院回來後,王世所知道妻子的病情和這個家不能沒有自己,於是他放棄外地的工作回來專心照顧妻子和女兒,承擔起家裡的生活重擔。
  • 妻子癱瘓成「累贅」,丈夫13年未曾拋棄,一句話讓無數人感動
    妻子重病癱瘓,身為農民工的程紹龍家庭本身不富裕,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無疑是雪上加霜,倘若留在家照顧妻子,不僅沒錢給妻子治療,甚至連一日三餐都過不下去。年不離不棄,一句話讓無數感動左右為難之際,丈夫程紹龍為了能夠照顧妻子,又能賺錢養家,於是,不管是去工地幹活,還是出門買菜,都將妻子帶在身邊,為了妻子出行方便,將麵包車當成了第二個家。
  • 丈夫車禍癱瘓在床6年,妻子帶著他和兒子另嫁他人,現在過得怎樣
    如果夫妻間一方失去勞動能力甚至癱瘓,另一方不離不棄這才是患難夫妻。圖中的女子叫李金鑾,其旁邊的男子是是她現任丈夫,而癱瘓在床的是李金鑾前任丈夫餘建雲。如今李金鑾和現任丈夫張美進一起照顧餘建雲,這在當地被傳作佳話。
  • 張定宇的120封情書告訴你,懂得這3招,你也能擁有神仙愛情
    敲黑板,貼心的小婚家已經幫你劃重點了,做到下面這3點,你也能擁有神仙般的愛情。這年張定宇34歲,兩人結婚的第5個年頭。電話費太貴,分別的兩年裡,張定宇寫起了情書,「親愛的愛人」,是他大多數信的開頭。一周一封,漂洋過海,總能到達程琳手上。程琳把這120封書信編號收藏。
  • 美麗妻子有情有義悉心照顧癱瘓丈夫13年出奇蹟,生活越來越好
    在陝西安康嵐皋縣有一對夫妻,他們的愛情故事卻感動著很多的人,丈夫車禍癱瘓,妻子不離不棄悉心照顧13年,最終出現了奇蹟,如今夫妻倆的生活越來越好。圖為妻子背著癱瘓丈夫下樓梯,這樣的畫面13年不知重複了多少次。
  • 男子呵護癱瘓妻子7年,沒讓她長一塊褥瘡,全靠他的細心照料
    朱玉民照顧癱瘓妻子多年,不管春夏秋冬,在朱玉民的悉心呵護之下,他的妻子儲接娣沒有生過一片褥瘡,皮膚乾燥,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一位癱瘓多年在床的病人。其實妻子癱瘓到如今都已經7年了,他對落難妻子不離不棄,也不曾後悔。對於這樣的愛情大家是否都很羨慕呢? 朱玉民今年已經54歲了,不僅對妻子忠貞不渝,就連對兄弟也是盡心盡責,在他7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
  • 美麗妻子有情有義,悉心照顧癱瘓丈夫13年出現奇蹟生活越來越好
    在陝西安康嵐皋縣有一對夫妻,他們的愛情故事卻感動著很多的人,丈夫車禍癱瘓,妻子不離不棄悉心照顧13年,最終出現了奇蹟,如今夫妻倆的生活越來越好。圖為妻子背著癱瘓丈夫下樓梯,這樣的畫面13年不知重複了多少次。
  • 【婚姻微課堂】張定宇的120封情書告訴你,懂得這3招,你也能擁有神仙愛情
    敲黑板,貼心的小婚家已經幫你劃重點了,做到下面這3點,你也能擁有神仙般的愛情。01愛情長鮮,做給她看,說給她聽1987年,23歲的張定宇和18歲的程琳,因工作結識,一見鍾情。電話費太貴,分別的兩年裡,張定宇寫起了情書,「親愛的愛人」,是他大多數信的開頭。一周一封,漂洋過海,總能到達程琳手上。程琳把這120封書信編號收藏。這個醫學院的高材生,說起情話來是毫不遜色。「家的力量是如此強大,我非常需要你。」「太想你了,太想家了。我的愛人,我愛你……」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
  • 妻子癱瘓失語7年多,丈夫悉心照料不離棄,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地處大別山腹地的嶽西縣田頭鄉方邊村,54 歲的朱玉民已照顧癱瘓妻子儲接娣7年多了。寒來暑往,在朱玉民的細心護理下,儲接娣從沒生過褥瘡。晚上,朱玉民將一根毛線一端綁在妻子左手上,另一端繞在自己右手上,癱瘓失語的儲接娣要起夜只需稍稍一拉,朱玉民就醒了。輕柔的毛線無聲地訴說一位普通山民對愛的忠貞、對病妻的不離不棄,也詮釋著婚姻中的責任與擔當。
  • 妻子生產遭癱瘓,孩子早夭,他4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難見真情
    導讀:妻子生產遭癱瘓,孩子早夭,他4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難見真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妻子生產遭癱瘓,孩子早夭,他4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難見真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漢花20元彩禮娶回癱瘓妻子,用湯匙餵養了46年,給他生了倆兒子
    自妻子過門那一天起,丈夫就用湯匙給媳婦餵飯,這一餵就是46年。有人嘲笑說,娶了一個「累贅」,可丈夫卻說,這是上天賜給他的緣分,是自己的福分!一起來看一下吧!王同俊的妻子陳淑美說,那時沒有婚禮儀式,也沒有嫁妝,他們就算是結婚了。圖為王同俊在家裡休息。
  • 髮妻陪他14年,續弦妻子陪他35年,最後他卻說:只有髮妻配稱妻子
    詩人艾青寫過一首詩「這個世界,什麼都古老,只有愛情,卻永遠年輕,只要有愛情,魚在水中遊,鳥在天上飛,黑夜也透明」從這短短的數十字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對愛情的理解,是如此的可愛且真實,是的,在我們人世間,也許水和空氣是必須存活的條件,那麼,愛情,便成為了我們活著的信念和意義。
  • 妻子25歲癱瘓在床,丈夫不離不棄照顧43年,受盡生活折磨終獲幸福
    我想,最符合這段美麗誓言的,不外乎王世所、曹振英夫婦,對於他們來說,43年不僅僅是一個見證堅貞不渝愛情的數字,更是一段引人垂淚的故事。結婚一年,妻子生病癱瘓在床王世所出生於遼寧鞍山,1970年,王世所和24歲的同為遼寧人的曹振英經人介紹相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 「她還在身邊,我就很滿足了」 7年來,他悉心照顧癱瘓妻子
    對於愛情這個永恆的話題,家住赤岸鎮山盆村的70歲大爺朱偉民回答不來,但他懂得,在妻子需要他時他能毫無怨言地無悔付出,在妻子身體癱瘓時他能包辦所有的家務事,並將妻子照顧得好好的。愛情是什麼?在白髮蒼蒼的漫長歲月裡,這位老人早已將其化進了柴米油鹽的日常裡。
  • 丈夫意外癱瘓,妻子帶著他改嫁他人,後來他們過得怎麼樣?
    丈夫不小心意外下半身癱瘓,妻子帶著丈夫改嫁給他人,這樣一個三人特殊的家庭會幸福嗎?王勇和妻子結婚之後,在外面打工卻不小心因為一場意外導致下半身癱瘓。,王勇不忍心因為自己癱瘓而耽誤妻子下半輩子的幸福,所以他忍痛割愛,把妻子介紹給了一個好友小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