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幫忙帶孫子,該不該給「帶孫費」,三位兒媳婦說出了答案

2020-10-09 小小樹莓

文|小小樹莓,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導讀

年輕人自從生完娃後,經濟壓力更是巨大,此刻的狀態已經不允許自己有過多的遲疑,也不允許自己在工作崗位上有任性的放縱,這是大多數帶娃後爸媽心中的苦。

很多夫妻不得不將孩子交給老人帶,自己可以出去掙錢養活家庭。雖然孫子是親生的,但是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剛開始會對孩子喜歡得不得了,但是時間長了,兒子和兒媳不但沒有感恩,反而還各種抱怨老人沒有把孩子帶好,這種案例比比皆是,就造成了老人不願意帶孫子的想法,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做。

如果兒媳婦每個月給公婆一定的「帶孫費」,老人的心裡是否會更開心呢?



三位兒媳婦的故事

☆☆☆故事一:楊姐,31歲,剛生完寶寶,將孩子交給婆婆帶,每個月給婆婆2000的「帶孫費」,婆婆臉上微笑的次數也多了起來,整個人看起來開心多了。

楊姐30歲時與老公結婚,婚後就準備備孕了,生下了一位可愛的寶寶,楊姐沒有經驗,自己一個人經常不知道該怎麼照顧寶寶,所以生完寶寶的第一年,楊姐的婆婆說自願來幫小兩口帶娃,楊姐和老公都覺得,寶寶是老人的親孫子,老人照顧自己的親孫子是理所應當的。因此,小兩口平時對老人也沒有任何的表示,連感謝老人的話語都從來沒說過,兩人更是從來沒有想過給老人適當的「帶孫費」,因為他們覺得這是老人應該的。



這一年裡,老人剛開始的前三個月,因為理解兒媳婦產假期間,很難,所以從來不說什麼,把兒媳婦和孫子都照顧得非常好,慢慢的兒媳婦能下床了,但是還有諸多的不方便,都是老人貼心地照顧著兒子的一家。老人花著自己的存款去給孫子買東西,給兒媳婦和兒子買好吃的,因為是打心底裡喜歡。漸漸地,楊姐發現婆婆臉上的不開心越來越多了,也不給孩子買東西了,也不給自己和老公買吃的了,家裡的衛生也開始讓楊姐自己打掃,所有衣服都讓楊姐要用手洗,哪裡有一點不入眼的話,就大發脾氣。



楊姐把這個情況給老公說之後,兩人都很納悶,後來是聽到鄰居家說,他們讓老人帶孫子的話,會給老人一定的「帶孫費」。楊姐小兩口這才反應過來,兩人商量決定,每個月給婆婆2000的「帶孫費」,當天晚上楊姐小兩口就跟婆婆說了這個決定。婆婆當時是拒絕的,在小兩口一再勸說下,婆婆答應了小兩口的決定。

此後,婆婆對楊姐非常細緻入微地問候和照顧,而且每天面對著小兩口都是開心地笑,對孫子更是寵愛得不行。小兩口也經常關心問候婆婆,讓婆婆心裡更是暖滋滋的,楊姐還經常給婆婆買衣服,帶婆婆到近處去旅遊,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感很強。



☆☆☆故事二:李姐,35歲,剛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寶寶,每個月給婆婆2500的「帶孫費」,和婆婆的關係也更是融洽多了。

李姐坦言到,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老人已經沒有那麼嚴重的重男輕女了,反而更喜歡女寶寶,但是多多少少那種傳統的思想還是有一些影響的。婆婆來到我們家照顧我剛生下的一對女寶寶之前,我就提前跟老公溝通好了,要給婆婆每個月2500的「帶孫費」,婆婆來的時候,我和老公當時就跟婆婆說過了,每個月月初給婆婆2500塊錢,上下老小的費用我們單獨出,每個月還會給婆婆額外的1000塊錢當做孝敬。

婆婆剛開始兩個月不接受我們的「帶孫費」,但是我和老公都很清楚,即便再親,誰也不想這樣來辛苦照顧我們的,所以我們是要堅持給「帶孫費」的。



婆婆接收了「帶孫費」後,對家裡更是無微不至地照顧,任何事情都比我想得周到很多,經常關心我,讓我不要碰冷水,不要站太久,而且還經常問我是不是該給我爸媽買點東西,還經常「教育」我,要經常問候到我爸媽,爸媽帶大我不容易……我其實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真的是感動得不得了,婆婆還說我「沒出息」,就這麼一句話都給感動了,我內心裡其實也是真的很幸福。婆婆老家裡的果子成熟後,總是先第一個給我爸媽郵寄過去。我確實真的很感動,也覺得自己很幸運。

我也很認同那句話:一個人需要被看到她的付出,並且我們要做出回饋,要知道她的不容易,並且我們自己要懂得感恩,這樣的關係才能更幸福地持續下去。而不是覺得一切理所應當,那是分歧的根源。」



☆☆☆故事三:林姐,孩子已經3歲,每個月給婆婆3000的「帶孫費」,一家人其樂融融,很是幸福。

我生完孩子的前3年,不得不辭職,全職在家照顧寶寶,後來家裡的經濟壓力太大了,我也不得不被迫要重回職場掙錢,孩子就只能交給公婆,讓公婆幫忙照看。

公婆生活在縣城,平時也就是婆婆在飯店裡做做工,公公在建築地上做做工,掙點小錢。一聽說我們要把孩子交給他們帶,婆婆的第一反應是她的工作怎麼辦。

我跟老公商量了一下,每個月給婆婆3000的「帶孫費」,麻煩婆婆給我們帶孩子,因為我們請不起保姆,而且保姆也肯定沒有孩子的親奶奶更能照顧好孩子。婆婆在縣城裡是一個月2500元,我們給3000元,而且跟婆婆說,因為孩子小不懂事,婆婆更得費心。同時,寶寶的費用也都是我們單獨給的。



我們每個月都會更關心公婆,我們也怕孩子爺爺奶奶累著了,畢竟年紀大了,每個月我們額外還會再給2000塊錢,讓公婆多買點營養品,補補身子。但是公婆卻把每個月我們額外給的2000塊錢存起來,一分沒有動。婆婆跟我說,你們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要存起來,他們都用不著那些,每天照看孫子,也沒什麼累的,反而有孫子陪著還樂呵呵的呢,說我們已經給了他們3000的「帶孫費」了,平時心裡也對他們那麼的關心和體貼,一切都值了。



寫在最後

公婆雖然心疼自己的孫子孫女,但是作為年輕人的我們,還是更應該懂得感恩,假如是我們自己帶孩子,如果老公不給錢,自己會是什麼樣的心理,這種心理映射到給我們帶孩子的公婆身上,多少多會有同感的。

給「帶孫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適當地給,畢竟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一樣,平時也更應該多多問候老人,從心理上更加關心老人,而不是給完「帶孫費」後一了百了,請個保姆都還不止那點錢呢,更何況公婆對孩子注入了全部的愛,這種都是金錢換不來的疼愛。

而作為老人,照顧孫子孫女,也不是說非得必須要「帶孫費」,而是希望作為兒子兒媳的我們,能看到老人的愛和付出,我們應該對老人相應的回饋,這才是關係能和諧、融洽、長久穩定的一種方式。畢竟不是那個人,誰會掏心掏肺地對你好呢?


歡迎關注情感裡,生活裡,我們一起陪伴~

相關焦點

  • 老人幫忙帶孫子,該不該給「帶孫費」?3個兒媳婦說出了答案
    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那麼在帶孫這件大事上,有多少婆媳能達成一致呢?如果婆婆幫忙帶孩子,兒媳婦該給婆婆「帶孫費」嗎?為此清水採訪了三位當事人,聽聽她們怎麼說。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文麗每個月會提前買好家裡的生活用品和米麵糧油菜,還每個月按時給婆婆發放3000塊的「帶孫費」,這讓她和婆婆之間,雖然不是很親密,但該有禮貌和謙讓還是有的。
  • 婆婆幫忙帶孫子,需要給「帶孫費」嗎?聽聽三位兒媳婦怎麼說
    都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容易,被房貸,車貸,養娃壓彎了腰。其實想想農村的老人,更是不容易。他們大多超過60歲,一輩子種田種地,臨到老了還要背井離鄉去大城市幫忙帶孫子。那麼對於婆婆幫忙帶孫子,兒子兒媳婦到底要不要給錢?
  • 老人幫忙帶孫子,該不該給「帶孫費」?3個兒媳婦說出了實話
    導語:鄧女士兒媳婦生了孫子。鄧女士當了婆婆就沒閒著,開始幫兒媳婦帶孫子。鄧女士雖然身子骨挺硬朗的,但帶孫子還是挺讓她受累的。但真正讓鄧女士感到難受的是自己這麼受累幫兒媳婦帶孫子,兒子要給自己帶孫費,兒媳婦還因此和兒子大吵大鬧。雖然鄧女士並不在乎給不給帶孫費,但兒媳婦這個態度還是讓鄧女士感到很寒心。
  • 公婆幫忙帶孫子,該不該給「感謝費」,三位兒媳婦說出了答案
    雖然孫子是親生的,但是老人也有自己的生活,剛開始會對孩子喜歡得不得了,但是時間長了,兒子和兒媳不但沒有感恩,反而還各種抱怨老人沒有把孩子帶好,這種案例比比皆是,就造成了老人不願意帶孫子的想法,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做。如果兒媳婦每個月給公婆一定的「感謝費」,老人的心裡是否會更開心呢?
  • 婆婆幫忙帶孫子,兒媳婦該給「帶孫費」嗎?聽過來人怎麼說
    01我是85後,也是兒媳婦,我對於婆婆帶孫子,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婆婆沒有義務幫我帶孩子,但如果婆婆願意幫我搭把手,我是十分感激的。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父母生活在一座小城,兩個兒子分別在不同的大城市工作成家。大兒媳懷孕以後就把婆婆叫了去照顧,直到孩子快兩歲又被懷孕的二兒媳叫去。
  • 婆婆幫忙帶孫子,需要給「帶孫費」嗎?聽聽兒媳婦怎麼說
    導語:很多婆婆到了晚年,也沒有輕鬆日子過,因為她們生的是兒子,兒子娶了老婆後,婆婆往往要幫兒媳婦帶孫子,婆婆幫忙帶孫子,兒媳婦是感激還是反感呢?她們認為需要給婆婆帶孫費嗎?曾女士:我生了一個兒子,生完兒子修完產假後,我就去上班了,白天是我婆婆幫忙帶孫子。
  • 父母幫忙帶孫子,要不要給父母「帶孫費」?這4個子女說出心裡話
    父母退休後為了減少兒女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大多都會選擇幫子女帶孩子,給孩子分擔一部分負擔。那麼父母幫忙帶孫子,要不要給父母一點「帶孫費」呢? 1.王女士我覺得應該給。父母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多少都會給孩子花點錢,而父母又要犧牲大量的時間在帶孩子身上,註定不會有其他的經濟來源。養孩子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父母養大我們已經很不容易,本該安享晚年的年齡,卻因為我們忙於事業不能照顧孩子的原因,而再一次扛起照顧孫子的重擔。父母為我們分擔負擔,我們對他們給予經濟上的補貼是必須的。
  • 婆婆幫忙帶孫子,還需要給「帶孫費」嗎?這3個兒媳說出心裡話
    婆婆幫忙帶孫子,還需要給「帶孫費」嗎?這3個兒媳說出心裡話現在很多老人覺得退休了之後,自己就自由了,就能享受生活了,但是殊不知其實很多老人年紀大了之後,反而更加繁忙,需要操心的事情也變得更多了,可能要照顧子女,更可能要帶孩子,那幫著兒女帶孩子,需要給錢嗎?我們就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 婆婆幫忙帶孫子,要給帶孫費嗎?聽這四個媳婦怎麼說
    導語:婆婆幫忙照顧孫子,算不算應該的。要不要給帶孫費呢?她們喜不喜歡婆婆幫忙帶孫子呢,會不會反感呢? 楊女士:生完孩子恢復後,我就去上班了。帶娃的重任就落到了婆婆身上,因為他有時間。帶著孩子去公園散步,緩解孩子一天的疲勞,但是晚上回來我會接手,因為婆婆帶了一天身心疲倦,晚上再不好好休息的話,身體吃不消。所以晚上帶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我身上,。
  • 父母該不該幫忙帶孫子?三對60歲老年夫妻,給出完全不同的回答
    導語現在社會,老人退休後幫忙帶孩子的情況非常普遍,有的是爺爺奶奶帶,有的是外公外婆帶。可是,所有父母都願意幫忙帶孫子(女)嗎?所以,提前詢問了兒媳婦的想法:「爸媽年齡大了,你們如果不願意帶孩子,我能理解。如果你們害怕孤單,歡迎你們和我一起住。」聽了兒媳婦的一番話,我放心了。60歲那年,孫女出生了,兒子和兒媳婦趁著我六十大壽,邀請我和老伴去大城市一起生活,順便幫他們帶小孩。
  • 奶奶索要帶孫費,兒媳婦說:奶奶帶孫天經地義。你們同意這句話嗎
    孫子一滿月,梅奶奶就手把手帶大的。剛開始的時候,兒媳婦還會過來幫忙帶一下,可是幾個月後,兒子與兒媳婦一下班回家就是回房間玩手機打遊戲。對孫子不聞不問的。 梅奶奶說過兒子與媳婦好幾次,他們嘴上是答應的,可轉身就忘記了。梅奶奶照顧一頭家著實辛苦,可是兒子和兒媳婦卻不體貼她,認為她這樣做是應該的。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有什麼不一樣呢?三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前言很多的老人都在幫兒女帶孩子,這幾乎成了老人的一項工作,每天去外面遛彎的時候,都能看到不少的老人帶著自己的孫子。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願意帶孫子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那麼還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的生活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聽聽這三位婆婆的心裡話。
  • 「我們該不該讓公婆無償帶娃?」採訪3位寶媽,聽聽他們怎麼說
    你覺得的公婆有義務幫你帶孩子嗎?從法律上講,自己的孩子自己帶,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你有養育他的責任。但幫帶孩子,其實幫的不只是兒媳婦,更多的是幫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兩口子,因為現在是他們倆共同遇到了困難,需要人過來幫忙一下。如果老人明明有空,身體條件也允許,但你卻不去幫忙,等於你自己親自把兒子兒媳的情分弄沒了,以後孩子會幫你養老嗎?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底有啥區別?三位老人給出了答案
    然而現實是,很多老人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然後兒孫們有出息了,自己卻只能回到農村。有老伴的還好,有老伴陪著。沒老伴的,可能只能養一條狗陪著自己了。那麼對於老人來說,帶孫子和不帶孫子,晚年到底有什麼不同呢?為此清水採訪了三位老人,聽聽他們怎麼說。
  •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到底有什麼區別?3位老年人說出了答案
    對於農村的沒有退休金的老人來說,最幸福的晚年就是兒孫繞膝,兒子兒媳婦孝順,孫子孫女經常回家看看,雞犬相聞,一家人開開心心坐在一起吃頓飯了。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養大了兒子,帶大了孫子,兒孫們都有出息了,自己老人自己卻只能回到農村。老伴還在的就挺好,有老伴相陪,老伴已經去世的多半只能養些貓狗陪著自己了。
  • 婆婆不願意帶孫子,到底是怎麼想的?2位過來人說出了答案
    現在也有很多兒媳婦嚷嚷,婆婆有膽不給我們看孩子,我就有膽不給婆婆養老。所謂,有因必有果,天道有輪迴。然而婆婆不給兒媳婦帶孫子,就這麼罪大惡極嗎?聽聽2位過來人婆婆是怎麼說的,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啟發。當時村裡人都以為陳嬸會和別的婆婆一樣,停掉家裡的生意,專門在家帶孫子。畢竟在我們那樣的小鎮,孫子為大,而生意是可做不可做的。結果陳嬸很堅決的拒絕了,她跟她兒媳婦是這樣分析的:你初中畢業,每個月在鞋廠上班,撐死了一個月只能掙3000塊錢,而且還有可能要挨主管的罵。最主要的是,孩子就該媽媽帶,這樣帶出來的孩子才會跟媽媽親。
  • 老人幫忙帶孫子和不帶孫子,區別是什麼?三位老人吐露心聲
    婚後2年,他們就給我生了個大胖孫子,可是他們都得上班工作,孩子需要有人幫忙照看,我就從兒媳婦坐月子的時候就去了有時候面對她的一些指責,為了不給兒子惹麻煩,我就連忙認錯,保證自己下次注意。要說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區別最大的就是,帶了孫子你就有一份責任在,人家把孩子好端端的交給你,你得小心翼翼,不能磕了碰了。現在孩子大了,也比較調皮,而我腿腳也不好,攆不上他。我去哪就拉著他的胳膊,不讓他跑遠,生怕磕了、碰了不好跟兒子和兒媳婦交代。
  • 父母幫忙帶孩子,要不要給父母「辛苦費」?這4個子女說出心裡話
    父母退休後為了減少兒女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大多都會選擇幫子女帶孩子,給孩子分擔一部分負擔。那麼父母幫忙帶孫子,要不要給父母一點「帶孫費」呢?1.王女士我覺得應該給。我的孩子從小就是婆婆幫忙照看,在照看孩子之前,我婆婆自己做一些小生意,每個月也能賺個幾千塊錢,後來幫我們照看孩子後,不僅賺不到錢了,每個月還搭進幾百塊錢的老本給我孩子買東西。
  • 老人該不該幫忙帶孫子?幫忙帶孫子該不該收取報酬?我是這樣想的
    社會發展要求女性必須走出家門工作打拼;專家提倡母乳餵養;幼兒園、學校要求家長配合教育;新時代父母不願意帶孫子;或者父母不能退休帶不了孫子;家務活不能甩手不幹;不生二胎還會被指責,等等,年輕人真的太難了。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的主要原因,繼續這樣下去,人口出生率很難提高。如果老人能幫忙帶帶孫輩、乾乾家務,年輕的小家庭能減少一半精神的壓力。
  • 老人該不不該幫忙帶孩子?
    有90%的80後家庭需要老人幫忙帶孩子,而老人需要小孩陪伴的只有23%,所以現實情況是:我們離不開老人,不是老人要來,是他們不得不來。,否則除了心懷感恩,別再要求這、抱怨那還有很多說,老人帶孩子是傳統習俗了,他不給我帶孩子,我就不給他養老,拿養兒防老這一套來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