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遠在申城的大侄與我連視頻,讓我看看她家的小公主。才百天的小傢伙特別可愛,蹬著兩個小腳丫,搖著小胖手,眼神機靈地東瞧西看,尋找我在視頻裡的聲音。
大侄笑著把她抱起來,讓她仰靠在胳膊上。父女倆兒那兩張好像克隆下來的臉龐立即出現在我的眼前,讓我覺得格外的溫馨。尤其是大侄臉上的那種為人父親的幸福和滿足感,讓我不禁又想起了您,我那個深愛我的,我亦深愛著的老父親。
有人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小情人,所以每位父親都特別疼愛女兒。我不知這是傳說還是事實,但您卻一直被家裡人戴著偏心我的高帽,直到現在哥還這樣說。
我說哥的思想狹隘,不懂您的用心,其實您一直是一位公正慈祥的老父親。只是您對哥的愛放在心裡,體現在「嚴」上,所謂愛之深,責之切。而對我的愛您更多的放在「寵」上。
您對哥好,您扶持他創業,給他經濟幫助,幫他養大孩子。您對我好,則是給了我一個小女孩對父親的全心依賴和滿足我小時候對吃穿用的全部渴望。
很小時候,我就和您最好。每天吃完晚飯您就盤腿坐好,我坐在您的懷裡,聽您講故事,念書,然後,在您的懷裡睡著。
偶爾,您同母親鬧矛盾,激動得想大聲喊的時候,只要我的小手捂住你的嘴,你就偃旗息鼓,憤怒全消。奶奶和媽媽都稱我是家裡的最佳滅火器,您的火只能我來滅。
您平素很節儉,但對我一直很大方。每次我向您說要點兒零花錢,您都是要兩角給一元。末了,還會再問一句:老閨女,夠不?為這,重男輕女的奶奶老說您對我偏心。
而每年的春節,您知道我最愛吃甘蔗,鎮裡沒賣的,您就帶著我騎著自行車冒著大北風到二三十裡外的城裡買。我坐在大梁上,聽著您蹬著自行車累得呼呼地喘氣聲,到現在想想都為您心疼。
長大後我嫁人了。您總趴著窗口看著我家。擔心我在自己家糊弄,每到周日,就給我打電話,讓我點愛吃的菜,然後您去採買做給我吃,還特別提醒我飯好前過去就行。
您對我的愛細心厚重,但卻從不嬌縱。從我六七歲,我就跟著您去田裡幹活。春天,早晚我和您一起種園子、種地。夏天,假日我與您一起去拔草。冬天,我與您一起打掃院子裡的積雪。每次您忙碌的身邊,總有一個小小的我。
鄰居張爺爺常慨嘆我是小姐的身子丫頭命,本該嬌養的孩子卻啥都跟著做。聽到張爺爺的話,我也曾直接問您:老爸,為啥您幹活總帶著我,不帶哥哥,難道您也和別人家一樣重男輕女嗎?您說:」將來你要去婆家過日子,多學點技能對你沒壞處。」就這樣,在您的用心指導下,我十二歲就會炒菜做飯,會用縫紉機縫補沙發墊、圍裙,會包粽子,會打餅……這些生活技能在我婚後非常受益,而那時我也終於理解了您的良苦用心。
成家後,有時與愛人鬧些小矛盾,您知道後都批評我,讓我多點耐心、多點包容,勸我家和萬事興。我委屈地和您掉眼淚,說您偏心,然後您就給我做我最愛吃的,逗我開心。
您在我成長的路上,即是慈父,又是良師,是我最敬重最愛戴的人!
您的一生是輝煌的,卻又是辛苦的、清貧的。年輕時,天之驕子的您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大學畢業後與母親一起報名回了農村;又為了愛情,從一個城鎮戶的青年做了一個農業戶的上門女婿;您做過全國先進教師,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您當過優秀的鄉村書記,卻因家庭的牽絆而回了校園。而您,又為了我們的幸福和快樂,起早貪黑,把我們農村的小家打造了世外桃源。
現在,每當在網上看到別人發的田園風光,我就會想起我家院子裡的那些新鮮蔬菜,那些又甜又脆的水果。忘不了家裡房前的那棵大梨樹。每到夏日,一家人坐在樹下吃梨賞月的溫馨情景;忘不了家裡院牆邊的那棵大棗樹,每年的八月十五,我和哥站在牆上摘棗子的愜意情景;忘不了家裡西牆邊那從南到北的一大趟葡萄架。每每回味那一咬滿口甜的大颶風葡萄,口水就忍不住地流了下來。還忘不了後院的那幾棵大結桃樹、山楂樹、李子樹和櫻桃樹,小的時候奶奶總把夾子放在樹中間,給我和哥哥打鳥吃……
故鄉的房前屋後留下了您辛苦的痕跡,也鐫刻了您給予我們的幸福童年。那裡,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也是您蔥蘢歲月青春不在的見證。可惜,那麼美的小家因為回城,因為我們手裡沒錢,僅僅用一萬元就易了主。從此,與您,與我們,和我們的後人再也無關。
故鄉的小家沒有了,而十幾年後遠離故鄉的您也逝去了,曾經的快樂,曾經的寵愛,曾經的溫暖,曾經的幸福,也隨著您的逝去離我越來越遠……
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剛韌,接過了您放下的責任……
如今,家裡都好。母親健康,哥也幸福,連大侄子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寶寶。我終於可以喘一口氣告訴您:親愛的老爸,請您安心。若有來生,我依然願做您的寶貝女兒。只是,希望您不要再離開得這樣早,讓我有機會,有機會好好地孝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