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更多都是因為彼此之間的「界限不清」產生的。
這種「界限不清」表現在婚姻上,公婆會強力幹涉兒子、兒媳的婚姻,是因為兒子未能與父母劃清界限;嶽父母也會大肆幹預女兒、女婿的生活,對女婿索取無度,也是因為女兒未捍衛好小家庭的邊界。
年輕夫妻結婚後怎麼跟彼此之間的原生家庭相處:誰的家人搞出問題,誰就該出面解決,這也是伴侶相處的一個基本原則。
但我們怕的是什麼?一些人無法從原生家庭中抽離出來,看著是個成年人了,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父母的幹涉。男女雙方,甭管是誰,都得拎得清自己跟原生家庭的關係,否則被幹涉過多,你也沒辦法擁有自己的幸福。
婚姻是一個人,一輩子的大事,更應該是自己做主,父母的想法和意見,雖然可以作參考,但是真正自怎麼去做,應該最後的決定還是要靠自己。
現在這個時代,很多年輕人思想越來越獨立,也都有自己的想法,但還是有一些年輕人會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從而衍生出「媽寶男」這一網絡名詞。
「媽寶男」顧名思義,媽媽的寶貝,就是指被媽媽寵壞了男人,對於他們來說,萬事都會聽從媽媽的話,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是認為媽媽是對的,這群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雖然會因為對媽媽的依賴性對女孩子不錯,但是也總會因為過度依賴媽媽而處理不好婆媳矛盾。
這些媽寶男最典型的舉動就是不管是什麼樣的事情,都會聽從媽媽的意見,不會背離媽媽的意見,似乎永遠都無法離開媽媽這個角色。
之所以成為媽寶男,其原因不僅僅是媽媽自己的錯誤,更多的還是這個男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夠高,思想無法獨立,根本無法離開母親的關愛。
02
衛東的母親非常的強勢,在衛東家,向來是他母親說了算,父親的地位最低,衛東幾乎是被母親從小管到大的。不過,身為獨生子的他,父母和爺爺奶奶也都很寵他,家裡人幾乎把所有的關愛都給了他,從小他就是上著最好的學校,穿著最好的衣服。
也正是因為此,衛東對於父母的依賴性非常的強,在家裡,父親穿什麼衣服都是由母親決定,而他的生活也都是被母親給打理妥當。母親是一個女強人,她有自己的事業和獨特的見解,這麼多年,不管是家裡還是公司,母親都經營的很好。
衛東談過兩段戀愛,最後都以分手告終,最大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母親不願意,他聽慣了母親的意見,也不願意違背母親的意思。
直到他遇到陳薇,即便是母親不願意,他還是想跟陳薇發展下去。
陳薇家庭條件不好,出身於農村,但是她的性格和身邊的女孩子都不一樣,她大大咧咧,愛開玩笑,喜歡熱鬧,自由自在,衛東是真心喜歡她,所以這一次不管母親說什麼他都不願意妥協。母親不同意陳薇的原因無非是瞧不起她的家庭,覺得她配不上自己兒子,但是衛東這是第一次違背她的意思,看著兒子一直堅持,她這才做出讓步。
畢業工作以後,陳薇錄取的公司很不錯,那家公司也一直都是母親很喜歡的一家公司,趁熱打鐵,衛東帶陳薇見了父母,因為陳薇很乖巧明事理,父親看著很滿意,母親覺得她能力還可以,也就不再打算阻礙兩個人的婚事了。
而對於衛東,陳薇的父母特別滿意,兩個人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就在他們商量著訂婚買房子的時候,陳薇發現了一個問題。
衛東的媽寶男特性一點一點的顯露出來,比如說陳薇如果和衛東一塊出去,晚上在外面待的時間晚了,衛東就會說:「我媽說女孩子應該早點回家,咱別玩了吧,我送你回去。」
在生活當中,兩個人的日常對話裡面,衛東說「我媽」這兩個字無孔不入,就連兩個人結婚,在哪裡辦婚禮,婚姻怎麼辦,房子去哪買,買什麼樣的,都要參考他爸媽的意見。
而且,衛東母親為了讓陳薇證明她不是奔著他們家的錢來的,和衛東說好了,彩禮不會給真的給這麼多,原本說好的20萬彩禮減了半,婚房還不允許加女方的名字,要知道衛東的媽媽只付首付,讓陳薇衛東將來一起還貸款。
陳薇對於彩禮減半的事情,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婚後兩個人如果一起還房貸,房產證上卻不寫陳薇的名字,屬實有些過分了。
就在陳薇找衛東商量的時候,衛東卻說:「你也別怪我,這是我媽說的,我覺得我媽說的也有道理,至於婚房,我們還是不要按照你說的那種風格來了,我媽說太素,我媽說歐式風格最好,裝修的錢說不定我媽也要給我們一點......」
衛東話還沒有說完,陳薇就翻了臉,光是日常生活當中的小事,他母親管的就已經夠寬了,就連大事衛東自己都做不了主,嫁給這樣的媽寶男,就算以後生活有保證,自己只有吃氣的份,一氣之下陳薇說:「好,那讓你和你媽住吧,你跟你媽過一輩子。」
說完之後,陳薇頭也不回的走了,衛東看到這種情況,傻了眼,他媽卻說:「我早說了這樣的女孩子不保險,她就是為了咱家的錢,她要是真的愛你,等一段時間想明白了,就回來找你,她要是不回來,只能說明不愛你。」
然而,衛東並沒有等到陳薇的回心轉意,等到最後的卻是陳薇離開了這座城市,刪除了他所有的聯繫方式,那個時候衛東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可是已經挽回不了了。
衛東犯的最大的錯是什麼?
一味的聽從母親的意見,卻從沒有想過自己要的是什麼?他也沒考慮陳薇的意思。一個男人學不會長大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為長不大就意味著沒有擔當,如何能扛得起一個家庭的重任,更別提處理婆媳矛盾了。
03
「長大戀愛結婚生子」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經歷的過程,也是每個人都應該獨立走完的一條路,對於這條路來說,父母的意見和指導只能當作是路旁的路燈,只有照明的作用,不應該是決定性的作用。
居裡夫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
不管是父母還是朋友,他們終究是外人,自己想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留住,自己爭取。
父母總會離我們遠去,不管做什麼決定,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獨立想法和思維,不管什麼時候,我們能應該我在獨當一面的能力。對於父母的意見和想法,我們可以聽一聽,做一下參考,但是最終怎麼決定,應該還是要靠自己,不能夠只聽父母的話,媽寶男是萬萬要不得的。
記得某一本書裡曾經提到過這樣一句話:
「人終究要獨自長大,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獨立面對和處理,成年人長大的不僅僅是年紀,更應該有獨立的思想和性格。」
這個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原本兩個相愛的人會因為父母的不同意,而造成一輩子的遺憾,要知道如果衛東可以獨立一些,和母親攤下牌,這一切就可以避免,兩個人也就不會鬧得分道揚鑣的地步。
衛東只聽父母的話,父母怎麼說自己就怎麼做,絲毫也不考慮事情的嚴重性,所以才造成這樣的結果,但是媽寶男不只是男人一個人的錯,更多的還有父母,最可怕的就是父母溺愛孩子。
所以,做父母的,也千萬不要因為溺愛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的能力。
另外,孩子終究是要長大的,既然自己是過來人,給點意見是可以的,千萬別替孩子做決定,也不要總是插手孩子的事情,否則,只能害了孩子。
今日話題:跟一個「媽寶男」結婚,會有多可怕?歡迎留言。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