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
你去別人家做客,看到一張笑嘻嘻的臉,一定會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看到一張愛理不理的臉,你自己也很沒趣,想要儘快離開,如坐針氈。
人與人交往,我們的臉,很容易給別人「第一印象」。尤其是女人,一張好看的臉,能夠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與人交往更加順暢。雖然很多人本身不是外貌協會的,但難免也會以貌取人。
一個女人的婚姻狀況如何,往往看臉就知道了。比方說,幸福的家庭裡,有一個愛笑的女人;不幸的家庭裡,有一個愛哭的女人;生病了也沒有人照顧的女人,臉色是痛苦的。
雨果說:「笑聲如陽光,驅走人們臉上的冬天。」一個女人很愛笑,那是因為他的心中沒有寒意,從來都沒有人讓她寒心。女人的心中有溫暖,那麼臉上的笑容也會更多一些。
前天和朋友聚會,好幾個朋友都帶了自己的愛人一起參加。朋友林正和妻子一直坐在一起,他們小聲地交流著,是不是露出笑容。我問林正:「你們兩口子在說什麼呢?」林正說:「我和愛人真正商量買單的事情。」我說:「這次聚會,不是小胡組織的嗎?肯定他會買單啊?」林正小聲地對我說:「小胡剛剛結婚,工資也不高,如果他買單,也許會讓妻子不高興,我呢,經濟狀況比他好一些,愛人也對我更了解一些,主動買單,也是應該的。」
我和林正交談的時候,林正的愛人一直聽著,沒有發聲,但是對林正的做法,是肯定的。從林正的愛人的臉上,我看到了「幸福的婚姻」——互相理解,還理解別人,幫助別人。夫妻一起堅持善良,用微笑面對生活。
當一個女人的婚姻裡感受到了幸福,她的臉上會有更多的笑容,還有柔情、信任、鼓勵的表情。當一個男人,讀懂了妻子的表情,他的心也是溫暖的。
哭泣的女人,我們也應該常常看到,但哭泣的原因有很多種。事業失敗的女人,哭一整子,然後會調整心態,繼續努力;受傷的女人,哭泣是因為感覺到身體某個部位太痛苦了,傷口好了,也就不會再哭泣了;和別人吵架之後的女人,也會哭泣,但是哭泣的時候,帶著一種怨恨。
婚姻失敗的女人,常常以淚洗面。特別是那些戀舊的女人和有孩子的女人,很長一段時間都走不出痛苦的婚姻,甚至還想著要復婚。因為一次失敗的婚姻,讓她長期都處於無法自拔的狀態,覺得人生沒有了希望。當她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眼裡有淚,甚至哭幹了眼淚。
有的女人,因為婚姻失敗,但不想讓家裡人為她擔憂,就一直強作歡顏,假裝很快樂。可是,她在別人面前很「快樂」,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就會感覺很憂傷,也會暗自流淚。
當一個女人走出了失敗的婚姻,或者遇到了一段新的戀情,才會真正「收起眼淚」,露出幸福的笑容,臉上的陰霾,一掃而過。
表妹曹娥,前天上午找到我:「他要和我離婚了,我該怎麼辦?孩子怎麼辦?」曹娥一臉的憂傷,一臉的無奈。我對她說:「婚姻不好了,那就先忍一忍,過一段時間,看情況,再做決定。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離婚。」曹娥說:「我已經忍耐了好幾年了,我還要忍下去嗎?想起來都害怕。」
作為一個女人,遇到了 不幸的婚姻,但是離又離不掉,起碼是一時半會無法離婚,就變成了天天在煎熬。表妹曹娥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是「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我總不能隨隨便便建議曹娥離婚吧。
一個在婚姻裡掙扎的女人,她臉上的表情,令人心疼,但也是愛莫能助的。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誰能夠保證自己的建議,就能夠給她幸福呢?哪怕是自己的婚姻,遇到了狀況,也是無奈的,「離婚」二字,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不簡單,尤其是有孩子的夫妻,離婚之後,最痛苦的應該是孩子。「母子連心」,作為母親,怎麼能夠不考慮孩子的未來呢?
無依無靠的女人,要麼是離婚了,要麼是長期單身。她對婚姻沒有太多的期望,覺得一個人過日子,也蠻好的。「你不堅強,沒有人代替你堅強」,作為女人,也懂得這樣的道理,是生活逼著她去堅強。
讀者小敏是一個單身的女人,有過一段簡短的婚姻,結婚一年不到,就離婚了。她倒是看淡了婚姻,覺得一切隨緣吧。她的朋友圈裡,常常有自拍照,但她的臉上沒有憂傷,更多的是自信和堅強。今年,她開了一家美食店,每個月的收入都有一萬元以上,靠自己就能夠過上好日子了。她發微信給我:「有空就來我的美食店坐一坐,一起喝一杯。」看她說的話,我還真的把她當成了「哥們」。
如果女人有人疼愛,她是願意溫柔如水的,哪有女人希望一輩子都是「女漢子」。就是一個很堅強的女人,如果遇到了心疼她的人,也會變回小女人。
千人千面,百人百姓。每個人的臉都不一樣,但臉上的表情,總是有大同小異的時候。女人的心相對來說,更加脆弱,總是更加容易「變臉」。
女人的臉,暴露了你的婚姻狀況:家庭矛盾很多的女人,臉上總是有一點點憂鬱;被丈夫傷害的女人,臉上有一些「苦澀」;戀愛的女人,臉上有幸福的陽光;失戀的女人,臉上有些茫然;有婚外愛情的女人,臉上有幸福,也有難言的酸楚;和老伴在一起的女人,笑得最甜......
李嘉誠說:「把你的臉迎向陽光,那就不會有陰影。」真心希望每個女人,臉上都有陽光,心中都有溫暖,身邊有人陪,人生路上有人疼愛。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