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個目標和時間的限制。
特別是為了希望做成某件事,想獲得某些結果時,目標是絕對不能欠缺的。
正因為有了目標,你才能在逐步接近目標的過程中,通過自身不斷體感所得的進步和成果,通過達成感促使多巴胺的分泌,動機和彩金才能一直維持下去。
但是,目標設定也必須遵循合理性和適當性的原則—高不成低不就的目標很容易讓人遭受挫折。
這就需要能順暢設定目標的訣竅。
這個要怎麼解?
首先要明確自己現在最看重的是什麼,將來想成為什麼,近階段最渴望達成的事是什麼,然後再開始想如何設定目標,設定什麼樣的目標。
設定的目標,如果不是自己感興趣,不是對自己很重要,或者不能激起自己意欲的目標,那麼這樣的目標99%會成為「空想」。
如,學生考的成績不好,為此學生或者學生的父母設定了一個接下去的考試要考到多少分的目標,但是學生本身沒有強烈的求勝心理,本心只是想得過且過,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那麼這樣設定出來的目標幾乎就不可能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要考出好成績簡直是不可能的。
再如,現在自己想的最大事,最優先考慮的事是「自身的成長」,那麼把目標設定為「來年爭取去留學,積累海外的學識和經驗」,動機強烈,幹勁就會很足。
比如,「現在對「自身的成長」最優先考慮的人,假如設定「明年一定要出去留學,積累海外留學的經驗」,無疑,為了獲得期待的這樣的成長機會,學習的幹勁和意欲一定會高漲。
設定目標時,大推薦運用「SMART」法則。
「SMART」法則,是「具體的(Specific)」「可測量的(Measurable)」「可達到的(Attainable)」「有價值的(Relevant)」「有時間限制的(Time Bond)」的5要素的單詞的頭文字組合。
具體就不多少說了,要儘量寫得詳細,心中所希望的儘量都能表現出來。
可測量是指能看得到,可視化,可測量日日的進步的事—如「不再浪費錢,不再衝動購買」的目標內容就是X,但如「本月用於購物的金額限制在200元以內」就是具體設定的目標內容,其效果可通過數值來得到確認。
有時間限制的要素中,一定要表現出來的是「到什麼時候為止」的設定,只有這樣才能施加給自己緊迫感和壓力來提升自身的動機,讓目標的實現變得容易起來。
寫出來的動作,是伴隨著身體動的行為,可以讓自身比較清楚地感受到這個目標是現實要完成的東西,其效果不是空想可比擬的。
貼出來,宣言出來則是為了讓自己時時意識著自己的目標。
另外,寫出來的時候,不要用想~的語氣,必須是做~,不要留給自己餘地。
設定完目標時可同時做的是計劃的醞釀作業。
比如,「今年的英語4級考試要取得90分以上的成績」的目標,但是這只不過是目標,這時就需要同時醞釀具體的可實行計劃,如「下周前考試對策問題集要準備好,本月中要全部練習完」,「下結束前要把過去的考試題全部解答一遍,更是要在規定時間內感覺一下考試的時間分配要怎麼做」等。
特別是如果設定的目標是對自己來說較高水準的目標,比較遠大的目標,比較長期的目標,那麼在轉移到實際行動前,一定要把怎樣達標的過程事先做好檢討和模擬,列舉一些可能會碰到的苦難和挫折,先做好預備的對策,以及如何進行改善,找到最適合的方法等。
只有這麼做了,才可能避免「觸雷」—減少失敗的可能性,減少中途「退場」的可能性,減少喪失幹勁,堅持不下去的可能性,相反明確了目標實現的過程,那麼不管什麼樣的目標都能變維持幹勁邊實行下去,自然就能大大增加實現目標的機率。
目標和具體的實行計劃決定好之後,就可以移動到行動上去了,但這個開始過程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定期的梳理和審視,還有可視化的成果記錄。
改善目標實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能讓去達目標的「車」能一直行駛在最合適和最正確的道路上。
這裡有一個問題要先搞清楚,那就是「夢想」和「目標」之間的區別。
比如,「買特斯拉」是夢想,為此需要「50萬的存款(假設)」,為此,自己需要「每月存1萬」,這是計劃。
包含「每月存1萬」的實行計劃在內的「存下50萬」,這就是目標。
為了能實現自己的大目標,最初肯定是要設定小和容易達成的目標,實現小目標的疊加和延續(如收入見長,那麼變更為每月存2萬等),然後逐步去完成夢想,這才是現實的目標和計劃的設計。
假設為了能考上心儀的大學—與其說這是目標,其實更應該說是夢想。
而為了完成這個夢想的目標,最初可設定成「所有必要科目的習題集要反覆做10循環,達到滾瓜爛熟的程度」,那麼計劃就是「每天要做多少頁,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做到10循環」。
等這個目標達成後,就可以「過去10年份的考試題在1個月內全部按考試規格來演練完」等,逐步提升目標的難易度和積累達成感,就可以不勉強也能持續維持幹勁了。
多項目標的存在,是目標達成的最大障礙。
因為自己的關心和集中等都會被嚴重分心分散,進而會讓目標的實現變得相當困難。
所以,一開始對於目標實在不能明確的時候,設定多目標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有「目標競爭」的意識—把多個目標中並不太中友好的目標一點點消除,把結果聚焦於最要優先的更高目標,而且是只是一個目標。
對於如何通過優先順位的排序來聚焦目標也無需煩惱,可以從現階段自己最感興趣,最要爭取,最有積極性的考慮上去定下最要優先和高目標。
比如,想「考出4級,也希望能會一些基本的商業英語會話」,那麼可以把精力先投入到「4級考試」上,以此作為聚焦的目標,英會話可以考慮成達成這個目標後的接下去要去實現的目標。
比起設定更好的目標,現階段更能讓自己集中的,有迫切感的目標的選擇更重要。
如上述黃金規則1中所述那樣,對於幹勁的維持沒有多大幫助,甚至是妨礙的多餘的目標,無需猶豫,「勇敢」地減去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