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阿姨戀愛,遭兩家人反對哭訴:「子女的不理解如尖刀剜心」

2020-12-01 黑皮和方臉

如今的時代在變,風氣在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過去那些老一套的社交觀念和婚姻觀念當成是一種歷史的舊產物。

年輕人會覺得,一個人生活很快樂,一個人生活更自由,無意義的社交可以刪繁就簡,對人生無幫助的伴侶不要也行。

不想結婚,也不想交友,只想一個人安安靜靜享受獨處時光,品味孤獨,甚至有種說法是,只有懂得享受孤獨的的人,才是優秀的人。

誠然,一個人是很快樂,可以無所顧忌的吃獨食,賺的錢怎麼花都不會有人管,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做飯就點外賣,不打掃就叫家政,不需要在意任何人的心情,這樣的生活的確是十分愜意。

然而沒有人是天生享受孤獨的。即便再奔放自由的人,也會有孤獨至暗的時刻。


當夜深人靜之際,當需要幫助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受到無邊的寂寥,這段時間或許不會佔據很長的時間,然而卻真實存在。

更多的時候,這份真實的寂寞感,不會出現在低落的時刻,而是開心的時候。當你有快樂的事情,有趣的經歷時,想要分享,卻找不到任何人的時刻,你一定也會感受到那份寂寞帶來的悵然若失之感。

因為年輕,或許還會覺得利大於弊,即便會孤獨,但也能克服,畢竟還年輕,有更多的事情可以衝淡寂寞,可以為自己找到填補寂寞的方式,獲得其他不一樣的樂趣,然而老年人,卻不行。

寂寞對於老年人而言,是致命的,這一點兒也不誇張。

老年人與年輕人最大的不同,便在於不再年輕。不再年輕意味著精神上不再充滿活力與朝氣,身體上表現為機能退化,體魄不再健壯,寂寞便分外深刻。


很多人會覺得,電視上的公益廣告裡的獨居老人,總是過分誇大的可憐,老年人難道就沒有事情可做嗎?老年人難道就沒有自己的老年生活嗎?

學不會新的事物也不想學習,與時代脫軌,是必然的,寂寞也是必然的。尤其退休以後,突然有了更多的時間,那種突如其來的寂寞與空虛感,會讓很多老年人都無法適應。

如果說,身邊有個人陪著,至少還能講講話,可若是身邊的人都沒了,那老年人的生活,除了枯燥乏味,也只剩下盼望子女晚輩們回家這一個盼頭了。

很多老年人到了晚年突發抑鬱,大抵都是因為太孤獨太寂寞,其實他們也並非只是期盼兒女的關心,有時候更需要的是知心的陪伴。

不是兒女也可以,或許不是兒女,反而會更好。


65歲的邱阿姨最近遇到了一件讓她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的事情,她很痛苦,也很憤怒,不知道該如何向子女表達她的心情和訴求,最終讓她變得異常偏激。

「我兒子女兒現在見了我就頭痛,我知道,他們覺得我老了變了,脾氣便古怪了,人越來越難伺候,見了面總是拿話衝著他們。

可是,是他們先拿刀狠狠的剜了我的心,不管我的死活只顧著自己!那我還需要顧及什麼?,他們現在都不想管我了,不管我也好,反正我也沒幾年活頭了,還能折磨他們幾年?我什麼都不怕了,就這麼過湊合過!」

邱阿姨原本並不是這樣一個難相處的人,從前的她,什麼都為子女著想,什麼都以子女的需求為主,這樣的日子,她過了整整42年。

「我二十歲的時候生了大女兒,後來接連生了三個孩子,一個一個把他們撫養長大,年輕時不被公婆善待,他爸又是個特別傳統的男人,婆婆說什麼他就聽什麼,婆婆說我不好,他就怪我怨我沒伺候好她爸媽。


我到底受過多少委屈,我從來沒有跟人抱怨過,我以為孩子們都懂我的辛苦,可是我現在覺得,我任勞任怨過了一輩子,根本就沒人能懂!我不說就沒有人知道,我現在說了,他們還嫌我煩,我知道,我就是老了,招人不待見了。」

邱阿姨說起來眼淚就止不住,邊抹邊絮叨:「我也不想讓他們照顧我,我知道他們都忙,都有家庭,偶爾節假日來看看我,有時候送點禮物就不來了,我也沒怪過他們。哪個家裡沒有幾口人,有老有小的一家幾張嘴都等著吃飯呢。

我真的不怪他們不來看我,可我怪他們不理解我的苦悶。」

邱阿姨的苦悶,只有她自己知道,丈夫十幾年前因病離開,邱阿姨一直都是一個人單過,子女們剛開始怕她寂寞,都會經常回來陪她,邱阿姨也感覺到很欣慰。

可時間久了,漸漸地兒女們也都懈怠了,有時候來,有時候不來,邱阿姨知道兒女們忙,也不敢有什麼抱怨。

退休之前,邱阿姨還算是有點盼頭,每天做點事情,至少生活不至於那麼無聊。可退休以後,邱阿姨就徹底沒了事情做,生活開始陷入了止步不前的狀態。


她不缺錢花,也花不了幾個錢,手上從前老伴留下來的存款,都盡數分給了兒子女兒,因為自己有工資,後來有養老金,給自己邱阿姨是一分也沒有留。

在家好幾年,邱阿姨閉門不出,除了上街買菜,就是在家裡發呆,越來越發懶,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差,中間還生了一場大病。

大病以後,經過一個老姐妹的生拉硬拽,邱阿姨開始接觸廣場舞。

「我剛開始也挺抗拒的,我覺得難為情,是我這個老姐妹跟我講,不需要在乎人家怎麼看,跳跳舞身體好,能出來走走接觸到人,還能找回自信!我就試著跟了一段時間。」

跳了一段時間的廣場舞,邱阿姨的確有了很大的轉變,身體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人變得開朗了起來,仿佛找回了年輕時候的狀態。

邱阿姨在廣場舞上,認識了一群心態好的同齡人,還和其中一個比較聊得來的,成為了固定的舞伴,人稱胡叔。

不僅如此,邱阿姨還戀愛了。和胡叔在跳舞的過程中,在一起相處的過程中,一來二去,有了感情。


胡叔是老教師退休,有不低的退休金,膝下有一兒一女,老伴前幾年走了,都是一樣的苦命人。

邱阿姨和胡叔默默地在一起兩年,直到今年邱阿姨和胡叔才有了計劃。

「我們倆都是有子女的人,就沒想著再婚,百年以後,他還跟他老伴兒葬一起,我也跟我老伴埋一塊兒,也不給雙方子女添麻煩,我們就是想住在一起有個照應,僅此而已。可僅僅是這樣的願望,也不行」

邱阿姨和胡叔對子女們把事情一說,立刻遭到了兩家子女強烈的反對。

「媽,你都65歲了,還想找男人,你不嫌都丟人我都嫌,你也得為你孫子以後考慮。」

兒子的一番話,刺痛了胡阿姨的心,她氣的把兒子攆出家門,但女兒也過來勸她:

「這些都不說了,萬一老人在哪邊出了點什麼問題,誰家負責?這個太複雜了,我看你們還是不住在一起最好,省的以後麻煩事多。」


和兒女的一番周旋中,胡叔和邱阿姨最終都敗下了陣,被兒女知道以後,邱阿姨還被兒子女兒看著,不讓兩人繼續相見,導致邱阿姨如今與胡叔只能偷偷摸摸做賊似的,不敢見人,也直接導致了邱阿姨的性格突變,與兒女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嫌隙。

人是群居動物,任何人,任何年齡,都需要陪伴。

不是老年人,可能會覺得有時候一個人沒什麼,沒有朋友,沒有父母,沒有配偶,沒有工作,等於就是悠悠閒閒沒有煩心事,也許對於中青年群體,的確是這樣,然而你不是老人,你就不會懂得老年的悽苦。

老人有很多的苦處,子女繁忙,朋友漸漸不再,過去他們喜歡感興趣的東西早已隨著時代的更迭消失不見。

種種原因,讓老人一直處在孤獨寂寞的世界裡,若是連身邊傾聽她,陪她說話的人都沒有,老年人真的會支撐不住。

其實老年人想的很單純,只是想有個長期長久的陪伴.也許有人說了,有子女不就夠了嗎?上文我也說了,這種陪伴,子女是可以做到,但不是子女也可以。


子女能做到的陪伴,其實遠遠不夠老人的需求,中青年人是家庭的中流砥柱,需要努力工作,需要維持家庭的運轉,對於老人的陪伴,只不過是一周一次的看望,或是花錢彌補自己的虧欠。

可老人最需要的,不是這些,她們需要有人無時無刻的陪著,不是禮物,不是偶爾的探望。既然你做不到,又何苦去阻礙老人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呢?

當你需要父母的時候,他們時時刻刻都陪伴在你的身邊,當你長大不需要父母了,把父母丟到了一邊。你工作忙,你有生活的壓力,老人不會怨你,誰也不會怪你,可你也該懂點事,不要只想著自己。

老人應該是無私的?應該為了子女的幸福而幸福?抱歉,老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他們會寂寞,他們也有追尋幸福的資格。

作為子女,除了幫助他們提意見,替他們辨別對錯少受傷害外,不該讓自己成為阻礙老人幸福的絆腳石。

相關焦點

  • 65歲,想再婚怕遭家人反對,這個年齡該不該放棄?
    很多中老年人,在60歲左右遭遇失偶,成為獨居老人。有時候想著融入兒女的家庭,帶帶孫子,但是又怕跟不上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容易產生矛盾,只能放棄這種選擇。其次就是不願意離開生活幾十年的地方,畢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再找一個老伴,是這群人的最好選擇,但這也遭受到家裡人的反對,認為歲數大了找個伴侶不像話。劉阿姨今年65歲,老伴去世很多年了。
  • 65歲阿姨哭訴:是我不夠狠,退休金9000每月卻只能吃一餐肉
    一位65歲大媽哭訴:我退休工資9000,每月卻只能吃一餐肉。薛阿姨:65歲忙忙碌碌一輩子,忙事業、忙家庭、忙孩子,似乎沒有什麼時間是在為自己忙活,為了家庭幸福,為了兒女成才,我付出了很多從那之後,我手裡基本沒什麼錢了,9000退休金對一個65歲的老人來說那是足足夠的,但現在我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吃肉了,基本上都是隨便對付一口,因為500塊真的不夠,不省著點根本就沒錢用。
  • 7000退休金不夠花,65歲阿姨坦言:我最錯誤的決定是再婚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獨身老人越來越多,對於老年人再婚這個問題,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支持的人表示,老人最害怕孤獨,人老了身邊總要有個伴,這樣更有利於老人的晚年幸福。反對的人認為,老年人再婚涉及到很多現實的問題,這些問題處理不好不僅會對老人的生活造成影響,而且會給子女帶來一系列麻煩。我的身邊有不少老人再婚後生活得很幸福,也有一些老人再婚後遭受不幸,陳阿姨屬於後者。
  • 65歲趙阿姨含淚哭訴:退休金每月5000塊,卻連豬肉都買不起
    導語有的孝順子女每個月都會給父母錢,生怕父母沒錢用,但是父母有自己的退休金,都不需要子女的,而有的子女見父母有退休金,覺得是一件好事。下面這個65歲的阿姨有自己的退休金,每個月都有5000塊,可是連買豬肉的錢都沒有,為什麼這麼說,一起來看看。
  • 「一輩子不生孩子,晚年什麼感覺?」3個65歲丁克女人說出心裡話
    「不生孩子是我做過最正確的選擇,我很享受這樣的人生」65歲的趙阿姨是退休教師,她跟丈夫在工作中相識。兩人戀愛時就說好不要孩子,要過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剛開始雙方父母特別不理解,三天兩頭催生,嘴皮子都磨破了,這夫妻倆還是過自己的日子,別人的話聽聽笑笑就過去了。趙阿姨三十多歲時,母親問她真不打算生孩子了?現在要生還有希望,再過這幾年就真的沒有後悔藥了。並警告她,別看男人現在跟你一起丁克,等到想要孩子你卻不能生,你就有哭的時候了。
  • 60歲阿姨嫁76歲大叔,遇子女強烈反對,阿姨心生計謀年輕人都佩服
    大家好我是盈盈,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身邊的真實故事,我們都知道 農村人的封建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如果農村老人喪偶後,大部分都是要孤獨終老了,原因一是他們自己不好意思再找一個,二是子女們大部分也不會成全老人在找個老伴的,這是在農村的一個普遍現象,言歸正傳開始今天的分享了 76歲大爺老伴去世有三年時間了,他的兩個閨女與一個兒子都常年不在身邊
  • 尋找善良的適合自己的老伴,婚姻才安穩幸福,65歲阿姨道出心聲
    說實話,兩人並不般配,李阿姨父母極度反對。但那時她很愛這個男人,根本聽不進勸告,認為自己這輩子都會因為嫁給愛情而永遠的幸福下去。剛開始,兩人還處於甜蜜期,生活過得挺不錯。當時間久了,問題就慢慢浮出水面。因為丈夫學問不高,不管是在交流上。還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落到李阿姨頭上。
  • 一對65歲幸福的再婚老人:彼此理解、互相體貼是婚姻保鮮的秘訣
    晚上和老公在外面散步時,迎面遇到了我曾經的領導,已經65歲了的王主任,他和再婚10年了的妻子親親熱熱地邊走邊交談,手裡還拿著一個裝水的杯子,時不時地遞給妻子喝兩口。55歲那年,他遇到了現在的老伴張阿姨,兩人同齡,都非常中意對方。介紹人是我們單位的一位老會計,他對我們說,張阿姨可滿意王主任了,見面時,老是開心地看著王主任,像是年輕人戀愛時的樣子。而張阿姨白白淨淨,燙著捲髮,衣著時尚,保養得很年輕,王主任也很中意。那一段時間,我們在王主任的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
  • 65歲女人自述:我退休金5000,找老伴只搭夥不領證,這樣做很舒坦
    這個65歲的女人說出了她的親身經歷。像我這種年紀,如果重新結婚,必定會牽涉到很多問題,比如財產和兒女,要是雙方子女不同意,那我們過得也不幸福,不過好在我子女他很贊同我,但他的子女,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所以我要考慮到這一點,我不想到時候因為再婚的事情,成了一件麻煩事,亂成一團。
  • 60歲奶奶哭訴:在子女反對下我執意再婚,現在我後悔不已
    為了晚年的幸福她們會選擇再婚,所以在子女同意的情況下,大多數老人都會選擇再婚。一位 60歲的奶奶哭訴當初不顧子女的反對,選擇了再婚現在的我特別痛苦。雲阿姨:我的前夫有一家公司他認識很多人,他這個人特別老實講誠信,很多人都願意跟他做生意,他 每次下班回家都會給我帶吃的。
  • 65歲大媽哭訴:退休工資9000塊,一個月才能吃一餐肉
    那麼老人年輕時為子女付出的一切,那到了晚年之後會過得好嗎?這位65歲的退休阿姨含淚哭訴:「我退休金9000,一個月才能吃一餐肉」。範阿姨/65歲年輕時我一直在忙碌,為了給兒子還有家庭更好的生活我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錢用了,也沒有存款,按道理來說,我的退休金足夠養活我自己,但現在一個月才能吃一餐肉,基本上都是隨便吃一點,因為就500塊錢,花不了多久,要是我不省,根本就沒錢用。
  • 不小心愛上46歲阿姨的23歲男孩,戀愛六十天後結婚,現在怎樣了?
    不小心愛上46歲阿姨的23歲男孩,戀愛六十天後結婚,現在怎樣了?說到愛情,大家都把它稱之為崇高聖潔的,關乎愛情不關於金錢、年齡等世俗的眼光,但是現實生活的柴米油鹽在消耗著這些,談婚論嫁就會不由自主的討論到門第和年齡,而且愛情落到平淡的生活中往往也不是那麼過於理想化。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那個23歲的愛上46歲阿姨的男孩?
  • 這位65歲阿姨說出答案
    就算只你在身邊陪伴,也比不過有老伴在身邊,因為老伴才是陪伴自己一生的人,而子女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不能每時每刻的陪伴老人。但是,每對夫妻,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有一個先離開。留下另一半孤苦伶仃的活著,成了一個孤寡老人,這個時候,就會發現人生特別的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了那個每天都陪在自己身邊的人,那麼,老伴去世後,活著的那個還會再婚嗎?這位65歲的阿姨說出答案。
  • 65歲阿姨哭訴:「新型啃老族」正在折磨退休老人,讓老人痛苦不堪
    導語人的一生,退休後真的可以好好享受生活嗎,陶阿姨認為自己從來都沒有享受過退休生活,因為有子女,所以沒有享受過休閒生活,一起來看看陶阿姨的經歷。陶阿姨/65歲59歲的時候我就退休了,如今每個月能領到4000塊錢退休金,我年輕的時候,每天都很辛苦拼搏,以為只要好好忙碌,賺多一點錢,就為了老了之後,不可以享受休閒的生活,可是,是我異想天開了。
  • 65歲阿姨傾訴:再婚15年,老伴去世他子女送我一套房,我拒絕
    現在生活中,很多再婚的家庭過的不幸福的例子很多。以至於人們對於再婚都有了成見,可是今天我要說的孫阿姨的再婚故事卻很溫暖。孫阿姨四十歲那年丈夫患了重病,孫阿姨不離不棄的照顧丈夫,不但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而且還欠下了外債,即便是這樣,最後也沒有留住丈夫的生命。此後孫阿姨一個人帶著一兒一女生活,孫阿姨白天工作,晚上還要擠時間做兼職,省吃儉用的拉扯著孩子長大。
  • 「年輕人愛啃老,我給兒媳錢她卻不要」聽聽這個65歲婆婆怎麼說
    看過很多子女「啃老」的文章,基本都是講述子女如何在老人家蹭吃蹭喝,惦記老人的退休金等事。其實生活中,獨立而懂事的子女也很多的,比如今天文中的主角,陳阿姨家的兒子、兒媳婦,還是很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的。,65歲,退休15年。
  • 一位62歲阿姨哭訴:把親家當一家人,是我人生中做過最傻的決定
    這「親家」自古以來都是走動太勤容易生事端,可是太過於疏遠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所以要掌握好這個度,一旦失控造成的影響可不一定在可控範圍內,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一位62歲阿姨哭訴:把親家當一家人,是我人生中做過最傻的決定。
  • 65歲退休阿姨自述:我退休金5000塊,但仍然選擇找老伴再婚
    周阿姨/65歲我46歲那年,前夫去了外地工作,因為他常年在外,沒有空回來,很久沒有我的陪伴,就控制不住在外面找了情人,他和情人相處一段時間,愛上了情人,後來和我提出離婚,既然他都說離婚了,我只好成全他,而且就算他不離,我也會和他離,因為我接受不了婚內出軌,子女是我的一切,我不會把子女交給他,怎麼樣我都要奪子女的撫養權。
  • 65歲阿姨傾訴:在兒子家當了5年免費保姆,才明白養老該靠誰
    生活中越是為子女付出越多的老人,到老年越是容易被子女嫌棄。以前都是「養兒防老」,可如今卻在流行另一句叫「養老防兒」,意思是怕有一個像螞蟻一樣啃老的兒子。筆者家住的小區裡有一位李阿姨,老伴5年前去世後,被兒子接過去養老,可是前段時間她回來了。一次長聊後,李阿姨的的經歷讓我明白了,人到老年,到底靠誰?
  • 69歲阿姨痛哭:在子女的反對下我執意找老伴再婚,如今我後悔了
    但有的女人,他們接受不了孤獨,都會和子女商量,想要找老伴。一位69歲的阿姨哭訴:「後悔當初不聽子女勸,找了老伴再婚,導致我過得苦不堪言。孟阿姨/69歲我的前夫有一家公司,也認識很多人找老伴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是我就回去和子女商量,子女不同意,子女覺得我都忙碌了大半生,應該好好享受生活,不應該折騰自己,但是我不聽子女勸,非要找,子女擰不過我,只好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