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When you are old 》
--- Written By: William Butler Yeats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當你老了》 裘小龍譯
當你老了,頭髮灰白,
滿是睡意,
在爐火旁打盹,
取下這一冊書本,
緩緩地讀,夢到你的眼睛曾經
有的那種柔情,和
它們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愛你歡樂美好的時光,
愛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
愛情,
但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也愛你那衰老了的臉上的哀傷;
在燃燒的火爐旁邊俯下身,
悽然地喃喃說,愛怎樣離去了, 在頭上的山巒中間獨步踽踽,
把他的臉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二
多麼深情的用心啊,這份單相思式的苦戀用了威廉.勃特勒.葉芝一輩子,化作一顆金星,在葉芝心靈的夜空熠熠生輝,儘管一無所獲。但這讓他刻骨銘心,「玲瓏紅豆安骰子,入骨相思知不知」,並為她寫下了無數的詩篇。他一生苦戀的女神叫茅德.岡。
從二十三歲第一次遇見二十二歲的她,詩人就喜歡上她了。茅德.岡一次次拒絕了葉芝,但這不妨礙葉芝對她的一往情深,忠貞不渝的愛戀,直到老去。
這首詩是我上學的時候,在買的諾貝爾文學獎作者系列叢書之一的葉芝詩集裡讀到的,裘小龍翻譯的。網上有許多個翻譯版本,也許是第一次讀這首詩時就喜歡上了這個翻譯版本了。
在詩中詩人所使用了諸如假設想像、對比反襯、意象強調、象徵升華,等等藝術表現手法,揭示了理想中的愛情和生活中的愛情之間的差距,並把這種落差形象的表達出來,給人一種海枯石爛般的忠貞之美。整首詩比較簡明,真摯。在中國古典詩歌創作中,有人認為詩人「情深者可以直白」式的去寫,不必修飾,這在英語詩歌和現代新詩的寫法是通用的。
三
威廉·巴特勒·葉芝,愛爾蘭著名詩人。(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除了詩人的身份,他還是一位劇作家、小說家、散文家,他被託·斯·艾略特推崇為「二十世紀英語世界最偉大的詩人」。1923年,因「以一種高度藝術的形式表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永遠富有靈感的詩」,葉芝獲諾貝爾文學獎。葉芝在辭世前的兩個月裡寫的一首題為《布爾本山》詩中,留下了自己的墓志銘:向生活 ,向死亡冷冷看上一眼 ,騎士啊, 向 前! Cast a cold eyeOn life, on deathHorseman, pass by !
三
花下醉
尋芳不覺醉流霞,
倚樹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後,
更持紅燭賞殘花。
因為尋芳不知不覺在流霞般的花間醉了,日頭西斜對倚著花樹坐下竟然睡著了。深夜酒醒後這人們早已經散席了,我獨自一人拿著燃燒的紅燭欣賞這一樹殘花和落花。
尋花,醉花,花下眠,獨賞花。好一個風流玉溪生!對花的喜愛,用情之深,令人嘆惜。白馬覺得,小李也是在寫對心上人或對老妻的的一種情有獨鍾。他的詩總是可以這樣解也可以那樣解。這首詩以時間為遞進,層層鋪排式的表達了對花的熱愛之情,哪怕是殘花,一地一落花。縱觀小李一生,對愛妻真的很忠誠。感人至深的《夜雨寄北》,令多少人嚮往!
什麼是殘花呢?李義山有《殘花》詩一首,可以解釋。
殘花
唐 · 李商隱
殘花啼露莫留春,
尖發誰非怨別人。
若但掩關勞獨夢,
寶釵何日不生塵。
四
名家評李義山《花下醉》
清代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方是愛花極致。清代屈復《玉溪生詩意》:人賞我醉,客去獨賞,得無座中有拘忌者乎!
清代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紀昀曰:情致有餘,格律未足。
清代馬位《秋窗隨筆》:李義山詩「客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有雅人深致;蘇子瞻「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有富貴氣象:二子愛花興復不淺。或謂兩詩孰佳,餘曰:李勝,蘇微有小疵。
清代張採田《李義山詩辨正》:含思婉轉,措語沉著,晚唐七絕,少有媲者,真集中佳唱也。
清代林昌彝《射鷹樓詩話》:此方是愛花極致,能從寂寞中識之也。天下愛才慕色者果能如是耶?
五
為什麼今天拿一首愛爾蘭詩人葉芝的詩和晚唐大詩人小李的詩一起來讀呢?白馬覺得,古今中外,詩的形式各種各樣,但是詩人的各種愛憎悲憤的情感是不變的。情深出詩人。
這兩首詩都表達了作者對愛的堅貞。不論是深沉的,憂鬱的,感傷的,還是快樂的,簡單的,明透的,都很真摯感人。愛人或者愛花,用盡了一生的時光來證明愛,這就是真愛。這優秀的詩人的共性,是大部分人們愛情觀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