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從「異地戀」裡堅持過來的人,都是英雄。但不是每一個英雄,到那時都還渴望勝利。
因為愛到最後仍無法改變的,不是距離,而是現實。
分開時,他曾說兩年後一定回來,讓她一定等他。但兩年後,又換來了另外兩年的答案。
其實許多人都是這樣,最難過的時候,往往是決定分開的瞬間。而一旦真的分隔兩地,心反而慢慢沉澱了下來。因為無論難捱還是思念,距離都已經成了無法改變的現實。
雖然他們儘量保持至少一個月見一次,四年下來,兩人的各種高鐵票,飛機票早已裝滿了整個相冊。
那年,女孩以為他終於要回來了,但臨近歸期,他給她打來一個電話。他說,如果繼續留在那邊,公司考慮給他升職,並且調任隔壁城市的總經理。他問她意見,她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捂著嘴無聲地流淚。
因為女孩知道,他這樣問她,其實是心裡已經有所決定。她說什麼,除了增加他的煩惱,讓他找出更多留在那裡的理由來說服她,其他,別無所用。
後來,男孩繼續留在了那邊,工作更忙,陪她的時間更少。就連相冊裡的各種票,也越來越孤寂了。那時,他又給她續下了一個「四年之約」。
四年後,他確實回來了,但只是短暫的休假。他回來,是給她一個答案。
他說,我知道你很需要陪伴,但現在的我們,我回不來,你過不去。我仍然愛你,卻不敢再耽誤你。
女孩接受了他的提議,因為她在他的眼神和話語中,認清了一個事實。
這段他們努力維持了八年的「異地戀」,最終敗給的不是距離,而是現實。
他說他知道她需要陪伴,但他卻一再為了自己的前途,忍心將她置之一旁。
他說他回不來,沒有說任何理由,也沒有解釋任何自己的近況,就用這樣簡單的四個字,將自己概括得十分完整。
他還說她過不去,不是疑問的語氣,而是不願讓她付出,也是不再接受她的付出的冷硬。
她知道,他仍然愛她,卻從未愛他。因為他最初離開時,就是那般地果決獨斷,之後一次又一次地「續約」,也總是單方面的通知。
她知道,他是一個極為自律的人,在感情中不會亂來。但她在他的心裡,最終卻仍沒敵過他自己。
這場「異地戀」讓她看清的,不是時間對彼此感情的打磨,而是感情在現實中一次次的相形見絀。
有些人分開,是為了更好地相聚,是為了彼此更好的未來。
有些人分開,是對當前感情的逃避,是為了收穫自己的自在。
也有些人分開,一開始就揭露了這場戲的結局,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當彼此在「異地戀」中,有了各自的堅持,而這些堅持不想不可能融合。此時,彼此堅持著互不相讓的態度,其實已然透露了結局。
而這時,即使兩人一起走過不知多少春秋,也已經不再那麼渴望結局。
曾經預設好的結局,對彼此來說更是一種負累。勉強去完成,也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異地戀」,其實對於每一對戀人來說,無疑都是危險的。
因為當一個人為了一個目標,而選擇離開後,即使這個目標完成,他們也很難不被新的目標吸引,從而繼續又一次的分離。
而且,一個人不論奮鬥還是生活久了,對另一方的依賴和親密感,都會漸漸冷卻。
如果說,一場有等待期限的「異地戀」,是兩個相愛的人,在現實面前的一次妥協的話,那一場永無歸期的「異地戀」,便如永夜。
而在這場「永夜」之中,不難讓人感覺到,原來自己在對方心中,是如此容易被「犧牲」。
-END-
喜歡請在下方點讚、分享、收藏和評論。
編輯:有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