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生都希望自己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相比於女生的內斂,男生的表達方式更為直接,因此,生活應該是不缺乏那些勇敢追求愛情的男生。
然而事實卻證明,如今的社會,那些不願意主動追求女生的男生越來越多了。
從前的愛情只要是兩個人相愛就可以了,但是現在的愛情,除卻兩情相悅之外,還要受到生活壓力、戀愛成本、精神損失等一些物質的約束。
本來簡單的事情慢慢變得複雜化,人在心力憔悴的同時,還會擔心愛情是否會有好的歸宿,由此看來,
那些不願意主動追求女生的男生,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規避風險。
一、戀愛成本的逐步提升
電視劇或者言情小說中總會有這樣一個場景:男主會帶著女主逛商場,然後把對方喜歡的東西全都買下來,不看價格。
由此,人們自行衍生出了「一個男人愛你,就會捨得為你花錢」的原理。
其實這句話本質上沒有任何問題,畢竟愛一個人就會心甘情願的為對方付出,這也是愛一個人的最直接體現,但是這種情況建立在雙方已經是男女朋友的關係上。
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有人曲解了「付出」的本意,因此有些姑娘在還沒有和對方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堂而皇之的接受或者要求男生送自己各種各樣的禮物。
兩性關係中但凡涉及到金錢方面的付出,大多時候都是男生佔的比例大,而作為一個普通人,是很難支撐起對方對於物質的欲望。
因此,男生害怕戀愛成本太大以至於自己承擔不起,也就對愛情望而卻步了。
二、自由式戀愛的破壞力
之前在情感節目裡看到過這樣一個話題——
女孩問母親,為什麼他們那個年代物質條件那麼貧乏,卻依然沒有太高的離婚率或是分手率?
母親回答說,因為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東西壞了首先想到的是修,而不是換。
現在這個時代,已經鮮少有上個世紀那般貧乏的物質條件,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愛情關係,卻依舊保持著較高的分手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由式戀愛」成為了新時代青年的浪潮,它原本的意思是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不受家人、環境和物質的約束,兩個人結合在一起,只是因為彼此互生情愫。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由式戀愛」被人偷換了概念,在自由的基礎上多了一層開放,甚至是不負責。
生活中不乏出現這樣的場景:女友和現任在一起,結果前任的出現讓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一夜之間分崩離析,雖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是這樣的自由卻是以建立在一個無辜者的痛苦上產生的。
這樣的情況,讓很多男士深受其害,他們無法確定下一任是否也會讓自己重蹈覆轍。
因此哪怕孤身一人,也要因噎廢食,繼而也就不再主動追求愛情。
三、得不到熱情的回應,選擇及時止損
01)、朋友最近放棄了之前一直在追求的一個姑娘,問其原因,是因為在這段感情中自己看不到盡頭,看不到希望。
朋友說姑娘很慢熱,所以一開始自己也很有耐心的去等待她接受自己,然後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姑娘的態度還是停留在剛開始認識的時候,那般的不冷不熱,不甜不淡。
其實朋友並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他也知道愛情的事慢慢來比較好,他不怕辛苦,最害怕在愛情的進度條上,看不到一丁點到達彼岸的希望。
朋友雖然很喜歡姑娘,但是他更需要保留尊嚴,因此,在這場無疾而終的感情裡,朋友宣布了退場。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無法感動一個本就不愛你的人。
男人有自己的尊嚴,這場得不到回應的熱情中,如果繼續保持下去只會讓自己在那份冷漠中看到那個連自己都厭惡的卑微與討好。
02)、亞科斯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這是很多人不懂得及時止損的原因。」
你來我往的兩性關係,才能夠實現細水流長,得不到熱情的回應,選擇及時止損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這段感情的最好收尾。
雖然愛情出現的時機還伴隨著成本,但在那些結局並不算美好的感情中,同樣存在那些相濡以沫的陪伴。
愛情最真實的樣子便是兩情相悅,雙向奔赴,這樣的愛情才能在共同努力的動態式發展中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