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晴朗
本文由媽媽開心點晴朗原創,未經允許不可轉載,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生完孩子後的3年裡,是離婚的高發時段。
這個時期的女人,普遍狀態是:
經歷了生產分娩的疼痛、忍受著產後恢復的辛苦、承擔著哺乳育兒的繁重、操勞著事無巨細的家務……
為婆媳矛盾而煩惱、為丈夫冷漠而傷心、為喪偶式育兒而憤怒、為頻頻爆發的家庭爭吵而失望……
於是很多婚姻,就在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重重矛盾中,走向離婚的結局。
所以,常常會聽到這一句抱怨——生個孩子才知道嫁的是人是狗!
但是,每當我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總有很多疑問:
那些重男輕女的、媽寶的、懶散不上進的男人,難道是從有了孩子以後才這樣?
如果說這些令女人失望、痛恨的男人是衣冠禽獸,為什麼一定要等到生完孩子才能看清對方真面目呢?
你連對方的品質德行都不了解,幹嘛還要嫁給他,幹嘛還要給他生娃?
到底是男人的偽裝技巧過於高明,還是女人被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拖累?
……
我的一位小妹要離婚了。
小妹說,自從生完孩子,她的老公就越來越不像個人。
罪狀包括:
1、小妹生孩子痛了兩天兩夜,順產不下轉剖腹情況複雜。可他就照看了半個晚上,婆婆就生怕兒子沒睡好,趕著讓他回車上睡覺。結果,他還真就去睡得歡實了。
2、小妹剖腹手術後3天,肚子上的傷口沒恢復好。他嫌給老婆送吃的麻煩,一定要拉著她去醫院外的餐館吃飯。還說:「有什麼走不了路的,就你矯情,走走說不定好得快。」
3、坐月子時,小妹讓他也幫忙看一夜孩子體驗一下當爸爸的感覺,結果他發脾氣:「我明天要上班,怎麼可能半夜起來做這些事!」
4、自從家裡來了婆婆,老公的家務事便一律外推。自己不幹家務、不帶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可是,只要孩子一哭,就罵老婆沒管教好;
5、偏袒自家人、每次有矛盾都站公婆,都責怪小妹不懂包容。但是,他又對嶽父嶽母極不禮貌,見面了都不打招呼;
6、收入全都自己拿著,給自己買衣買鞋買各種東西,除了負擔一半房貸,其他家用一律不管,沒給孩子買過一樣東西。
這樣的男人,既不能提供經濟價值、又無法提供情緒價值,不離婚留著幹嘛?
可小妹的內心,卻依然還有糾結和痛苦,她對我說:
「晴朗姐。原來生個孩子才知道對方是人是狗這句話是真的,當初他對我那麼好,現在居然走到這一步。」
我問:「當初他怎麼對你好的?」
小妹想了想,說了一番令我啼笑皆非的話——
「我脾氣不好,每次生氣都是他先哄我,我懷孕的時候他還一口一口餵我飯,說他一定會當一個好爸爸。那時我好感動啊,沒想到,真的就只是說說。」
我嘆了口氣,這可真是萬千劇情的共同走向:男人說的比唱的好聽,翻臉就無情,而關鍵是,女人偏偏還買帳。
俗話說:娶妻娶賢不娶色,嫁夫嫁德不嫁財。
婚姻中同行的二人,能擁有多少個人的「德行」,大概真的是一段婚姻能否順利走下去的最大保證吧。
無德之人,漂亮話一大堆,真正能落實的卻很少;
有德之人,才能做到少說話、多辦事。
男人在沒有進入實質的婚姻生活之前,往往對女人俯首帖耳哄開心、可以說出無數甜言蜜語,於是女人就覺得好幸福、覺得未來一片光明。
可人長這麼大了,判斷真心和謊言的能力,應該也要具備一點了。至少不要被虛有其表的承諾弄得飄飄然,而是從日常的一點一滴中去判斷,對方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成熟度,去實踐他的承諾啊。
我記得最初和小妹的老公接觸時,就提醒過她:「這個男孩子不定性,你要留心一點。」
我沒見過一個男孩子,每天無時無刻不在照鏡子。
小妹說,她老公每天早上上班前,起碼要在鏡子前照上5分鐘。弄髮型、整衣袖、左看右看,怎麼都覺得自己帥。
走在路上,只要有反光鏡,他都要停下來看看鏡子裡的自己,比女孩子還在意自己的外表。
這反映出第一個值得警惕的地方——這個人很自戀。可小妹只覺得,他這樣很可愛。
在婆婆的嘴裡,這個帥氣的兒子是天下第一大寶貝。第一次和小妹見面,準婆婆就開始給小妹的穿衣打扮建議,話裡話外,都透出「你要好好打扮,才配得上我的兒子」的態度。
而小妹老公卻絲毫沒覺得有什麼奇怪,反倒和自己媽媽一起指導小妹。
而在往後的日子裡,婆婆試圖控制媳婦,兒子表示支持,這樣的事情反覆上演。
這便是第二個值得警惕的地方——一個控制欲很強的婆婆,一對依戀關係不正常的母子。
後來臨近結婚,兩家人又因為彩禮嫁妝的事情起了一些矛盾。婆家人是巴不得少出一點是一點,處處體現著算計,而小妹父母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一再退讓。
最後,婚禮辦得雖貌似熱熱鬧鬧,實則兩家人心裡都有不痛快。
這便是第三個值得警惕的地方——雙方原生家庭格格不入,衝突太多,在婚禮上就埋下了不合的種子。
當時我專門和小妹談過,建議讓她結婚後,儘可能讓小家獨立起來,少讓雙方父母幹涉,讓丈夫不再依賴自己父母,經濟上收入分配夫妻要溝通好規則,別急著要孩子,小兩口都成熟一點再說……
可小妹全都聽不進去,一結婚就生了娃。
於是我又建議,生了孩子,能自己帶儘量自己帶,能讓自己媽來帶儘量不要婆婆來帶。婆婆一來,丈夫更容易成為甩手掌柜,矛盾也更多。
可小妹又覺得,婆婆來照顧月子,自己才有面子——我給你們家生的娃,怎麼能不讓婆婆來出出力呢!
於是這一步步的,終於將自己推入到離婚的境地。
所以,孩子是無辜的。
孩子真的不是原因,只是種種三觀不合、又不懂經營感情的催化劑、導火索。
我不相信一個從來都自私、自戀、懶惰無擔當的男人,會在有了孩子之後突然轉性,變得勤勞、體貼、充滿責任感和愛心。
我更不相信一個懂得尊重、懂得共情、懂得凡事從多個角度考慮對方感受的男人,會突然在老婆生孩子之後,對她置若罔聞、自私冷漠。
真相其實一直擺在那裡,只是你自己選擇了視而不見。
又或許,其實你看見了,只是並沒有智慧去面對和解決它,所以用幻想來安慰自己,期待幸運的降臨。
只不過,生活沒有那麼多的幸運。
有些問題,遲早都是要解決的。貌似無關緊要的小問題,拖著拖著,就成了沉痾難起,預示著難以彌補的裂痕,離婚,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所以,要避免婚姻的雷區,不妨從生活細節中,看清楚這3點:
第一、對方的信念系統:他的內心信念、價值觀和規則,他頭腦裡關於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
第二、對方的原生家庭:他與父母的關係,他父母之間的關係,以及他是否有一個缺乏關愛的童年,很大程度上一個人的樣子正是由原生家庭塑造而成;
第三、自己的依戀情結:自己對對方是發自內心的真愛嗎?搞清楚自己,比搞清楚對方同樣重要,會讓自己明白自己在愛情中的位置和真正需求。
通常,如果一個女人需要等到生完孩子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狗,那麼,只能代表她的識人眼光出了問題。
而不會識人的人,性格上通常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優柔寡斷、沒有原則、總是有選擇困難症。
優柔寡斷的性格,帶來最壞的後果是:當你處於一段自身受到損害的關係中時,不會及時止損。
所以這一類的女人,往往稀裡糊塗進入一段婚姻,又稀裡糊塗被婚姻所傷害,最後卻無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離婚,還是挽救婚姻,都沒有力量支持自己前行。
有位姐妹跟我說:
「看著那個豬狗不如的男人,真的很想離開他。可是孩子還小,不想她沒有爸爸。」
可她們拼盡全力,犧牲了自己所有的幸福感,卻只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名義上的爸爸。
於是,她們往往在不斷地糾結與反覆中,讓一輩子這麼蹉跎了下去……
性格可以改變,人是需要成長的。
原始部落的獵人,如果得到了充分的訓練,他便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生活的需要——尋找事物、避開危險、保護自己和家人。
而今天的成年人,在婚姻中吵鬧抱怨,抱怨的總是別人,而自己卻充滿無力感,不願意站起來哪怕嘗試一下。
大自然並不仁慈。
婚姻,同樣如此。
【晴朗老師專欄《婚姻必修課:這樣離婚,不傷孩子》持續更新中,讓您擁有更通透的婚姻,把握婚姻危機下的親子教育,請關注專欄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