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顏淵》有云:「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舊時候認定一個人的生死由上天決定,能否富有也不受自己所控制,這個觀點聽起來相當玄幻,就像每個人的命運早有定數一樣,而事實上真正掌控個人命運的只有自己。
悲觀者看什麼都蕭條,在樂觀者眼中腳下條條都是康莊大道。心態不同,所看到的事物也不會相同,人生之路終究是要一個人走。
關於人性的虛偽,《增廣賢文》如此寫道:「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不信且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我們不得不承認金錢是個好東西,這年頭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
金錢就像是一面鏡子,通過它既能看清別人也能認清自己,世間冷暖只在貧窮面前展現真實,人生疾苦僅對富有之人特別讓路。
最能讓人體會貧窮和絕望的地方是醫院,最能讓人體會疾苦和崩潰的境遇是缺錢,人人都愛錢,卻不是人人都能到掙錢。
其實,一個人能不能富有一看便知,身上有這5種特質的人,註定是富貴命遲早會有錢。
放棄是這世上最容易的事,無論做什麼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所堅持,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失敗都是因為不曾堅持。
這世上從來都沒有白費的努力,無論於某件事而言單次的結果如何,只要能做到堅持到底的人,最終都能有所收穫。
很多人的失敗並不是由於事情本身太難,而是敗給了不能咬牙堅持的自己,滴水之所以能夠穿石正是因為水的堅持,不懼困難方能解決困難。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件事情的結局是好是壞都不是瞬間所能實現的結局。
性格堅定的人,在生活中被他們所瞄準的事情不達目的不放棄,有耐心的人才能創造奇蹟,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積累的不只有經驗,還有財富。
選定目標,堅定不移之人,總有一天會收穫超出預期的回報。
從古至今,身居高位,擁有財富之人皆能吃苦,他們要麼是從底層一路吃苦爬上去的,要麼出生就在頂層,卻依舊不肯做鬆懈之人。
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人若從未吃過苦,便沒資格評判生活,不經歷貧窮就無法同普通人共情,不經歷失敗便無從感受成功之後的美麗風景。
年輕時所吃過的苦,多半會在生命的另一個階段以「經驗」的形式出現,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極少有人天生睿智,那些充滿智慧的人要麼親自踩過坑,要麼親眼見身邊之人踩過坑。
忍受得了困苦之人,才有資格享受生活的饋贈。
不要小看活在苦難中的人,他們今天所吃的苦,在明天都會化作財富。
人們常常會誇讚一個孩子聰明伶俐,也會認可某個成人的智慧過人,這兩種讚揚往往會用在同一個人身上。
頭腦靈活的人小時候聰明伶俐,長大後很大程度上亦會智慧過人,他們懂得傾聽,善於思考,且自控能力相當強。
小孩子聰明伶俐有一部分成分是天生,但成年人的智謀過人更多的則是由後天養成,事實證明愛讀書且熱衷於思考的人,總會充滿智慧。
巴斯德說:「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頭腦靈活之人能在最短的時間裡將事情搞定,而對於那些萬事皆不具備之人,東風就算刮到臉上也徒勞無用。
生活中,那些善於思考總結,頭腦靈活之人總會有機會出現讓他們實現「富貴命」,於他們而言用智慧變現只是時間問題。
《道德經》有云:「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說任何看起來困難的事情都可以分解為無數個容易之事,任何龐大的事情也都是由細節拼湊而成。
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決定一切。一個做不好細節的人註定要迎來失敗的結局,而態度不端正之人更是幹啥啥不成,消耗第一名。
認真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品質。
世上之事本不難,難就難在不認真,認真學習之人,定會有所進步;認真研究之人,必然有所收穫;認真執行之人,定然有所成就。
人生在世最怕「認真」二字,也許有人會說「認真你就輸了」事實上這句話中的「認真」實為「較真」。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說:「我們沒有什麼複雜的價值觀,特別是小公司,不要這麼多方法論,認認真真地把豆腐磨好就有人買。」
但凡有大成就之人,做事都很認真。
生活中總有一部分人,做事不怎樣,做人倒十分張揚,這類人但凡有點小成就,便會四處炫耀,生怕別人不知道。
越有成就的人越低調,他們不會活在浮誇的世界中,踏踏實實做事,安安分分做人,低調就是他們的特質。
做事沉穩不虛榮之人即便一時做不出成就,隨著時間的積累總有一天會成為常人所不能輕易超越之人。
做事浮誇愛炫耀之人多半無法踏實做事,由於精力分散,便無法精準地掌控事態的發展。
要知道,人生從來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那種默默努力,保持沉穩安靜之人,總能一邊充實自己一邊悄無聲息地擁有財富。
沉穩之人能成大事,不貪慕虛榮者遲早會有錢。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富貴在天」的觀點?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