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2020-09-04 優創視角


在學車時,聽過一個特有意思的說法:開車大膽的,基本都是新司機;超過5年以上的老司機,都是要多慫就有多慫。

當時聽起來覺得這是扯淡,怎麼可能越開越慫呢?

車開得越多經驗越豐富,那應該是越大膽才對啊!

但是,現在自己開了5、6年的車了,感覺教練說得是真的對!

因為我現在基本已經是個慫人了,能不加速的儘量不加速。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

說白了,就是因為事故見多了,心裡越來越明白開車的危險性了,自然就越來越慫了。

其實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那些在職場上膽大妄為的,往往都是進入職場不久的,而那些在職場待了多年的呢?基本都是要多慫有多慫。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是個慫人,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剛」,什麼時候更適合「慫」起來。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一、在幫助別人時很慫

前段時間《三十而已》非常火,其中的鐘曉琴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無論是列印文件還是倒咖啡,她都熱心上前幫助。

說實話,這實在不像是一個工作多年的職場人表現。

因為工作幾年後,大家就會明白:幫這種忙毫無意義,既不能討好別人,又無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不過是浪費時間的自欺欺人罷了!

真正聰明的人,在面對別人的求助時,往往是比較慫的。

甚至,他們寧可承諾自己能力不行,也不願意輕易伸出援手。

為什麼呢?

因為幫忙很容易變成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幫好了頂多換來一句謝謝,但沒幫好,人家就得記恨上你了!

所以啊,他們在面對救助時是非常慫的,太簡單的忙,他們會拒絕;而超出能力範圍的忙,他們也會拒絕。


二、面對負面情緒時很慫

杜月笙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這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說大人物都沒有脾氣?難道他們都是機器人?

並不是,只不過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喜歡發脾氣罷了!

那為什麼他們不喜歡發脾氣呢?

因為人在生氣發脾氣的時候,血液會迅速湧向大腦,導致大腦氧氣減少,思考能力下降、智商下降!

這時候,人是最容易犯錯的。

可能是說出一些傷人的話、也可能是做出一些無可挽回的事,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活明白了的人太知道負面情緒的危害了,所以他們不願意冒這個險!

他們在面對負面情緒時往往會很慫,這是為了保護自己,更是為了保護別人。


三、在面對不懂的東西時很慫

俗話說:「一桶水不響,半桶水晃蕩」。

意思是說,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不愛顯擺,很實在、很安靜;而半桶水呢,則總是晃蕩個不停,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一樣。

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越是沒什麼能力的人,越喜歡跟人吹噓自己有多厲害;越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反而越是低調、認慫。

為什麼兩者態度差距如此之大?

因為前者想通過偽裝獲得沒用的讚美;而後者想通過認慫獲得真實的進步。

所以,在職場中有時候會看到這種現象:新員工學到了一點東西就開始指手畫腳,說這個不對、那個不行,要是換自己來做的話,早就怎麼怎麼樣了。

越是聰明的人,反而低調謙和,謙虛地向別人討教這個事要怎麼弄,那個事要怎麼辦,好像他們才是剛進入職場一樣。


四、面對別人的誇讚時表現很慫

有個老江湖告訴我,看一個人城府深不深很簡單,就是看他怎麼看待別人的誇獎就行了!

一個人如果經常把別人的誇讚掛在嘴邊,說明這個人對自我的認知並不清晰,是一個很容易被影響、被欺騙的人;

而反之,如果一個人面對別人的讚美時還可以做到無事發生,則表示此人經歷過很多事情,有明辨是否的能力,不容易被騙。

每個人都喜歡聽讚美的好話,因為這些話聽起來讓人心情愉悅、非常舒服。

但是,誇讚的話聽一聽也就算了,如果把他當真的話,那就顯得有點呆笨了。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不要對那些要求你以誠相待的人掉以輕心,因為他們很可能就是想從你那裡撈到一筆好處。」

在誇讚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別人誇讚你往往不是因為你真的有多優秀,而是通過誇讚,他可以從中獲得利益罷了!

聰明人在被誇贊時,往往是聽一聽就行了,基本不會當真。

因為他們明白,誇讚是比批評更危險的東西,因為很多時候毀掉一個人的,往往就是吹捧與奉承。

經歷事情越多的人,往往對人性的認知就真深刻。

因此,他們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有跟常人不太一樣的反應,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會表現出很慫的樣子。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性格懦弱或者是膽子小,而是因為他們知道,「慫」並不會損失什麼,但卻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大汪

相關焦點

  • 這些地方越「慫」的人,往往越厲害
    「初生牛犢不怕虎」般的厲害往往是因為無知和莽撞,而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彎腰,越是懂得在以下幾個方面放低姿態的人,往往越厲害。除此之外,願意把工作之外的所有時間都花在陪伴家人身上的人,在有些人看來,這是沒有自己的生活缺少生活情趣的傻瓜,一個人,總守在飯桌奶粉尿布旁邊能有多大出息啊,但這卻是很多夫妻羨慕不來的事情。
  • 越活越慫!
    越活越慫了……爹給我發來菇娘,我突然想吃豆角,那種裡面都是豆的豆角,尋思了好幾天,跟爹說了,爹立刻說明早就去買,說完我就後悔,開始惦記,怕他路上走著出事兒摔了啥的,怕他被人多要錢,怕他寄快遞說發快的結果人給發慢的……一直到東西到了才放心
  • 「少要沉穩老要狂」:六十歲後,這三件事不能「慫」,晚年無憂
    「少要沉穩,老要狂」:六十歲後,這三件事不能「慫」,晚年無憂。而另外一些人,雖然已經過了六十歲,但是臉上卻總是洋溢著激情,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他們穿著時尚,從外表看,根本看不出他們的年齡,這些人之所以充滿活力,都是因為他們的心態年輕。所以說,六十歲後,只有心態不能「慫」,才能越活越有激情,越活越有奔頭,晚年無憂。
  • 越是愛你的男人,在這三件事上越怕你
    可能愛情就是這樣,在愛情裡如果一個男人動了真心,在愛的女人面前往往會很慫。所有的愛慕,都讓自己變成最柔軟的樣子。男人懼妻,才是愛妻,怕女人是好男人的特質。一個男人若是沒有所謂的大男子主義,反而會非常的溫柔,對自己的老婆會和顏悅色,極其有耐心。那麼,這樣的男人就一定是一個充氣的男人。
  • 成年人的慫,是從「性冷淡」開始
    他自稱自己是位90後大叔,一個對愛情和生活認「慫」的「性冷淡」者。在信裡面,他簡單講述了這兩年自己的心理變化。隨著年紀的長大,他發覺自己活得越來越「慫」,對生活沒了要求,一日三餐,溫飽就好,出去旅遊,不打卡,不拍照,簡單的吹風看景就好。對愛情呢,也沒有抱著很大的憧憬和奢望,保持著一切隨緣的態度。看著他的來信,我明白他的困惑。
  • 「成年人的慫,是從性冷淡開始」
    隨著年紀的長大,他發覺自己活得越來越「慫」,對生活沒了要求,一日三餐,溫飽就好,出去旅遊,不打卡,不拍照,簡單的吹風看景就好。對愛情呢,也沒有抱著很大的憧憬和奢望,保持著一切隨緣的態度。看著他的來信,我明白他的困惑。仔細看看身邊的90後朋友,確實有很多和他相類似的契合點。
  • 真正成熟的男人,有點「慫」
    一個男人是否成熟,不是他有多大的成績,而是他終於學會了放下,沒有了抱怨的聲音,看起來很安靜,但內心卻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包容。真正成熟的男人,有點「慫」。「能屈能伸大丈夫」,他看起來沒有了男子漢的氣概,不再爭強好勝,不再鋒芒畢露,少了年輕時的銳氣,懂得了低頭,學會了「圓滑」。
  • 心上兩人是個慫,自從有了兩個心上人,我就徹底慫了
    曾看到一副對聯,上聯:仙是山中人。求下聯。有人對:您是心上你。我馬上想到心上人,心上人不是字,心上從卻是慫。為什麼心上有兩個人就慫了呢?暈,這不就是在說我麼?由於少年習武,我至少身體素質比一般同學強點兒,再加上我是東北人,從小打架就是娛樂一樣的存在。在大學之前,我人生的高光時刻恐怕就只有運動會了。由於能打,會打,愛打,我一直都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
  • 男人越是深愛一個人,越「慫」
    都說每個人在自己愛的人面前都是沒有脾氣的,女人是如此,男人更是如此,可能是因為害怕對方會離開,所以才對這段感情表現得小心翼翼。我們都知道男人越是在乎一個人,越會對她呵護備至,把她當成手心裡的寶,害怕一不小心,就會從指尖滑落,甚至碎落一地。因為我們在愛的人面前,總是唯唯諾諾,喜歡照顧對方的感受,因為愛他,所以想要給她最好的。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件事情,就是一個男人越喜歡一個女人,越害怕她生氣,所以道歉的總是他,在女人面前表現出很「慫」的樣子。
  • 人到中年,慫就慫點吧
    很多人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尤其是中年人。人在年輕的時候,脾氣總是非常的暴躁的,感覺自己受不了半點氣,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一點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就一定要挑明。因為原先的主管對公司裡面的人都非常好,而且工作很出色,在這個崗位上又做了十多年了,所以公司裡面很多人都為這位曾經的主管打抱不平。
  • 40歲中年女人的「慫」,是從這件事上開始的
    在職場上被同事暗地裡嘲諷,說她是有家有孩子,什麼都搞不定的家庭婦女。家庭和職場同時硝煙四起,兒子成績一塌糊塗,整天整些讓她跳腳的事。自己又從副總監變成小助理,她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為了家庭又不得不妥協。人到中年,女人活得越來越難了。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敢離職,不敢生病,因為身邊儘是依靠自己的人。
  • 真正成熟、穩重的男人,都有點「慫」
    在生活中,一個真正成熟穩重的男人,會讓自己的家人和妻子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讓愛人成為和別人都不一樣的的女人。但是,一個真正成熟優秀的男人,雖然有套路,但絕對不是和偶像劇裡面霸道總裁一樣。你要進入到他的內心深處,才可以了解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成熟。
  • 男人動情後的顯著特徵:「變慫」
    母親和父親結婚的時候家庭條件並不好,可是母親從來沒有抱怨過,反而省吃儉用過日子。一個家庭,可以說完全靠著母親撐著,也許愛一個人就是無怨無悔吧。有一次,父親可以喝醉了酒,父親和母親說自己自己不想工作了,覺得太累了。那個月他們沒有給母親自己的工資,而是把自己的錢都拿去喝酒了。母親當時痛哭流涕,醉醺醺的父親頓時傻眼了。
  • 越厲害的人,越善於做這3件事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做一些事情。其實這才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越厲害的人,越善於做這3件事。劉備深知曹操的性格,這一刻,劉備選擇了「認慫」。他並不是真的害怕曹操,而是不想與他再有糾纏。只有選擇暫時認慫,才能避免之後的針鋒相對。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會彰顯自己的優勢,反而會在最恰當的時候,選擇「認慫」。他們懂進退,明白有些人無需費心,有些事也不用糾纏。韓信,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統帥。
  • 解憂:想談戀愛不能慫
    在你我的身邊總是存在著這樣的一類人,總是羨慕別人的感情,也希望自己也能有屬於自己的另一半,但是往往當有那麼合適的人出現的時候,他們從來都是被動的,觀察他們之前的感情經歷來看,他們從來不會在哪個男生面前主動,就是有好感也不會再人前表露,只能在在背後掙扎,就算是兩個人在一起以後,每次的約會也是對方提出來的,甚至微信的聊天,也是對方先說的第一句話,哪怕到最後分手,對方都會在懷疑是否真的喜歡過他
  • 做人,要明白善良不是慫,該硬氣的時候就別忍著
    有時候一個人太過善良,也不是件好事,社會上總有那心存不軌之人佔便宜沒夠,受了恩惠還覺得你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能滋養一個人也能毀掉他,很多事情原本是無法分辨好壞的,只能通過「量」的控制來達到解藥或毒藥的效果。
  • 那些不合群的人,往往都有這些共同的特質,路卻反而越走越寬敞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應該迎合著自己內心的喜好,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這個道理大多數人只能夠明白,卻做不到真正的去實踐。合群,有些時候確實能夠帶給人所謂的溫暖,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讓你磨滅自己的稜角,圓滑的做人,路子反而會越走越窄。一般來說,那些不合群的人,往往都有這些共同的特質,路卻反而越走越寬敞。
  • 異性相處,女人越不做這5件事,男人反而越會寵愛你
    異性相處,女人越不做這5件事,男人反而越會寵愛你。1、少粘著男人感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主題。除了感情,我們仍然有工作和朋友,以及興趣和愛好。有好多事情要做。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空間來自由呼吸。一直都粘著對方。真的很容易失去新鮮感。當你粘著一個男人時,你越推動男人,你做得越多越好。做自己的事,自己管理好自己。這樣反而讓自己更加分,讓彼此的感受有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這三件事
    人到中年,應該越過越明白,越活越通透,也就明白,有三件事不值得去做。1、不刻意合群莊子說:「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過去覺得一個人吃飯、逛街很孤獨,後來才懂得,獨處的人,最了解自己的需求。人,總要在人群中,保持獨特的個性,擁有獨立的人格,彰顯不凡的氣度。
  • 真正愛你的男人,在這幾個方面,表現的很「慫」
    只有真正的愛著一個人,才會低下高貴的頭。在曖昧時期,被男人追求的時候,女孩總喜歡男朋友對自己低頭,喜歡男人總是哄著自己,妥協的,退讓的,都是喜歡。連柔軟都是愛的樣子。但是真正在一起了後,女人會覺得男人這些表現有點慫,缺乏男人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