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誰說我結不了婚》中,雖然陳數不是女一號,但是氣場直逼女一號,更是把職場女精英的人設,演繹的淋漓盡致。
陳數飾演的田蕾,曾經也收到了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卻因為家境困難,加上另外重組家庭的父親拒絕援手,最終與高學歷失之交臂。
在現在的律師事務所,她以一個普通本科生的學歷入職,從底層做起,經歷十年,做到今天二級合伙人的位置。
陳數用自己的演技,成功的詮釋了普通女子到職場女精英的終極秘密。
很多網友評價陳數說,她天生是為表演而生的。
不管是《和平飯店》陳佳影,還是《長安道》的林白玉,每一個角色都深入身心。
要知道,陳數學了12年舞蹈,卻最終把演戲當成了自己的終身職業。陳數不是一個衝動的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她半路出家去學習表演呢?
陳數解釋道:「中國的舞蹈演員就像跳著整齊劃一舞蹈的木偶,這讓我有一種無法發揮自己創意的痛苦。」
於是,陳數放棄了自己的多年堅持的舞蹈,決心從頭開始追求自己表演的夢想。雖然剛到中戲學習的時候,因為基礎薄弱又因為不是科班出身的專業話劇演員,所以成績不盡人意。
但是,一個學期後她的成績達到了全班第三,兩個學期後更達到了第一。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如今,陳數成為家喻戶曉的實力派演員,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深耕每一個角色,贏得觀眾的認可,同時也得到自己的認可。
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讓人愉悅。
【1】
提起胡歌,大家肯定不陌生,無論是《仙劍奇俠傳》還是《偽裝者》亦或《琅琊榜》,都曾風靡一時。
然而,事業再度爆火後的2017年,胡歌卻宣布息影一年,赴美留學,給自己充電。
很多人不理解,在他經歷了車禍的癒合期,好不容易復出,努力了這麼多年,終於迎來了事業的再次巔峰時期,為什麼偏偏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停下來呢?
胡歌說:「永遠都會有比我片酬高的人。」
「演戲不能一直往外掏東西,需要沉澱下來,我還有很多不足,希望卸下現在所有的光環,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於是乎,你看了一個忙碌的胡歌——留學、閱讀、寫作、旅行,做公益。
他在自己名聲大噪,萬眾矚目的時候,空出時間,留出精力,去做自己內心最想做的事情。
因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與自己喜歡的事情相伴一生。
【2】
前段時間,被網上的一則新聞刷屏:一名90後的電影美術設計師陳建,因為不想繼續重複壓力過大而又不規律的生活,毅然決然地辭掉了月薪4萬的工作,選擇去做一名外賣小哥。
新聞一出,就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嘲諷:「一定是假的,工資那麼高,他怎麼捨得辭職,肯定是炒作」,「真是白讀了那麼多書,腦子進水了」,「還是高材生,怎麼對得起他的父母對他的栽培」,「一看就是沒窮過的孩子啊,人家不為賺錢,只為體驗生活」……
然而,陳建並不在意別人的看法,雖然送外賣風裡來雨裡去的很辛苦,但是他覺得特別踏實。
能夠吃得好,睡得香,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做夢都是改圖紙,甚至因為運動的增多,連多年的脂肪肝都跟著消失了。
陳建覺得自己的選擇非常明智,因為沒有什麼比健康和快樂更重要,即使賺再多的錢,也買不來這些。
很多時候,我們透支自己的身體和健康,拿生命來賺錢,殊不知,不久以後的我們並一定有足夠的錢來保命。
所以說,高薪並不代表成功,相反,有勇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才是真正的成功。
只有內心豐盈的人,才能真正有勇氣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3】
前幾天,小區裡的一對夫妻,互相之間大打出手,都驚動了警車。一時之間,這對夫妻的故事,在小區傳開了。
男人的家裡比較有錢,女人的媽媽比較勢力,硬生生的拆散了女人跟她的男朋友,逼迫她嫁給男人。
因為女人確實很漂亮,剛結婚的那段時間,男人簡直把女人寵上天,可是當新鮮感過去了,男人就開始以工作為由回家的越來越晚,有時候整夜的不回家。
一個偶然的機會,女人發現了男人跟高中時候的戀人的聊天記錄,內容非常曖昧。
女人要求男人跟那個高中戀人斷絕一切關係,刪除一切的聯繫方式,以後不再有任何聯繫,但是男人不幹。
一氣之下,女人流產了,在醫院裡高燒十多天,男人連問都不問,把女人送到醫院後,再也沒有露過面,都是女人一個人在硬扛著。
女人的媽媽偶爾過來看看,也是冷言冷語地挖苦她說:「白白長了一個漂亮的臉蛋兒,連個男人都拴不住……」
女人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不甘心,出院回到家,卻看見一個女人在廚房裡忙碌,全然把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女人在醫院裡忍受著身體和心裡的雙重痛苦,男人卻在這個時候把高中戀人帶回家,卿卿我我。
女人實在忍無可忍,想都沒想,順手拿起了茶几上的水果刀,趁男人沒有任何防備的時候,刺向了他的肚子。
有的人說這個女人太傻了,幹嘛跟自己過不去啊,為了一個渣男,至於搭上自己的大好年華嗎?
有句歌詞是這樣唱的:「心理壓抑了太多痛苦,終於徹底的爆發。」
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儘管繁花似錦,但是內心也註定是痛苦的。
陳魯豫在《偶遇》一書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按自己的意願生活,別人閉嘴。
女人看似過激的行為,實則也是另一種解脫。
【4】
1995年3月的一個晚上,馬雲邀請了24位朋友來到家裡,馬雲對他們說:「我要辭職,我想幹Internet。」
這24個人都是馬雲在夜校培訓時候認識的,也可以說都是馬雲的學生,馬雲講了兩個小時的Internet,但是大家都聽不明白,其實馬雲當時也一知半解。
結果可想而知,大家都反對,因為在1995年的市場談Internet,無異於給康熙大帝講無線電。
但是,第二天一大早,馬雲就向學校遞交了辭呈。不得不提的是,馬雲當時在杭州電子工學院已經是外辦主任,相當於處級幹部。
能夠打碎這個鐵飯碗去選擇創業,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
馬雲天生就是愛折騰的人,他只是選擇了他最想要的生活而已。
然而,在他55歲的時候,在很多人都覺得人生還可以再拼搏的時候,馬雲選擇了功成名就,退隱江湖,回歸初心,只留下一個傳說。
不管是年輕時候辭掉鐵飯碗的馬雲,還是55歲正值壯年就退休的馬雲,任何一個時期,他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生活。
真正的成功,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寫在最後】
澳大利亞的臨終關懷護士布洛尼曾經對那些生命走到盡頭的人進行採訪,發現他們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人生是遺憾的,而排在首位的遺憾就是「沒有過上屬於自己的人生」。
馬洛曾經說過:「成功只有一種:按自己的意思過一生。」
人生那麼長,生命又那麼短,我們每一天都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才能不負韶華。
——END——
您好,我是@林小小公子,白天看娃,晚上寫作,願我有文,療愈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