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準備人生退路,提前編寫退休劇本,未雨綢繆的焦慮過分嗎?

2020-10-31 布衣煮春秋

曾經有位巴西首富,在年輕的時候將他的家人留給他的財產全部花光了。到了最後老的時候住在養老院艱難度日。

有人問他後悔嗎?

他說:「不後悔,最錯的事情就是我算錯了我能活的年齡。」

這段時間在老家,深夜和幾位耄耋老人促膝長談。

其中一個七十多歲退休十幾年的爺爺說:

「生來的時候,我不帶一分錢。我希望將來回去的時候,也能剛剛好把今生的錢花光,這是最妙的事情。」

我想,如果真的能做到如此精準當然是非常瀟灑的一件事。可是現實中,總有人在年老的時候缺錢花,或者在百年之後仍舊留有眾多家產。

且不說我們中大多數人都習慣為子女留下一些財產,單單看現在的物價上漲速度,等30年以後我們老了,能夠安安穩穩度過晚年生活嗎?

你想過退休生活有多長嗎?

據我所知,近年來國家規定男性60歲、女性55歲法定退休。直白的說,就是從退休那一刻起,我們必須用年輕時的積蓄度日。

國人的平均壽命現在已經達到70歲,有些地區甚至超過了74歲。雖然近年來退休年齡不斷延長,但平均壽命的增長使現代人面對退休的生活壓力有增無減。

漫長的退休生活,伴隨著日益衰退的身體健康狀況和逐漸萎縮的存款積蓄,雖然我仍舊年輕,卻實實在在能夠感受到那種晚年的悽涼。

我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夠活多大歲數,只是懼怕如開頭那個巴西首富一樣,錢花光了,人還活著……

活得太久,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讀《紅樓夢》,我清楚記得一句話:

「人生莫受老來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長壽,尤其希望能夠在退休生活中保持財務自由、獨立和尊嚴,但現實中生活卻並不總是那麼盡如人意。

「我前兩年就已經失業了,本來收入就縮減了好多,現在每個月還要繳430塊錢的養老和醫療保險,生活負擔好大!」隔壁的李阿姨每次見了我們,都在抱怨生活不易。

現在的家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老了以後靠退休金生活。而像李阿姨那樣提前失業,還要自己繳養老和醫療保險,可以想像她的生活負擔有多重。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如果不幸像李阿姨那樣提前退休呢?幾十年前的鐵飯碗,現如今有多少人還沒到退休年齡就失業了?

我算了一筆小帳:

我今年30歲。

假設我不幸在45歲退休,按保守估計,我需要準備好30-40年的退休生活費。

按照一個月2000的生活費來算,一年需要24000元。

40年×24000元=960000元

加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15年以後一年的生活費一定比現在多好多。

那麼,以我現在的收入,能夠保證在退休前存夠這筆錢嗎?

意外與生命盡頭,誰先來

上面只是保守估計了一下生活費用,當然在實際生活中一個人每月不可能只消耗兩千塊錢。

這只是按一個單身女性最基本的生活費用計算,如果再加上孩子、父母、人際交往、生活中的大事(比如生了病、孩子結婚買房、出意外等),都是需要錢的。

而退休就意味著我們不再有除被動收入之外的進項,退休生活卻不能保證一直順順利利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意外和生命盡頭,哪個會先來呢?

所以為了應對各種有可能發生的意外,我們需要準備的養老金遠遠不止96萬。

社保養老,只夠解決溫飽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的想法過於消極,因為提到養老保障,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社保養老金保障。

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只要每個月按數繳納養老保障,到退休的時候就能按月領取養老金過日子了。

對此我只想說,你太天真了!

我曾在體制內工作過幾年時間,印象最深的是一個老師傅退休我們給他開退休宴。

8年前老劉退休,幹了一輩子的鐵路工人,退休工資那時候能達到3000左右。而那時候我的工資也不過三千五。

我們都為他感到高興,即使不再上班了,到手的工資仍舊夠過得十分滋潤。

兩年前我從單位辭職,儘管那時候工資已經達到了七千塊,仍舊無法趕上飛速上漲的房價和物價。

反觀老劉,那點可憐的退休金已經在退休第六年顯得捉襟見肘,而那時他才六十五歲,尚且還有一位多病的高齡母親。

可憐的社保養老,只夠解決基本溫飽。

突然得了大病怎麼辦?

2011年在廣州有「跪行救女」事件,而同年福建也發生「賣兒治病」事件,重慶一位中年婦女「揮刀自剖腹水」事件,要不是因為沒錢,誰會願意做出這種沒有尊嚴又危險的事?

現實中,醫保真的是萬能的嗎?

人在疾病面前沒有尊嚴,而錢是我們能給自己的最後一絲體面。

如果是因為一場大病花去很多住院費,年輕的我們尚且可以用努力工作把錢賺回來。而當我們年老又得了大病,失去了工作收入,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我才30歲,就開始未雨綢繆準備養老退路過早嗎?

人生如同一場漫長的旅程,能夠在見過繁華之後全身而退,談何容易!

我是Mondy,歡迎關注我!

只寫走心的文章,讓你的閱讀有價值。

相關焦點

  • 未雨綢繆,提前做好規劃,才能「養活」自己的未來
    這兩天,讀了一本書,韓國三位作家寫的《30年後,你拿什麼養活自己》。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沒打算買,就覺得,我還年輕,30年後對我來說時間太長了。後來,有朋友對我說(他比我年長一些),時間長不長的,提前看看,總是有好處的。於是,就買來看了。
  • 羨慕45歲提前退休,感慨60歲才剛剛退休,越發感覺人生苦短
    另一篇寫的是我今年45歲提前退休,前半輩子工作太拼命了,身體也不太好了,現在每月維持最低花銷三四千,買了房車和家人一起去外面走走,旅遊過日子。羨慕45歲提前退休,感慨60歲才剛剛退休,越發感覺人生苦短。
  • 30歲焦慮大廠青年的可能性
    焦慮是怎麼來的呢,雖然並不想承認,但不得不承認,這個焦慮來源於年齡。當然,這裡並不是指30歲就已經垂垂老矣拼不動了,其實30歲剛好是處於黃金年齡段中,因為無論是已經積累的經驗、大腦的反應速度、身體的健康程度,都在巔峰狀態,時業不出意外也是在上升期。
  • 退休生活,需未雨綢繆
    昨天和一個已經退休的老同事,電話聊天。我的這位老同事在退休之前是做財務工作的。今年66歲,至今還在她朋友的一個小公司,做著財務管理的老本行。記得她55歲剛退休那會,曾經多麼高興:終於卸下工作,可以回家享清福了。我對她說,這個年紀了,享受退休生活多好?
  • 30歲你準備老了嗎?
    可能從我們上初中就聽過三十而立這個成語,三十歲這個年齡從那時的遙遠到現在遍布周圍,一時讓人手足無措,開始焦慮、煩躁、反思、憂愁等負面情緒,想想自己立了什麼?摸摸想想,身上連塊值錢傳家寶首飾都沒有,感覺太失敗了是不是?
  • 「提前退休」搶先在「延遲退休」前到來,兩類人可以享受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搶先在「延遲退休」前到來,兩類人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會面臨著幾個時間節點,長大成人、大學畢業、開始工作、退休。這好像成為了大多數人成長的生活軌跡。前面的幾件事都是我們可以去主動選擇的,只有退休是我們需要根據國家規定到達一定的年紀才能做的。
  • 30歲的年齡焦慮是個偽命題
    人們普遍都認為30歲是個坎,到了30歲不論怎樣都要讓自己成熟起來,獨立面對現實。為了能在30歲能做出點什麼,早早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像是攢夠多少錢、買房、結婚、生子、去幾個國家、去留學等等。典型的就是羅振宇的羅輯思維,青年人的焦慮就是最大的商機,因為他們要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要買房買車,要高薪,要成功,努力提高自己的途徑就是買課程、買書,花錢走他為你準備好的捷徑。
  • 47歲,存款不到50萬,我離「提前退休」有多遠?
    47歲,這些年在外打拼多年,實在是累了,身體透支,早已處於生病的邊緣。每天習慣性的5點就醒來,然後再也睡不著,昏昏沉沉,精神不振,對什麼也沒興趣,覺得人生也就這樣,麻木,全靠責任支撐著疲憊的身心。今年,因為外部原因,在家休息了幾個月,就開始謀劃自己提前退休的事。
  • 有退路的女人和沒退路的女人,到了中年後,區別會變得很明顯
    退路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是一份保障也是一種智慧,是人生的第二條路,也是讓我們活的更體面的保障。在我們年輕時,可能會勇往直前的不顧一切,但是到了中年後,我們才會發現,有退路的女人和沒有退路的女人的區別會越來越大。
  • 如何看待 35 歲提前退休的人?
    病因來源:家庭,生活,自身,工作處方:錢,關係如何看待35歲提前退休的人,打內心來說是羨慕,但是對於當下國情來說似乎是不太可能,如果你拋棄工作,那麼家庭也需要拋棄(生孩子,贍養父母),生活也需要拋棄(好的生活品質
  • 30歲,從焦慮開始
    2020年,我30歲了。這一刻來臨之前,我對30歲絲毫沒有概念,一直認為自己依然是那個天真快樂的小朋友。但是,30歲就這麼悄然而至。30歲之前的我,樂觀、開朗、逗比,是大家的開心果,還是我老公最佳的相聲搭檔。30歲之前的我,看到一些他人抑鬱、跳樓、情緒崩潰、失眠的新聞,都會很不理解,有什麼事兒能夠讓自己那麼煩惱呢?
  • 專家提醒:理財是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解決你的後顧之憂
    有這種想法的也是大有人在,其實這樣真的就代表自己的生活已經安定了嗎?簡單地一聽,好像這樣的生活方式也挺自在,首先自己不用費心去理財,同時,自己也不會缺錢花。但這種很隨性地對待自己錢財的態度看似悠閒自在,實際上還是因為沒有遇到不可預期的風險。
  • 30歲,為何讓我如此焦慮?
    30歲,我沒有車,沒有房,沒有儲蓄,在這之前我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從來不會計劃什麼,也不會節制什麼,雖然收入微薄,但依然可以支撐我看似灑脫的生活,我總說:「夠用就好!」如今,我依然可以什麼都不在意,繼續「灑脫」,但為什麼卻如此焦慮。是熬了三年的項目,上線失敗,最後什麼獎金都沒有拿到的失望嗎?是想換個新工作,但卻屢屢被拒的挫敗感嗎?
  • 你20歲+就該知道的,別等30歲+焦慮了才...
    20歲+30歲+當時我沒有說話,心裡卻疑惑:難道女生的焦慮會比男生提早到來嗎?有個30歲的男生感到不解,說:「你才25歲你著急個什麼勁兒?」人生沒有重心和目標,只有當下的焦慮和急切的填充時間。這或許也就是你30歲+的寫照。
  • 2021年達到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要明白這三點,要提前準備好
    有很多人到了退休的年齡之後,就不會再去上班了,可是養老金等各種福利,要是不明白正常的辦理手續,也是很難能夠拿到手的;大家要想在退休時,在第一時間拿到應得的退休金,就需要提前一段時間準備好各種材料和手續,辦理的時候也可以提前辦理;通過在相關部門的了解,當老人到了退休的法定年齡之後,就可以在生日的第二天去當地的參保部門辦理
  • 做到未雨綢繆,才是最大的智慧
    最近某網站有一條熱門消息-浙江27歲小夥打球時猝死。據報導,該男子剛結婚不久,妻子還懷有身孕。事發當時他的母親和姐姐也在現場看他打球。翻翻下面的評論會發現,類似這樣的意外不似想像中離我們那麼遠,和年齡也沒有太大關係。
  • 30歲一事無成,還有機會翻身嗎?與其焦慮,不如從小事做起
    她焦慮了,不知道明天在哪裡,一想到自己都30歲了,還一事無成,一想到未來就迷茫焦慮,找不到出路。 她問我,三十歲一事無成,還有機會翻身嗎? 三十歲一事無成,這並不是她一個人面臨的困境,多的是30歲還一事無成的人,他們有些人也正在待業,有些人一直在普通崗位。
  • 情商高的女人,結婚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前準備好3條「退路」
    導讀:情商高的女人,結婚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前準備好3條「退路」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情商高的女人,結婚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前準備好3條「退路」!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拼盡全力的人生卻依然過的很吃力,30+的人生不成功就是失敗嗎?
    只是人生如果拼盡全力依然沒有成功怎麼辦?是所有人的人生都必須要拼盡全力嗎?他們的故事不值得被關注,他們的人生不值得被讚嘆嗎?那些30+的過著平凡的日子,上班、生活、聚會,日子看起來碌碌無為,沒有新意也沒有賺到大錢。或者他們也曾非常的努力過,然而最終他們的生活卻只能日復一日的平靜的過下去。
  • 30歲之後,「剩男剩女」誰更焦慮?
    活到30歲還單身的人,也許是自願,也許是沒辦法。30歲後的焦慮有什麼不同?歲擔心的,則是現實。 就像文章一開始提的那個問題一樣,30歲的單身男女,誰更焦慮? 很多人其實都不想將就,說著自己想將就也不會等到3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