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2021-01-15 宿老師語文課堂

溫和

宿老師說考點

日常生活中,總有這麼一些人,說話刻薄,開口就批評,末了還總會加上一句「我這人不說假話,說話就是很直率」。他在話鋒上似乎佔了上風,但別人私下都警惕他:「此人不宜深交」。也總有這麼一些人,總能發現你的閃光點,說話溫和,讓人如沐春風。一個能好好說話的人,傳遞給別人的都是如沐春風的溫暖,而不能好好說話的人,卻總是向別人傳遞出負能量,惹人煩厭。所以,不要再拿自己的口無遮攔,尖酸刻薄當成真性情了,從今天起,好好說話,溫暖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畢竟,一個人能不能好好說話,就是他有沒有教養的直接體現。

◆思路點撥

先給溫和下一個定義,指性情、態度、言語等溫柔平和。溫和之道恰合了孔子中庸思想。很多名家在作品中也紛紛表述過關於溫和這一詞語的傾向性,寫作時可以正面列舉歷代名家對於「溫和」的倡導,直接引用即可。《逸周書·官人》說,「心氣寬柔者,其聲溫和。」《漢書·王莽傳下》裡有言,「溫和慈惠之化也。」《醒世恆言》,「惟溫和為得候。」朱自清《旅歐雜記·威尼斯》,「在溫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老舍《二馬》:「 馬威皺著眉,板著臉,眼睛裡一點溫和的樣兒也沒有。」

然後再從反面形成對比以突出觀點的重要性。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一度熱播,馬伊琍一改往日知性的形象,在劇中出演了一個尖酸刻薄的女性叫羅子君,她認為自己是真性情,想什麼說什麼毫不客氣。其實刀子嘴豆腐心不是傷害人的理由,好好說話應該是每個人的良好修養。或許生活中的我們也是性格直率口無遮攔,因此得罪過人也傷害過人,與其整日苦惱不如想法改正。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作家劉震雲曾經說過,如果不能好好說話,傷害的都是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是最愛你的人。一個人再善良,如果不能好好說話,別人就無法感知善良,反而敬而遠之,長此以往自然會被孤立,終致成為孤家寡人。所以寫作此話題適合從危害、後果、弊端的角度來發人深省、以儆效尤。當然重點是解決問題,即落實怎麼做,讓文以載道,文以化人,助力人生,裨益生活。

◆標題或立意

1. 煮字取暖話帶餘溫

2.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4. 帶著溫度說話

5. 做一個溫和的人

6. 說話溫和,讓人如沐春風

7. 將芳香攜於嘴邊,將甜蜜載於舌尖

8. 溫和待人

9. 溫和是美德

10. 讓世界溫暖而美好

◆名言警句

1. 一個人有了寬廣的胸懷,他在生活中便多了理解,多了寬容,多了溫和,多了寵辱不驚的氣度。那些經常表現出咄咄逼人,尖酸刻薄的人,面對別人的成就不是讚賞而是低毀。

2. 成熟美應該是比較有內涵的一種風採。她的外表不是光芒四射的很炫目的那種;而是比較溫和,比較潤澤,就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那樣,讓人慢慢地對她折服。

3. 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於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

4. 假如人們把誇張和狂暴叫做美德,把溫和與公正叫做犯罪行為,那麼,這樣的國家離開滅亡就不很遠了。

5. 溫和比強暴更有希望獲得成功。

6. 人需要溫和,不要過度地生氣,因為從憤怒中常會產生出對易怒的人的重大災禍來。

7. 以溫和寬厚的心靈去戰勝怒氣,以謙讓去抑制憎恨之心。——以率直的真情去制止不正的欺瞞,以溫順滿足之心去打消貪慾吧。

8. 為了孩子,我的舉動必須非常溫和而慎重。

9. 一個溫和的人,不會急於辯解。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溫和,性情柔軟的人,是具有那樣的資格。貴人藏輝,是說一個真正美麗的人,不容易拋頭露臉,甚至是願意把自己藏起來。

10. 一個溫和的人,不會浮於表面的功夫。只有當一個人修養得淡泊優雅,語若蓮花的時候,特別是心地善良,性情如水般清澈時,在別人眼裡,他才是可親可敬的。溫和不是嬌柔做作,不是附和外界。大腦是用來生活的,心靈是用來感受的,對別人的理解傳達出一個人的修養,越是接納生活,越有一股平和的力量。

滿分開頭

開頭1:因果法——邏輯上形成因果關係:……所以(可見、於是)……

我想,當我們仰望過雁過長空,聆聽過靜水流深後,還怎麼好意思開口去苛責別人?所以讓我們在旖旎風景中去發現他人的閃光點,做一個溫和的人。

開頭2:示例法——以排比引用的方式鋪展與溫和有關的名人事例。

「我懷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是一位文學大家給予生靈的溫和;「始終微笑著」,這是魯迅給予後輩的溫和;「扁平而寬闊的嘴唇兩端常有深渦,顯示和愛的表情」,這是學生豐子愷筆下的恩師弘一法師印象記。

開頭3:稱代式——不出現本體,巧用第二人稱,設置懸念,讓人猜猜猜,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太多的匆忙讓我一直沒有注意到你的光芒,其實你一直就在我的不遠處。我一度認為你只是遠處的一盞漁火,沒有白熾燈那樣的閃亮,如滿天星鬥般默默閃耀,柔軟而溫和,卻是恰到好處,亮度適宜。

開頭4:博喻式——一個本體連用三個以上喻體,形成排比修辭。

溫和是黑夜中的一盞指路明燈,讓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溫和是雪地裡的一個火堆,讓羈旅的行人感到撲面的熱氣;溫和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讓口乾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開頭5:對比法——正反肯否兩相對照,突出中心

總有這樣一些人,開口就是批評,說話刻薄,話鋒上總佔上風。也有這樣一些人,總能發現你的閃光點,說話溫和,讓人如沐春風。

宿老師教你寫開頭

生活中,有人說話刻薄,也有人說話溫和。前者讓人私下警惕,而後者,讓人如沐春風。

【宿老師點評】本開頭採用單刀直入式,開脆利落;使用整句,形式對稱,內容對比,語言流暢;兼用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中心突出,結構嚴謹。

宿老師教你寫主體

溫和待人,需要一顆寬容的胸懷。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也具有閃光點。人生在世,還是學會欣賞他人為好,畢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凡物各有所長,每個人身上都有供我們借鑑和學習之處。善於發現了閃光點,不瞧不起任何人,便可溫和相處,款款以待。

點評:照應題目,引用名言,聯繫生活,客觀分析,得出結論,使用總分總的段落布局方式,讓中心明確,論點鮮明突出。

還記得孩子打碎花瓶受媽媽表揚的故事嗎?孩子活潑好動,打碎花瓶不足為怪。當孩子低著頭走到你面前認錯時,你會責備他的不小心還是表揚他敢於認錯的誠懇態度?

點評:列舉正面典型事例,因為廣為傳頌眾人皆知,所以不必長篇贅述,只做簡單提示即可,不如本文巧用反問法,既引出事例,又啟發讀者思考,又表明了態度,強化了論點和情感。寫議論文不可忽視的一種寫作技巧。使用第二人稱「你」,以選擇問句的方式讓人思考自我決斷,不強硬不主觀,讀來舒服,讓人感覺親切自然。細節描寫增強畫面感,豐富文本內容,加深印象。

我想,大家一定會選擇後者,因為一味地責怪孩子,並不能挽回花瓶的損失,甚至還會使孩子心靈受到重創變得壓抑自卑。相反,一顆寬容的心,一句鼓勵的話,會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源自生活的溫暖和關愛。在呵護和讚揚聲中長大的孩子,也會更加熱愛生活,變得樂觀、開朗、自信。

點評:娓娓道來,細緻分析,從危害的角度切入,增強警示性。假設法正反對比突出觀點,道理不言自喻。從家庭教育的視角展示療效,深入淺出,切中心坎、肯綮,增強說服力論辯性。

可見,欣賞他人,如一杯香茗,讓人唇齒生甘;言語適度,如一池清泉,讓人神清氣爽;柔腸以待,如一縷陽光,讓人內心溫暖。

點評:總結第一個層次,即溫柔相待的前提條件一「溫和待人,需要一顆寬容的胸懷」的效果:「讓人唇齒生甘」「神清氣爽」「內心溫暖」。

欣賞他人,溫和相待,更要有一雙慧眼。著名管理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過,人性最本質的願望就是希望得到讚賞。人需要欣賞,渴望來自別人的溫柔是人的一種基本精神需求。對於熱情純潔的學生而言,更需要教師的欣賞。因為教師的溫柔以待,猶如一道美麗的彩虹,它可架起師生間美好關係的橋梁,揚起學生人生理想的風帆,以達到理想的彼岸。

點評:第二個層次——欣賞他人,溫和相待,更要有一雙慧眼。引用名人名言「人性最本質的願望就是希望得到讚賞」,從學校教育的視角來展示溫柔相待的作用、意義。逐層深入,條理性強。

用鼓勵的目光去看學生,就會激發學生的潛能;帶著欣賞的目光去看學生,就會覺得他們每個人都是可愛的天使。

世上並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人人都應爭當伯樂,做他人的欣賞者,學會給他人送去讚美和掌聲。或許,你的不經意的一句讚美,可能會使他受益一生。

點評:以上兩段總結上文,引出下文,使用整句的方式巧妙過渡,銜接自然,結構嚴謹。

記得《最強大腦》上有個叫周瑋的選手。從小就被醫院診斷為頑固性低血糖及智力發育低下,多方尋醫問藥無法治癒,父母不得不放棄治療。一次偶然,讓家人發現他的口算能力超常,不斷給予鼓勵,讓周瑋一發不可收地愛上算術。他能自己推導等差數列,對自然數的高次冪運算、兩位數、三位數以及四位數之間的相乘,高位數的開平方、開立方、循環小數化分數都能迅速給出準確的答案,甚至比計算機速度還要快。

點評:引用《最強大腦》選手事例,新穎典型,說服力強。擺事實和講道理巧妙結合,詳略得當,行文架構恰到好處。

滿分結尾

結尾1:引用式——藉助名人名言,語言富有哲理和底蘊,增強說服力可信性。

林清玄說:「最大的感恩是我們生而為有情人,不是無情的東西,使我們能憑藉溫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亂或骯髒或匆忙或無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絕的生命之泉。」沒錯,心懷如月般清明的心,說溫和的話,生活其樂融融。

結尾2:反問式——節省筆墨,加強語氣,啟人深思、反省,突出情感

這世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何必苛求他人追求過度的完美?殊不知,淨土不在別處,地獄也不在別處,都在自己心中。做這樣一個人,不失風骨,不失本心。善於發現閃光點,在讚揚中攜手進步,在微笑中共同成長。

結尾3:因果法——對照分析,得出結論,自然順暢,邏輯性強。

善於發現他人的閃光點,是給他人一次機會,也是給自己一個更上一層樓的階梯。出於真心,誇讚他人,讓他人如沐春風,讓自己心有暖陽、春日。可見,溫和也是雙贏的智慧。

結尾4:榜樣法——列舉正面事例,樹立典範榜樣來言傳身教。

做一個溫和的人,像劉德華一樣,給後輩一個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像尚雯婕一樣,面對好友譚維維露骨的批評,大度轉身,絲毫不在意。做這樣一個人,執善念,握真心,如三月春風般溫和暖人。

結尾5:意境法——通過假想,設置情境或者畫面,讓人身臨其境,增強感染力和說服性。

讓我們在煙雨紅塵裡,做這樣一個人:將芳香攜於嘴邊,將甜蜜載於舌尖,多些讚揚鼓勵,多些甜言蜜語,親和溫暖,然後人見人愛!

宿老師教你寫結尾

其實說一句讚美之詞很簡單,作用卻無窮大,可以讓一顆脆弱的心堅強起來,讓一個平凡的人偉大起來。溫和也是一種欣賞,張一張嘴可助人成功,動一動口可助關係融洽,何樂而不為呢?願你我之間,溫和相待!如沐春風!

【宿老師點評】本結尾照應題目、開頭,總結全文,升華深化論點,再次回扣題幹所給信息,指明生活中的我們應該怎麼做,以及這樣做的效果、意義、影響。語言表達上富有文採,或對稱或排比、比喻,句式整齊,流暢自然;歧使、反問,具有感召力鼓動性。

煮字取暖話帶餘溫

「我愛世界上一切誘人的蠱惑,但不是僅僅過客似的暫住的這個世界。」誠如萊蒙託夫所言,我們每個人都裹挾著各自的溫度,紮根在這個紛繁的世界,帶著各種或愉悅或心酸的表情,對著天空每一朵雲低喃。我們像過客,但我們依偎取暖,我們不是過客。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等愛的小孩,每個人都不願被帶刺的語調刮傷,每個人都渴望溫潤的字眼在耳邊徘徊。所以,請煮字取暖,請說話帶點兒餘溫。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即便佔全了理,也要融足了情。安度日子的秘訣,就是和嘴巴裡跳躍的話籤訂體面的協議。

總歸記得觸龍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從而巧說趙太后,出質於齊,換取救兵,解除國家危難;總歸記得諸葛孔明的「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從而舌戰群儒,撼動吳侯;總歸記得禮賢下士的信陵君「我豈有所失哉?」「執轡愈恭」「顏色愈和」終憑謙遜的言行,得門客數千,成為戰國著名的四君子之一。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耳朵和嘴巴偶爾也會掐架,耳朵習慣了聽珠圓玉潤的好話,嘴巴習慣了說稜角分明的佞言。可既然人的品質是春天,就請拒絕冬的凜凜和蕭瑟。

就像范文程對皇太極和多爾袞曉之以理,終定中原大局;就像巧言入耳暖人心的溫商,大打親情牌成功創業;就像噓寒問暖的格蘭仕「德叔」,以心換心,人聚財聚。

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沒有人願意在毫無溫度的語調中剖析自我,做出深刻反省;沒有人願意在唯我獨尊的氣勢下大唱讚歌、大訴衷腸;自然也沒有人願意在尖銳刺耳的對白中傾心以對、握手言歡。

「暖」是一個像拼圖一樣好玩好看又有趣的字,「暖」是鋼琴女掌中盈在指尖發亮閃光的音符,「暖」是吻在唇邊而後柔柔四溢向上牽起的笑。所以啊,講暖暖的話,唱暖暖的歌,訴暖暖的情。然後聽一個暖暖的故事,把暖暖的心和著陽光折進某個角落,等待日後回味翻看,暖意更深更濃。

當秋天的夜晚像潮水一樣從地面漫上來,當冬天的白雪一秒一秒地吞沒了天光,希望那些被時光帶走的無法丈量的年華,在回首時,瀰漫的都是帶著溫度的笑,一笑傾城,再笑傾國,三笑傾我心!

【宿老師點評】本文寫作非常成功,我們可以從中借鑑一些寫作技巧。巧用修辭文採斐然。比如巧用疊韻詞讓語言富有靈性,音韻和諧,溫潤可心:「講暖暖的話,唱暖暖的歌,訴暖暖的情。然後聽一個暖暖的故事,把暖暖的心和著陽光折進某個角落,等待日後回味翻看,暖意更深更濃;比喻擬人修辭信手拈來,自然貼切,形象生動,欽敬讚嘆,愛不釋手;排比修辭貫穿主體部分,內容上充實論據可以彰顯知識面,語言上可以淋漓盡致一氣呵成,結構上可以照應上下文使得銜接自然;引用名言增強說服力可信度,富有文化底蘊。

溫和是種美德

王佳琛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曾提到人類虛榮心的問題,裡面有個蠻有趣的故事。美國一位年輕政治家在本州參與競選時以高票當選,記者在採訪其支持者時獲得了一份讓其驚訝的信息。其支持者擁護他的原因大部分都為:「他記得我和我家人的名字。」而後記者採訪其本人得知,這位年輕小夥子記下了超過兩萬人的名字。他的成功秘訣很簡單:在各處的競選演講中能喊出很多人的名字,並給予親切問候,雖然那些人與他僅有一面之緣。

這件事說來很簡單,但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呢?漫漫人生中,曾與我們並肩而行的人無數,又有幾個人能在漫長的時光之後,再見之時親切地走過去,笑著問到:「嘿,某某先生,您和您女兒最近如何?看您氣色真不錯。」簡單的問候,卻足夠入肺入心。這份細膩,親和,具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如春風拂面般柔軟,如三月暖陽般溫和。

而生活中總是有些人口不擇言,不經意的某句話也會惹人反感生怨。雖然可以美其名曰為直率坦誠,但人心大多脆弱,不願意承受太多打擊和否定;人性也虛榮,誰都愛聽好話,贊語。所以,人類的正常心理會自動屏蔽激切的批評,親近友善溫婉的言語。

成君憶先生在《水煮三國》中寫道:「當劉備從一個白手起家的貧困少年成功發展為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商業霸主時在大學演講中說:『我這笑臉皮,與曹操的黑心腸並稱天下雙寶。』可見溫和親切的笑臉多麼重要。

溫和的態度不是阿諛奉承,不是無原則的虛誇,而是出於無限的尊重和關愛。這樣的人,謙虛低調,善於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並適時地給予真誠的肯定和讚揚。這樣的人,平易近人深得人心,他們總能於日常交往或者細微小事中用心觀察,欣賞學習,不僅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養,也在言談話語間博取人心收穫友誼。

可見,溫和也是種美德。這樣的人胸懷寬廣、心地無私,這樣的人與人為善、和藹可親,這樣的人誠實守信、仁義厚道。

做一個溫和可親的人吧,擯棄刻薄狹隘,學會欣賞讚揚,懂得大度包容。當你苦惱於朋友誤會遠離,生活孤獨寂寞,為贏得他人好感而做了種種努力卻收效甚微時,請綻放你的笑臉,輕輕說聲贊語,慢下腳步挽起他的胳膊,攬住她的肩膀,讓我們親密而行。就這麼簡單,你化解了隔閡;就如此有效,你維繫了友情。

溫和是一種美德,何樂而不為呢?

【宿老師點評】以與溫和這個話題有關的故事開頭,獨出心裁別開生面,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第二段起首用反問句的表達形式,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正面進行分析,虛擬問候畫面,惟妙惟肖,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比喻修辭形容溫和的魅力,精準親切,字裡行間洋溢著溫和宜人的力量。

正反對比突出深化觀點。緊扣題幹,簡潔凝練,高度概括。

詳寫劉備與上文簡略概括的內容形成對照烘託關係,詳略得當點面結合,積累豐富,駕馭素材功力不凡。擺事實和講道理遙相呼應緊密配合,畫龍點睛深刻透徹,滴水不漏行文嚴謹。

分析問題部分事例新穎典型充實,解決問題部分以細節或畫面的方式展示針對性強,具有現實意義,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結尾照應題目總結論點,運用反問句,強化突出情感。

宿老師教作文之擬題+開頭+結尾+精彩段+點評(以規則為話題)

宿老師教作文之積累寫作模式,寫出耀眼文章

宿老師教作文之妙用比喻修辭寫開頭結尾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巧用成語連懟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爽歪歪!

宿老師教你寫作文:故事或畫面、意境法開頭結尾

相關焦點

  • 好好說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良言一句暖人心,惡語傷人六月寒
    良言一句暖人心,惡語傷人六月寒文:我是素顏婚姻差一點點就走到了盡頭,當那一天,決心把房子的鎖匙留下,永不再回來的時侯,拿了一把剪刀,把所有擺在外面的雙人合影中自己的一半想起一次正月到古城遊玩,一家三口,還帶著小姑家女兒,本來挺開心的事。喜歡照像的自己想拍幾張像片。丈夫一臉的不耐煩,嫌棄太愛臭美,照像時還不看鏡頭,愛裝酷。憋了一肚子的火,坐在車上懶待說話。他故意說話,見不言語,馬上挑起話頭:不給你照像怎麼了。而後一通教訓。現在想起,難怪次次吵架,會有歇嘶底裡地發瘋,想死想逃走永遠離開的衝動。他的語言暴力像寒冬的利刃,有冰冷刺骨的寒。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旅遊業,需要好好說話
    老總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好話,可以讓人成佛;一句惡言,把人入了魔道。本來客人就是抱怨,其實他心裡很清楚自己團組的預算非常低。我們的服務內容在合同上清清楚楚,只是面對指責,他心裡十分憤懣,想找個人抱怨一下,結果,你一句話徹底把客人激怒到另外一個極端。另外,客人預算低是沒錯的,那我們能改善的工作到底做到位沒?比方菜品有限,是否讓餐廳多提供主食米飯、饅頭?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
    假如遊戲中,給隊友一句鼓勵,而不是謾罵,說不定還能夠翻盤取勝?假如生活中的矛盾,好言相商,鄰裡之間,是否會更加相親相愛?惡語對人的傷害,從來都是巨大的。一旦惡劣的語言,能夠摧毀一個人的自信,能夠催生一個人的負面情緒,能夠使一個人走向深淵。生活中,因為惡語相向引發的血案,不在少數。難道這些還不能讓我們警醒麼?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不會「說好話」的人吃虧在哪?
    中國有句古語:「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可以是一劑慰人心腹的良藥,也可以是一把傷人於無形的尖刀。不會「說好話」的人一輩子都不順。什麼是「好話」呢?散文作家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說:你的話應該像黑夜的星星,不應該像除夕的爆竹——誰稀罕那徹宵的爆竹呢?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最危險的武器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是最危險的武器,語言所刺的傷口遠比刀劍刺的傷口治癒性低於你無法想像的程度。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裡時常教導我們:退一步海闊天空,得饒人處且饒人、尊重別人也是尊重你自己、三思而後行……經典的古言古語能夠流傳至今,自是有它服人的道理,自我受到的教育告訴我,做人要大度要尊重他人,做事不違背道義不違背本心。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古語云:「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個會說話的人總能給別人帶去溫暖,而一個「會說話」的女人則顯得更有魅力,一個聰明的女人說話的層次,直接決定了家庭的命運。1.話不傷人,家庭更和睦有人說,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犀利的武器,最快的手術刀。語言的傷害,總是傷人於無形,你覺得它不會存在,可它又無處不在。
  •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引言俗語字面意思特別好理解,一句好聽的話,讓人即使在冬天也會感到溫暖;一句不好聽的話,可以傷痛他人,讓人即使在炎熱的六月間也會感到陣陣寒意。好話暖人心,壞話傷人心。俗語出自《增廣賢文》,教導啟迪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待人處事中,注意言語表達,做一個大愛,大德之人。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爸媽,有話請好好對孩子說
    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爸爸媽媽們那些惡劣不耐語氣說出來的話,真的就像是寒冰一樣,給滿懷期待的孩子們深深地打擊。不知從何時期,我們似乎都變的那麼「暴戾」,哪怕是對身邊的孩子,也很少表現出那份父母本該有的「慈愛呵護」,取而代之的多是「聲聲斥責」。 A「你要幹嘛!我在騎車快要到啦!等一下!」「怎麼啦!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句句讓人感同身受
    三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不要拿脾氣當作與他人博弈的武器。即使僥倖一時贏了,最終也只是兩敗俱傷。一言一語間,完成的是溝通,體現的是修養。或許我們不能成為優秀的別人,卻完全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四 * 你還年輕,並且浪漫多情,可以為錢,為臉,為身材煩惱,但不要為感情折腰。
  • 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俗話說:「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言語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但語言帶給人心靈的傷害比肉體上的傷痛更難消退。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不如意或情緒不穩的時候。這時候就容易口不擇言,什麼無情的話都會說出口。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想要挽回,從告別語言暴力做起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都知道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給人帶來支持、安慰、信心,也可以給人帶去傷害,甚至是留下一生都散不去的陰影。有多少朋友,因為說錯話鬧意見不再往來;又有多少夫妻,因為飆狠話傷尊嚴斷了關係!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輔導班路上的所見及所想
    《增廣賢文》裡有這樣一語: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都說,一家人在一起,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好好說話。 夫妻間好好說話,真誠溝通,互相理解,彼此欣賞,情感關係才能穩定和睦。 父母與孩子說話,耐心、接納、平視、同理心,親子關係才能愉悅、積極。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關係再好,也不要輕易說三句話
    《增廣賢文》中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很多時候,話說對了可以給人溫暖,可一旦不合時宜,就會引發不愉快,令人寒心。  正所謂,言多必失。  為了避免各種不必要的麻煩,這三句話,關係再好也不要說,否則害人害己!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人心是在一瞬間涼的
    在前段時間我和阿斌出去吃飯的時候,就隨口問了一句「你和阿青這幾天怎麼不說話?鬧矛盾了?」而我的隨口一問使這個飯局變成了一個吐槽一個安慰的另類飯局。阿斌告訴我說分手了。聽到這個答案以後我就沒有說話,而阿斌告訴我說「雖然她每次要什麼我都會給買什麼,但是她還是覺得我的工資太低了,而且說了不止一遍。」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的人都有這個特點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別讓嘴巴成為傷人的利器,把握好與人相處說話時的分寸,做一個能說會說的人。說話的態度代表著一個人的素養,以及處事的情商,學會好好說話,話說好了就是為自己的人生鋪墊腳石。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所以老祖宗才會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想要在人生中實現自己的成功,那麼首要的事情就是學會說話,只有學會了說話,你才有了在社會上傍身之技,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所以老祖宗才會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想要在人生中實現自己的成功,那麼首要的事情就是學會說話,只有學會了說話,你才有了在社會上傍身之技,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如何做一個會說話的人。
  • 良言一句三冬暖,一朝花開燕歸來
    善良的人永遠是最受苦的,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對待素不相識的人尚且禮貌有加,彬彬有禮。對待自己的家人為何不可以?不要拿著語言的屠刀對著自己愛的人。尤其是孩子,他們暫且還那麼小,所有的信任都壓在你身上。良言一句三冬暖,一朝花開燕歸來。我牽著你的手,是扶持你快樂的成長,你把手放心的交給我,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自己抗下所有的風風雨雨,獨來歡暢。
  •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在社交中踩的那些坑
    【三】非暴力溝通的4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不管是否喜歡,只是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要點是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而不判斷或評估;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傷害、害怕、喜悅、開心氣憤等等;然後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溝通,誠實地表達自己前三個要素,就會得到體現,接著就會提出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即具體的請求,要素明確告訴對方,我們期待採取何種行動,滿足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