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年齡越大,擇偶標準就越低,為什麼男性卻恰恰相反?

2020-11-13 莘子視界

很多人在被問及希望找一個什麼樣的伴侶的時候,通過都會回答,「沒有標準喜歡最重要」、「聊得來」、「三觀相同的」,大家都會給出一些很大的範圍,似乎真的可以不在乎一切只要愛情。

但經過前段時間的一項調研顯示,並非如此。

每個人在內心中都對另一半有非常具體量化的標準。男女在選擇伴侶時,最看重的特質為忠誠,其次是性格好。除此之外的要求男女則出現了明顯的不同傾斜。

也就是說通常我們在說隨緣的時候,其實內心有一個大概的形象,冥冥之中我們會愛上我們心裡預期的那種人。

相對於男性,女性沒有那麼看重男性的顏值,而是關注著點都在收入、工作能力、職業、教育程度等方面。

這幾乎是人類本能的反應,不只是我國有這樣的擇偶傾向,幾乎全世界的女性都更偏愛經濟能力強的男性。

並非是因為女性拜金,這要從進化心理學說起,人類演化至今很多行為本質上還是會受到動物自然本能的影響,尤其是繁殖能力。因此女性在選擇配偶時,會傾向於擁有更強哺育後代能力的男性。

年齡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男性的經濟工作等能力,年紀越大的男性通常完成了各方面的積累,所以大部分女性會傾向於選擇年紀大的伴侶。

而男性則相反,他們會更加看重女性的外貌。看似女人愛財男人好色,但其實背後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更好地繁衍。

因為年輕、漂亮、身材好,則意味著該女性擁有更強的生育能力,以便承載男性的精子,讓繁殖的結果效益最大化。

揭開這些表象,我們可能會感到不適,偉大的愛情的本質怎麼可能如此不堪呢?

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不適是因為我們之前沒有看透這些真相,當咂摸透了其中的奧秘後,也沒有那麼難以接受。

親密關係的本質就是互相滿足需求、互相取悅,我們尋找愛情的目的本質上就是尋找一個能夠滿足我們某些需求的異性。無需如臨大敵,看透它,接受它,享受它即可。

值得特別關注的一點是,年齡對擇偶標準的影響極大,女性的年紀越小擇偶的要求越高,而隨著年紀增加標準會逐漸降低。所以那句「男的,活的」可能不是玩笑話,是某些女性的真實需求。

調查顯示26-30歲是女性在選擇伴侶時最挑剔的年齡段,而年輕男性的擇偶標準則沒有那麼高,但隨著年紀增長,尤其是到36-40歲的成熟期之後,則會變成擇偶標準最高的群體。

這個看似玄妙的現象背後,其實也是生物進化規則的表現形式之一。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在30歲以前,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在生育能力上有著絕對的優勢,所以她們對伴侶的要求較高,但隨著年齡這種優勢逐漸消失,導致不得不降低要求。

而男性有上億顆精子,他們一生都具有繁殖的能力,年輕的男性在經濟能力上通常都比較窘迫,所以年輕男性沒有什麼挑剔的資本。

但隨著時間推移,尤其是到40歲左右,他們的經濟能力達到了一生當中的巔峰,繁殖能力和經濟能力的雙重加持,使得他們有了挑剔的資本,水漲船高也是自然。

愛情,是我們每一個人向而往之的事情。相比較年少時期,成年後的愛情,多了很多計較算計,坦白講沒有哪一種更高貴或更低劣,它只是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愛情的需求不同。

我們分析這麼多也不是為了對愛情悲觀絕望,只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們在選擇或者被選擇的時候,都能多幾分坦然。

阿蘭·德波頓曾說:我們跌入愛河,祈望不要在心上人身上發現自己的劣根--膽怯、脆弱、懶惰、無信、忍讓妥協、粗魯愚鈍。

事實上,我們一生中能遇到百分之百和自己完美契合伴侶的概率極其微小。

大部分人都只是在不斷地尋求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標準,以使得自己需求最強烈的那一部分得到滿足,未必滿足的部分要麼釋然,要麼只能自己痛苦。

很多不夠幸福是因為放不下自己心中的執念,若能懂得欣賞伴侶已有的優勢,而不是對劣勢耿耿於懷,戀愛、婚姻幸福的概率要大得多。

相關焦點

  • 最新擇偶標準調查:年齡直接影響擇偶標準,成熟期的男性最挑剔
    相對於男性,女性沒有那麼看重男性的顏值,而是關注著點都在收入、工作能力、職業、教育程度等方面。因此女性在選擇配偶時,會傾向於擁有更強哺育後代能力的男性。年齡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男性的經濟工作等能力,年紀越大的男性通常完成了各方面的積累,所以大部分女性會傾向於選擇年紀大的伴侶。而男性則相反,他們會更加看重女性的外貌。
  • 單身男性:為什麼年齡越大越沒有追求女性的衝動?
    在當今社會,適婚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豐富,對於追女孩的衝動漸漸的消退。對此一些人會問:為什麼現在男生都不主動追女生了?對此,你會看到一種十分矛盾的現象。明明那麼多單身男性,本應該主動的尋找伴侶才對,為什麼年齡越大越沒有追求女孩的衝動呢?
  • 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為什麼男性找妻子還要找年齡小的?
    原本我以為教育程度越高的男性,對伴侶年齡要求越是開放,沒想到恰恰相反。我看到過好幾位985博士以上學歷的,綜合條件比較優越的,反而要求相親對象年齡要求越苛刻,有的甚至明確要求對方要比自己小五歲以下。相反條件稍微差的男性,會把年齡放得更寬些,能接受同齡或比自己大的。大多數條件一般的男性,一般要求同齡或年齡小於自己的。
  • 從男性的擇偶標準看女性選擇定位,就知道為什麼再婚這麼難了
    經常有四、五十歲的女性朋友跟我談關於擇偶標準的話題,她們想找年齡比自己大一點,條件比較優秀的男人。那麼,這個年齡段的男人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中年女性的擇偶標準話題。在這一年當中,我也不斷地對他進行諷刺、打擊、挖苦,就是希望他能夠降低標準,同時也覺得他有點兒歧視女性。
  • 中國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萬,為什麼大城市的剩女多?
    中國男性的擇偶標準是向下兼容,中國女性的擇偶標準是向上兼容。怎麼理解呢? 一位月薪6000的男性,在選擇另一半時,往往會選擇薪資比自己低的女性。 一位月薪6000的女性,擇偶時,對方的收入標準往往是要超過自己的薪資。
  • 年齡越大,結婚越難
    前段時間遇到一個老朋友,他跟我吐槽說:「以前是不想結婚,但從27歲開始他就改變想法了,結果找了這麼多年,都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且年齡越大,結婚越難。」其實這種情況還是很多的。就像有很多到30多歲還單著的人,只有一部分是直接不想結婚的,但更多都是因為遲遲找不到合適的,才硬生生被拖到了三十多歲。
  • 年齡越大戀愛越難:長發已及腰,君怎還未到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的未婚女性朋友,年齡越大就越不想找對象。相親介紹吧,她說不和眼緣,組織聚會吧,她說工作忙不想去,好不容易談一個吧,每兩天又分了。世界這麼大,未婚男青年那麼多,是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嗎?
  • 為什么女人年紀越大,反而越不好追?
    歲月雖然會催人老,可同時也給予了女性閱歷背後帶來的氣質與智慧的積累,她們年齡越大,反而越來越有魅力,歲月成為了她們開始蛻變的利器,從年少時的懵懂無知,到後來歲月積累起來的涵養,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有內涵,因此其實反而會讓女性更加自信。
  • 男人為什麼不找40歲以上女性、好看也不行,二婚男的都不願意?
    生活中總是存在男人年紀越大越受女人歡迎、女人年紀越大越難以嫁出去的現象,這種現象是可以用心理學知識解釋的。相信物質的程度,遠遠超過相信愛情的程度。跟這種女人使用風花雪月的追求方法早就已經失靈,即便沒有經歷過柴米油鹽也會耳聞目睹過柴米油鹽的重要性,女人就是越老越會現實,如若男人沒有提供這種女人預期的物質,愛情形同於皮上面的毛,物質的感情基礎等同於皮,既然沒有皮的存在,毛也就沒有地方可以依附,總之這種女人跟二十多歲的女人在物質觀以及愛情觀方面恰恰相反。
  • 為什么女人年齡越大越不好嫁?
    現在是不是有很多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還沒有結婚,並不是她們不想嫁,而是他們年齡越大越不好嫁,反而讓自身條件優越的你,成為眾人眼中的剩女,不僅如此,還會讓男人看不上你,尋找男人不要眼界太高,容易讓自己嫁不出,那麼為什么女人年齡越大越不好嫁?一起來看看最直接的原因吧。
  • 20萬年前,男性女性的擇偶標準就已經「深入人心」了
    選對象這件事上,男性更趨向於膚白貌美的女性,而女性則更相中強壯、長相好看、有才華的男性。我們總是認為這太片面了,難道兩個人在一起不應該更看重內在嗎?其實這種挑選另一半方式,早在20萬年前就已經深深的刻在了我們的基因序列中,並且一代代的遺傳下來。
  • 為什么女性總以父親作為自己擇偶的參考標準?
    女性的配偶,或多或少都有父親或正面、或負面的影子。女性將父親作為擇偶標準,這說明她們的父親足夠優秀,有很多品質讓人欣賞;或者是父母之間的相處很和諧,讓別人都很羨慕。基於這兩點原因,很多女生擇偶的條件會以自己的父親作為正面的參考標準。
  • 為什麼說年齡越大就越難找到對象結婚,主要因為這些原因
    而且年齡越大就越難脫單。現在的我都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找到結婚對象了呢。每次的相親都積極參加,每個認識的女生都努力追求,但是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總是失敗告終的。有時候真的在想,難道一輩子就這麼單著了嗎,年齡越大脫單越難,這是一個很悲傷的現實。為什麼年齡越大就越難找到對象結婚呢,主要有這些原因。1、因為窮錢是你生活最硬的底氣。沒有錢註定你會自卑、會被人嫌棄。
  • 為什麼美女往往越過越不好?從男性擇偶價值角度詳細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的美麗價值急劇下降。同時她們成了高齡產婦,她們的生育價值也開始下降。不管別人怎麼說,生育對於生命的意義都是非同尋常的,特別是兩性生物,而且越有錢的人,越在乎家族傳承,和後代的質量。她們的虛榮心又很重,不想降低生活標準,這時候她們可能會住著出租屋、拎著LV、用著花唄、欠著信用卡,以維持自己體面的生活。她們開始降低擇偶標準,轉移目標,去找那些四十歲或四十歲以後才奮鬥成為有錢人的男人。昨天看到這樣一個事例。一個三十三歲的大齡美女和一個四十二歲的有錢男人談戀愛,前期都挺好。
  • 剩女: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網友:挺住千萬不要放低擇偶標準
    在很多人看來,「大齡剩女」其實是一個很好解決的一個社會現象,就是她們把擇偶標準降低一下,不要動不動就跟風什麼「有車、婚房、有存款,並且彩禮金還要二、三十萬」的,只要把這條件降到貼近實際,給廣大未婚男性同胞有一個可以喘息的機會,畢竟中國男多女少的現象已經很明顯了,這事好辦的很。這邊有人給出建議,對面那邊的「大齡剩女」們卻不買帳。憑什麼我們就要把這個擇偶標準降低呢?
  • 為啥學歷越高的女性,越容易成為剩女?
    但是不管本身多優秀,到了年齡不解決終身大事,在很多眼裡就是沒人要的剩女。對現代都市女性,她們絕大部分擁有高學歷,高收入,高智商,長相也無可挑剔,但因為擇偶標準比較高,導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歸宿,而變成剩女的大齡女青年。所以高學歷的女性往往更容易成「剩女」,為啥學歷越高的女性,越容易成為剩女?原因讓男女都沉默。
  • 女人過了年齡紅利期,是繼續提升自己,還是降低擇偶標準?
    ,慢慢就會開始被周圍的人議論,家人也會開始著急 ,即使現在男女結婚普遍都比較晚,但是女生一旦到30歲還沒有對象或者沒有結婚,不但周圍的人會議論紛紛,家裡人就會開始逼婚,一次一次的安排相親,勸你要求就不要放那麼高,女生大了就不好嫁了等等的壓力鋪面而來。
  • 年齡越大,越難找對象嗎?
    隨著年齡漸增,找對象這件事仿佛已經變得越來越難了。年齡越大,就真的越難找對象嗎?年齡越大,圈子反而越小當成長到一定的年齡,你的生活就只是局限於上班下班,認識的人就僅限於以前的舊識和身邊的同事。對於舊識來說,要是有可能,早就在一起了,對於同事來說,同齡的異性就那麼幾個,說不定人家還是有對象的。
  • 女性學歷越高越容易成剩女?這項調查好像在意料之中……
    相親現狀普遍女多男少;近半數相親子女集中在28至30歲;女性學歷越高越容易單身,男性則相反..​ 通過調查全國1000位為子女相親的父母,大親家發布了《2018中國父母替子女相親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相親現狀普遍女多男少;近半數相親子女集中在28至30歲;女性學歷越高越容易單身,男性則相反;大多家長認為應在25至28歲之間結婚;父母眼中最影響婚姻幸福的是人品;7成父母認為愛情與物質同樣重要;父母替子女找對象
  • 為什麼越恨嫁越難嫁
    為什麼越恨嫁越難嫁?閨蜜水晶就面臨這樣的困惑,自己幼師畢業之後順利的進入了北京一家高端幼兒園,在八年的工作時間裡談了幾次戀愛都無疾而終。最近頻繁相親,但總是看不上對方,他很焦慮的問我哈說,冰冰姐,我從小到大都是好看的姑娘,彈琴畫畫舞蹈樣樣都會,可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