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5號,在《霍比特人》裡飾演精靈王的李佩斯宣布自己是Queer群體裡的一員,咖妃一想「精靈王子」不是早出櫃了嗎?就連米蘭達·可兒都掰不直的男人離婚這麼多年才宣布出櫃,直到寫稿前一刻才發現「精靈王子」原來是「開花」奧蘭多·布魯姆。好吧,原諒我應該不是第一個把他們倆弄混的人。
似乎找到了演精靈的共性了,嗯,嚴肅,咖妃也有你們不知道的東西,就比如李佩斯宣布自己是Queer,這個Queer到底是什麼意思?
相信喜歡電影的朋友都知道LGBT電影意味著什麼,今年刷爆朋友圈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就是一部典型的LGBT電影。而LGBT後添加一個Q,一說是questioning,因為性取向很複雜,很多人可能只是知道自己不是直的,但是具體自己是什麼還不確定。現在最全面的寫法是LGBTQIA,I代表intersexual(雙性),A代表asexual(無性),但是LGBT(有些地方寫成GLBT)和LGBTQ還是最常見的。
而李佩斯宣布自己是Queer群體是另一種解釋,所謂「酷兒(queer)」,就是「所有在性傾向方面與主流文化和佔統治地位的社會性別規範或性規範不符的人」。簡單來說,酷兒群體就是知道自己自己性取向不正常,但是沒辦法往L(女同性戀)、G(男同性戀)、B(雙性戀)和T(跨性別戀)裡具體區分,一個籠統的稱呼就是「酷兒」。
但是你會發現,為什麼國外明星宣布自己出櫃,需要這麼久的時間和這麼大的勇氣。而國內卻「宅腐文化」盛行,甚至明星能通過「賣腐」圈到一大票粉絲。
尤其是在「腐文化」盛行的情況下,高顏值的偶像更能吸收到這麼一批粉絲,這批「腐文化」消費者,過分拔高了、美化了LGBT群體,這反倒讓普通吃瓜群眾更厭惡。
說白了,國內的「腐文化」實在是給邊緣群體平權潑冷水:把處於弱勢地位的人群強行丟到鎂光燈下受人指指點點,沒有比這更殘忍的事情了。
無論《斷臂山》亦或者《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無一不反應的是LGBT群體在現實面前的尷尬和他們所作出的掙扎。真正的邊緣群體,渴望的是更為平等,不被歧視。我們要承認的是,LGBT確實存在於國內,而且確實被主流文化所唾棄。LGBT不帥也不潮,不要過於美化他們,也不要投以異樣的目光。對於邊緣人群,他人的尊重大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