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被拋棄,被貧寒人家收養,考上博士後生父母前來認親

2020-08-24 向東向南看

在這人世間,親情是最穩定而持久的感情,自古以來,大家對母愛和父愛加以歌頌,每一個弱小而脆弱的生命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成人。也有一部分人從出生就被父母拋棄,但幸運的是,能夠遇到同樣呵護自己的養父母,長大成人,成為養父母的驕傲。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晶晶的小女孩,被親生父母拋棄後,養父母多年養育,把她培養成為了一個女博士,親生父母聽說之後,親自登門認女兒,晶晶毅然決然拒絕了與親生父母相認,而是全心全意照顧生病的養父。

在一個天寒地凍的冬月,祁春蘭在醫院看病的時候,突然聽到不遠處有嬰兒的哭聲,她順著哭聲找到了裹著大衣,躺在地上的女嬰,天氣寒冷,祁春蘭來不及多想,抱起孩子就回到家中。丈夫肖崇陽下班回到家中,看到妻子懷中的女嬰,原來是被父母拋棄,丟棄在醫院。夫妻兩人決定收養這個女嬰,喚她晶晶。祁春蘭因為有先天殘疾,無法工作賺錢,只得在家休養,丈夫肖崇陽在棉紡廠工作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收養了晶晶之後,雖然給家庭雪上加霜,但也溫暖。

夫妻二人很慶幸家中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冷冷清清的家庭變得溫暖,平添了許多歡聲笑語。晶晶也很是活潑可愛,養父母貼心照顧女兒,晶晶逐漸長大成人。在農村,夫妻兩撿了一個來路不明的孩子,總會有一些閒言碎語。同村的小夥伴會嘲笑晶晶是撿來的,說她是一個野孩子,晶晶很難過,哭著跑回家問祁春蘭自己是不是她親生的,祁春蘭心疼的告訴晶晶,她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不要聽別人的胡亂猜測。夫妻倆並告訴晶晶,他們很愛晶晶,晶晶聽了之後,猶如吃了定心丸,內心倍感溫暖。

後來,祁春蘭病情加重,剩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於是把晶晶叫到床榻前,親口告訴晶晶的身世,晶晶對此很是驚愕,但更多的是感動,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養父養母,對自己百般疼愛,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晶晶認為祁春蘭夫妻二人永遠是她的親生父母,祁春蘭希望晶晶能夠好好學習,走出農村,成為棟梁之材。肖崇陽作為父親,雖然已經下崗,但是開始扛著煤氣罐送煤氣,憑藉微薄的收入養育著晶晶,供她上大學。

肖崇陽在家中捨不得吃穿,一直都把最好的留給晶晶,晶晶為了減輕父親的擔子,總是會去做兼職,每年也會有獎學金。父女二人的互相體諒讓人感動,儘管晶晶總是打工,但是課業仍舊十分優秀,畢業的時候,順利考上了研究生,後來又保送博士,成為了一個優秀的女博士,肖崇陽倍感驕傲,辛苦養育的女兒竟然如此優秀,心裡也倍感驕傲。就在這時,晶晶的親生父母找到了她,因為計劃生育的政策,晶晶的親生父母當時已經有了三個女兒,生下晶晶後發現還是女兒,就把她丟棄在了醫院,親生父母想要認回晶晶。

晶晶的親生父母生活質量很高,因為家中拆遷,獲得了房產,他們希望晶晶能夠搬回家中居住。晶晶拒絕了親生父母的要求,在她心中,只有肖崇陽和祁春蘭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撫養成人,一直都在默默付出。肖崇陽已經變得佝僂,身體狀態也大不如前,加上意外摔倒,晶晶每日每夜在醫院照顧自己的養父。後來,晶晶收到去加拿大留學的通知書的時候,卻得知養父患有胃癌,她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選擇守在養父身旁,為他養老送終。

晶晶選擇了醫療條件比較好的上海,在上海找到工作後,把肖崇陽接到了上海,父女兩人一同生活在一起,晶晶為他治病的同時,照顧他的衣食起居,報答養父這麼多年來的養育之恩。晶晶認為,親生父母只是給了自己生命,而讓自己重生,變得如此優秀的是自己的養父母。晶晶放棄親生父母優渥的生活條件,陪伴養父,她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做法後悔,養父養育自己24年,比親生父母還要親。養父女之間真摯的親情讓我們感動不已,遠遠勝過親生父母!

相關焦點

  • 湖北女博士晶晶: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上門認親
    當年被收養的女娃娃,今日的博士生,做出了預料之中的選擇從古代到現在的現代社會,慈母嚴父、父慈子孝是我們中國人對一個家庭最高的讚譽與讚美。像維斯冠也說過,父母和子女都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而今天要說起的這個主人公,是一個當年被收養的湖北女嬰,如今她已經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博士生。而當她24年後面對著前來上門認親的親生父母,她的抉擇又是怎樣的呢?
  • 女嬰被夫妻倆收養24年,後面考上博士,親生父母要認親該怎麼辦
    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或是聽到這樣的事情,因為種種的原因,孩子被自己的父母遺留在醫院,這也是一件讓人很難受的事。下面開始了後面感人的故事,這位小女孩名字是叫晶晶,後面被好心人看到領養到了自己的家裡,這一切也是最好的安排。
  • 女嬰被拋棄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登門認親,後來呢?
    人世間許多感情紛亂錯雜,相互交織,但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父母之愛,深沉而偉大。晶晶的一生,是幸運與不幸的交織。她一出生就被生育她的父母所狠心拋棄,但上天關閉了一扇門,同時又給她打開了一扇窗,她又幸運地遇到了自己的養母養父,並且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成長。
  • 女嬰被人收養考上了博士後,親生父母卻登門認親,如何抉擇?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國,拋棄剛出生的嬰兒,成為了一種很常見的事情,這種殘忍的方式無疑暴露了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多出來的一個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那個時候重男輕女這種現象也很普遍,所以被遺棄的更多是那些殘疾的孩子或者是女孩。但是不得不說那個年代善良的人也很多,肖晶晶的養父養母就是這樣善良的人,他們一手將女兒培養成為了博士,給了孩子嶄新的人生。
  • 棄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登門認親,她如何抉擇?
    都說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便是父母的愛,在你一生遇到的所有人中,只有父母不會對你有任何私心,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幸福,將全部的愛傾注到你身上。不過,遺憾的是,在這世界上還有極少數這樣的父母,他們因能力不足或只為自己考慮,生下了孩子卻極其不負責任,將親生骨肉狠心拋棄。如此做法,實在令人心痛。
  • 女嬰被人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上門認親,該怎麼抉擇
    ,有哪個父母忍心遺棄自己的孩子,被遺棄的孩子那是父母有說不出的苦衷,雖然沒有養育你,可父母給了你一條生命啊。女嬰被人收養了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上門認親,想供女孩出國留學。‍面對親生父母的橄欖枝,她選擇了拒絕。‍‍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上門相認時,她如何抉擇?
    世人都道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是無私偉大的,父母含辛茹苦撫養子女長大成人,把畢生的愛都傾注於子女身上,寧肯自己忍受饑寒交迫也不會哭了孩子,於兒女而言,對於父母的愛是無法回報的,唯有盡孝才能慢慢償還他們。但世間歌頌的是大部分的無私的父母,在這世上也有不盡責任的父母,他們沒有盡到責任,把孩子生養出來便捨棄,對於這樣自私的父母,除了唾棄也讓人感到憤慨。
  • 養父母養她24年,她考上博士之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她如何選擇?
    當親生父母找上門來的時候,肖晶晶有那麼一瞬間是愣怔的。她不知道,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這對曾經狠心拋棄自己的人。健康成長考上博士,親生父母前來認親為了讓孩子有個正常的童年,肖崇陽和祁春蘭夫婦刻意沒有對孩子說出她的真實身世。畢竟,孩子還小,如果知道自己是被遺棄的,怕是心裡上會不好受。於是,在肖崇陽和祁春蘭的呵護下,肖晶晶有了一個不是很富裕,但是卻很快樂的童年。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怎樣?
    一些父母將自己的孩子生下來之後因為自身的一些緣故就將孩子拋棄,對孩子的死活全然不顧,這樣的現象不禁讓人心寒。而這些可憐的孩子要麼被好心人收養,要麼被送到孤兒院,在兒童福利院裡長大。那些被收養的孩子,養育他們的父母,會將這個秘密默默地隱藏一輩子,甚至直到他們老死也不會將這個消息告訴他們的孩子。
  • 女嬰被人收養24年成為博士,後親生父母前來認親,她如何選擇?
    看到這一刻,祁春蘭也沒有選擇多想,直接決定收養這個女嬰,就把孩子帶回了家。不過就在此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那就是晶晶的親生父母上門認親,並坦白了24年前拋棄晶晶這件事情。現如今晶晶的親生父母已經大富大貴,他們心裡愧疚,更希望晶晶能夠認祖歸宗。對此,她如何選擇?
  • 養父母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她的決定拍手叫好
    兩口子照顧孩子的那些天還會時不時去那家醫院打聽有沒有人弄丟了孩子,可是完全沒有結果,於是兩人決定收養這個小孩在肖晶晶懂事的時候,兩夫妻就把孩子的身世告訴了她,但這對孩子好像沒有一絲影響,晶晶從小便很懂事,在她心裡覺得養父養母就是她的親生父母,她長大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後來結局如何?
    一邊是生下來即拋棄,現在拿著50萬元想認回的親生父母,一邊是從出生起就撫養長大,家庭拮据的養父。你會怎麼選?2009年,肖晶晶24歲,從小別人「口中的孩子」的她,不讓家長操心的考上了博士後。在這喜悅成功的時刻,她迎來了兩個不速之客——她的親生父母。
  • 女博士被收養24年,面對親生父母登門認親,為養父放棄富貴不相認
    ——周國平《人與永恆》世間最珍貴的情感,是父母對我們深沉的愛意,它總會帶給我們源源不斷的力量。晶晶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她一出生就被父母狠心拋棄,但這也讓她遇到了自己的養父養母,並且向其他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長大。
  • 認與不認兩難抉擇:女孩出生兩周被遺棄,考上博士父母上門認親
    每當讀到父母一詞,人們的心裡便不由自主的湧起一股蔓延全身的暖流。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及付出,恩重如山。然而,親生父母一詞,對於湖北女孩晶晶而言,可以說是一種永遠無法言說的傷痛。出生僅僅兩周的晶晶僅僅因為自己是女兒身,上個世紀80年代被親生父母遺棄在醫院。聰明伶俐的晶晶在養父母的辛勤撫育下,考取了博士文憑。後來,親生父母打聽到晶晶下落並要求與其相認,晶晶該作何選擇,認與不認?
  • 女博士被收養24年,親生父母來認親,為養父不相認
    肖崇陽夫婦一是不忍心把孩子再次拋棄,二是確實想到自己一直沒孩子,於是就下定決心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呵護她長大。不久,他們就為女兒上了戶口,叫做肖晶晶。不過,肖崇陽夫婦收養晶晶和一般的有錢人家收養小孩不一樣,祁春蘭常年生病,家裡的錢大部分都拿去給妻子治病,所以收養了晶晶後,這個家庭的負擔也越來越重。
  • 生育之恩沒養育之恩大: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登門相認
    網路配圖與本文無關肖崇陽看到晶晶是在他下班之後,當時妻子正在給孩子餵米湯,了解到前因後果,肖崇陽也感覺這個小孩實在可憐,這麼小就被父母拋棄,隨後兩人合計商量之後,決定收養這個女嬰,隨後取名晶晶。即使這樣,兩口也捨不得委屈晶晶,別家孩子有的,他們能負擔的情況下同樣也會給晶晶買,因此這樣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愛,給了晶晶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在貧寒中依舊過得溫馨而歡樂。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1990年,隨著企業改制的步伐肖崇陽失業了,一大家子徹底失去了經濟來源。
  • 棄嬰被收養24年,直到考上博士,親生父母才來相認,她如何選擇
    總是有著千千萬萬的各種理由,在各種理由的背後,總是會有人主動的希望找回那份禮物,在19年曾有一檔大型公益節目《等著我》,感動了無數熒幕內外的觀眾,讓無數的家庭得到了圓滿,而筆者要說的的主人公,便是同樣被遺失的孩子,在被收養24年後,直到考上博士的她,面對尋找而來的親生父母,她又是如何選擇的呢?
  • 女嬰被收養24年,後來考上博士後,親生父母來認親,結局怎樣?
    父母養育之恩大於天,親情是人們最割捨不斷的東西。二十四歲的肖晶晶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面臨如此艱難的決定。在她考上博士後的那一年,她所謂的親生父母突然找來,並且拿出五十萬想要認回她。原來肖晶晶是撿來的孩子,當她還是襁褓女嬰的時候就被家人拋棄,所幸遇到了現在的父母才活了下來。面對這樣艱難的決定,後來她到底是如何選擇的呢?
  • 女嬰被收養24年考上博士,親生父母登門認親時,她怎麼做的?
    據說世界上最無私的愛是父母的愛。在一生中遇到的所有人中,只有父母不會自私地對待你。他們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幸福,將所有的愛澆在你身上。但是,不幸的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父母由於能力不足或只考慮自己放棄了自己的血肉,在生完孩子後不負責任的拋棄了。
  • 為生兒子拋棄女兒,多年後認親被拒:給你們一萬,不想再看到你們
    兩個姐姐和永芳被送人後,父母終於生下弟弟,家裡也有了傳宗接代的人。自從永芳被養父母收養後,她被視若珍寶,生活得很幸福,最後還考上大學順利地工作。從懂事起,養父母就讓她知道自己的身世,還要她努力學習長大有出息,永芳工作後對養父母非常感激,還給他們買了新房並經常孝敬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