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同事小怡昨天跟我們吐槽,她說最近和婆婆大吵了一架,吵完後,她一氣之下就把婆婆的微信和電話全都拉黑了。
可是第二天,老公就讓她立刻把婆婆的微信加回來,還說她無理取鬧、小肚雞腸,不就是因為婆婆說了她幾句嗎,有什麼大不了的事,還要刪除老人的微信和電話。
事後,小怡也覺得自己做的有點過分,但她心裡卻覺得還是氣不過,所以就和我們吐吐槽,心裡也好過些。
小怡一番傾述之後,我們才對事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原來她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怨氣並不是這一次吵架,而是長時間的累積,才讓她爆發了。
02
其實,小怡的婆婆對她並不是多好,在她懷孕的時候,因為有出血現象,就住進了醫院保胎,可是婆婆卻說她太過緊張,就是出一點血而已,不用大費周章的去住院。
從那時起,小怡心裡就對婆婆有了嫌隙。後來,小怡羊水破了,孩子早產一個月,在保溫箱裡住了一個多月。
婆婆又在她耳邊嘮叨,說別人生個孩子只花個兩三千就可以了,她生個孩子卻要花好幾萬等等。
這些話,小怡能忍就忍了,可是讓她不能忍受的是婆婆對她的態度。
明明她是產婦,生完孩子後又累又乏,而且心情也不好,可是婆婆卻在她面前總是問自己的兒子累不累,餓不餓,這叫她情何以堪?
03
後來,小怡坐月子的時候,婆婆的嘮叨就更多了,說她吃那麼多還沒奶水,看別人家的兒媳奶水有多足,還說她太嬌氣,別人家的兒媳三天就能下地幹活了等等。
小怡實在忍受不了婆婆的嘮叨,就和老公訴苦,可是老公不但不理解她,還對她說,你都這麼大的人了,還跟一個老人計較那麼多幹嗎?她是我媽,我能怎麼辦?
月子總算是做完了,接下來在帶孩子上面,小怡又和婆婆有了分歧。
小怡按著書上科學餵養的方法,給兒子添加輔食,但是婆婆卻嫌她小題大做,還說大人吃啥,孩子就吃啥,以前的孩子都是這麼帶大的,也沒見哪個不健康。
就因為這件事,小怡和婆婆起了爭執,吵過之後,小怡便刪除了婆婆的微信和電話。但聽完老公的話後,她心裡又有些後悔,覺得自己這樣做的確有些過分了。
04
其實,我倒覺得小怡既然刪除了婆婆的微信和電話,就別再添加回來了。不為別的,就為自己心裡能有一份清靜。
婆婆畢竟不是自己的親媽,有什麼事就讓他兒子去管就好。
如果婆婆找兒媳有事,完全可以由兒子轉達,而兒媳要是對婆婆有什麼意見,也可以通過兒子去傳遞。這樣也就減少了婆媳之間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我的一位朋友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她和婆婆沒有互加微信,而且老公那邊的親戚群,她也早早就退出了。
平時,她和老公各自管好各自的爸媽,兩邊老人的負面情緒和一些嘮叨都只在各自的兒女面前就消化掉了,根本不會再傳到兒媳或是女婿那邊。
所以,她和老公結婚快10年了,兩邊家庭一直都相安無事。
05
有人說,婆媳關係是這個世上最難處的關係,你只要和婆婆搞好了關係,背後還有老公的愛,那麼你的婚姻就會有保障。
可是婆媳關係哪有那麼容易就能融洽的?
無論是兩代人的生長背景,還是思想觀念,都有著很大的不同,特別是遇到教育下一代這樣的大事上,兩代人的觀念衝突就更激烈一些,發生不愉快也在所難免。
然而,該面對始終要面對,賭氣生氣都沒有什麼用,還是要多花些心思去維護好婆媳關係,彼此都多一些了解和包容,才能讓冰冷的婆媳關係得到解凍。
但是,在這裡不得不說,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才是第一位的,正因為很多男人都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根本沒有真正做到與父母的分離,才讓自己的媽和老婆的關係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
最後,我想說:作為男人,要有所擔當,結了婚就應該和妻子達成一致,少讓父母來摻和自己的婚姻生活,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