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對愛堅持半糖主義,永遠讓你覺得意猶未盡,若有似無的甜才不會覺得膩;我要對愛堅持半糖主義,真心不用天天黏在一起,愛得來不易,要留一點空隙彼此才能呼吸……」不知你是否聽過由SHE演唱的這首叫《半糖主義》的歌。也許因歌而起,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婚姻生活中開始流行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半糖夫妻」 。
「半糖夫妻」,說的是同城分居的婚姻方式:兩個人婚後並不生活在一起,而是過著「五加二」的生活——五個工作日各自單過,周末兩天才與「自己的另一半」聚首。「半糖夫妻」同城卻刻意兩處分居,動機有二:擔心膩一起會把激情消耗殆盡,又或是夫妻個性相反不願在平淡中互相折磨。說得具體點就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開始了他們的幸福生活」後卻發現:婚姻中有太多的柴米油鹽,日子不再是熱戀中的美酒加咖啡,而更多的是淘米洗菜的自來水;王子開始長啤酒肚、掉頭髮,公主在家懶得洗臉梳頭還變得嘮叢……於是王子和公主不願意延續這樣的俗氣日子,當起了「半糖夫妻」。
半糖主義,說白了就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如果你生活的過於貧苦,一定會有種沮喪且失望的態度;如果你生活的過於甜美,一定不容易發現自己是那麼的幸福,當然也不會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因此我們說,生命的最佳狀態就是不迴避煩惱與苦難,同時學會給自己的生活加半勺糖,在若有若無的生活中體味生命的香甜,領悟甘苦參半的人生。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布洛曾提出「心理距離說」。他指出審美活動中必須在主體和對象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如果距離太大,主客體脫離聯繫,引不起審美經驗。
相反,布洛「心理距離說」認為如果距離太小,主客體過於貼近,也引不起審美經驗,即距離太近,反而看不見對方的優點,看見的只有對方的缺點。無論是夫妻間還是戀人間,就像放風箏看油畫,讓出一點距離以保證能得到最好的欣賞水準。但這個距離一定要把握好,就是既不能離得太遠,也不能離得太近。距離太近了容易看到瑕疵,距離太遠又有失控的危險。調整距離是個技術活,不容易的東西其實才應該是我們的興趣之所在。在視覺所在的距離,在控制能到的距離,才能有美感,才會刻骨銘心,令人難以忘記。距離才能產生美,適當的秘密在有時候也會讓你們的愛情更加長久。
因為每段愛情都可能來自兩人相遇時瞬間迸發的熱情,但這只能是為你們的愛情打下良好的基礎,但甜得發膩的愛情必會在現代社會中讓人生厭。因此,有人告誡女人們說:女人永遠不要讓男人知道你有多愛他,這會讓他自大。這可真是對愛情生活的真知灼見啊!看看現實生活中的男女,當兩個人相愛的時候,如膠似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愛情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可是膩久了必然會分,因為他們愛得投入,愛得熱烈,愛得失去了自我。等到有一天,兩人都累了、倦了、厭了,愛情也就畫上了句號。因此,對處於愛情中的人們,不妨切實開始你的半糖主義生活,這樣才有更大的可能使你們的將來修成正果。
妍是一個頗具驚豔之美的女孩,剛進入大學校園不久,便受到很多男生的追求。最後,妍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選擇了一位心儀的男孩作為男朋友。但外表的美麗並沒有使妍得到想像中的愛情,而她又是一個痴情的女孩。與男友剛開始交往時,他們簡直如膠似漆。每天晚自習後的短暫時間當然不能慰藉兩人間的相思之苦,於是他們開始了同居生活。此外,妍每月的生活費全權由男友來掌管。這樣使得妍不得不向男友每天要夥食費,不僅如此,就連妍買一些生活必需品與一些零食都需要向男友申請。原本以為生活在一起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但越來越多的矛盾卻在他們之間上演,爭吵也越來越多,甚至多次提到了分手。但每次妍吵完架後搬回宿舍住時,他們之間的關係卻又出奇地好了起來。這一切妍和男友都看在眼裡,最終他們得出結論:只有「半糖主義」的愛情才能長久,而膩久了的愛情必然會分。因此,妍與男友便開始過起了「半糖主義」生活,然後是「半糖夫妻」。現在的他們仍堅持愛情半糖,因為他們覺得愛情半糖,地久天長。
當然了,對「半糖主義」也有反對的聲音,他們覺得「半糖主義」是現代人感情脆弱、自私的表現,是在逃避愛情責任的同時,還將註定無法享受愛情的甜蜜。
有人不贊同這種說法,因為自古就有「久別勝新婚」的俗遮,也有「兩情若在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詠嘆。何況,「半糖主義」的愛情實質,仍然是「白頭偕老」愛情觀的延續,是現代人對「永恆」愛情的一種渴求。以空間換時間,以留白換甘甜。既然耳髮廝磨的愛情令人始亂終棄,那麼,愛情半糖就是讓愛情既保鮮又長久的折中辦法。「半糖主義」的生活才是最適合發展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