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四個「壞習慣」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有出息

2021-01-15 安安志向

每個母親都想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所以從嬰兒出生的那一刻起,寶媽們就致力於孩子的教育。

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上哪所學校,馬寶應該對家裡的孩子無微不至,認為這樣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好。然而,現實總是與想像不同。我們會發現,結果是,孩子們變得越來越叛逆,馬寶的耐心在這個過程中一點一點被消磨掉了。

然而,也有一些寶媽聰明得多。他們沒有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很幼稚。讓人感到詫異的是,這樣一個寶媽帶出來的孩子都很優秀,這讓人很納悶為什麼?

一個好媽媽其實可以做到「60分」。

其實做一個合格的寶媽並不需要什麼都完美。孩子要想給自己留下成長的空間,最需要的是母親。相反,一個太完美的母親,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沒什麼用。

太完美的母親會限制孩子的成長。

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曾經提出「不完美的母親是好母親」的觀點,因為在他看來,母親做得越多,孩子就會失去越多。

一般來說,完美的母親意志力很強。對於孩子來說,這種「超人」的母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

對於完美的媽媽來說,她們會為孩子包好一切,會為孩子投保一切險,不管孩子多大,甚至會涉足自己的愛好。

這樣的媽媽看起來很完美,但不是孩子最想要的媽媽。他們的強迫戀愛會讓孩子失去很多生活經驗,阻礙他們的個性化發展,也讓孩子失去成長的空間,甚至影響他們的自理能力。

所以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更渴望不完美的母親,而被這些「壞習慣」教育的孩子,將來也會趨於更好。

1.好奇想嘗試什麼的媽媽

好奇心不是孩子們的專利。媽媽們更多的好奇心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快樂。

好奇的媽媽主動帶孩子去探索世界,和媽媽一起探索新奇的事物,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而且在整個探索過程中,不僅會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還會讓孩子更加勇敢。

2.不成熟的母親

不成熟心態的表現並不代表「情商低」,可以理解為一種童心未泯的狀態。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這樣的母親往往站在孩子的角度,接近孩子,與孩子一起面對事情,所以與孩子相處會讓孩子感到更快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3.敢於放下「60分媽媽」

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放棄一切都安排好的方式。孩子的成長經歷很重要。

現在的父母總是低估孩子的能力,怕孩子吃不飽,怕孩子分房睡。眾所周知,對於孩子來說,他希望渴望嘗試每一項新技能。

經歷過不參加會議的過程,就是孩子應該解鎖自己的成長過程。所以,這個大大咧咧、膽大心細的媽媽更有利於自己的成長。

4.一位心胸寬廣、焦慮不安的母親

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有與之對應的自然規律,所以馬寶不必太擔心孩子的成長,這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

順勢而為,讓孩子體驗和理解成長的風景,有更大的舞臺發展自己。

孩子的成長就是慢慢離開母親的過程。做一個「60分」的媽媽,參與成長而不安排,給孩子的成長留有餘地,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相關焦點

  • 身上有這4個「壞習慣」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會更加優秀
    不過還有一些寶媽就聰明多了,她們並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比較孩子氣。可讓人覺得詫異的是,這樣的寶媽帶出來的孩子非常優秀,這不禁讓人想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一個好媽媽,其實能達到「60分」就夠了王女士經常帶著孩子在小區裡面散步,同時也結交了很多同為寶媽的鄰居,為了方便遛娃,她們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寶媽群。
  • 越窮的家庭越有,以下幾種壞習慣,家長如果還不醒悟孩子難有出息
    智商和情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兩者缺一不可,是相輔相成,不分伯仲的。一個人成功的起步階段,情商起很大的作用,而發展到後期,就要依靠智商了,這也就是說,情商和智商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孩子成功真正的關鍵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要靠「財商」培養,如果家長不注重孩子「財商」的培養,讓孩子有了一些壞習慣孩子就很難有出息了。
  • 心理學:小時候越乖、越老實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沒有出息
    在當今社會人才需求多樣化的背景下,老實人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出息。老實人往往看不清人心的險惡,容易被利用,也容易被別人下套,無論是在職場還是情場,他們都有可能受到來自別人的惡意的打擊。在他們自己看來,老實是處事的態度,是自己的性格,也是自己堅持的特點。
  • 清華校長:表面上聰明,長大後難有出息的兩類娃,家長別高興太早
    清華校長:表面上聰明,長大後難有出息的兩類娃,家長別高興太早有個聰明勇敢的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希冀。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優秀呢?當別人誇讚自己孩子聰明時,做父母的心底裡肯定也會由衷地自豪。其實在現在這個社會,很多父母對於「聰明」這個詞都產生了誤解。
  •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大多跟媽媽有關係,這種性格的媽媽最要命
    母親對於孩子的成長發展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孩子們天生和母親的關係更親密,這也使得母親的教導更加容易在孩子身上發揮作用。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疼愛孩子是身為人母的本能,可是如果母親們沒有把握好對孩子的愛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慈母多敗兒的教育悲劇。
  • 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家長要及時制止,否則影響孩子長高
    所以對於孩子的有些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在發現後立刻制止,糾正過來。孩子有這3種壞習慣?家長要及時制止,否則影響孩子成長第一個:不懂規矩、不遵守規矩有很多孩子因為在父母的寵溺下"橫行霸道",也就是大家嘴裡常說的"慣壞了"。在平日生活中,家長們都是處處以孩子為先,什麼都把孩子排在第一位。
  • 有出息的男人,往往具備這種思維,嫁給他幸福一輩子
    有些男人的家庭,從小就有人教育他長大以後要有出息,可有些男人的家庭,從未跟他提及這件事,也從未對他的未來負責。什麼樣的男人才算是有出息。今天,我們根據身邊的真實案例來深入剖析一個男人,到底具備什麼思維才算得上有出息。
  • 越喜歡做這3件事的爸爸,越沒什麼本事,也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就算很多家庭平時都是媽媽帶孩子的時間多一些,但是,爸爸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如果說,孩子的爸爸很有本事的話,那孩子將來也錯不了,必然會很有出息;如果說,孩子的爸爸沒什麼本事,總是喜歡做這些事兒的話,也很難教育出有出息的孩子。
  • 心理學:為什麼小時候越乖的孩子 長大後往往沒出息
    在當今社會人才需求多樣化的背景下,老實人往往不會有太大的出息。老實人往往看不清人心的險惡,容易被利用,也容易被別人下套,無論是在職場還是情場,他們都有可能受到來自別人的惡意的打擊。在他們自己看來,老實是處事的態度,是自己的性格,也是自己堅持的特點。
  • 越沒出息的爸爸,越喜歡做這些事,難怪孩子長大後也沒出息
    越沒出息的爸爸,越喜歡做這些事,難怪孩子長大後也沒出息!《三字經》裡的名言「養不教,父之過」這一句話充足說明了父親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有多少做父親的連自己的行為習慣都約束不了,甚至於一系列的不良行為直接言傳身教影響到自己的孩子!
  • 心理學:一般有出息的孩子,母親都具有3個共同特點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夠有出息,能夠擁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好未來,為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開始想方設法對孩子進行大量的教育投資,繪畫舞蹈鋼琴英文……當孩子上學後,又是各種的補習班,孩子從小到大,所有的一切都在父母的安排下進行著,而這一切的初衷,只是為了讓孩子更有出息。
  • 越窮的家庭越易「沾染」3種壞習慣,父母不醒悟,娃難有出息
    老師本以為靜靜家庭條件優渥,但一次家長會後才知道,靜靜的父母是普通的清潔工,因為經濟條件不好,擔心孩子在學校自卑,便竭盡所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但靜靜卻拿著父母的血汗錢肆意揮霍。孩子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越窮的家庭越易「沾染」3種壞習慣,父母不醒悟,娃難有出息。
  • 媽媽在三個方面越「敗家」,孩子將來越有出息,爸爸可別捨不得
    媽媽在以下三個方面越「敗家」,孩子將來越有出息,爸爸可別捨不得。 一、在旅遊上敗家: 很多媽媽熱衷於領孩子旅遊,可能其根本目的只是想要孩子放鬆身心。
  • 在農村,子女越有出息,父母的晚年往往越孤單
    ,他們大多選擇了在家務農,生活在父母身邊,兒女繞膝,享受著天倫之樂,相反,那些子女比較有出息的孩子,遠在天邊,即便是國慶8天的長假,也沒有看到他們的身影。在農村,有遠見的家長,知道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因此,他們哪怕再苦再難,也會竭盡全力,供養子女讀書,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夠走出農門,不再重複他們這一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 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孩子,孩子有出息老人受益
    到老了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孩子,我覺著這句話很對。我姑姑經常對我說,年輕時候把孩子教育好了,孩子長大後有出息,那麼做父母的後半生就會輕鬆許多;反之,孩子沒有出息,父母后半生就會很累。我覺著她說得很有道理。
  • 壞習慣總是改不掉,那是因為你沒用好這四個策略
    他通過多年的悉心研究發現,形成習慣大致需要四個步驟,分別是提示、渴求、反應和獎勵。具體來說,為了養成習慣,我們就有四個原則。想讓習慣的提示更有力,我們就想辦法讓它顯而易見。想讓渴求更強烈,我們就讓它有吸引力。想讓反應更直接,我們就讓它簡單易行。想讓獎勵更有用,我們就讓它令人愉悅。相對的,如果想要改掉壞習慣。我們就反其道而行之。讓提示無從顯現,讓渴求缺乏吸引,讓反應難以施行,讓獎勵令人厭煩,嘗試著遵循這四個原則,我們就能逐漸戒除壞習慣。
  • 故事:鄉村紀事:我是四個孩子的媽媽
    文:人心向善圖:來自網絡在我們村莊,像我這樣的年齡,一般的家裡都是兩個孩子,但像我這樣四個的,還是第一個。我家頭兩個都是女孩,為了傳宗接代,又要了個三胎,沒想到來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四個孩子晚上自己實在帶不了,婆婆就把大寶給摟過去了。
  • 越長越笨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壞習慣,希望你家孩子沒有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拔尖的那一個,但現實總與我們期許的不同。就有家長說到,自家的孩子以前都是很聰明伶俐的,但上學之後發現孩子沒有想像的聰明,家長就納悶,為啥我家的孩子越長越笨了呢?孩子的智商不止受到基因的影響,後天因素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如果孩子越長越笨,大多都是有某些壞習慣,特別是這3個壞習慣,如喜歡晚睡,迷戀電子設備,不好好吃飯。
  • 孩子將來孝不孝順看四個表現就知道,如不及時糾正,會養成白眼狼
    等長大後,孩子們會繼續向父母索取,父母就應該為自己付出,自己就應該享受。當一個孩子在小時候就沒有任何感恩和孝順的意識,長大後可能依舊如此,父母們要小心,不要養出了「白眼狼」。03「白眼狼」的四個表現1)推卸責任當孩子們遇到問題後不去解決而是將難題推到他人身上,出現錯誤後也會認為是別人的錯誤,有些時候甚至將錯誤歸結到父母身上。這種不敢承擔錯誤的壞習慣長大後也可能很難糾正。
  • 聰明的孩子從小就有跡可循,孩子有這三個壞習慣,家長別著急管
    家長總是希望孩子更加聰明的,但其實從兒童教育學的角度上來講,很多時候家長的行為卻恰恰是在抑制孩子的智商發育。比如孩子的以下三種習慣往往代表著他們的智力正在發育,但家長卻經常去管,反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因此如果孩子有以下三個壞習慣,家長千萬別著急管,而是應該觀望觀望。